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PPT讲稿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I
E
I
T
I
E
A
I
R
E E
“理想黑体”
“实际物体”
既是完全吸收体 也是完全发射体
部分能量被反射 部分能量透过
发射率 =1
.
发射率 <1
34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的分类 材料发射率按光谱范围分为全波发射率、光谱发
射率和在某光谱范围的积分发射率。根据辐射 方向不同分为半球发射率和定向发射率等;定 向发射率中应用最多的是法向发射率。 这些不同的划分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发射率参数。 常见的发射率有四种: 半球全波发射率为物体的辐射出度与同温度下黑 体的辐射出度之比。
❖ 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红外摄像法较上述两 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 工作原理是: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经过摄像镜 头后打在红外摄像机内部的红外光敏元件板上, 该板将辐射能转化成电压信号,由于温度场内 不同温度的各点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 所以经过红外敏感元件板后得到的电压信号的 强弱也不同,当这些不同强度的电压信号在摄 像机内部转化成为全电视信号并反映在电视监 视器上时,就会由于其灰度值的不同而产生亮 度依次变化的温度场图像。
.
29
6 红外照相法
❖ 采用红外照相法的车削温度测量装置,如图 6.1所示。
图6.1 红外照相法. 测温装置示意图
30
6 红外照相法
❖ 测温装置安装于车床横溜板的机座板上,使刀 具、照相机相对于工件排成一线;照相机配有 专门的红外辐射聚焦调节装置;刀夹可使照相 机镜头尽可能接近工件表面,为避免切屑溅射 的影响,照相机镜头用有机玻璃罩子罩住,镜 头与工件表面之间设计了挡屑板,透过板上的 小孔可对刀具和工件表面摄影(采用高温红外 胶卷)。
电力设备红外测温ppt课件

适当缩小检测距离或选择视场角较小的红外仪器检 测时,被测目标可充满仪器视场,不仅使得目标附 近的背景辐射不能进入仪器视场(大气散射或目标 反射的背景辐射除外),而且检测结果在不考虑大 气衰减的情况下将与检测距离无关,还可以收到抑 制背景辐射影响的效果。
.
15
红外测量有关的基本概念
1、温度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温度的数 量表示法是通过温标实现的,有了温标,物体的冷 热程度才能准确客观地表示出来。 红外辐射的能量大小用物体表面的温度来度量,辐 射的能量愈大,表明物体表面的温度愈高,反之, 表明物体的表面温度愈低。
1、大气吸收和散射导致被测目标辐射信号衰减。这
种辐射信号衰减不仅增大测量误差,而且当使用
红外热像仪检测时还会降低同组设备上有无故障
部位之间的辐射对比度或相间温差。
2、辐射传输路径上大气性质的随机起伏,可导致辐
射场的空间和时间起伏。不仅会引起检测仪接收
远处目标辐射出现强度调制,当探测远距离小目
标时,会造成目标方向抖动。因此对选择检测仪
建议:被测目标尺寸超过视场大小的50%为好
.
12
减小背景辐射影响的有效方法
为了减小背景辐射的影响,检测时除选择无阳光照 射的时间进行检测和采取遮挡等措施避开周围背景 辐射外,更有效的主动措施是选择合适的检测距离 与仪器视场角进行检测。
任何红外仪器都可以检测无穷远处物体辐射,若不 恰当选择检测距离,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原因在于除大气衰减随距离增加而越发严重以外, 背景辐射也将进入视场来干扰检测。
的斩波频率、扫描速度、时间常数都提出要求。
.
