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万维物联网(WoT)简介
W3C简介

W3C简介:自从Web诞生以来,Web的每一步发展、技术成熟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都离不开成立于1994年10月的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的努力。
W3C是专门致力于创建Web相关技术标准并促进Web向更深、更广发展的国际组织。
一、 W3C的发展历史和组织机构1994年10月,Web还是大学、研究机构的新宠时,Web技术和应用的发起人、被誉为Web之父的Tim Berners-Lee就敏锐地意识到Web 的出路不是象牙塔中少数人的互联网络,而是供全社会使用的一种公共的信息资源和交流资源,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对其中所涉及的技术进行规范化、指导软件产业对基于此平台的技术的开发、相关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培训都必不可少。
因此,Tim Berners-Lee这位Web的先驱联合CERN、DARPA和欧盟倡导并组织成立了Web的核心技术机构——W3C。
W3C的核心最初位于Tim Berners-Lee供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实验室(MIT/LCS);随后,该组织迅速吸引了大量在Web上的志同道合者,开始出现多个中心的格局,随后出现的另外两个中心分别位于法国的INRIA(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et Automatique)和日本的Keio大学(庆应大学),其中2003年INRIA由ERCIM(Eruopean Research Consortium in Informatics and Mathematics)接替;此外,W3C还在全球各地建有14家办事机构,其中香港就有一处。
W3C的工作以成员机构为载体负责实施。
截止目前,W3C在全球已有超过450家会员机构,并与其他国际标准化等多家组织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此外W3C还有少量的专职工作人员,总共有70多人。
创建伊始,W3C就开始以引领Web 技术的发展和促进为己任。
W3C

W3C一、释义W3C是英文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W3C理事会或万维网联盟。
W3C于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
创建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
W3C组织是对网络标准制定的一个非赢利组织,像HTML、XHTML、CSS、XML的标准就是由W3C来定制。
W3C会员(大约500名会员)包括生产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厂商、内容供应商、团体用户、研究实验室、标准制定机构和政府部门,一起协同工作,致力在万维网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
二、W3C标准W3C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
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
对应的标准也分三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括CSS,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等。
这些标准大部分由W3C起草和发布,也有一些是其他标准组织制订的标准,比如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ECMAScript标准。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些标准:1.结构标准语言(1)XMLXML是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识语言)的简写。
目前推荐遵循的是W3C于2000年10月6日发布的XML1.0,参考(/TR/2000/REC-XML-20001006)。
和HTML一样,XML同样来源于SGML,但XML是一种能定义其他语言的语。
XML最初设计的目的是弥补HTML的不足,以强大的扩展性满足网络信息发布的需要,后来逐渐用于网络数据的转换和描述。
关于XML 的好处和技术规范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网上有很多资料,也有很多书籍可以参考。
(2)XHTMLXHTML是The 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识语言的缩写。
《万维网概述》课件

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 营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帮助人们从海量数据 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万维网在大数据 时代的应用
万维网在大数据时代的应 用包括数据挖掘、个性化 推荐和智能搜索等。
未来的趋势
1
万维网的未来
万维网将继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
新兴技术对万维网的影响
2
备和物体将连接到互联网,形成更 智能、更便利的生活。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
技术将对万维网产生深远的影响和
变革。
3
人工智能技术在万维网中的
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使万维网更加智能 和个性化,提供更精准的搜索结果 和推荐服务。
结语
万维网的发展从未止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它将不断演化和创新。希望本课程 能够为您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启发,谢谢!
搜索引擎
1
搜索引擎的定义
搜史
搜索引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Yahoo到后来的Google,技术和算法 一直在不断创新。
3
搜索引擎的分类
搜索引擎可以根据运作方式分为蜘蛛型、目录型和社交媒体型等不同类型。
Web 2.0
Web 2.0的定义
网是指通过移 动设备(如手机、平板 电脑)访问互联网的方 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历程
从2G到5G,移动互联网 的技术不断升级,数据 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有了 显著提升。
移动应用
移动应用是为移动设备 开发的软件,如社交媒 体应用、游戏等。
大数据时代下的万维网
大数据的定义
万维网的历史
万维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真正的爆发是在1990年代,由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 -李发明。从那以后,万维网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3C及W3Shool

