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

合集下载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一直是工程设计中的一大挑战。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多变,这些因素给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就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

一、地形起伏对桥梁设计的影响山区的地形起伏不仅给桥梁设计带来了施工难度,还会对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比如在山区的沟谷地带,桥梁的支座受到地质构造和地表变形的影响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支座形式和加固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地勘工作,充分了解地质构造和地表变形情况。

在设计桥梁时,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

对支座的设置和加固措施也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桥梁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

二、气候条件对桥梁材料选择的影响山区气候多变,日夜温差大,降雨量大,这些都对桥梁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造成了影响。

比如在寒冷地区,需要使用能够耐低温的材料,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材料开裂和变形。

在降雨量大的地区,需要选择抗腐蚀的材料,避免因受潮而导致材料损坏。

三、交通量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山区的交通量通常较大,桥梁的承载能力是考虑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车辆的类型、数量和荷载情况,确保桥梁能够安全稳定地承载交通流量。

为了优化桥梁设计,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交通流量情况,包括车辆的类型、数量和荷载情况。

需要根据实际交通流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桥梁能够满足交通流量的承载需求。

对桥梁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也需要加强,确保桥梁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四、环境保护对桥梁设计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在桥梁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浅析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浅析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浅析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山区高速公路具有地形复杂、构造物多、桥隧比大等特点,桥梁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设计安全系数高、经久耐用的高速公路桥梁,对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将是桥梁工程选择施工方式的重要依据。

本文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特点及设计要点的研究,来具体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设计方法。

标签: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交通也变得越来越便利,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我国修建的高速公路也在不断从平原地区不断向山区延伸,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地形复杂,构造物多,桥梁隧道在线路中所占比例大,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成功与否,桥梁部分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对山区高等级公路桥梁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地质不良、水文多变,其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平曲线多,半径小,纵坡大,横坡陡,桥隧比例高,而且还往往存在着填挖方大,视距不良等情况影响交通安全和管理。

山区高速公路在施工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果没有处理好,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不仅增加建设投资,还会给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山区高速公路存在以上特殊情况,为适应路线线形的布设,设计时一般采用高墩、曲线、长桥、大纵坡等,并要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二、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要点1.与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相比,山区高速公路在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设计桥梁时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差别,尤其是在地形、地质方面。

有时同一座桥在纵桥向的地质变化很大,在横桥向的地形变化很大,如不重视,很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在设计前一定要认真收集设计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时设计人员最好到实地调查一下,再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尽量使设计的方案能给施工带来方便。

2.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地面高差变化较大,地势变化明显,起伏不均,运输材料、机械比较困难,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优化分析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山区高速公路越来越多。

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相对较为困难,特别是在桥梁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地质条件复杂。

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地质灾害易发。

桥梁设计必须考虑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和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地质勘测和监测技术,准确了解地质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

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技术,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桥梁能够正常运行,保障交通安全。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山地起伏大。

山区地形多崎岖,起伏大,桥梁长度相对较长,设计时必须考虑桥梁的坡度、曲线半径等因素,以适应山区地形特点,提高交通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地形起伏,采用桥墩和桥面的设置,减少桥梁的长度,降低建设成本。

可以采用桥梁折迭式设计,使桥梁与地形相结合,减少对山体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还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是水源保护。

山区水源丰富,对桥梁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必须防止桥梁对水源的污染和破坏。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水源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水源的影响;设置合理的桥梁防护设施,防止桥梁的漏水和渗水;加强桥梁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桥梁的问题,以确保水源不受到污染和破坏。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存在着地质条件复杂、山地起伏大和水源保护等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者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用抗震设计,减少桥梁的长度,保护水源等措施,以优化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

这样既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又能保障公路工程的持续发展。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探讨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探讨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探讨由于山区地理环境和地质特点比较复杂,山区高速公路为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必须修建部分的桥梁和隧道等建筑。

文章根据山区公路桥梁的特点探讨解决现在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问题。

标签:山区;公路桥梁;设计1 山区公路桥梁的特性1.1 山区公路的特点山区地形复杂,山区修建公路需要克服很多地形特征引起的不便。

山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频率大,并且伴有滑坡、岩溶、崩塌以及悬崖等地质破坏因素。

