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工程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依据JGJ55-2O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依据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依据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依据JTG3420-20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二、原材料1.水泥:***水泥,型号:P.O52.5R o2、粗集料:碎石产地:***;级配:5-20mm连续级配。
3、细集料:砂,产地:***砂厂;中砂。
4、水:饮用水。
5、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公司。
掺量1%,减水率取21%β三、坍落度:施工部位为桥梁上部构造,坍落度为70~90mm o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强制搅拌,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五、养护条件:温度20±2°C,湿度>95%.六、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混凝土强度fcu,k=50Mpa,按。
=6.0MPa,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fcu z k+1.645σ=50+1.645×6=59.9(Mpa)(2)计算水灰比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fce z k=52.5MPa,水泥富裕系数取Yc=1.00,水泥实际强度为:fce=γcχfce,k=:1.OOX52.5=52.5(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fcu z0=59.9MPa,水泥实际强度fce=52.5MPa,查表碎石A=O.46,B=0.07z计算水灰比:W=0.46×52.5=0.39C=59.9+0.46×0.07×52.5根据施工能力取0.36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0。
按强度计算水灰比0.36,符合耐久性要求。
采用计算水灰比为0.36。
(3)选定单位用水量根据要20mm,查表选用混凝土用水量为215kg∕m3Mw0=215*(1.-21%)=170(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1)按强度计算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o=170kg∕m3,水灰比W∕C=0.36,混凝土单位用灰量为:mcθ=170/0.36=472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查表得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472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C50混凝土配比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试配强度:ƒcu.k=ƒcu.0+1.645σ=50+1.645×5=58.2Mpa二、设计依据:(一)使用部位预制梁、现浇梁。
(二)要求坍落度 150-180mm。
(三)依据规范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3、《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4685—2001。
4、《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卵石、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7、《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1、《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
1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4、《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15、图纸设计。
三、原材料:1、水泥: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粤海牌P.O42.5水泥。
2、矿粉:广东省韶关市昌泥建材有限公司矿粉。
3、细骨料:广东韶关北江水洗河砂。
4、粗骨料:广东韶关龙归碎石场 5—25mm碎石、 10—20mm碎石按10:90比例掺配成5-25连续级配碎石。
5、水:红边岭拌合站场区饮用井水。
6、聚羧酸减水剂:上海诚城LEX-9H聚羧酸减水剂。
四、计算过程:1、基准水胶比W/b=α·ƒce/ƒcu.k+α•╃ce=0.34(对于碎石α=0.46,β=0.07)取W/b=0.31 用水量W取155Kg2、基准胶凝材料用量:b=w/(w/b)=484㎏/m33、基准配合比:矿粉代替水泥用量: 20 %采用假定密度法:假定密度ρ= 2500 ㎏/m3砂率βs= 0.40 % , 聚羧酸减水剂=1.0%用水量w= 150 ㎏/m3ρ=m c+m f+m s+m g+m w βs= 40 %得基准配合比:试配拌制50L,各材料用量如下:0Min坍落度195 mm ,30Min坍落度165 mm ,60Min坍落度140mm ;含气量3.5%;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要点汇总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注意要点汇总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环境。
C50表示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因此配合设计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满足要求。
同时,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相应的配合材料和掺合料。
2.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C5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灰比在0.35-0.45之间。
3.选择合适的配合材料。
配合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骨料的石料种类、粒径、干燥密度和容重也需要合理选择。
同时,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4.控制配合比中的砂率和石粉率。
砂率是指砂与总骨料质量的比值,石粉率是指石粉与总水泥质量的比值。
砂率和石粉率的合理控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5.确定砂石骨料的配合比。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要求,确定砂石骨料中不同粒径级配的比例。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细骨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6.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方式、施工工艺和模板要求等,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活度和砂比等工作性能指标。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获得易于施工、均匀浇筑和振捣的混凝土。
