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__第4课__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解析]
一· 二八事变是1932年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事
变,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 事变,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八一 三事变是1937年日本侵占上海发动的。结合材料中“夺我东 三省”可以判断选B。 [答案] B
2.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 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 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
B.国共两党再一次实现合作,共赴国难 C.为了不引起蒋介石的注意,开赴敌后 D.完全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改编抗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为了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共做出了重大让步,中共对军队进行了改编,最终形成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B
1.右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的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 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 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
解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材料中“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 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等信息,表明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答案:D
高频考点 热 点 理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
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 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二、全民族的抗战
1.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2.敌后战场 (1)史实 ①1937年秋,制定了 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取得了 平型关 大捷。
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
第八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日本
失败 英法日美 失败 德俄意奥 日本 胜利
日本侵华历史:
①1874年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②1894-1895年甲午战争,割占台湾; ③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④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扩张到东北; ⑤1914-1915(一战期间)对德宣战,占领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一、日本侵华
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 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依靠的 武装力量
战场范围 作战规模 和方式 战略地位
本课小结:
一对矛盾——两条路线——两个战场——三个阶段——四个政权
思考: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如何?
美 国—— 扶蒋反共 坚持独裁内战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蒋介石——
共产党——
中国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时间:(1)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9.2(胜利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2、抗战胜利的原因
各抒己见:究竟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 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 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 出现两个针锋相对的谜底: 屈原和苏武。周恩来则 认为是“共工氏”(传说中的水神)。还有人提出 “蒋干”后来,有人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
3、全民族的抗战
(1)国民政府
正面战场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全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 四大 太原会战(平型关) 会战 徐州会战(台儿庄)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 结果:丧师失地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最大的区别与根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练习4 解放战争时期, 练习4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 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 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 1947 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战无不胜刘伯承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收拾金瓯一片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 解析 B项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有关。 项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有关。 ( B )
尝试命题3 尝试命题3 中国近代史上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重大机遇 是 A.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A.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B.1945年重庆谈判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C.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D.1949年北平谈判 D.1949年北平谈判 解析 1946年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 1946年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 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 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 于人民的决议,这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机遇, 于人民的决议,这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机遇,但蒋 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 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建立民主政治的 希望破灭。 希望破灭。 ( C )
这幅漫画反映了日寇已经陷入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汪 洋大海之中, 洋大海之中,而且遭受了中国军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的沉重打击。 的沉重打击。 答案 D
7.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 7.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了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 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 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 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 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 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教学课件ppt

请问近代史上南京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件?简要说明 (1842年.1912年.1927年.1937年.1949年)
(1)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
地半封建社会。 (2)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宣告统治中国两 结束。 (3)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建立起大地主大 (4)1937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的 (5)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
地半封建社会。 (2)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宣告统治中国两 结束。 (3)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建立起大地主大 (4)1937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造成极大的 (5)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收集有关抗战胜的资料。想一想,我国为什 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下一大有责 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 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展的英雄气概,百折 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就是伟大 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 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 神动力。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
第一课时
勿忘国耻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了中国大好河山。 人民生灵涂,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 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活动园
在辽宁省沈阳市,有一座雕塑叫“残历碑”,它矗立在“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前。观察残历碑,阅读碑上的文字,说一说“九 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 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
阅读角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 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 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八路军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100多个团 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 上,对日本侵略者发了大规模 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 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 了敌人。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 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 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 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体麟阁, 赵登禹……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 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 爱国之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复习PPT课件

8.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
9、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统治区的
城市有①南京②上海③广州④武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知识巩固
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各项中,错误的是( D )
A、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充分表明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 C、签订了《双十协定》 D、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1946年6月—1947年2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过程
政治上: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孤 立国民党反动派; 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蒋介石收缩战线,转入重点进攻(山东、陕北)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揭开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1947年夏,
经 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过 陈庚率晋冀鲁豫太岳兵团挺进豫西(孟良崮战役)
⑤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中间力量
时间:1945年8月
重庆谈判
过程: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等飞抵重庆谈判 结果: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国民党接受共产党提出的: 和平建国基本方针 召开政协会议的建议; 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的合法地位;
意义:表明了诚意,扩大了影响,迫蒋被动。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 发动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南 统一战线。(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第二次握手)
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六周之内屠
大 杀军民30 多万人,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凶残和野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共55张PPT)讲解