山区水文条件相对复杂,水系分支复杂多变,时常有洪水发生,并伴有泥沙淤积甚至泥石流等情况。

山区公路一般沿着河道流水的方向修建,将会受到水文和地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公路路线布设在平面、横向、纵向三方面都受到约束,致使山区公路桥梁比例较高,平面曲线多,平面半径较小,纵坡大,横坡陡等特征。

1.2 山区公路桥梁的设计特点由于山区地势的缘故,山区公路本身就具备地理环境复杂、水文条件多变等很多问题,山区采用公路桥梁建筑,也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山区公路坡度较陡,而且拐弯很多,公路桥梁的要求也相应增高,桥梁多以弯坡桥和高墩长桥以适应山区条件。

弯坡桥受公路路线指标的限制,山区公路跨越地势复杂的山地,躲避障碍物,保护易出现灾害路线,公路设计方面必须采取很多技术措施,例如将纵向坡度调的很大,致使其又长又大,横向坡度也调大,对山谷进行斜跨越过。

而山区公路桥梁的设计就依据公路特点进行设计,弯坡桥的特点正是符合山区公路的要求特点,在山区公路桥梁中占据比例最多。

高墩长桥在山区公路桥梁中也很常见,这种桥梁适应山区地势起伏,也对地质运动和水文特征有着强烈适应环境,面对很多的较为平缓的U型谷和较为陡峭的V型沟谷,使得高墩桥梁造型多样,且桥墩偏高,沿着河谷延伸很长。

这么长的高墩桥梁需要适应地形变化,就必须做成墩台形式的桥梁,这种形式也是较为多见的。

2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原则山区公路桥梁是桥梁设计方面最全面的,只有通过计算分析成果和完善的结构设计措施才能确保桥梁结构的质量可靠。

浅谈公路桥梁设计

浅谈公路桥梁设计

浅谈公路桥梁设计摘要:公路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其质量关乎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公路桥梁工程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确保桥梁使用安全、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控制桥梁建设成本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角度的优化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桥梁;设计引言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人们对桥梁工程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希望桥梁能够安全、经济、快速的建成,也希望桥梁建成后能够具备较为良好的使用性能且方便养护,这些要求的提出对桥梁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

本文站在设计的角度对公路桥梁设计要点进行简单的阐述。

1公路桥梁设计和使用现状在桥梁施工之前,需要对桥梁进行详细、全面的设计,设计工作完成后需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和修改完善,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在设计阶段会根据桥梁所在道路的等级、交通组成特征和桥梁的使用性能要求来选定合理的桥型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桥梁结构设计和配套的交通工程设计。

为了保证运营期桥梁结构的安全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一般都会在桥头设置限高、限速、限重等标识,如果车辆超过了桥梁的最大承载能力,将会对桥梁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破坏。

部分驾驶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充分考虑桥梁的最大承载能力,在无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路段随意超载。

此外,部分公路桥梁养护部门监管不到位,没有对来往车辆采取有效的监督管控措施,导致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在桥梁上行驶,长此以往会对桥梁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2公路桥梁设计要点2.1精细化设计公路桥梁精细化设计一般体现在以下方面:1)桥梁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并尽可能统一跨径和结构类型,以方便施工。

2)上跨等级公路的桥梁,在方案拟定时应与被交路主管部门充分沟通,收集区域路网改扩建相关规划,设计时预留改扩建所需的净空。

3)跨线桥的桥跨布置应考虑被交路的视距要求,不宜在被交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桥墩;当在被交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桥墩时,桥墩两侧必须设置刚性防撞护栏,并确保桥墩不侵入被交路的建筑限界。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深化,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和设计已经成为提高现在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经济稳步提升的关键。

现在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也因为山区的特性存在许多的难题和难点,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革新策略,使现在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发展越来越好。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革新策略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现在山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通过促进交通运输来提升现在的山区经济发展,也是本文的意义以及国家总体发展的方向所在。

