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设计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架空电力线路》课件

,有无异常现象。
03
夜间巡视
在夜间进行巡视,观察线路有无 电晕、闪烁等现象,判断线路是
否出现故障。
02
特殊巡视
在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特殊情 况下,加强对架空电力线路的巡
视,确保线路安全。
04
无人机巡视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架空电力线路 进行巡视,提高巡视效率和精度
。
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检测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巡检设 备等手段,实时监测架空电 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发现故 障及时报警。
勘测
对选定的路径进行实地勘测,收集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为 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气象条件和环境影响评估
气象条件
评估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如风 速、覆冰、雷电活动等,以确定线路 的电气和机械载荷,为电气和结构设 计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线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 土地、水、森林、野生动物等方面的 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发展,架空电力线 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以满 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保要求。
02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与结构
电杆
电杆是架空电力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 ,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电杆的安装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单 杆、双杆和多杆等,具体选择取决于 线路的设计和地形条件。
导线和地线在架设过程中需要 满足一定的安全距离和排列方 式,以保证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
导线和地线需要进行定期的巡 检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绝缘子和金具
绝缘子是架空电力线路中用于支撑和固定导线和地线的 重要部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03
夜间巡视
在夜间进行巡视,观察线路有无 电晕、闪烁等现象,判断线路是
否出现故障。
02
特殊巡视
在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特殊情 况下,加强对架空电力线路的巡
视,确保线路安全。
04
无人机巡视
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架空电力线路 进行巡视,提高巡视效率和精度
。
故障诊断与处理
故障检测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巡检设 备等手段,实时监测架空电 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发现故 障及时报警。
勘测
对选定的路径进行实地勘测,收集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为 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气象条件和环境影响评估
气象条件
评估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如风 速、覆冰、雷电活动等,以确定线路 的电气和机械载荷,为电气和结构设 计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线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 土地、水、森林、野生动物等方面的 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新能源的发展,架空电力线 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以满 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保要求。
02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与结构
电杆
电杆是架空电力线路的主要支撑结构 ,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电杆的安装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单 杆、双杆和多杆等,具体选择取决于 线路的设计和地形条件。
导线和地线在架设过程中需要 满足一定的安全距离和排列方 式,以保证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
导线和地线需要进行定期的巡 检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绝缘子和金具
绝缘子是架空电力线路中用于支撑和固定导线和地线的 重要部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架空电力线路PPT课件

2021/3/12
5
二: 线路巡视的内容: 线路巡沉的内容主要有沿线环境、设备本身以及 访问沿线居民等。
1.沿线环境的变化 (1 )建筑物、临时工棚、大型障碍物以及易燃、易爆
物的情况;
(2)树木与导线的距离; (3)土石方开挖爆破、材料货物堆积情况; (4)相邻地段电力、通信、架空索道、管道的架设及
(3)耐张杆。即承力杆,它要承受导线张力,以便于 施工与检修,同时将线路分隔成许多小段,以加 强机械强度,限制故障范围。
(4)转角杆。用于线路转角地点,有直线转角(用于 15’以内的转角)和耐张转角两种。
(5)分支杆。一般用于分支线路。
(6)终端杆。属耐张杆的一种,用于变电站或配变台
的线路起点或受电端的线路终点,它的一侧要承
2021/3/12
11
8.接地装置
(1)引下线、接地体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 (2)引下线的保护板是否完整; (3)接地线有无锈蚀、断裂情况.
