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负荷计算参数表
论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论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冷负荷计算是空调设计及合理选用空调设备的主要依据。
空调冷负荷由围护结构冷负荷及室内冷负荷两部分组成,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最常用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以传递函数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和实验而得到的冷负荷系数法。
在市场竞争日益急烈、甲方要求设计周期近量短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的负荷计算软件,设计人员很难用计算器去逐时地计算各项冷负荷,而据此合理确定空调设备。
大多数情况下,设计人员只能凭经验及各种专业设计指南书上的冷负荷估算指标来确定空调设备型号。
各地气象参数不同,建筑物形式多样,其功能既使相同,也因其朝向、所处层数不同而冷负荷亦有所不同。
靠估算难免空调设备选型过大或过小,这都是设计者和业主不愿其出现的。
另外也难以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计算书以备存档。
本人借助Microsoft Excel 软件使这一繁琐的计算形成了简单明了的表格,设计者只需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所计算房间的功能,调整外窗面积、外墙面积、屋顶面积、内墙面计、每平方米照明负荷、人员数量、人体散热量、发热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发热量等参数就可很快计算出房间冷负荷,从而为设计者提供可靠数据,合理确定空调设备及进行水力计算。
一:外围护结构冷负荷1·外窗冷负荷A:太阳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L1=Ca*Cs*Cn*Fc*Djmax*Cd式中 Cn:窗有效面积系数, 0.85(单层钢窗)、0.75(双层钢窗)Cs:窗玻璃遮挡系数,1.00(3mm厚的单层普通玻璃)Cn:窗内遮阳系数,1.00(无内遮阳)、0.65(深色布帘)Djmax:最大太阳辐射得热因数(W),徐州处于北纬34。
17.查入法其S: 238, N: 121, E: 568 W:568Cd:外窗冷负荷系数,查表每平方米外窗太阳辐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详见附表1~6B: 温差传热通过玻璃窗引起的逐时冷负荷CL2=Rc*Kc*Fc*(T1+Td-Tns)式中 Rc:外窗传热系数修正值,1.00(单层窗,金属窗框,80%玻璃),1.20(双层窗,金属窗框,80%玻璃)Kc:外窗夏季传热系数,5.98(单层钢窗)、3.03(双层钢窗)T1: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查表Td: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2(徐州)Tn:夏季室内设计温度每平方米外窗温差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详见附表7~82·外墙冷负荷CL3=Kq*Fq*(T2+Td-Tns)式中 Kq:外墙夏季传热系数,1.94(粉煤灰砌块)、0.86(加气混凝土砌块)T2: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查表Td: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S: 0.8, N: 2.1, E:1.3, W:1.3,(徐州)Tn:夏季室内设计温度每平方米外墙温差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详见附表9~113·屋顶冷负荷CL4=Kq*Fq*(T2+Td-Tns)式中 Kq:屋顶夏季传热系数,1.24T2: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查表Td: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地点修正值,0.7(徐州)Tn:夏季室内设计温度每平方米屋顶温差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详见附表124·内围护结构冷负荷CL9=Kn*Fn*(Twp+Tf-Tns)式中 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Twp: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5(徐州)Tf:附加温升,0(邻室散热量很少,如办公室、走廊)Tn:夏季室内设计温度 26内围护结构可视作稳定穿热,其每平方米冷负荷计算得:240砖墙,K=1.76, 7.92;200混凝土墙,K=2.59, 16.8 ;120粉煤灰砌块,K=1.88, 8.46;100加气混凝土:K=1.34,6.03; 不吊顶楼板:K=3.13, 14;吊顶楼板:K=1.83, 8.2。
青岛暖通设计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

青岛暖通设计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青岛暖通设计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并提供相关的温度参数。