5
红外热成像仪的工作原理
它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 的红外辐射信号,经过光谱滤波、空间滤波,使聚 焦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 敏元上,对被测物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 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 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 视屏或监视器显示红外热像图。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课件

定期的红外测温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减少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冲击
通过预防设备故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冲击,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 运行。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红外测温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更换,可以提高电力系统 的可靠性。
案例三
总结词:技术升级
详细描述: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测温技术不断升级,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将朝着智能化、高精 度、快速响应等方向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进行红外测温时,应确保设 备的安全,避免设备过热或受
到其他物理损害。
环境因素考虑
红外测温时应尽量减少环境因 素的影响,如风速、温度、湿
度等。
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设备操 作规范,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
损坏或测量结果不准确。
定期维护与校准
为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
准。
建议与改进措施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红外测温技术简介 • 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的重要性 • 红外测温在变电运行中的实践应用 • 红外测温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红外测温技术简介
红外测温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辐 射原理测量物体表面温技 术,成功检测到设备异常发热,及时 发现并处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 了设备故障和停电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红外测温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高效诊断
详细描述:在某次设备故障中,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快速准确 地诊断出故障部位和原因,为抢修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缩 短了停电时间。
阐述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的红外测温技术

阐述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的红外测温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占领着重要的地位,一个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部分取决于输电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发生过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要想在输电线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检测输电线路设备的运行故障是十分困难的。
如何在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检测故障受到各方工作人员的重视。
红外测温技术检测输电线路设备具有不停电、不接触、正常化的优点。
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检测故障难的问题。
一、红外测温技术的概述1、红外测温技术的含义。
红外测温技术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技术,包括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和转换等技术。
红外辐射在电磁频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电波有不同的属性,根据不同的属性可以把电波分为微波、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R射线和X射线。
红外线在可见光和无线电波的中间。
根据相关的规定,红外线可以分为远红外、中红外和近红外三种类型。
2、红外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红外测温技术工作的时候,要先用红外探测装置把物体的辐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使用成像设备把转换的电信号进行输出,在输出过程中要保证准确性,把已经完成扫描的物体的空间位置和模拟对象的表面温度投射到屏幕上,最后得到探测物体的热像图和探测物体表面的热量分布。
如果把红外测温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就要对探测物体的表面进行温度的感知,通过感知结果对物体存在故障原因进行判断。
3、红外测温技术的优点。
用红外测温技术和以往的探测技术相比较,红外测温技术有很多优点。
红外测温技术可以不接触被测量的物体,用红外线的发射和接受,达到远距离测量,而且响应的速度非常快,红外测温技术还能对多个物体进行测量,高压带电的物体、高速运动的物体、高温的物体和不容易接触的物体都可以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测量,和以往的接触式测量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用红外测温技术测量的时候测量的结果不会受被测量物体温度的影响,得到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远红外测温技术在500kV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远红外测温技术在500kV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远红外测温技术作为一种测量书店线路热缺陷的测温技术,能够即时的查出并预防严重事故的产生,还具有不断电,距离远,不接触的优点,是输电线路状态监控的一种先进的方法。
这种远红外测控检修线路状况技术的运用,使在线路的检修过程中对用户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还确保了供电线路的较少断电,甚至是不断电。
以下,对保定供电公司50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过程中远红外测温技术的运用做初步的研讨。
标签:测温远红外影响输电线路1 红外测温技术1.1 红外基础理论所谓红外技术是一种技术科学,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红外辐射产生,传播,转换,测量和最后的实际运用。
按常规我们把红外分为远,中,近三种。
其中远红外指的是20-1000微米的波长。
波长是3.0-20微米被称为中红外;而0.73-3.0微米的波长被称为近红外。
而远红外技术便被运用到了河北保定供电公司500kv输电线路的检修上。
只要物体的绝对温度在零度以上,就会因自身分子运动而产生红外辐射。
而物体的辐射功率信号经过红外探测器转化成电信号,信号又被成像设备精确的输出,相应的被扫描物体的空间分布和模拟对象表面的温度,把电子系统扩散到屏幕上,最后获得的热像图就与物体表层热分布相对应。
运用这种办法,就达到了进行目标的温度测量及成像最后对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的目的。