2021/3/12
12
9.附件及其它
(1)护线条。铝包带是否完整、有无松动、断 股和烧伤;
(2)防振锤、阻尼线有无变位、偏斜、变形; (3)线路名称、杆号、相位的字迹和标志是否
(1)油断路器是否漏油,开合指针是否正确,外 壳是否接地;
(2)隔离开关的刀片和静、动触头是否接触良 好,有无过热变色变形痕迹;
(3)引线、接头有无松动和发热、。 (4)绝缘子、套管的积尘程度和完好情况; (5)台架是否牢固。
2021/3/12
10
7.防雷设施
(1)放电间隙有否变动、烧损; (2)瓷件的积尘程度,有无裂纹、破损现象。 (3)避雷器的动作记录情况; (4)雷电流的观测装置是否完整。
5.登杆检查
《架空电力线路》课件

3 安全设施
为电力线路设置避雷器、 跳闸装置等设备来确保安 全运行。
架空电力线路的发展
1
发展历程
经历了从简单的木质杆到现代化金属支架杆的演变,提高了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
2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架空电力线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并向无人值守、自动化 方向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语
通过本课程,我们深入了解了架空电力线路的构造、材料、故障处理、安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大家在日 常生活中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电力,并对电力线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架空电力线路的故障
1
常见故障类型
包括断线、短路、电气火灾等,需要及时诊断和修复。
2
故障处理方法
采用维修、更换设备或重新布线等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故障。
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
1 安全意识
参与者应时刻注意电力线 路的危险性,严格遵守操 作规范并佩戴必要的防护 装备。
2 安全规范
制定和执行安全标准,包 括线路维护、检修和故障 处理等方面。
导线
导电材料制成的电线,用于将电能从发电站传 输到用户。
垂线
与支架杆相连的电力线路主杆,用于承载导线 与其他设备,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附属设备
用于支持和保护架空电力线路的设备,如绝缘 子、避雷针等。
架空电力线路的材料
导线材料
常见的导线材料包括铜、铝等,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支架杆材料
常用的支架杆材料有镀锌钢、混凝土等,具有抗腐蚀和耐久性。
《架空电力线路》PPT课 件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课程!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架空电力线路的构造、 材料、故障处理、安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讲座》第6章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讲座》第6章
$number {01}
目 录
•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 •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基础 •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气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
01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架空输电线路是指将电能从发电 厂输送到用户端的传输线路,通 过高压或超高压电力的输送,实 现远距离电能传输。
基础结构设计
根据杆塔荷载和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包括基础 的结构形式、尺寸和配筋等。
基础稳定性验算
根据杆塔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基础的稳定性验算,确保 基础能够承受杆塔传递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05
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设 计
景观协调设计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在路径规划时,应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选择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的路径。
动物迁徙通道
在规划输电线路时,应考虑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 通道,避免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
噪声控制措施
声屏障设计
在输电线路周边存在噪声敏感区域时,应设计声屏障以降低噪声 影响。
减震降噪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设计中,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如采用低噪声设 备、优化施工工艺等。
噪声监测与评估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噪声监测与评估,确保噪声符 合相关标准要求。
特点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输送容量大、 传输距离远、运行可靠、维护方 便、成本低等优点,是现代电力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性
1 2
3
保障电力供应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电力 供应的重要任务,对于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 要意义。
$number {01}
目 录
•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 •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基础 • 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气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设计 • 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
01
架空输电线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架空输电线路是指将电能从发电 厂输送到用户端的传输线路,通 过高压或超高压电力的输送,实 现远距离电能传输。
基础结构设计
根据杆塔荷载和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包括基础 的结构形式、尺寸和配筋等。
基础稳定性验算
根据杆塔荷载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基础的稳定性验算,确保 基础能够承受杆塔传递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05
架空输电线路的环境保护设 计
景观协调设计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在路径规划时,应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选择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的路径。
动物迁徙通道
在规划输电线路时,应考虑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 通道,避免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
噪声控制措施
声屏障设计
在输电线路周边存在噪声敏感区域时,应设计声屏障以降低噪声 影响。
减震降噪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设计中,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如采用低噪声设 备、优化施工工艺等。