对山区高速公路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因为与一般的公路不同,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来进行综合的考量,所以为了使现在的高速公路运行更加合理,就必须要通过分析设计问题和设计难点并且进行革新。

2、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问题2.1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防灾设计不系统山区高速公路与一般的高速公路不同,主要体现在山区高速公路在营运时,存在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等危险灾害,所以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一定要进行谨慎严密的防灾设计。

而对于桥梁来说,內基的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由于桥梁及內基对于桥梁的支撑作用很容易受到周围的腐蚀和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其损坏,因此就必须要针对桥梁的內基设计进行良好的防灾系统保护。

而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的桥梁內基是通过用缓冲层来进行保护的,然而在山体滑坡等等危险灾害的发生时,缓冲层已经无法很好的防止桥梁出现问题,因此就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方式进行应对。

首先采用的就是钢化混凝土。

钢化混凝土是一种较为坚固的新型混凝土,具有非常好的承重能力和防灾能力。

应用到现在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也可以很好的提升桥梁的承重能力,为桥梁的长期使用打下基础。

而如果桥梁发生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也可以通过其承重能力防止桥梁出现坍塌,因此对于桥梁的防灾设计有着非常大的推进。

然而现在的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防灾设计对于这些系统的应用都没有进行有效的投入,也就使得现在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防灾设计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着桥梁的正常运行。

对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

对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

对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摘要:桥梁隧道长度占路线长度的比例较大尤其是目前路线选线越来越强调安全、经济、环保、美观的理念,桥隧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因而,要建设一条投资经济合理、行车安全舒适的山区公路,其中的桥梁设计十分重要。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特点;桥梁;结构设计Abstract: the bridge tunnel length of route length larger proportion especially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safety, route and location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autiful idea, bridge the propor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refore, to build a reasonable investment economy, safety and comfortable mountainous highway, the bridge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mountainous highway,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ridge; Structure design1 桥梁因素山区公路桥梁大部分跨越山谷,地形地质复杂,坡面破碎,沟深坡陡,且多为季节性冲沟,很多都不受水文控制而只受地形控制,通过经济、安全比较,不宜采用路基方案而设计为高墩桥。

如果采用路基方案,往往支挡构造物工程量大,高填土分层错层高。

不稳定;而采用桥梁方案可解决季节性洪水.确保路基稳定,且对周围环境破坏较小.相比较经济。

2 山区公路的主要特点山区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地形地质复杂。

地形复杂.主要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坡面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表现为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泥石流等不良地质。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问题的探讨 饶胜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问题的探讨 饶胜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问题的探讨饶胜摘要:山区高速公路经常穿越地形恶劣、环境条件差的山区环境,这要求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在做好地质勘测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对桥梁位置、结构体系、上部及下部结构设计、细节问题等进行良好把控,以保证高速公路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并且设计中与自然和谐相融,实现桥梁设计质量的提升,确保工程的安全可行。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结构体系;上构设计;下构设计1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特点在高速公路桥梁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桥梁平、立面的设计,其设计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在设计路线时应充分考虑山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由于路线的桥隧比较高(一般在40%以上),而在对桥跨的选择时应以路线的线型特点为前提,设计出最适宜的上部结构形式,以成本低且安全性能高为基本目标。

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在对路线纵断面设计时应符合这一特点,由于桥梁跨径的大小与桥梁的高度紧密相连,所以在设计时应使桥梁的上、下结构相互协调,考虑整体造价的经济可行。

若在纵坡较大(在2%~3%范围)的位置建设桥梁,应保证梁体支座体系稳固,使其能够在承受梁体自重和汽车荷载的冲击作用。

若纵坡大于3%应采用部分墩梁固结的刚构体系,这样不仅可使结构更加坚固,而且有利于降低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因支座损坏而造成的维护成本。

2 桥位的选取在选择山区桥梁建设地点时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以及外界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尽量避开岩溶发育强烈、滑坡、采矿区等地段。

当桥梁跨越河流时,应注意河床是否稳定,河槽是否明显,河道是否顺直,且在设计时应尽量使桥梁轴线与河流正交。

3 桥梁结构体系及设计山区线路构造物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协调好构造物与山区地质地形的关系,从而拟定合适的方案,并对其进行比选。