逐时冷负荷计算是为了准确评估建筑物在每个小时内所需的冷负荷量,以便合理安排暖通设备的容量和运行方式。
在建筑设计和能耗管理中,逐时冷负荷计算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的温度参数,可以评估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的冷负荷情况。
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冷负荷设备、优化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效。
青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使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的编制尤为重要。
准确的温度参数可以反映青岛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预测建筑物的冷负荷需求。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温度参数表,设计师和能耗管理人员可以在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中更加准确地进行冷负荷计算和能耗评估。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暖通设计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温度参数项的表格,用于进行针对青岛地区的暖通设计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温度参数表,设计师和能耗管理人员可以在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中更加准确地进行冷负荷计算和能耗评估。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暖通设计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参数表》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温度参数项的表格,用于进行针对青岛地区的暖通设计中的逐时冷负荷计算。
该表格包括以下温度参数项:该表格包括以下温度参数项:室内外温度:记录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室内外温度。
这些温度值对于准确计算冷负荷非常重要,因为室内外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空调系统的负荷需求。
设计温度:指定了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下的设计室内温度。
这是根据青岛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使用需求所确定的合适温度,可用作暖通设计的基准。
其他温度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与冷负荷计算相关的温度参数,如室内设备的工作温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确定空调设备的合适选择和功能配置。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风管设计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方法一、估算法总送风量(m3\h):G=换气次数×房间体积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新风量=10%-30%×总送风量新风量或者按每个人的新风量标准×人数算表4.1 新风机组选型风量参数表备注:(1)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
根据上表推荐资料分别按“每人所需新风量”和“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出新风数量值,取二者中较大值,作为设备选型依据。
2、根据计算式准确算估算出总冷负荷,总送风量G=Q(KW)/(HN-HO)KG/S, HN是室内温度下的焓值,HO送风温度下的焓值,已知室内温度及风机盘管的送风温差,送风温度=室内温度-送风温差根据房间大小确定散流器个数,确定送风风道给各支管分配风量,低速风管系统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根据鸿业软件---双线风管弹出对话框,输入风量,核对风速,选择风管尺寸给每个散流器分配风量,散流器的尺寸先根据送风风速标准,再根据各类风口的风量表选出合适的散流器出口尺寸,回风口尺寸按选出的送风口尺寸大一号选择主风管尺寸根据软件,输入风量,核对风速,得到尺寸送风管渐缩风量,得渐缩风管尺寸风压估算如弯头、三通、变径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反之每米损失6PA左右,机外静压/每米损失压强数=空气处理机组最长送风长度水管设计估算出冷负荷,选出风机盘管和制冷主机冷冻水制冷主机的管径可按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根据总冷负荷选择,或者按公式(冷冻水流量)L=Q(KW)/(4.5~5)×1.163(M3/H)计算,D=根号下L/0.785×3600×流速(M/S)根据冷负荷,查到各个风机盘管的管径,(EXCEL)空调水管选择计算表或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算得各主管的管径。