噪声监测与评估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噪声监测与评估,确保噪声符 合相关标准要求。
特点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输送容量大、 传输距离远、运行可靠、维护方 便、成本低等优点,是现代电力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性
1 2
3
保障电力供应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电力 供应的重要任务,对于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具有重 要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培训教材(PPT 68张)

殷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具有允许工作温度高(210-310℃)、 载流量大、低弧垂等特性,特别适用于线路增容改造。
碳纤维导线(JRLX/T复合导线) 碳纤维是目前世界首选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 高模量,耐高温,抗疲劳,导电性好,轻质,易加工等优异 性能 优点: (1)可提高传输容量1倍,老线路扩容,现有的杆、塔等构 件不必改造,保持及改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 (2)新设计输配电线路能减少20%的构件(传输容量相同) 达到1800C高温运行,且高温下低弧垂, (3)节省架空线走廊,相对减少占地及青苗费赔偿损失。 (4)使用传统的安装方法及工具。 (5)与环境亲和。 (6)线损小,降低输配电成本。
电力系统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要求:
1、保证供电安全可靠
--取决于每个设备和元件的运行可靠性。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其主要由线 路的施工和运行维护来保障的。 要求:对各个设备经常进行监视、维护、定期试验和检修,使设备处于完好 的运行状态,并应在系统中建立必要的备用容量以备急需,防止发生事故。 衡量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一般以全部用户平均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8760h) 的百分数来表示。
钢芯铝合金绞线(HL4GJ型)。其是先以铝、镁、硅合金拉制成 圆单线,再将这种多股的单线绕着内层钢芯绞制而成。抗拉强度比普 通钢芯铝绞线高40%左右,它的铝合金线的导电率及质量接近铝线, 适用于线路的大跨越段。 铝包钢绞线(GLJ型)。是以单股钢线为芯、外面包以铝层,做成 单位股或多股绞线。铝层厚度及钢芯直径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与厂家 协商制造。这种导线机械强度较高,导电率较差(约26%~30%), 适合于线路大跨越及架空地段高频通讯使用。
1、导、地线的选型
导线:视具体情况查GB1179-74《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 标准选用。
《输电线路》幻灯片PPT

装置异常信息含义及处理建议
内容介绍
1. 纵联保护概述 2. 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原理〔901、
902保护) 3.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原理〔931保护〕 4. 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原理 5. 5. 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 6. 6. 距离保护
保护配置
纵联保护概述
• 反响一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的缺陷 • 通道类型 • 高频信号的性质
重合闸功能有关问题 4
• 610端子是闭重三跳输入,其意义是:〔1〕 沟三跳,即单相故障保护也三跳;〔2〕闭 锁重合闸,如重合闸投入那么放电
• 压板定值与开入量是逻辑或。
• 617、618端子分别为其它保护动作单跳起动 重合闸、三跳起动重合闸输入。这两个接点 要求是瞬动接点,即保护动作返回而返回, 单跳起动重合闸可为三相跳闸的或门输出, 任一相跳闸即动作;而三跳起动重合闸那么 必须为三相跳闸的与门输出。如果不用本装 置的重合闸或采用位置不对应起动重合闸, 那么不接这两个输入。
起动概念
主程序
采样程序
N 起动? Y
正常运行程序
故障计算程序
• 起动是正常运 行状态与非正 常运行状态区 别标志。包括 总起动和保护 起动。
纵联方向〔距离〕保护根本原理
M
ES
F+
F-×
N
F× F√
F
F-×
P
F
ER
F√ F-×
• 故障线路的特征是:两侧的F均动作,两侧的 均F 不动作,这在非 故障线路中是不存在的。而非故障线路的特征是:两侧中至少有 一侧〔近故障点的一侧〕的 不F动 作、而 可F能 动作也可能不动作, 这在故障线路中是不存在的。
高频信号的性质
• 跳闸信号。
高频信号 就地保护信号
架空配电线路施工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架空配电线路施工
当挖至一定深度坑内出水时,应在坑的一角深挖一 个小坑集水,然后用水桶将水排出。土质松软或流沙坑, 需加挡板支撑。挖好坑后应立即立杆以防塌方或影响交通。 四.挖坑施工时注意事项
接地装置的分布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配电线 路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完成 施工后,应在干燥的天气遥测接地电阻,希望大 家注意这个细节。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来固定导线的,并使带电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之间 绝缘,同时也承受导线的垂直荷重和水平荷重。通常 分为:针式(立瓶)、蝶式(茶台)、悬式和瓷横担 绝缘子四种。 三、拉线
在承受不平衡拉力的电杆上(终端杆、转角杆、 跨越杆等)均需装设拉线,以达到电杆平衡的目的, 另外为增强线路电杆的稳定性,应在直线杆上每隔一 定距离设抗风拉线或增强线路稳定性的拉线。
杆坑回填应注意在易被水冲刷的地方埋设电 杆,且无法制作拉线时,要在电杆周围埋设立桩, 并砌以石块以防冲跨。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 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因线路受侧 风的影响,又不可能在每基电杆处安装拉线,为 增强线路和电杆的稳定性,小角度转角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完整PPT课件

华中特高压交流跨区联网。 2010年,南网公司首条特高压直流±800kV云南-广东直流工程建
成。 2010年,±800kV复奉线建成,. 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实现川电东
二、发展趋势 1.特高压交流输电
输送容量大,线路损耗小,稳定性好,
经济指标高 2.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造价低,线路损耗小,系统更稳定,可 靠性高,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换流站造 价高,污秽严重,多端输电技术复杂
.
1954年 1960年
1972年 1981年 1989年 2005年 2009年
220KV 长江大跨越
330KV
500KV ±500KV
750KV 10.00KV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1952年,逐步建设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1954年,逐步建设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1972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1981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交流骨干网架。 1989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直流骨干网架。 2005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750kV骨干网架。 2009年,首条特高压交流1000kV长南、南荆线建成,实现华北与
架空常规型 单回路 交流
.