1.2 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历程开辟人类运用红外技术广阔道路的是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他发现了外线,那是在1800年。
而为红外技术发展打下基础的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德国研发红外通信设备及活动夜视镜,就把红外变像管作为光电装置。
瑞典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成功的研发了红外热像仪,即第二代AGA 红外成像设备,它就是在红外巡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温度函数。
第一套工业实时成像系统由AGA公司研发,那时正处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此套系统是有液氮制冷,供电电源电压为110V,重量大概是35千克,导致了设备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但是通过不断的几代仪器的改进,1986年研发除了可以使用电池电源,不用液态氮或高压气体热电冷却的红外热像仪。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PPT

测温操作
确定测温位置
在设备上选择合适的测温位置,确保能够准 确反映设备的温度状况。
进行测温
按照测温计划,对选定设备进行红外测温, 记录温度数据。
检查异常
在测温过程中,如发现异常高温或温度变化 异常,应及时记录并上报。
整理数据
在完成测温后,整理并分析温度数据,形成 报告。
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对比
将红外测温数据与正常运行时 的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设
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防止连锁故障
设备过热可能导致连锁故障,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红 外测温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止连锁故障的发生。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红外测温检测设备的温度状态,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提高 供电的可靠性。
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红外测温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过热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制造业中,红外测温技术可用于各种加 工设备的温度检测和监控,以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建筑行业
其他领域
在建筑行业中,红外测温技术可用于检测 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热工性能,以及检测 建筑材料的热性能等。
除了上述领域,红外测温技术还广泛应用 于科学研究、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中。
02 变电运行班组红外测温的 重要性
备是否存在异常发热。
数据处理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为设备维护和检修提供依据。
异常判断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设备 是否存在异常发热或故障,提 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报告编写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处理措施 ,编写红外测温报告,记录测 温过程、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
。
04 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运行 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红外测温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红外测温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应用摘要: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供电可靠性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供电可靠率指标已成为电力企业对外承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企业达标创一流的必达指标。
对于既然有这样的要求,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就必定要引入科技含量高,技术可靠的保障手段。
特别是对于“迎峰度夏”这样的非常时期,任何一条输电线路由于故障而退运都会给整个蒙东电网带来巨大压力。
所以在运行时及早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隐患就显得由为重要。
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红外诊断是电力设备维修机制走向状态维修中的一项先进、可靠的技术措施,与其它在线监测先进手段的结合、推广和发展,将促进维修机制的进步。
关键词:红外测温技术;缺陷诊断;可靠性;监测手段;优化处理引言以蒙东检修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实际为例,结合近几年的运行资料,本文就红外测温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进行举例和分析。
1 红外测温技术的简介红外测温技术主要是通过红外诊断仪器通过光学系统会聚视场范围内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投射在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将这种能量转换成电信号,再由计算机对各种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物体的温度或温度分布场。
目前输电运行检修公司所用仪器为高德生产的IR913A-3180或同类产品,再利用软件分析进行处理,进行日常维护。
2 架空输电线路中通过红外测温判断缺陷电气设备本身具有许多热源,运行时会产生致热效应。
正常情况下,热源的致热效应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某些因素变化且经过长期运行后,热源的致热效应加剧,产生异常发热,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我们称为“有缺陷”。
它的严重发展可能会使机械性能发生变化、产生局部放电导致连接件烧损、熔焊或毁坏;或使电介质绝缘性能劣化、产生击穿现象直至丧失绝缘性能,酿成事故。
输电线路的红外诊断主要包括线路接点和绝缘子诊断两个方面。
2.1线路导线接头的连接与电气接触性能架空高压线路导线的许多接头分别用中间直线连接管、耐张引流线连接管和并沟线夹等连接而成。
电力设备红外测温ppt课件
温差。
.
21
9、空间分辨率
整机的空间分辨率参数是概括了物镜、摄像管、视 频电路和显像管各个分辨率影响的综合参数。
.
25
外壳温度分布
内部线路或器件故障导致发热,热量可以通过传 导、对流等形式传递到外壳,通过红外热成相仪 可直接在外壳上发现温度异常。
.
26
电力设备故障红外探测的原理
红外辐射的发射及其规律:
红外辐射(或红外线,简称为红外),就是电磁波 谱中比微波波长还短、比可见光的红光波长还长的 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共同特征,都以横波形式在 空间传播,并且在真空中都有相同的传播速度;
电力设备红外测温
.
1
红外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做了个实验,让 阳光通过一个大三棱镜,在白色屏上展示出一副七 色光带,然后将七支体温计分别挂在每种单色光带 上,为了监测环境温度,又在七色光带周围放置几 个温度计。实验结果令他大为惊奇:
从紫外区到红光区的温度显示象阶梯一样,一个比
λmT=2897.8um·K
该关系式称为维恩位移定律,它表明最大辐射波长 等于一个常数与物体温度之比。即物体越热其最大 辐射波长越短。
工业状态检测用红外热像仪一般工作在远红外波段。
.
30
3.辐射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斯蒂芬-玻耳兹曼 定律
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描述的是黑体单位表面积向整 个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波长的总辐射功率Mb(T) 随其温度的变化规律。
.