在桥梁的设计方案确定后,再进行桥梁结构体系的选择。

3.1桥梁方案方案与路基方案的比选公路桥梁建设中由于桥梁的造价较高,往往需要对桥梁与路基方案进行比选。

而山区桥梁主要是为跨越河流、沟谷等障碍而设置的,其中受地形变化的因素而设置的旱桥占的比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6-11T17:12:17.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叶龙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佛山斯美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然而,我国的地质地形比较复杂,山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在山区有效开展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桥梁设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稳定。

本文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为背景,探讨了具有山区高速公路特点的曲线、大纵坡、高墩、长桥的设计,并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桥梁} 山区;高速公路;桥墩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岸、煤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普遍存在。

故路线布设时平纵横3 个方面都受到约束,因而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中弯坡桥多、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中必须协调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之间的关系。

1. 桥梁结构形式的选择
1.1 结构体系
基于运营的整体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的考虑,往往须设计为预应力连续结构。

预应力砼连续曲线桥与直线桥相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梁体存在弯扭耦合作用。

曲线梁在弯扭耦合作用下具有沿某一变形不动点变形的趋势。

而大纵坡桥梁在长期反复的汽车制动力作用下,梁体具有沿汽车行驶方向滑移的趋势,对于单向行驶的高速公路长桥尤其突出。

在血线、大纵坡并存的情况下,梁体的这些变形趋势形成了上下部间的相对错动。

当桥梁上下部间以支座联系时,这种错动趋势往往造成梁体相对下部的移动及支座受力的不平衡,甚至脱空。

而采用墩梁固结的刚构体系可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另外,曲线、大纵坡桥的桥墩承受着较直线、平桥桥墩更大的纵横向水平力及附加弯矩,而这些力引起的桥墩变位除取决于上部构造的几何特征外,还取决于上下部间的约束条件。

较刚的约束,可使桥墩变位减小。

采用上下部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在避免桥梁上下部错动的同时,增加了体系对下部的约束力,桥墩的变位相对减少,压弯稳定性增加。

当今,柔性桥墩已被广泛采用。

对高墩桥而言,桥墩稳定性及变位成为桥墩结构设计的制约因素。

在曲线、大纵坡的情况下,高墩桥采用墩梁固结的刚构体系,在调整桥梁受力、改善结构的整体性能、避免梁体滑移、减少结构的总体变位、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墩梁固结可避免由于抗扭矩及抗滑移造成的支座设置麻烦以及支座损坏给桥梁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还不用更换支座。

1.2 桥墩形式的比较
(1)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墩形式比较。

大跨径连续刚构箱梁桥,对于较矮的墩,双薄壁墩为较理想的墩形;而对于高墩,则以箱形空心墩为宜。

高墩采用空心墩的截面形式,除能满足抗弯刚度和抗推刚度要求及利于高墩结构的稳定性外,对于平曲线上的桥梁,还可提供较大的抗扭刚度度。

(2)中等跨径多梁式刚构桥桥墩形式比较。

在地质较好的情况下,桥高50 m 以内以中等跨径T 梁桥较为经济,而采用何种形式的桥墩与之相配,使其符合高墩、大纵坡、曲线桥的受力要求,需加以比较后确定。

双柱墩与矩形薄壁墩比较,在桥墩面积、横向宽度相等的情况下,双柱式墩的横向及纵向刚度是矩形薄壁墩的3 倍以上。

因此,以双柱式墩作为中等跨径T 梁桥的墩形,在曲线、大纵坡、高墩桥梁中具有变形小的优势。

另外,山区高墩桥梁一般需采用桩基,选用双柱对应桩基,可省去承台,节省工程量。

2. 结构设计上的特殊考虑
2.1 曲线、大纵坡长桥下的高墩变位控制
(1)横桥向变位控制。

对于悬臂施工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曲线桥,悬臂施工时梁体产生向曲线内侧的扭转。