.
舟山大跨越
大跨越钢管塔高度
370米、重量5999吨
均达到了输电线路铁
塔世界之最,档距
2756米达到亚洲第一,
特大跨越自主设计、
自主加工、自主施工
在国内也属首次。同
时,为保证铁塔的稳
定性和牢固性,两基
370米跨越塔所采用
的212米以下主管内
灌注混凝土创新技术,
抗风能力等级16级,
2015年核 准“三交”
1000kV蒙西-武汉 1000kV张北-南昌 1000kV济南-枣庄-临沂-潍坊
成。 2010年,±800kV复奉线建成,. 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实现川电东
二、发展趋势 1.特高压交流输电
输送容量大,线路损耗小,稳定性好,
经济指标高 2.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造价低,线路损耗小,系统更稳定,可 靠性高,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换流站造 价高,污秽严重,多端输电技术复杂
.
1954年 1960年
1972年 1981年 1989年 2005年 2009年
220KV 长江大跨越
330KV
500KV ±500KV
750KV 10.00KV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1952年,逐步建设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1954年,逐步建设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1972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1981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交流骨干网架。 1989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直流骨干网架。 2005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750kV骨干网架。 2009年,首条特高压交流1000kV长南、南荆线建成,实现华北与
架空常规型 单回路 交流
.
.
舟山大跨越
大跨越钢管塔高度
370米、重量5999吨
均达到了输电线路铁
塔世界之最,档距
2756米达到亚洲第一,
特大跨越自主设计、
自主加工、自主施工
在国内也属首次。同
时,为保证铁塔的稳
定性和牢固性,两基
370米跨越塔所采用
的212米以下主管内
灌注混凝土创新技术,
抗风能力等级16级,
2015年核 准“三交”
1000kV蒙西-武汉 1000kV张北-南昌 1000kV济南-枣庄-临沂-潍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 XX 专业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全套课件】 授课人:XX XX
第一章
第一节 概述
一、输电线路及其任务
绪 论
发电厂、输电线路、升降压变电站以及 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构成电 力系统 输电线路的任务就是输送电能,并联络各 发电厂、变电所使之并列运行,实现电力 系统联网
电力系统构成
变电所 (substation)
2009年,首条特高压交流1000kV长南、南荆线建成,实现华北与
华中特高压交流跨区联网。
2010年,南网公司首条特高压直流±800kV云南-广东直流工程建 成。 2010年,±800kV复奉线建成,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实现川电东
二、发展趋势 1.特高压交流输电 输送容量大,线路损耗小,稳定性好,
经济指标高
二、输电线路的分类 输电线路 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 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称 为输(送)电线路。 架设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 配电线路 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 户分配电能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低压 电压等级在1kV以下(Low Voltage ) 高压 35-220KV(High voltage) 超高压330-750kV(Exceed High Voltage) 特高压线路750(800)kV以上 (Urtra High Voltage ) 我国常用电压等级 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KV
±1100kV准东-皖南
1000kV雅安-重庆 1000kV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
其它规划 “两交”
±800kV呼盟-青州
±800kV陕北-南昌
±800kV扎鲁特-驻马店
±800kV雅中-衡阳
其它规划 “五直”
±800kV金沙江上游-吉安
世界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世纪 前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先后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 60年代 开展了特高压输电规划、设计、试验和设备研制等工作 1974年 美国开始建设1000-1500千伏三相试验线路,并投入运行 前苏联开始建设从伊塔特到新库涅茨克270千米的1150千伏工业试验 1978年 线路 世界上第一条1150千伏线路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契塔夫在额定工作电 1985年 压下带负荷(小于200万千瓦)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降压 到500千伏运行 日本开始建设向东京送电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全长426 1988年 千米,一直降压到500千伏运行,并建成新榛名特高压实证试验场 2006年 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 2007年 中国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开工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 2009年 运行 2010年 中国向家坝—上、±800kV云南-广东直流工程成功投运 2013年 淮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浙北—福 2014年 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三、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线路金具
地线
绝缘子 导线
跳线
杆塔
线夹
接地装 置
地脚螺 栓
杆塔基 础
1.导线 2.避雷线 3.绝缘子 4.线路金具 5.杆塔和拉线 6.杆塔基础 7.接地装置
第二节 输电技术与输电线路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
1952年
1956年 1964年 1965年
1954年
220KV
1960年
1972年 1981年 1989年 2005年 2009年