2. 西安事变[2013年西双版纳11题已考] 概况: 1936 年 12月 12日凌晨,东北军一部 扣押蒋介石, 张学良 、 杨虎城 随即向全国发 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这就是震惊中 外的“ 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事变后国内局势十分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并派 周恩来 等到西安进行调停。
1. 九一八事变[2013年西双版纳27(3)题已考] 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 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 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震惊 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 ”。 结果:南京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十几万东 北军撤到关内,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部 沦陷。 影响:中国 局部 抗战的开始。
影响: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 [2014年云南6题、2013年普洱27(2)题已考]
考点训练
1. (2014云南6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
历史事件是( C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解题思路】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制造 事端借机进攻东北军,中国进入局部抗战时期,东北三省半 年时间全部沦陷;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来 西安督战,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并提出抗日,后经共产党 及多方调节,事变和平解决,预示着联蒋抗日的新局面到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借机挑衅, 炮轰卢沟桥、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反抗,标志着全民族抗 战开始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南 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因此,正 确选项是C。
第八单元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25张PPT)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 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双十协定》原稿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代表: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结果: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人民解放战争(1946.6~1951.5)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国民党为什么要和谈?
(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 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 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粉碎重点进攻
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 撤离延安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 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 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打退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危机:
材料一: 1946年5月,《大公报》的一名记者调查了上海主要行业的月平均工资,上海
——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2.政治危机:
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 真面目。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 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 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发生了高举“反饥饿、反内战”大旗的学生运动并迅速席卷全国, 在第二条战线上给国民党政府沉重打击。这两件事竟集中的发生在短短的五天内, 使国共双方在军事上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一下子表面化和明朗化了,它所产生的 震撼力量格外强烈。也正是从5月下旬起,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已因局势的发展对 自己越来越不利而显得忧心忡忡,中国共产党却对局势的发展越来越有把握,开始 做出新的重大的战略部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C。辛亥革命时期和北伐战争时期没有红军, A、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取消“苏维埃 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符合题意,C项正 确;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之间发生战争,不是合作关系, D项错误。
2.(2014·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1937年11月,中国代表 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 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 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 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 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运用提升】右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 蒋介石的合影,这成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它反映的时 代主题是( ) A.如何坚持抗战 B.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C.决定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B。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时间的判定,1945 年8月开始重庆谈判,期间中国面临着两种道路的选择: 和平民主建国和内战独裁,毛泽东象征着新民主主义、 蒋介石象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两人就国体和政 体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和斗争,B项正确;抗战时间为 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A项错误;土地改革时间为 1947 年 和 1950 年 , B 项 错 误 ;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运 动 从 1927年到1937年,D项错误。
【解析】C。注意题干信息“1935年”“具有明确的 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结合所学知识,1935 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剧,中共也适 时调整政策,如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力图推动全民族抗战,C项正确;中共在 1927年八七会议上已经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A项错 误;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B项错误;为持久抗战奠定 思想基础的是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D 项错误。
【解析】A。注意题干时间“1940年12月23日”,这 一时期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赠与美方《百鸽图》 深层用意必然是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A项正确; 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与题干时间不符, 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时间是1942年1月, 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开罗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5.(2014·山东文综)“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 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 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辨析:相同:(1)都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 平民主的斗争;(2)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3)都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诚意,使蒋介石集团 在政治上处于被动;(4)成果都被国民党破坏,没有带 来和平与民主。 不同:(1)重庆谈判在国共两党之间进行,政治协商会 议是多党派参加的会议;(2)毛泽东参加了重庆谈判, 但没有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解析】A。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 中国援助,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 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 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B项错误;绥 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 体现,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D项 错误。
【解析】D。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为抗战战略防御阶段, 此时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是积极抗战的,而不是妥协、 畏敌,剿共也不再是重点了。
[练一练]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 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 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 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12021/3/1Marc h 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12021/3/12021/3/12021/3/1
4.(2014·安徽文综)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 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①
②
4.(2014·安徽文综)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 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
③
④
4.(2014·安徽文综)下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
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解析】D。抓住时间“1946年12月12日”,当时抗 战已经结束,排除②;国民党正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开始于1947年春天,排除③。
1.(2014·上海单科)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 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
①②④
D.③②④①
【解析】B。①中图示有“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地区”, 地图上“碾庄”等表明了是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时间应该是从1948年11月开始;②中地图有关键信息 “大别山”,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 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③中地图图示中出现 “抗日根据地”,可知在抗日战争期间,时间应该是 1937至1945年;④中主要作战区域为长江以南,可以 判定为渡江战役以后发生,时间应该为1949年4月以 后,按照时间先后排列为③②①④,选择B项符合题意。
6.(2014·重庆文综)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 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 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 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 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百鸽图》
6.(2014·重庆文综)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 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 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 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 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1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1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1日星期 一2021/3/12021/3/12021/3/1
[练一练]右图为1946年12月12日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 局发行的《双十二纪念》邮票。以下关于此邮票发行 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双十二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顶点,民族危机深重 ③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重点进攻东北解放区 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不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12021/3/1M onday, March 0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12021/3/12021/3/13/1/2021 8:56:48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12021/3/12021/3/1M ar-211- Mar-21
3.(2014·四川文综)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
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D。尽管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同苏联达成相关 协议,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影响力远远大于苏联,在 此时中苏存在意识形态分歧的背景下,苏联不会强烈 支持中国,①错误;在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上中美 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美国需要中国的配合,②正确; 此时中美存在共同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影响力较 大,美国希望中国在联合国中协助其制衡苏联,③正 确;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国际地位因此大大提高,中国在联合国中取得相应地 位是对中国反法西斯功绩的认可,④正确,选择D项符 合题意。
【运用提升】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 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 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 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 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体现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解析】C。“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属于国 共第一次合作,与题干中“北方山岭”信息不符,A项 错误;“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属于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民族武装起来”信息不符,B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在 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 已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说明是全民族抗战,C项正 确;“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不符合“民族武装起来” 信息,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