7.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暴露条件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通过选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抗渗性、抗冻性和耐久性。
8.进行试验验证和调整。
配合比设计完成后,进行混凝土试验和现场试制,验证设计的配合比是否满足强度等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

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1、水泥净浆的28天抗压强度要达到59.9Mpa。
2、水泥净浆的膨胀率要小于10%。
3、水泥净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全部吸回。
4、水泥净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二、设计依据: 1、《水泥试验规程》GB/T16761-1999。
2、《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评定标准》JTJ071-98。
三、设计用原材料: 1、水泥:P.O52.5R普硅ρc=3.1g/ cm3__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2、外加剂:UEA-M微膨胀减水剂ρJ=2.2g/cm3,掺量12%__建科。
3、水:饮用水4、减水剂:__建科工贸有限公司RT-FDN(V)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0.9% 减水率15.7%。
四、设计步骤: 1、确定试配强度(Rh):Rh=50+1.645×6=59.9Mpa 2、确定水灰比(W/C):已知水泥实际强度?ce =52.5MPa配制强度?cu,o =59.9Mpa采用查表得A=0.46B=0.07。
W/C=αa_?ce/(?cu,o +αa_αb_ ?ce )=0.39 根据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孔道压浆的有关规定W/C取用0.38。
3、确定用水量(W):掺入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5.7%则用水量为:W=662×(1-15.7%)=558Kg/m34、计算水泥用量(C): C=558/0.38=1468Kg/ m35、计算外加剂用量(J):J=1468×12%=176 Kg/ m36、计算减水剂用量(V)V=1468×0.9%=13.2 Kg/ m3 五、确定配合比:W:C:J:V=558:1468:176:13.2。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冬施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要求1、混凝土设计要求强度等级:C50;2、根据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3、使用部位:S237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桥梁工程中预制板梁、预制箱梁、板梁桥面铺装、现浇部分等。
三、组成材料1、水泥:淮安海螺P·Ⅱ52.5水泥;(试验报告附后)2、砂:宿迁骆马湖中砂,细度模数2.7;(试验报告附后)3、碎石:安徽天长碎石,5~16mm和16~25mm 经2:8掺配达5~25mm连续级配;(试验报告附后)4、水:饮用水;5、外加剂: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UC-11型早强(防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0%。
(试验报告附后)四、设计步骤1、计算初步配合比①试配强度: fcu.0= fcu.k+1.645σ=50+1.645×6=59.9 (MPa)②计算水胶比: W/B=aa·fb/(fcu,0+aa·ab·fb)=0.53×57.8/(59.9+0.53×0.20×57.8)=0.46 其中 fb=52.5*1.10=57.8根据施工经验,水胶比取0.33,即W/B=0.33;③确定用水量: 根据石料的粒径、设计要求、减水剂的掺量经试验确定mw0选取200kg/m3;(外加剂掺量2.5%、减水率为20%)mw0=200×(1-20%)=160(kg/m3);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w0÷W/B=160/0.33=485 (kg/m3),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该水泥用量符合技术要求;⑤确定砂率:根据设计要求及砂石材料的组成,βs0取34%;⑥计算减水剂用量:mj=485×2.5%=12.12(kg/m3)⑦砂石重量,设混凝土密度为2450kg/m3。
c50空心板砼配合比计算及说明

C50空心板砼配合比计算及说明一、试验依据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二、设计要求1、该砼配合比设计强度等级:C50,试配强度:59.9Mpa2、坍落度设计要求:70—90mm3、该配合比设计单位重量:2452Kg/m34、该配合比拟用部位:预制空心板梁三、原材料情况1、砂:为江西石城砂场生产的粗砂。
经试验检测该批砂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具体指标如下: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含泥量(%)细度模数(Mx)泥块含量(%)2608 1499 42.5 1.4 3.30 0.5 2、碎石:为淮土料场生产的 4.75—26.5碎石。
经试验检测该批碎石4.75-16mm占25%和4.75-26.5mm占75%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具体指标如下: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含泥量%针、片状颗粒总含量%泥块含量%压碎值%颗粒级配小于2.36㎜颗粒含量%2610 1512 42.1 0.3 4.2 0.0 6.8 4.75-26.5 0.2 3、水泥:为江西瑞金生产的“万年青”牌P·O42.5R水泥。
经试验检测该批(DP4085 A)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具体指标如下:4、水:饮用水。
5、外加剂为广州建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FDN-5B高效减水剂(粉末状颗粒),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4%。
四、配合比计算初步配合比计算如下:1、试配强度的计算:F C=50+1.645*6=59.9Mpa;2、水灰比的计算:本配合比采用假定法进行选定W/C,0=0.32;3、选定单位用水量:因设计坍落度为70-90则取W=191Kg/m3,但FDN-5B 减水率为17%,W,0=191*(1-0.17)=159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W/(W/C)=497 Kg/m3;5、根据经验确定砂率:S P=31%;6、计算减水剂用量:497*0.014=6.958 Kg/m3;7、计算砂、石用量M S0、M G0 (采用质量法)假定砼密度为2452Kg/m3得:M S0=555Kg/m3,M G0=1234Kg/m3;8、经初步配合比按8升量进行试拌,该配合比的实测坍落度80mm、78mm,满足设计的70—90mm的设计要求,棍度和含砂情况为中等,保水性和粘聚性均良好。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报告