长江大跨越
330KV
500KV ±500KV 750KV 1000KV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1952年,逐步建设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1954年,逐步建设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1972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1981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交流骨干网架。 1989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直流骨干网架。 2005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750kV骨干网架。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单回路
双回路 多回路
交流线路 直流线路 常用电压等级 ±500KV
常规型 紧凑型
±800KV
紧凑型
架空常规型 单回路 交流
舟山大跨越
大跨越钢管塔高度 370米、重量5999吨 均达到了输电线路铁 塔世界之最,档距 2756米达到亚洲第一, 特大跨越自主设计、 自主加工、自主施工 在国内也属首次。同 时,为保证铁塔的稳 定性和牢固性,两基 370米跨越塔所采用 的212米以下主管内 灌注混凝土创新技术, 抗风能力等级16级, 在国内输电线路上也 是第一次采用。
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 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
• 作用:变换电压,集 中、分配、控制电力 流向及调整电压
• 枢纽变电所 • 地区变电所 • 用户变电所
电网分布
国内电网目前主要分为南方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 南网公司包含: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 其余省份为国家电网管辖 7个区域电网,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西藏
特高压工程 的建设能大 大提高我国 大范围配置 能源资源能 力,满足大 电源集中开 发并实现大 容量、长远 距离的电力 负荷输送要 求。
我国特高压建设规划 截止2014年底,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三交四直” 特高压工程。
三交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kV淮南-皖南-浙北-上海 1000kV浙北-浙南-福州
四直
±800kV向家坝-上海 ±800kV锦屏-苏南 ±800kV哈密-郑州 ±800kV溪洛渡-浙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 电网发展规划,除上述工
程以外,2015年还要完成“五交八直” 前期工作, 其中
“三交三直” 下半年核准开工。
2015年核 准“三交”
1000kV蒙西-武汉
1000kV张北-南昌 1000kV济南-枣庄-临沂-潍坊 ±800kV蒙西-武汉 ±1100kV准东-成都 2015年核 准“三直”
瑞典,380KV 苏联, 400KV 美国,500KV
加拿大,765KV
1949年185万KW 2004年 达2.17万 亿KWh 发电总量迅速提高
2004年4.39亿KW
华能集团、 大唐集团、 华电集团、 国电集团、 中国电力投资 集团
1996年起总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第二, 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 2013.1跃居世界第一。
2.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造价低,线路损耗小,系统更稳定,可 靠性高,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换流站造 价高,污秽严重,多端输电技术复杂
国家骨干网架建设和跨大区域的联网
煤炭资源:主要位于西北部,山西、 陕西、宁夏、蒙西、锡盟、呼盟、哈 密等煤炭产区具备建设煤电基地的优 越条件,预计2020年装机规模达3亿千 瓦以上。煤电向东部远距离输送有利 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 西藏地区。预计2020年装机规模达3 亿千瓦。水电资源向东部负荷中心的 输送只有采取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 输送。 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 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和西北、华北 北部、东北地区。预计2020年风电装 机超过2亿千瓦,建成新疆哈密等八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但是80%以上远 离负荷中心,只有依托、融入大电网 ,才能发挥作用。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全套课件】 授课人:XX XX
第一章
第一节 概述
一、输电线路及其任务
绪 论
发电厂、输电线路、升降压变电站以及 配电线路,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构成电 力系统 输电线路的任务就是输送电能,并联络各 发电厂、变电所使之并列运行,实现电力 系统联网
电力系统构成
变电所 (substation)
2009年,首条特高压交流1000kV长南、南荆线建成,实现华北与
华中特高压交流跨区联网。
2010年,南网公司首条特高压直流±800kV云南-广东直流工程建 成。 2010年,±800kV复奉线建成,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实现川电东
二、发展趋势 1.特高压交流输电 输送容量大,线路损耗小,稳定性好,
经济指标高
二、输电线路的分类 输电线路 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 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称 为输(送)电线路。 架设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 配电线路 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 户分配电能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低压 电压等级在1kV以下(Low Voltage ) 高压 35-220KV(High voltage) 超高压330-750kV(Exceed High Voltage) 特高压线路750(800)kV以上 (Urtra High Voltage ) 我国常用电压等级 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KV
±1100kV准东-皖南
1000kV雅安-重庆 1000kV南京-徐州-连云港-泰州
其它规划 “两交”
±800kV呼盟-青州
±800kV陕北-南昌
±800kV扎鲁特-驻马店
±800kV雅中-衡阳