冷冻水泵的水流量是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流量的1.1倍冷冻水泵扬程Hmax=△P1+△P2+0.05L (1+K)△P1为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水压降。
仓库冷负荷指标

仓库冷负荷指标
(最新版)
目录
一、冷负荷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二、冷负荷指标在仓库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影响仓库冷负荷的因素
四、如何降低仓库的冷负荷
五、结论
正文
一、冷负荷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冷负荷指标是空调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它是指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和所要求的室内温度,必须由空调系统从房间带走的热量。
冷负荷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冷负荷(W/m2)表示,计算公式为:冷负荷=室内冷源散热量 + 室内热源散热量 - 室外冷源散热量。
二、冷负荷指标在仓库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仓库设计中,冷负荷指标对于空调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冷负荷指标可以保证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合理的冷负荷指标还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三、影响仓库冷负荷的因素
影响仓库冷负荷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室内设备散热、人员散热、门窗的开启情况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四、如何降低仓库的冷负荷
要降低仓库的冷负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的交换。
2.合理布局仓库内的设备和人员,减少散热源。
3.合理设置门窗的开启情况,减少室外热量的进入。
4.选择高效的空调系统,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五、结论
冷负荷指标在仓库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冷负荷指标可以保证货物的质量和安全,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冷负荷计算书(鸿业)

夏季负荷统计
4.建筑物信息
建筑物名称 参数 地上建筑面积 (m^2) 底层起始标高(m) 地下建筑面积 (m^2) 起始楼层 占地面积(m^2) 终止楼层 空调面积(m^2) 跳过楼层号 建筑物体积(m^3) 夏季围护结构外表 冬季围护结构外表 面换热系数(W/(㎡ 面换热系数(W/(㎡ ·K)) ·K))
鸿业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书
6.建筑物负荷统计
6.1 夏季负荷统计
参数 夏季总冷负荷最大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 夏季总冷负荷(含 夏季室内冷负荷 夏季总湿负荷(含 夏季室内湿负荷 时刻(含新风/全 大时刻(全热)(h) 新风/全热) (全热) 新风) 热)(h)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总冷负荷建筑 夏季总湿负荷建筑 夏季新风量(m^3) 夏季新风冷负荷 荷(全热) 荷(显热) 荷(潜热) 指标(含新风) 指标(含新风) 708.19 15:00 15:00 84352 55599 41.336 10.542 2656.8 28752 28752 6658 22094 119.1 0.058 面积(㎡)
3.工程负荷统计
夏季总冷负荷最大 夏季室内冷负荷最 夏季总冷负荷(含 夏季室内冷负荷 夏季总湿负荷(含 夏季室内湿负荷 时刻(含新风/全 大时刻(全热)(h) 新风/全热) (全热) 新风) 热)(h)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新风机组冷负 夏季总冷负荷建筑 夏季总湿负荷建筑 夏季新风量(m^3) 夏季新风冷负荷 荷(全热) 荷(显热) 荷(潜热) 指标(含新风) 指标(含新风) 708.19 15:00 15:00 84352 55599 41.336 10.542 2656.8 28752 28752 6658 22094 119.1 0.058 面积(㎡)
冷负荷计算书

80.8 121.3 190.5
80.8 64.6 133.8
0.1
0.1
71
73
0.1 75.8
0.1 77.8
0.1 79.7
0.1 80.6
220 925.7
0
248 970.5
0
272 1003.2
0
288 1007.4
0
304 995.2
0
316 916.1
0
925.7 0.1 0
970.5 0.1 0
19
29.2
54.8
79.3
80.8 14.5 83.7 0.1
25 192 544.8
0 544.8
0.1 0
0.1 39 0 39 0.01
20
29.2
48.4
84.3
80.8 11.9 81.1 0.1 22.1 156 501.9
0 501.9
0.1 0
0.1 35.9
0 35.9 0.01
长
