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 附近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5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汉字。
1.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位盗火英xióng()。
2.登上万里长城,眺望sài()外风光,我仿佛看到了出zhēng()在外的将士们。
3.他爱喝酒,一喝就zuì()。
4.秋风拨动游子的心弦,cuī()促着他们快快送去报平安的家书。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欲:①将要 1.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②想要,希望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③欲望 3.欲.要看究竞,处处细留心。
()教:①指导,教诲 1.爷爷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②使,令 2.盛唐时期就有人崇尚佛教.。
()③宗教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李清照所作。
诗人用了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
2.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名句传世,选择一两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所写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你还知道关于他的什么故事?简单写一写。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典中点习题(课后练习)

一、主题积累(补充诗句) 1.墙角数枝梅,______凌__寒__独__自__开______。 ______遥__知__不_是__雪_______,为有暗香来。 2.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春__来__江__水__绿__如__蓝____。
二、延伸阅读 家乡的瀑布
我的家乡铜梁,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有水平如镜的 西郭水库,还有雄伟壮丽的巴岳山。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却是滴 水岩的瀑布,它给我的印象是那么可爱,那么神秘。
一、走近作者 ①唐 ②白居易 ③宋 ④苏轼 ⑤卢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③ )代诗人( ④ ), 《暮江吟》的作者是( ① )代诗人( ② ),《雪梅》 的作者是( ③ )代诗人( ⑤ )。
二、《暮江吟》 1. 对“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映着红花的那边江水是红色的,衬着绿树的那 边江水是绿色的。 B.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红色的,没有受到残阳 照射的江水是绿色的。
2.照样子写词语。 水平如镜(含比喻) _貌__美__如__花___ __洁__白__如__玉__ _身__轻__如__燕___ 大大小小(AABB式) __平_平__安__安___ __红__红__火__火__ _兢__兢__业__业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秀丽 ) 弯曲( 蜿蜒 ) 雄壮( 雄浑或雄伟 ) 照射( 照耀 )
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一
二
三
主题探究
一
二
三
拓展提升
一
二
三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四
四
一、给加点的字补充音节并按要求做题。
_____y_ín
y_u_á_n___
x_iá_n_g___
吟唱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21《古诗三首》含答案

第二十一课古诗三首【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一)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①龙城飞将②在,不教③胡马④度⑤阴山⑥。
【注解】①但使:只要;②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③教:令,使;④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⑤度:越过;⑥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翻译】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秦汉时的关塞,但是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骑踏过阴山。
【走进作者】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出名,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全诗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时间、空间跨度极大,反映了旷日持久的征战劳师动众,边塞将士不堪其苦、有家不得归的社会现实。
第三、四句诗运用典故,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这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
“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匈奴惧怕,有他戍边,匈奴数年不敢来犯。
诗中运用此典故,一方面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消除边患,让将士返还,百姓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也委婉地讽刺戍边将士的骄惰无能,而今朝中良将匮乏的现实。
(二)凉州词①【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③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③沙场:战场。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全诗赏析】第一句犹如突然间拉开的帷幕,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后题参考答案