其它规划 “五直”
±800kV金沙江上游-吉安
世界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世纪 前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先后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 60年代 开展了特高压输电规划、设计、试验和设备研制等工作 1974年 美国开始建设1000-1500千伏三相试验线路,并投入运行 前苏联开始建设从伊塔特到新库涅茨克270千米的1150千伏工业试验 1978年 线路 世界上第一条1150千伏线路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契塔夫在额定工作电 1985年 压下带负荷(小于200万千瓦)运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降压 到500千伏运行 日本开始建设向东京送电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全长426 1988年 千米,一直降压到500千伏运行,并建成新榛名特高压实证试验场 2006年 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 2007年 中国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开工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商业 2009年 运行 2010年 中国向家坝—上、±800kV云南-广东直流工程成功投运 2013年 淮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浙北—福 2014年 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三、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线路金具
地线
绝缘子 导线
跳线
杆塔
线夹
接地装 置
地脚螺 栓
杆塔基 础
1.导线 2.避雷线 3.绝缘子 4.线路金具 5.杆塔和拉线 6.杆塔基础 7.接地装置
第二节 输电技术与输电线路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
1952年
1956年 1964年 1965年
1954年
220KV
1960年
1972年 1981年 1989年 2005年 2009年
长江大跨越
330KV
500KV ±500KV 750KV 1000KV
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1952年,逐步建设形成京津唐110kV输电网。
1954年,逐步建设形成东北电网220kV骨干网架。 1972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330kV骨干网架。 1981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交流骨干网架。 1989年,逐步建设形成±500kV超高压直流骨干网架。 2005年,逐步建设形成西北电网750kV骨干网架。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单回路
双回路 多回路
交流线路 直流线路 常用电压等级 ±500KV
常规型 紧凑型
±800KV
紧凑型
架空常规型 单回路 交流
舟山大跨越
大跨越钢管塔高度 370米、重量5999吨 均达到了输电线路铁 塔世界之最,档距 2756米达到亚洲第一, 特大跨越自主设计、 自主加工、自主施工 在国内也属首次。同 时,为保证铁塔的稳 定性和牢固性,两基 370米跨越塔所采用 的212米以下主管内 灌注混凝土创新技术, 抗风能力等级16级, 在国内输电线路上也 是第一次采用。
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 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
• 作用:变换电压,集 中、分配、控制电力 流向及调整电压
• 枢纽变电所 • 地区变电所 • 用户变电所
电网分布
国内电网目前主要分为南方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 南网公司包含: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 其余省份为国家电网管辖 7个区域电网,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西藏
特高压工程 的建设能大 大提高我国 大范围配置 能源资源能 力,满足大 电源集中开 发并实现大 容量、长远 距离的电力 负荷输送要 求。
我国特高压建设规划 截止2014年底,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三交四直” 特高压工程。
三交
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kV淮南-皖南-浙北-上海 1000kV浙北-浙南-福州
四直
±800kV向家坝-上海 ±800kV锦屏-苏南 ±800kV哈密-郑州 ±800kV溪洛渡-浙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三五” 电网发展规划,除上述工
程以外,2015年还要完成“五交八直” 前期工作, 其中
“三交三直” 下半年核准开工。
2015年核 准“三交”
1000kV蒙西-武汉
1000kV张北-南昌 1000kV济南-枣庄-临沂-潍坊 ±800kV蒙西-武汉 ±1100kV准东-成都 2015年核 准“三直”
瑞典,380KV 苏联, 400KV 美国,500KV
加拿大,765KV
1949年185万KW 2004年 达2.17万 亿KWh 发电总量迅速提高
2004年4.39亿KW
华能集团、 大唐集团、 华电集团、 国电集团、 中国电力投资 集团
1996年起总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第二, 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 2013.1跃居世界第一。
2.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造价低,线路损耗小,系统更稳定,可 靠性高,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换流站造 价高,污秽严重,多端输电技术复杂
国家骨干网架建设和跨大区域的联网
煤炭资源:主要位于西北部,山西、 陕西、宁夏、蒙西、锡盟、呼盟、哈 密等煤炭产区具备建设煤电基地的优 越条件,预计2020年装机规模达3亿千 瓦以上。煤电向东部远距离输送有利 于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 西藏地区。预计2020年装机规模达3 亿千瓦。水电资源向东部负荷中心的 输送只有采取大容量、远距离的电力 输送。 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 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和西北、华北 北部、东北地区。预计2020年风电装 机超过2亿千瓦,建成新疆哈密等八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但是80%以上远 离负荷中心,只有依托、融入大电网 ,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