C50桩基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JGJ55-2000及设计图纸2、强度等级:C50,坍落度为:160-220mm,设计容重为:2450kg/m33、原材料:水泥:马鞍山海螺水泥P.O42.5粗集料:铜陵石磊石料厂5-25mm连续级配碎石;5-16mm与16-25mm碎石掺配比例=45%:55%细集料:江西赣江砂减水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二、设计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Mpa):f cuo=50+1.645×6=59.92、水泥强度(Mpa):f ce=42.5×1.0=42.53、确定水灰比:W/C=αa×f ce/(αa×αb×f ce+ f cuo)=0.46×42.5/(0.46×0.07×42.5+ 59.9)=0.32取经验值0.304、用水量取219kg/m35、掺加水泥用量的1.0%外加剂,减水率为20%所以掺外加剂后的用水量为:m wo=188×(1-20%)=150(kg)6、确定水泥用量(kg):C=W/(W/C)=150÷0.30=5007、砂率:βs=36%8、计算砂石用量:βs=m so/( m so+m go)=36%m co +m go +m so + m wo =2450得:m go=1152(kg)m so=648(kg)9、配合比M3材料用量:m co:m so:m go:m wo:m vo =500:648:1152:150:5.0=1:1.30:2.30:0.30:0.01经试配与调整,拟选用基准配合比为最终理论配合比,具体数据如下:水灰比:W/C=0.30,砂率:βs=36%,外加剂掺量:1.0%。
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500:648:1152:150:5.0=1:1.30:2.30:0.30:0.01 三、试配与调整: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水灰比增加0.05,砂率增加1%,即:W/C=0.35 m co:m so:m go:m wo:m vo =429:692:1179:150:4.29 βs=37% =1:1.61:2.75:0.35:0.01经计算0.04M3砼需用以下数量原材料选定配合比:四、理论配合比选定:经试配与调整,拟选用基准配合比为最终理论配合比,具体数据如下:水灰比:W/C=0.30,砂率:βs=36%,外加剂掺量:1.0%。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如梁板等商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基本上采用C50商品混凝土或大于C50的商品混凝土。
所以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商品混凝土的施工需注意的事项,结合本人多年来对桥梁上预应力C50预制25m、30m组合箱梁、预制45mT型梁、现浇箱梁及悬浇箱梁配合比的设计及原材的选择注意要点作如下简述。
1、原材料1.1 集料商品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商品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
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C50商品混凝土,同时又能降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1.1.1 细集料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
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 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
这样不但增加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
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C50泵送商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商品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
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不但影响商品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引起商品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工程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工程C50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认为,所配置C50商品混凝土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关键词:预应力C50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工程概况
晋江S.M.国际广场占地65亩,建筑平面为“品”字形,其中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层高多为4.7m,总高度为正负零以上25.67m,建筑面积达166642m2,单层达34000m2。
建筑物采用现浇后张法有粘接双向预应力钢筋商品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施加于主次梁。
其中每层104根内柱,62根外柱、主次梁构成,柱网尺寸为20m×20m,相应柱截面为Ф1.1m,钢筋为63Ф36和60Ф32,梁、柱的商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施工,1995年完成。
2 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
2.1原材料
(1)水泥:采用江苏巨龙P.O.525R水泥,fce3d=37.5MPa,fce28d=61.0MPa。
其技术指标符合GB175-92标准规定要求;
(2)砂:中砂,细度模数Mx≥2.6,其技术指标符合JGJ52-92标准规定;(3)石:碎石,粒径5mm~20mm连续级配,其技术指标符合JGJ53-92标准规定;(4)外加剂:TW-4缓凝高效减水剂,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0%;
(5)水:生活用自来水。
2.2配合比设计
2.2.1配合比计算
(1)试配强度的确定
通常C50商品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要求≥60Mpa,其计算式如下:
fcu,o=fcu,k+1.645σ
式中:fcu,o-商品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商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MPa;
σ—施工单位的商品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如无近期同一品种商品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σ取6MPa。