21 古诗三首
பைடு நூலகம்
古诗三首 课后题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 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只要还有像前朝名将李广一样的人物在, 就绝不会让敌人南下越过阴山。 体会: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 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古诗三首 课后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意: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个能活着回到 家乡? 体会:边关将士们豪迈奔放、视死如归的英雄 气概。
古诗三首 课后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活着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成为 鬼中的英雄。 体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论生 死,都应该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体现了诗 人的爱国情怀。
古诗三首 课后题
谢谢大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人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手投降.(xiáng jiàng)。
2.巧填同音字。
mù()色羡() tí()目()问yuán ()故()来 fēng 山()()利lú()山香()3.字词理解。
(1)“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
A.旭日东升B.日薄西山C.残阳如血D.落日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5.吟诵古诗,活学活用。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基础达标1.看拼音,ch u s h 写词语。
cu i r nl i! xiah u zij iech ugu i xing q n ch o cu 1 c ux ing y uch ng zh e ngh e zu i2.比一比,再组词。
塞 ______ __ 秦 _____________ _征_ ______ 项一 _ 亦_________赛 奏 证 顶赤3.查字典填空:(1)闱”字是 结构,音序是 ,音节是,部首是,除部首外画,字义是。
(2)乾坤”的乾”应读,是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乾坤”的意思是。
4 .选择填空。
(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
A.李清照王翰B.李清照王昌龄C.王翰王昌龄(2)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 欲”意思是()。
A.想要B.将要C.还要D.只要(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赞颂的是哪位英雄?( )A.刘邦B.项羽C.李广D.曹操5 .阅读《出塞》,理解不当的一项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全诗以明月、关塞起笔,看似写景,都写出了自秦汉以来万里戍边、代代依然的历史事实。
B.三、四句点明主旨,希望李广那样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军戍守边疆,讥讽朝廷用人不当。
C.王昌龄长于七言绝句,所作篇篇俱佳,有 七绝圣手”之称。
D.王昌龄诗作的主要特色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抒情言志,对边塞戍卒寄予极大的同情。
6 .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①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②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二、诗歌鉴赏7 .背写《凉州词》,回答问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诗的作者是 朝的。
(2)这首诗属于 ______ 诗。
A.送别诗B.边塞诗C.写景诗(3)中莫”的意思是:。
(4)首诗主要描写了 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 的情怀。
四年级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课后练习(含答案)2

四年级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课后练习(含答案)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与“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月亮B.走亲戚C.奔走相告D.走投无路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篱落/疏疏/一径/深B.日长/篱落/无人/过C.溪上/青青草D.大儿锄/豆/溪东3.“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A.蛮不讲理B.游手好闲的人C.顽皮、淘气D.刁钻泼剌【答案】1.C2.D3.C4.下列诗句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儿童\急走\追黄蝶B.麦花\雪白\菜花\稀C.惟有\蜻蜓\蛱蝶飞D.白发\谁家\翁媪【答案】B5.下列关于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B.《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C.《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
【答案】B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C7.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答案】C8.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惟.(只)有蜻蜓蛱蝶飞B.篱落疏疏一径.(小路)深C.白发谁家翁媪..(顽皮、淘气)..(老翁)D.最喜小儿亡赖【答案】C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 ()()()()() 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
..九月初三夜。
可怜:
2.题.西林壁题:
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
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①雪却逊梅一段香
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②梅雪争春未肯降
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④半江瑟瑟半江红④骚人阁笔费评章
排序:排序: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答案
一、暮色吟诗题目侧面庐山有缘降落费力文章山峰
二、1.可爱。
2.书写。
3.因为。
4.服输。
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
四、C
五、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9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
B.萧瑟.(shè)投降.(xiánɡ)
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浪费.(fèi)
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地()色吟怜可()()诵
提题问()()高峰锋烽()火雷()山()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lú()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shū这是一条特()的运()线。
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悬崖。
yuán ()来是这个()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真珠:
(2)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
作,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五、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六、古诗赏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
2.解释词语:
题:缘:不识: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七、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古诗:,。
景色:
9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答案
一、D
二、墓暮怜吟题提烽锋峰
三、庐芦殊输侧测原缘
四、1. (1)B
(2)梅花比不上雪花的洁白,雪花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2. (1)可爱珍珠
(2)露珠珍珠月亮弓愉悦
(3)示例:晶莹露珠像一颗颗钻石在草茎和树叶上闪闪发亮。
五、B
六、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
2.书写、题写因为、由于不能认识,辨别
3.横竖远近高低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B
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如火的夕阳映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江面上一半像的碧绿的翡翠,一半像满天的云霞。
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
()
(2)江海汇合之处。
()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视觉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参考答案】
1.(1)须臾(2)海门
2.听觉涨潮视觉退潮
3.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4.比喻示例:大海真蓝啊,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
十分春: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A.梅和雪
B.梅和诗
C.雪和诗
D.梅、雪、诗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指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傍晚。
全部的春天。
2.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俗气。
3.D
4.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