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合集下载

11苏教六上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11苏教六上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答:玫瑰花72棵。
课堂练习
8.下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份数。
(1)这种混凝土的三种材料是按怎样的比配制的? 2 : 3 :5
课堂练习
8.下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份数。
(2)要配制120吨这样的混凝土,三种材料各需要多少吨? 水泥:24吨 黄沙:36吨 石子:60吨
课堂练习
8.下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份数。
课堂练习
3.进行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涂色的扇形表示 已经进行的比赛。先估计已经比赛的时间与剩余时 间的比,再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钟。
已经用时与剩余时间的比1:2
90× 2 =60(分钟)
1 2
答:这场比赛大约还剩60分钟。
课堂练习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 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 少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第 1 课时
苏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巩固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熟练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 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特征:
已知: 1.总量 2.各部分量的比 求 : 各部分的量。
课堂导入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
第一步:求总份数; 第二步:求各部分量。
课堂导入
解题关键在把各个数量的比,转化成每一个 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
课堂练习
1.一种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皮和白色六 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的比是3:5。两 种颜色的皮各有多少块?
答:400克水需要加药粉10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第五课时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59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更好地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

2、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二、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解答410克药水中,药粉和水各有多少克?再解答书上两个问题。

说说与补充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说说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理由。

比较三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2、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解题方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学生:用列举法列举出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可能是几厘米,再找出符合长和宽长度的比是3:2
的一个。

想一想:周长1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是多少,根据长和宽的比是5:3求出长和宽的长度。

2、思考题
引导学生理解: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比是1:1,说明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

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认识到:要使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原来的三角形的底按1:1进行分割。

教学后记:。

苏教版六上数学3-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苏教版六上数学3-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

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 40 (1)400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克? (2)400克水中应加药粉多少克?
问题条件有什么不同,怎么解答?
校园里玫瑰花和月季花棵数的比是3:5 (1)如果玫瑰和月季一共有120棵,这两种花各 有多少棵? (2)如果月季有120棵,玫瑰有多少棵?
水泥 黄沙 石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 习
(1)母鸡和公鸡只数的比是4:3
①母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分之几? ②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分之几?
(2)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5:11。
①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③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 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1)这种混凝土的三种材料是按怎样的比 配制的? (2)要配制120吨这样的混凝土,三种材料 各需要多少吨? (3)如果这三种材料都有18吨,当黄沙全 部用完时,水泥剩多少吨?石子又增加了多 少吨?
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的条件动手画一画。
①.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 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 ②.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 长和宽的比是5: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按比例分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概念,求比值和按比例分配。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比例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导致解题出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际问题,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基本知识,如比例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并提出问题: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求比值、求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如何求比值、求比例等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入,找不准数量关系,导致无法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准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案例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比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新课:讲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比例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题

按比例分配1、有糖水200克,糖与水的比是1:4。

糖和水各有多少克?2、有6捆树苗,每捆15棵,把这些树苗按7:8分给六(1)、六(2)两个班栽。

每个班分得多少棵?3、一袋大米吃了与剩下的比是3:2。

吃了30千克。

剩下多少千克?4、一套服装720元,上衣与裤子的价格比是3:1,上衣和裤子分别是多少元?5、六(1)班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有20人。

六(1)班共有多少人?6、配制什锦糖,所用的巧克力、水果糖、奶糖的比是1:3:4。

三种糖各有27千克,那么配制这种什锦糖时,当水果糖用完后,奶糖应增加多少千克?巧克力还剩多少千克?7、用9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与宽的比是5:3的长方形。

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62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

甲、乙两车速度比是3:4。

甲、乙两车每小时分别行多少千米?9、配置一种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5,盐水有150克,盐有多少克?10、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4:3: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1、校园里松树比柏树多60棵,松树与柏树棵数的比是3:2。

校园里松树和柏树各有多少棵?12.李大伯共栽了240棵杨树和柳树,杨树与柳树棵数的比是5∶3,杨树、柳树各栽了多少棵?13.公鸡、母鸡的只数比是4∶7,母鸡有84只,公鸡有多少只?14.某种混凝土是黄沙、水泥、石子按4∶3∶5搅拌而成,一个建筑工地需混凝土65吨,需黄沙、水泥、石子各多少吨?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2∶3,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19.甲数、乙数、丙数的平均数是150,甲数、乙数、丙数的比是3∶5∶7,甲数、乙数、丙数分别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基础+提升】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含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基础+提升】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含答案)(苏教版)

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填一填。

(1)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2)学校图书馆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比是4∶5,是把两种书的总本数平均分成了()份,科技书是()份,故事书是()份。

(3)糖和水的比是1∶10,糖占糖水的(),水占糖水的()。

2.研究发现,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与睡眠的时间是最合理的。

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多少小时?3.丹顶鹤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世界目前大约有丹顶鹤2000只,我国和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数量的比约是1∶3。

我国比其他国家拥有的丹顶鹤少多少只?4.如果把图中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5、学校图书馆新买来420本书,按4:3分别借给三、四年级的同学阅读。

两个年级学生各借了多少本书?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

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它是什么三角形?7、学校科技小组15名男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3.科技小组有多少名学生?8、学校有一块三角形绿化带,三条边的比是3:4:5,已知最长边是45米,最短边是多少米?参考答案1.(1)116 115 (2)9 4 5(3)111 11102. 24 ×353+=9(小时) 3.2000×131+=500(只) 2000×133+=1500(只) 1500-500=1000(只)或其它合理方法。

4.红色5格,黄色10格,绿色15格。

5、三年级:420÷(4+3)×4=240(本)四年级:420÷(4+3)×3=180(本)6、180÷(1+2+3)×3=90(度) 180÷(1+2+3)×2=60(度) 180÷(1+2+3)×1=30(度) 直角三角形7、15÷5×(5+3)=24(名)8、45÷5×3=27(米)。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练习》这一课,是对之前学习的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巩固,又有实际问题的训练,既有独立的练习题,又有合作讨论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等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困难,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比例问题的联系,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比例问题的联系,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比例问题的联系,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比例问题的联系,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实例讲解,练习,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比例问题的联系,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班级姓名
1、学校买来一批书,共1000本,把这批书按1:4:5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2、(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这个果园里共有果树40棵,梨树与桃树各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桃树有40棵。

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75分,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它的三门成绩分别是多少?
5、用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1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与李师傅每小时加工个数的比是4:5。

两个共同加工3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一杯盐水,盐与盐水的比为1:5,再加上16克盐后,盐与盐水的比为1:4,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
1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1、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名有多少人?
2
12、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为8:7,如果将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二班去,那么一班和二班的人数的比为4:5,求原来两班各有多少人?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