1.80m 高(宽) 1.500m 面积
2.70m2 传热系数 2.600(W/㎡·K)
80.6 121.3 193.9 272.7 315.7
356.1
294.4
192.7
151.5 119 83.4 54.8
长
1.80m 高(宽) 1.500m 面积
2.70m2 传热系数 2.600(W/㎡·K)
15
16
3.000m 100W
3.000m 31.6
室内温度 设备 面积 30.8
24.0℃ 2000W 10.80-2.7m2 30.4
相对湿度 新风
传热系数 30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Word)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2008-10-27 21:02冷负荷构成及计算原理4.1.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见附录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LQ1=F•K•(tl n - tn) W (4.1)式中:LQ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表1-6(a)或表1-6(b)[1]中查取;tn——室内计算温度,℃;tl n——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表1-7(a)~表1-7(g)[1]中查取必须指出:(4.1)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应按下式进行修正:t'l n =( tl n + td) •ka•kp ℃(4.2)式中: td——地区修正系数,℃,见表1-8(a)及表1-8(b)[1];ka——不同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9[1];kp——不同外表面的颜色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10[1];2)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LQ2=F•K•(tl s - tn) W (4.3)式中:F——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²;K——内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²•k) ;tn ——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设计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
t'l s按下式计算t'l s = t + tl s ℃(4.4)式中:t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当相邻散热量很少(如走廊)时, tl s 取3 ℃,;当相邻散热量在23~116 W /m2时, tl s取5 ℃。
冷库冷负荷计算

一、制冷负荷计算1、设计参数2、冷间内各项冷负荷计算 (1)维护结构传入热Q1 根据公式:)(n w t t a F K Q -∙∙=式中 K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K ;F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查《制冷装置设计》表2-2-2可得;t w —维护结构外侧计算温度℃,当计算外墙、顶棚时,按规定值取;当计算内墙地坪时,按邻室温度规定值取; t n —冷间设计温度℃。
(2)货物放热量Q 2()()()()2'n 21'321b '321'2d 2c 2b 2a 2q G -G 2q q G 10t t BC G 10h h G Q Q Q Q Q +++⨯-+⨯-=+++=ττ式中 Q 2a —食品放热量;Q 2b —食品包装材料和承载工具的热量; Q 2c —食品冷加工过程的呼吸热; Q 2d —食品冷藏过程中的呼吸热;G ′—冷间每天进货量(kg );G ′=72000kg h 1、h 2—货物进出冷间的焓值kJ/kg ;τ—货物冷加工时间,s ;本次设计中设置货物冷加工时间为24小时 B —货物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的重量系数; C b —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的比热,kJ/kg ·K ; t 1—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进入冷间时的温度,℃;t 2—包装材料或运载工具在冷间内降温终止时的温度一般为库房设计温度,℃; q 1、q 2—鲜果冷却初始、终止温度时的呼吸热,W/t ; G n —冷却物冷藏间的最大冷藏量,kg ,G n =900000kg 。
冷藏间:Q 21=80.2Kw+3.2Kw+6.1Kw+15.7Kw=105.2Kw(3)通风换气冷负荷Q3式中:hn ,hw—室内外空气的焓值,kJ/kg;n—每日换气次数,取2次;V—冷间内的净容积,m3;ρn—冷间内空气密度,kg/ m3。