23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中的应用
红外线测温技术在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中的应用摘要: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将红外线测温技术科学应用于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中,发挥红外线测温技术优势,可以有效保障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在概述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红外线测温诊断方法,探讨了输电线路设备运检中红外线测温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践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外线测温技术;输电线路;运行检修1 红外线测温技术概述目前来说,红外线测温技术在电力行业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多应用,并且该项技术还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实践工作中,红外线测温技术主要是感知探测物体表面温度,借助温度感知结果,实现对该物体故障原因的判断。
基于其工作原理能够看到,红外线测温技术相较于传统探测技术,具备诸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该项技术针对高压带电、高速运转、高温等不易接触物体可以实现有效测量,这一特点非常适用于输电线路设备运行检修,克服了运行检修当中的很多难题。
其次,该项技术无需接触被测物体,可以远距离测量,快速响应,不受被测物体温度影响,在测量质量与效率方面都能够得到妥善保障。
2 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红外线测温诊断方法2.1 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输电线路设备运行实践情况,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雷击故障问题。
输电线路往往需要在不同地区进行架设,而不同地区地势环境与气候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有些地区雷雨频繁,容易出现极端天气,因此输电线路设备运行中会出现雷击跳闸现象;加之有些地区的输电线路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不到位,致使设备防雷功能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会加剧此类故障问题发生。
其二,风偏放电问题。
受自然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有些强风地区经常会出现输电线路设备风偏放电问题,此类问题因导线间距离变小而导致较大空间场强,产生放电现象并引发设备故障。
另外,这一问题往往伴随极端天气出现,尤其是局地强风暴多是造成风偏放电故障的主要原因。
红外测温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红外测温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电力工业向着大机组、大容量与高电压供电的方向迅速发展,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保障电力设备时刻处于稳定良好的状态,成了电力管理的突出问题。
由于电力设备的热效应是多种故障和异常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电力设备的温度进行实时在线温度监测,是保障电力设备运行可靠的必备手段。
在供电网络发展极为迅速和网架结构日趋合理化的今天,国家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输电线路红外热像在线测温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引言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电网和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进行电力日常供应时,为了保证变电运维的有效进行,可以通过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实现变电系统的全面检测,通过相关科技手段的运用,保证变电运维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提升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概率的同时,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维持稳定供电的状态,进而保证电力供电系统的完整性。
1.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概述及应用1.1.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红外热像测温技术是利用红外探测输电线路中各种电气设备表面辐射的不为人眼所见的红外线辐射状态的热信息,然后转换成温度进行显示的技术。
是一种被动的、非接触式的检测手段。
它能测量设备表面上某点周围确定面积的平均温度,以温度高低来判断其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
红外热像仪就是利用该技术制作而成的检测设备,目前已在输电线路在线测温、电力设备故障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设备的红外辐射通过大气传输到红外热像仪,热像仪中的光学系统将设备辐射的能量汇聚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将入射的辐射转换成为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显示出来。
对电力设备温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通过对温度正常值的测量合理判断电力设备的发热情况。
在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中,若想及时并精确的获取信息反馈,应保证电力系统架构体系中有足够的电流,以便于减少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有效降低由于变电配件难以焦急产生的测量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状态和缺陷性质的一种先进技术,对保障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和
合理安排检修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Logo
2.红外测温技术
• 红外测温原理