桥梁合龙并在二期恒载作用下,箱梁向曲线外侧扭转。

箱梁本身的扭转很小,但在高墩变形的联合作用下,扭转角却有明显增加,在产生扭转角的同时墩顶还产生较大的横向变位。

墩的刚度越小,变位的递增率越大。

因此,在高墩弯桥中,应重视桥墩在扭转变位中的影响。

这些变位可以通过墩的刚度调整或设置墩的预偏加以控制。

在刚度调整中,应综合考虑施工及运营时各种变位工况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安全、经济兼顾的目的。

2)纵桥向总体变位控制。

对于大纵坡高墩长桥,除常规桥梁的纵桥向变位外,车辆长期单向行驶可能产生的桥梁体系不可恢复累积变位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刚、柔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提高桥梁的刚度是减少桥梁变位较有效的措施,但刚度的增大必然增加投资,设计时应权衡利弊,合理协调整个体系配置。

(2)高墩初始偏位控制。

在高墩长桥中,预应力砼结构收缩、徐变对体系变位的长期效应很显著。

高墩桥成桥时的墩顶初始偏位在后期的徐变中将有较大发展,它将对桥墩受力及体系的变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设计及施工中应对成桥时的墩顶偏位加以控制。

2.2 墩弯曲稳定性计算问题
高墩桥的压弯稳定是设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现行桥梁规范将其作为单墩稳定性计算的一个内容,反映在考虑压杆偏心增大系数后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中。

而压杆偏心增大系数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以杆件挠曲为特征的杆件计算长度的确定。

在以往的计算中,总是习惯于按自由、铰接或固结考虑墩的约束来确定杆件的计算长度。

实际上,目前墩顶多采用可弹性变形的支座,对于高墩桥一般采用墩梁固结,但不论是设置支座还是墩梁固结,墩顶实际上处于弹性约束状态。

通过结构的整体分析可以了解到,杆件的计算长度除了取决于杆件的边界约束条件外,还取决于杆件自身的刚度。

杆件的变形是体系综合变形的结果,应综合约束条件和墩身刚度,即体系的组合刚度加以确定。

仅考虑墩的边界约束条件,忽略墩身刚度对约束及墩的变形的影响,或约束的假设与实际约束状态不符,均会造成杆件变形模拟上的差异。

就矮墩而言,这一差异对结构设计的影响不很大,但对高墩来说,却很敏感。

因此,考虑墩身刚度,对于高墩桥梁尤其必要。

2.3 陡边坡上的桥墩设计
位于陡边坡上的桥墩,由于地形高差大,往往造成同一墩位横断面上两柱墩的无支高度差悬殊。

墩柱刚度差造成下部构造受力不均匀,甚至可使其中一个墩柱受力增加1 倍,此问题在设计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当墩的高差悬殊、两墩柱的受力差很大时,可采取在矮墩的地面下设置一定长度套简、增加矮墩无支高度的措施,以减少墩的刚度差。

位于陡边坡上桥墩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陡边坡临空面的存在,削弱了岩土体对桩基的抗力。

其削弱程度除与深度有关外,与桩基距临空面的距离密切相关。

它的确定对于陡边坡上桩的设计长度影响极大。

这一问题的分析涉及到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较精确的方法是采用有限元分析,但由于岩土体的特性各异,计算较复杂,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于这一问题,从实际工程出发,可以将其简化为关于岩土体对桩基产生足够抗力或嵌固力所需平面范围的确定,也即
假想桩基起算位置的确定。

可以结合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通过桩基作用力在岩土体的应力分布范围分析、岩土体抗剪能力分析、岩性裂隙分析等多角度分析结果综合确定。

3. 结语
总而言之,以曲线、大纵坡、高墩、长桥为特点的山区高速公路桥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曲线、大纵坡给桥梁结构带来的附加力;注意曲线扭矩、大纵坡水平力、弯坡组合下的动态增量对结构的影响;根据其受力特点和结构特性,选择适合的构造形式;高墩长桥由于体系的刚性较小,应重视体系的稳定性和变位控制。

参考文献:
[1]杜昕.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D]. 武汉理工大学,2008.
[2]陈靖.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及其特点[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48-149.
[3]潘晓东,付志斌,喻泽文. 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段行车安全评价模型研究[J]. 公路工程,2012,37(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