W3C 同时与其他标准化组织协同工作, 比如 Internet 工程工作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无线应用协议 (WAP)以及 Unicode 联盟(Unicode
Consortium)。
W3C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 智能实验室 (MIT CSAIL),总部位于法国的欧 洲信息数学研究联盟 (ERCIM) 和日本的庆应 大学(Keio University)联合运作,并且在世
W3School 是 W3C 中国社区成员,为社区 的建设提供教程、资料翻译等服务。
W3School 的简要描述
W3School 是因特网上最大的 WEB 开发者资源 W3School 是完全免费的 W3School 是非盈利性的 W3School 一直在升级和更新 W3School 是 W3C 中国社区成员,致力于推广
• 正确合理的使用W3Shool资源有助于提 高初学者WEB技术。
Americ a
Online
Apple
W3C 最 重 要 的 工 作 是 发 展 Web 规 范 ( 称 为 推 荐 , Recommendations),这些规范描述了 Web 的通信协议 (比如 HTML 和 XHTML)和其他的构建模块。 每项 W3C 推荐的发展是通过由会员和受邀专家组成的工作 组来完成的。工作组的经费来自公司和其他组织,并会创建 一个工作草案,最后是一份提议推荐。一般来说,为了获得 正式的批准,推荐都会被提交给 W3C 会员和主任。
界范围内拥有分支办事处。
IBM
Micros oft
Sun Micros ystems
W3C 会员
Macro media
w3c 标准

w3c 标准W3C标准。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是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致力于制定和推广Web技术标准,以确保Web的长期发展和互操作性。
W3C标准是Web技术的基石,对于Web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W3C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解决Web技术领域的各种问题,包括浏览器兼容性、网页排版、多媒体应用、网络安全等方面。
W3C标准的内容涵盖了HTML、XML、CSS、DOM、SVG、WebRTC等多个方面,对Web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W3C标准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开放、透明的过程,W3C组织邀请来自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和组织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协商,W3C标准得以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Web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W3C标准的实施对于Web开发者和网站运营者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W3C标准可以提高网站的兼容性和稳定性,确保网页在不同的浏览器和设备上都能够正确显示和运行。
同时,W3C标准还可以提高网站的可访问性和搜索引擎优化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
W3C标准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Web技术领域的各方共同努力。
W3C组织通过举办各种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向广大开发者和企业宣传W3C标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遵循W3C标准进行Web开发和设计工作。
总之,W3C标准是Web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Web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循W3C标准,推动Web技术领域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W3C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将为Web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万维网概述》课件

浏览器
使用高速缓存可减少 访问因特网服务器的时延
没有使用高速缓存的情况
校园网 R1
这条链路上 的时延很大
源点服务器
2 Mb/s
R2 因特网
所有万维网通信量 都经过这条链路
使用高速缓存的情况
(1) 浏览器访问因特网的服务器时,要先与校园网的 高速缓存建立 TCP 连接,并向高速缓存发出 HTTP 请求报文
浏览器
校园网 R1
源点服务器
2 Mb/s R2
因特网
校园网的高速缓存 (代理服务器)
使用高速缓存的情况
(5) 高速缓存收到此对象后,先复制在其本地存储器 中(为今后使用),然后再将该对象放在 HTTP 响 应报文中,通过已建立的 TCP 连接,返回给请求该 对象的浏览器。
浏览器
校园网 R1
2 Mb/s R2
●为 了 在 万 维 网 上 方 便 地 查 找 信 息 , 用 户 可 使用各种的搜索工具(即搜索引擎)。
2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1. URL的格式
●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 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
●URL 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 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
(3) 否则,高速缓存就代表发出请求的用户浏览器, 与因特网上的源点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并发送 HTTP 请求报文。
浏览器
校园网 R1
源点服务器
2 Mb/s R2
因特网
校园网的高速缓存 (代理服务器)
使用高速缓存的情况
(4) 源点服务器将所请求的对象放在 HTTP 响应报 文中返回给校园网的高速缓存。
万维网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 档?
w3c标准是什么