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断、自发地向 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而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都与物 体表面的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 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 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成 一定的函数关系,辐射能量通过仪器的透镜、滤光片汇聚到探测 器,探测器将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器,A/D转换器的处 理,最后显示出温度值。
• 优点
不接触、不停电检测; 快速、大面积扫描。
Logo
3.红外检测的要求
3.1检测仪器要求
• 红外热像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
精度高,测量结果不受测量环境中电磁场 的干扰;
• 图像清晰、稳定,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
和空间分辨率,测量精度和测温范围满足 现场测试要求。
Logo
3.2工作人员要求
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程。
Logo
• 3.3检测环境要求 • 3.3(.11一)被般检测检设测备须要是求带电运行设备,应尽量
避开遮挡物。 (2)室外晴天测量时要避开太阳光直接照射镜头。 (3)避免测温仪的环境温度发生突变,待它与环境 温度平衡后,方可使用,以减少温差造成的误差。
(4)测试电流致热型设备,要在大负荷下进行,一 般应在高于额定负荷的30%下进行。
同类比较是指对同 类设备的发热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常 见的方法是将同类 设备的对应部位的 温度值进行比较, 但应注意排除它们 同时存在热故障的 可能性。
• 了解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的基本条件和诊断程序,熟悉红
外热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熟悉掌握仪器 的操作程序和调试方法。
• 接受有关的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的培训(省市电力公司及
以上单位组织的培训),持证上岗。
• 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外部接线、运行状况和导致
设备故障基本因素。
• 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
• 对于其他监督手段检测发现问题的设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安排检测。
Logo
4.红外检测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设备的发热特点
电流致热 型设备
由于电流作用而引起 发热的设备,主要是 因为接头处D的ia接gr触am电 阻大于导线电阻2而引 起的发热,一般由电 流大小决定发热程度, 受风速、湿度影响较
理属性,并与被测物处于相似的环境之中。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实用性强,但是当线路负荷较小, 故障点发热不明显时,就会出现漏判、误判的情况。另外, 我国目前还没有线路金具发热的国家标准,所以这种方法 只可以判定部分设备的故障情况,而且一般只用于简单的
外部热故障的判断
Logo
相对温升判断法
相对温升法是 根据状况相同 或基本相同的2 台设备的2个对 应测点之间的 温差,与发热 点的温升之比 的百分数来判 断设备发热缺 陷。
红外测温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课件
目录
1 序言 2 红外测温技术 3 红外检测的要求
4 红外检测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5 结论
Logo
1.序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控、检测和故障诊断,对提高线路可靠
性、经济性运行,降低维护成本意义重大,红外线诊断技术是利用带电设备
的热效应,采用专门的测温仪器从设备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信息,进而判断
• 输电线路的检测一般在线路重负荷(超过额定负荷的80%)前和重负荷运行
时进行,对于新建、大修后或改建的线路,应在带电运行后一个月内进行一 次红外测温。
• 对于运行环境差、陈旧、有缺陷的线路,在重负荷运行期间,需要增加检测
次数。
Logo
• 3.4检测周期要求
• 在运行方式调整后,潮流分布改变及大负荷、高温天气、重要假节日等情况,
小。
电压致热 型设备
由电压作用引起发热的设备, 常见为瓷质绝缘子零值、劣 质泄露电流引起的发热,复 合绝缘子棒芯电蚀引起的发 热,线路避雷器阀片失效导 致泄露电流增大引起的发热 等。
Logo
Diagram 2
设备发热缺陷的诊断方法
表面温度判断法
相对温差法
同类比较法
热图谱分析法
Logo
Diagram 3
表面温度判断法
就是根据测得的 设备表面温度值 ,结合环境气候 条件、负荷大小 ,对照规定标准 中设备、材料温 度和温升的允许 极限值来分析判 断设备缺陷,
温升 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 度之差。
环境温度参照体 用来采集环境温度的物体叫环境温度参照体。它不一 定具有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但具有与被测物相似的物
Logo
• 3.4检测周期要求
• 带电运行的输电设备红外检测时间,应根据输电线路的重要性、电压等级、
所带负荷和环境条件确定。
• 对正常运行的50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和重要的220(330)kV架空线路的导线
连接器,包含耐张线夹(压缩型、液压型、爆压型)、接续管、修补管、并 沟线夹、跳线线夹、T型线夹、设备线夹等应每年检测一次,一般在迎峰渡夏 前进行;110kV的输电线路和其他的220kV线路可每两~三年进行一次。
有重点地开展临时检测工作。
• 电压致热设备应根据运行年限进行周期测试。第一,负荷绝缘子挂网5年内至
少检测一次;挂网满5年不满10年的检测周期不超过3年;挂网10年以上的应 每年检测一次。第二,瓷质绝缘子挂网10年内应每5年检测一次,挂网满10 年不满20年的应每3年检测一次;挂网20年以上的应每2年检测一次。第三, 带间隙避雷器每2年检测一次,不带间隙避雷器每年检测一次。
Δt=(τ1-τ2)/τ1 =(T1-T2)/(T1-T0) 式中: τ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 τ2和T2——正 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 T0——环境温度参照体的温度。
相对温升法一般只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 的判断,这种方法可以排除负荷及环境 温度不同时对红外诊断结果的影响。
Logo
同类比较法
Logo
• 3.3.2精确检测要求
除满足一般检测的环境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以 下要求:风速一般小于5m/s;被检测设备带 电运行最好在24h以上;电压致热型设备检测 时,应在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2h后; 当发现设备有缺陷时,应逐渐靠近被检测设备, 并从不同角度观察,以避免红外反光的影响造 成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