(2)水灰比的确定
根据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采用全国参用的A、B值,计算出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为0.32,然后再设计3个配合比,其水灰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少0.02~0.03,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3)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粗骨料的粒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及掺量来确定。
一般坍落度为70mm~90mm时,用水量宜控制在145kg/m3~160kg/m3,坍落度在170mm~200mm 时,用水量控制在160kg/m3~170kg/m3。
该C50商品混凝土为预应力梁柱,结构断面较好,钢筋较密集,采用现场机械搅拌,选商品混凝土坍落度100~120mm 较合适。
(4)砂率
由于选用砂子的细度模数为2.6,选用配合比砂率在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2的说明,并根据以往C50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经验,确定为0.34,其余3个配合比其砂率分别增加或减少0.01。
(5)砂、石用量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
(6)外加剂的选用
根据GBJ146-90《粉煤灰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要求,预应力商品混凝土跨度≥6m,不能掺加粉煤灰。
本工程预应力商品混凝土单跨>6m,故不掺加粉煤灰,因此给C50流动性商品混凝土配制带来一定难度。
由于不能掺入粉煤灰,单方商品混凝土水泥用量太大,所拌制的商品混凝土粘度很大,不宜施工,同时,水泥用量过大,水泥水化热大,容易使商品混凝土产生裂缝,此外,水灰比过大,商品混凝土干缩量大,也容易产生干缩裂缝,这都给预应力张拉带来相当大困难,必须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来降低水灰比,并延缓水泥水化热出现,从而降低预应力商品混凝土粘性,减少商品混凝土收缩,从而避免预应力商品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提高预应力商品混凝土强度和静弹性模量,而满足预应力张拉的要求。
2.2.2配合比试拌、确定
依据上述配合比原材料的确定和配合比的计算原则,进行4组配合比试验。
根据上述4组配合比绘制灰水比与商品混凝土强度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并确定商品混凝土强度为58.5MPa。
由图1得强度为58.5MPa时,其灰水比为3.13,即水灰比为0.32,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494∶592∶1144∶160∶9.9=1∶1.20∶2.32∶0.32∶0.02。
采用此组配合比再次进行试拌,检查结果为:工作性符合要求,3d抗压强度为42.3MPa,28d抗压强度为58.8MPa,满足要求。
最终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494∶592∶1144∶160∶9.9=1∶1.20∶2.32∶0.32∶0.02。
3 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控制
针对砂石料质量波动大的特点,加大现场抽检频率。
对每一车每一船砂石料都要抽样检验,符合标准要求方可进场。
(2)商品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
必须依据实验室的出具的配合比要求,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准确掺入TW-4缓凝高效减水剂,并经常检测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商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此外,商品混凝土拌和时间控制在2min,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搅拌时间短混合料不均匀,时间过长,会破坏材料的结构。
(3)商品混凝土浇注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浇注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商品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在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过振,造成商品混凝土离析。
此外,应尽量避免振动棒直接触动波纹管,确保不损坏波纹管,确保预应力筋锚垫板周围商品混凝土密实、不漏浆。
商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出专人进行跟班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
(4)商品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浇注收浆完成后,尽快进行草帘覆盖和洒水养护,使商品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在湿润状态,不允许商品混凝土在高温下裸露暴晒。
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热量,商品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必须在侧模外喷水散热,以免由于温度过高,商品混凝土体积膨胀过大,再冷却后体积收缩过大产生裂缝。
养护时
间不少于两周。
(5)预应力端部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当预应力筋端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好,出现蜂窝时,必须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凿掉该部分商品混凝土,先清洗干净,再浇筑上不低于构件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细石商品混凝土,并作好养护,达到张拉要求后,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4 结语
本工程C50级预应力商品混凝土施工制作检查试件100多组,3d抗压强度41.0~43.5MPa,静弹性模量达到3.6~3.8(104MPa);28d抗压强度58.2~61.0MPa,完全达到了预应力张拉要求。
实际中预应力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外观均良好。
所设计的C50商品混凝土在晋江S.M.广场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工程的成功应用,说明采用TW-4缓凝高效减水剂,通过优选原材料配制,一定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通过现场施工,完全满足了设计及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