w3c标准是什么W3C标准是什么。
W3C标准,即万维网联盟制定的网络标准,是全称为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的英文缩写。
W3C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发展,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W3C标准的内容涉及到网络技术、编程语言、网页设计、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W3C标准对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W3C联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专家和学者,他们共同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各种网络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网页设计、网页编程、网络协议等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W3C推动了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互联网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提升。
其次,W3C标准对于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W3C标准的指导下,网页设计和网页编程变得更加规范和标准化,这使得网络应用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同时,W3C标准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文档和标准规范,这些资源为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有利于推动网络应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此外,W3C标准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各种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问题层出不穷。
W3C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方式,还提供了多种安全技术和加密算法,这些都为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的来说,W3C标准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发展,保障了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作为网络从业者,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W3C标准的重要性,遵循W3C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互联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联网IOT简介

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oT)简介物联网(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通信技术,将各种物理设备和对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交互和数据传输的网络。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物理设备和传感器,以及网络连接和数据处理技术,将普通物体转化为可交换数据的智能设备,使其能够实现互联和自主决策。
1.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在1999年提出的,并于2009年得到了国际电信联盟的正式确认。
自此,物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目前,物联网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居、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
2.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主要用于感知环境和获取数据,将实体物体的状态和参数转换为可用的数字信号。
通信技术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多种方式。
云计算技术为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数据的分析处理。
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可以挖掘和利用海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家居控制,包括智能灯光、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
在交通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包括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信号灯等。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农业物联网监测和管理,实现智能灌溉、环境监测、精准农业等。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智能医疗设备和健康监测,包括远程医疗、智能药盒、健康管理等。
4. 物联网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物联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安全和隐私问题、标准和互操作性等。
