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练习4 解放战争时期, 练习4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 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 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 1947 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战无不胜刘伯承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收拾金瓯一片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解析 B项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有关。 项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有关。 ( B )
尝试命题3 尝试命题3 中国近代史上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重大机遇 是 A.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A.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B.1945年重庆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C.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D.1949年北平谈判 D.1949年北平谈判 解析 1946年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 1946年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 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 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 于人民的决议,这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机遇, 于人民的决议,这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机遇,但蒋 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 希望破灭。 希望破灭。 ( C )
这幅漫画反映了日寇已经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汪 洋大海之中, 洋大海之中,而且遭受了中国军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的沉重打击。 的沉重打击。 答案 D
7.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 7.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了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 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 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 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 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 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考点详解一、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知识探究】一、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总体概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丧,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升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在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通过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在渡江战役以后,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中日关系热点问题分析1.钓鱼岛问题。
中国政府曾多次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日本当局总是企图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将其据为己有。
2.教科书问题。
日本的教科书由民间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由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学者审定,通常情况下每四年审定一次。
教科书审定合格之后,私立学校由学校自行决定采用哪种版本,公立学校用书则由地方教育委员会决定。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四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因明显地篡改历史、肆无忌惮地美化侵略战争而引起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与抗议。
在删除了所有侵略史实的同时,教科书还极力美化了日本的形象,突出强调日本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
教科书把日军的铁蹄侵略美化成日本在诸多战场的胜利,给了东南亚和印度人民通往独立的梦想和勇气。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二战中对亚洲国家人民犯下的罪行铁证如山,是日本的一部分人篡改不了的。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关系是什么

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关系是什么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在1937年至1945年间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全面战争;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则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1945年至1949年期间进行的一场革命战争。
这两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前奏,它使中国共产党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以游击战争和正面战役相结合的方式,给日本侵略者以严重打击,有效削弱了敌人的实力。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形成了强大的抵抗力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抗日战争的必然延续。
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解决中国的统一和民族独立问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原本占领中国的日本军队开始撤退。
然而,在撤退的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中国内战一触即发。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激烈战斗。
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
总的来说,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紧密相关的,前者为后者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延续。
两场战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和解放而进行的,都是中国人民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前奏,并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则是抗日战争的顺利延伸,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和革命胜利。
这两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场战争。
这两场战争分别针对着不同的敌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解放战争则是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战争。
这两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为世界和平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起始于1937年,持续了8年之久。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抵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战胜了来自日本的侵略势力。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为战胜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在1945年结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与国民党政权的对抗。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抗战,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实现了中国的解放。
三、两场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两场战争使中国人民觉醒,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入侵,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团结力量。
其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中国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这两场战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成为中国的领导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这两场战争为世界和平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同时,中国解放后,成为第一个在二战结束后实现国家独立的亚洲国家,为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和发展树立了榜样。
总结起来,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场战争。
这两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为世界和平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在这两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版:第13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步步高)

2.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影响(唯物史观) (1)军事上,土地改革促进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土地改革大大提高了农 村的粮食产量,调动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 财力和人力基础。 (2)政治上,巩固了共产党在解放区的领导地位。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获得 了农民真诚的拥护,在一个农民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其意义无比巨大。 (3)经济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改革让农民当家作主,改变了 农村的阶级关系,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4)社会关系上,改变了两千多年来农村的社会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终于 被废除,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和农村的主人,农村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13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必备知识 主干梳理
核心探究 素养提升
考题集训 模拟通关
课时精练
必备知识 主干梳理
一、 抗日战争 1.日本的侵华 (1)过程 ①局部侵华: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 ,中国东北沦陷,华北地区 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开始;北 平、天津相继失守。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
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 取得 平型关 大捷;1940年彭德
次重大战役,取得了 台儿庄战役 怀指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 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
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 产,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
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 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概念辨析】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场重要的武装斗争。
这两场战争都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进行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荣光。
本文将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起因、过程和胜利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展示这两场战争的伟大历程。
一、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8年。
这场战争的起因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以及中国人民对侵略者所受到的严重压迫和屈辱的不满和反抗。
抗日战争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保卫战”,从1937年抗战爆发到1939年底,中国军民以顽强抵抗的精神,阻止了日军的迅速扩张。
第二阶段是“相持战”,从1940年开始到1943年,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期激烈的战斗,形成了相持局面。
第三阶段是“反攻战”,从1944年开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展开了全面反攻,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抗争精神,对于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保卫民族尊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抗日战争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的对国内反动势力的武装斗争,时间跨越了1945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的最后一阶段。
解放战争的起因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斗争,并因此而积累起来的政治、军事和组织经验,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地领导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发动全国规模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反蒋保卫战”,从1945年到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成功地打退了蒋介石的进攻。
第二阶段是“战略决战”,从1947年到1948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系列战役,逐渐取得了战略优势。
第三阶段是“战略进攻”,从1948年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展开全面进攻,解放了许多省市。
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7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一)中华民族抗日开端1.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这是14年抗战起点。
2. 1935年,华北事变的一连串事件。
3. 1935年8月1日,瓦窑堡会议,"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
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也叫卢沟桥事变。
2.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攻上海。
3.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陕北)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合为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三)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3个月内灭中国的计划。
2.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规模最大的胜利。
3.武汉会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1年,"皖南事变",是第二次国民党反共高潮。
4.1940年5月,枣宜会战--张自忠,国民党牺性的最高将领。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1.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2. 1937年9月,林彪,平型关大捷,这是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这是华北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五)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签投降书。
二、解放战争(一)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位要》,共持续了43天。
(二)战争进程1.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二、三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2分)台儿庄战役。
(1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精神。
(1分,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分)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的伟大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分,答到其中
任何两点即可)
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材料二: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8分)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称霸的野心,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日本的领导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3)据上表,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2分)
中日两国的经济友好往来日益密切。
(4)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
(2分)
牢记历史,继往开来
2009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4中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请你回答:
(1)甲午中日战争中签定的条约中哪一项对中国产生的危害最大?为什么?此条约的签定加剧了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的斗争?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原因:让外国资本家能够合法的在中国开设工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
全面进攻:七七事变
重要因素: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
(3)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发法西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要解决的环保, 禁毒,反恐等全球问题,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关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