(4)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冷负荷Q4式中: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ζ—热转化系数,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1,在冷间外取0.75;ρ—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对冷风机配用的电动机取1,对冷间内其他设备用电动机可按使用情况取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站位置 年平 均气 温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 季 序 地名 号 北纬 东经 海拔 夏 季 空气 调节 日平 均 室外计算相 对湿度(%) 夏季 空气 最热 调节 最 最 月平 室外 冷 热 均温 计算 月 月 度 湿球 月 月 温度 平 平 均 均 22.9 22.8 71 73 23.4 22.8 74 77 24.5 22.9 72 79 24.2 23 68 78 18.5 23.5 80 44 25.4 24.6 44 73 20.8 21.9 56 64 26.4 26.2 26.9 25 22 25.8 45 78 25.5 52 79 26.4 53 78 23.4 58 64
空气 最低日 通 采暖 通风 调节 平均 风
空气 调节
计算 日较 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1°46´ 123°26´ 40°49´ 111°41´ 39°48´ 39°38´ 39°06´ 38°54´ 38°29´
-19 -22 -24.9 -12 28 31.4 27.2 -19 -22 -25.1 -13 26 29.9 -9 -10 -9 -11 -15 -8 -12 -6 -7 -13 -6 -11 -5 -5 -5 -5 -4 -3 -3 -2 2 -2 -1 0 0 -6 4 0 0 3 -1 6 3 11 3 -12 -12 -11 -14 -18 -15.9 -15 -13.1 -18.6 -23.4 -5 -5 -4 -5 -9 -3 -7 -2 -2 -9 -1 -7 0 0 0 -1 1 2 2 3 6 3 4 4 4 -2 7 5 55 8 5 10 8 15 8 30 29 29 26 27 33.2 32.7 33.4 28.4 30.6 25 28.6 28 29.2 25.5 25.9
116°28´ 31.2 118°10´ 25.9 117°10´ 3.3 121°38´ 92.8 106°13´ 1111.5 80.5
38°02´ 114°25´ 37°47´ 37°32´ 36°41´ 36°37´ 36°04´ 36°03´ 34°43´ 34°40´
-11 -17.1 -15 -9 -10 -15 -9 -13 -7 -7 -8 -8 -7 -6 -7 -4 1 -5 -4 -3 -3 -8 2 -3 -3 1 -3 4 0 9 1 -17.8 -11.9 -13.7 -20.3 -12.5 -15.8 -11.4 -11.6 -11.4 -12.3 -12.3 -9 12.5 -6.9 -1.1 -11.3 -6 -4.3 -6.8 -10.3 0.9 -5.6 -6.9 -1.8 -5.9 1.6 -2.9 7 -3.5
145.9 171.7 183.4 236.8 917.9 41.6 1063
3.2 3.6 4.4 4.9 5.7 7.8 5.9 11.4 11.1 12.3 10.2 8.5 12.9 9.5 12.4 14.2 5.1 12.2 9.1 14.2 14.6 14 13.3 15.1 15.3 15.7 15.7 16.2 16.3 16.2 16.2 17 7.5 18.3 17.5 17.2 17.9 15.3 19.6 18.8 22.1 14.7
26.6 26.6 52 75 23.4 25.8 26.7 16.4 26 20.2 27.4 27.4 23.5 25.6 27.4 17.2 25.1 22.2 27.3 27.5 51 60 54 48 64 58 60 57 72 80 73 65 85 61 76 75
112°33´ 777.9 121°24´ 46.7 116°59´ 51.6 101°46´ 2261.2 120°20´ 76 103°53´ 1517.2 113°39´ 110.4 112°25´ 154.5 3
34°36´ 119°10´ 34°18´ 32°57´ 32°00´ 31°52´ 31°10´ 30°41´ 30°37´ 30°14´ 29°52´ 29°44´ 29°40´ 29°35´ 28°36´ 28°12´ 28°01´ 26°35´ 26°05´ 25°20´ 25°02´ 25°01´
-25 -28 -26.6 26.1 -20 27 30.3 26
8.7 8.3 8.1 8.8 9.8 8.1 9.4 8.8 9 8.1 5.6 9
-25 -28 -33.8 -18 27 30.3 26.1 -23 -26 -29.8 -16 27 30.5 25.9 -22 -27 -33.3 -15 29 34.1 29
31 35.1 29.7 10.4 28 27 31 22 27 26 32 32 31.2 30.7 34.8 25.9 29 30.5 35.6 35.9 26.1 28.2 31.3 20.7 27.2 25.8 30.8 30.9 31 30.7 32 31.4 31.7 30.4 28 31.9 31.5 30.2 32.4 18.1 32.5 32.1 32 29.6 26.3 30.4 30.5 30.5 22.2 9.8 4.8 6.7 10 3.5 9 9.2 9.6 4.8 8.7 6.9 6.9 6.3 6.9 6.9 6.3 8.3 7.9 7.7 9 7.7 6.7 7.3 6.9 7.1 9.2 6.5 6.9 6.9
齐齐 哈尔 哈尔 滨 吉林 长春 乌鲁 木齐 沈阳 呼和 浩特 北京 唐山 天津 大连 银川 石家 庄 太原 烟台 济南 西宁 青岛 兰州 郑州 洛阳 连云 港 西安 蚌埠 南京 合肥 上海 成都 武汉 杭州 宁波 九江 拉萨 重庆 南昌 长沙 温州 贵阳 福州 桂林 台北 昆明
47°23´ 123°55´ 45°41´ 126°37´ 43°57´ 126°58´ 43°54´ 125°13´ 43°47´ 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