目前,各国和组织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标准和政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物联网将进一步与人工智能、5G等技术结合,推动物联网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预计物联网的规模和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和产业带来更多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0
IoT的碎片化问题抑制了其潜能
7
IoT潜能巨大,但仍不成熟:
- 不同IoT平台之间缺乏互操作性 - 大量涌现的IoT标准让市场更加扑
朔迷离 - 迅速发展的底层IoT技术加剧了这
一状态
上述原因抑制了市场机遇
- 碎片化的平台增加了开发者的开 发成本
- 碎片化的平台增加了消费者的风 险
W3C万维物联网(WoT)
- 工作范围:物体描述、脚本API、协议绑定模板、安全与隐私 - 工作组产出规范及文档:
- Normative Specifications:WoT Architecture,WoT Thing Description,WoT Scripting APIs - Informative Specifications: WoT Binding Templates - 其他:WoT Test Cases - Co-Chairs: Matthias Kovatsch (Siemens), Kazuo Kajimoto (Panasonic), Michael McCool (Intel)
- 工作范围:支持WoT即将成立的工作组,组织PlugFest,与其他标准化组织合作,新领域研究 - 兴趣组产出文档:用例与需求、技术景观研究、架构、当前实践文档 - 兴趣组Co-Chairs: Matthias Kovatsch (Siemens), 张永靖(华为)
2016年8月,W3C WoT兴趣组提议WoT工作组章程,经过广泛讨论、审阅及修改,于10-11 月完成了章程的AC审阅,正式的工作组章程已得到W3M的批准,即将成立工作组。
提供支持不同协议的通用抽象模型。像Web一样, 可以使用URI来识别和寻址交互端点。
协议绑定:
根据物体描述中有关底层协议的描述信息,将对 物体的交互转换为客户端或服务器连接器的请求 或响应。
WoT架构 16
云镜像
影像设备
应用脚本 运行环境 资源模型 协议绑定
Web 集成
远程访问
物体描述 语义模型
集成Hub
-万维物联网(Web of Things) 在语义互通和端 到端安全方面则可等价于IP网 -万维物联网(Web of Things) 将打破各物联网 (IoT)平台互通性的屏障,进而促成市场爆炸 式增长
10/3
目标: 使跨平台互操作成为可能
7
并非定义一个新的平台,而是重在利用元数据来桥接现存平台及标准
1
W3C万维物联网(WoT)简介
内容
物联网(IoT) 产业现状 W3C万维物联网(WoT) W3C万维物联网(WoT) 最新进展
物联网(IoT) 产业现状
IoT的应用领域
4/30
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
智能保健
能源与环境
智慧城市
智能生产
IoT 景观
5/30
大量的标准化组织从事IoT标准开发
通信栈-清晰的抽象分层
12
应用开发者 (WoT所关注的层)
平台开发者 (IoT所关注的层)
应用程序 物体 传递层(Transfer) 传输层(Transport)
实现了物体的行为或可与物体互动的程序,例如公 布或使用API来控制传感器和促动器,或访问相关 元数据
物体是指这样的软件对象:它公布设备或数字业务 的复合状态;提供数据及交互模型、元数据、语义 注解、物体表述等
9
万维物联网(WoT)与计算机网络早期发展类比
在因特网之前,有许多无互通性的计 算机网络技术
- IP使得网络间互联变得简单并促成了互通业务 的开发 - 因特网因此以指数增长 -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万维网的发展上,万维网实 际上也因其实现了信息服务的世界性互通而得 以飞速发展。
早期计算机网络发展状况可以直接类 比到今天各物联网(IoT)平台各自 孤立、无法互通的情况
应用程序脚本 (物理API) 物体发现API 客户端API 服务器API
运行环境
非WoT 传统设备
通信
资源模型 协议绑定 客户端连接器 服务器连接器
物体描述
私有接口
非WoT设备
WoT 接口
Web服务器 WoT 虚拟设备 (WoT Servient)
Web 客户端 WoT 虚拟设备
(WoT Servient)
物体
11/3 7
应用程序操作 “物体”
物体是软件对象 物体是代表物理或抽象实体的Digital avatar 可以具有某些properties, 支持某些actions 和events 可以在本地或是远端
关于“物体”的富元数据描述
对应唯一URI 通过URI 可访问物体描述 可描述物体及其关系 基于W3C关联数据语义框架
网络节点寻址及网际路由;IP(包括 6LoWPAN和 Thread等)
WoT可应对IoT的碎片化问题
13
这一方法根植与Web架构基础 使用URI来识别物体及物体描述信息 可支持多种协议访问物体(现实中没有任何一种协议适用于所有场景)
使用元数据来描述物体,以此为基础实现跨平台交互及物体发现。可将物体描述与物体的关系类比 HTML与Web页面的关系,而WoT即是将连接页面的Web演进为连接物体的Web。
应用程序逻辑:
它可访问本地硬件、本地连接的传统非IoT设备, 或通过WoT接口访问远端物体。为此运行环境 须提供脚本API(物理API、客户端API、服务器 API等)。
物体描述(TD):
声明与物体交互的WoT 接口并提供物体语义元 数据。WoT客户端使用TD 来实例化物体的本地 软件对象。
资源模型:
元素及消息交换模式寻址,例如push、 pull、 pub/sub、端到端、 缓存、复用 等;支持长期睡眠 设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绑定,如HTTP, CoAP, MQTT, WebSockets, Bluetooth GATT等
应用程序端点寻址及消息传输;UDP、TCP及其他 不基于IP的传输协议
网络层
虚拟物体
应用脚本
运行环境 资源模型 协议绑定
为应用提供标 准化的脚本 API
Web rowser
应用脚本
运行环境 资源模型 协议绑定
兼容现有IoT设备与平台 协议绑定、物体描述
物体到物体直接交互
物体描述
物体
应用脚本
运行环境 资源模型 协议绑定
W3C WoT最新进展
W3C WoT最新进展
2016年7月,W3C WoT兴趣组更新了章程
- 元数据简化应用开发(将应用与底层协议解耦合、可催生自动化开发工具) - 元数据使得平台和应用领域间互操作成为可能(描述API、通信模式、物体访问安全需求、数据模型、语义、领域约束等)
水平及垂直领域的元数据词汇
14
各个行业为各自的垂直领域定义元数据
虚拟设备:WoT Servient
15
WoT 虚拟设备(WoT Serv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