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以及作用1. 引言1.1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能够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心电图信号的检查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小型可携式设备,将心电图信号记录下来,以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
与传统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在日常活动和睡眠状态下连续监测心电活动,从而更好地了解心脏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动态心电图通常会记录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电异常,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这种连续监测的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捕捉到平时容易漏掉的心电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线索。
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对心脏疾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学检查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心脏功能信息,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1.2 作用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心电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脏电活动。
那么,动态心电图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通过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确定病因及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通过比对不同时间段的心电图数据,可以观察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动态心电图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及风险因素。
通过分析心电图数据,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心脏负荷状况以及心脏电生理参数,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有效参考。
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动态心电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
2. 正文2.1 动态心电图的原理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心电活动的变化来获得心电图信息的检查方法。
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要求我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为什么体检时,医生要求我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当我们去医院检查,常规心电图不能很好的检查出一些症状时,医生经常会建议我们去做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那么,什么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查出什么呢?好朋友智能心电小编带你认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见8大功能。
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的图形。
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
它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
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见8大功能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它具有常规心电图所没有的一些优势,并且对多种疾病症状有很好的监测效果和指导意义。
特别是对于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冠心病的诊断有显著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哪8大常见功能吧!1. 诊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明确心律失常的种类与性质,如各种早搏、最大心率、最慢心率、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特别是某些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类型、频度以及其发生与活动、睡眠等的关系,从而筛选出高危险组病人,以决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
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5. 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24h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方法,通过连续记录患者心脏电活动24小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
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则是对这些记录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对于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心率、心律、ST 段、T波、QRS波群等指标。
在分析这些指标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正常的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心律应该是规则的,ST段、T波和QRS波群的形态也应该符合正常范围。
如果出现异常,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其次,对于心率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心率的变异性、夜间心率下降、运动时心率的变化等情况。
心率的变异性是指心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波动情况,夜间心率下降是指夜间心率相对于日间的下降情况,而运动时心率的变化则是指在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对于ST段和T波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ST段的抬高或压低、T波的倒置或增高等情况。
ST段和T波的异常往往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因此对于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最后,对于QRS波群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QRS波群的时限、形态、电轴等情况。
QRS波群的异常往往与心室肥大、传导阻滞等疾病有关,因此对于这些指标的分析和判断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24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和参数,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准确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与作用【健康必备常识】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与作用
文章导读
\n
众所周知,心电图都是通过了检查心脏的,很多的人心脏不好在检查心电图的时候被
发现心脏的跳动率起伏不平,由于患上了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塞都有可能引发自己的心脏
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是包括小儿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都需要通过心电图来进行观测和
检查,对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又该如何检查呢!
观察24小时内的心电图变化
更有效的捕捉到异常的心电活动以及静态动态有无ST-T改变
具体如下:
动态心电图的用途很广,主要用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如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早搏,记录它们的发生时间、数量及分布状态;有无一过性的心绞痛、心肌缺血以及发作的诱因
和发生时间。
还可对一些经常出现心血管病症状(普通心电图没有阳性发现)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在这部分患者中,有的是心脏病引起的心电图症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心脏异常而引发症状,如部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等,这对临床医生作
出正确诊断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24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

24动态心电图诊断报告患者信息:姓名,李华。
性别,男。
年龄,45岁。
住院号,1234567。
临床诊断: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伴有乏力、头晕等不适感,已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结果分析:根据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心率不齐,出现频发的室性早搏和心房颤动。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并不容易察觉到这些心律失常的存在,但在动态心电图的监测下,这些异常情况得以及时发现。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同时,患者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也与心律失常相关。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诊断建议:1. 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脏彩超、心脏负荷试验等,以明确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情况。
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3.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
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和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心脏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心脏消融手术等治疗方式。
预后评估:患者的预后与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对于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总结: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图检查方式,能够全面、连续地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对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患者李华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早日康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60例动态心电图临床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60例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缪京莉蒋红1侯晓平刘波(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北京100042)〔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态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6-1291-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6.0931空军装备研究院门诊部第一作者:缪京莉(1955-),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研究。
心律失常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一种心律失常或多种类型并存。
本文旨在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HRV )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干部病房心血管疾病患者660例。
男568例,女92例,年龄60 98〔平均(77.7ʃ6.0)〕岁。
按年龄分为三组:60 69岁组56例,男46例,女10例;70 79岁组378例,男327例,女51例;≥80岁组226例,男199例,女27例。
三组患者按原发心血管疾病不同均在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其年龄、性别相匹配,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退行性心瓣膜病、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采用美国-美林公司生产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连续记录24h 。
由专门技术人员对24h 动态心电资料进行计算机回放,采用自动分析和人机对话的方式,依据临床心电图学的诊断标准〔1〕,对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在剔除房颤、伪差、干扰后借助软件计算获取HRV 参数。
1.3观察指标①房性心律失常:持续或阵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房速,偶发或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②室性心律失常:偶发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凡期前收缩数>720次/24h (即30次/h )为频发。
③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
④24h 平均心率、最快心率、最慢心率。
⑤HRV :SDNN (24h 正常窦性RR 间期的标准差)、SDANN (24h 内每5min 窦性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 (24h 内相邻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一定时间内相邻RR 间期差值>50ms 的次数占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

力,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乙肝病毒的表面,若人体中含有乙肝病毒,则存在Pre-SlAg。
乙肝病毒附着在肝细胞上,最不可或缺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氨基酸的21~47片段,只要这一区段保持完好,变异的病毒便具有传染性[8]。
Pre-SlAg可用于诊断早期乙肝病毒感染;同时,还可用于评判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临床可将Pre-SlAg作为HBeAg、HBV-DNA两项指标的补充[9]。
此外,乙肝病毒外壳上的蛋白不仅有Pre-Sl,且有Pre-S2和Pre-S3,其中Pre-Sl 参与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侵袭,病毒上存在的Dane颗粒、管形颗粒均含有Pre-Sl,在病毒装配、复制、感染和刺激机体、引发免疫反应方面,Pre-Sl均发挥关键作用[10]。
HBV-DNA代表乙肝病毒的遗传基因,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代表乙肝病毒活动频繁、传染性强。
本研究结果表明,HBeAg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Pre-SlAg阳性率为80.00%(36/45),低于HBV-DNA的阳性率86.67%(39/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Pre-SlAg和HBV-DNA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上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BV-DNA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中,Pre-SlAg阳性率为85.71%(60/70),高于HBeAg的阳性率57.14%(40/70),此外,Pre-SlAg、HBV-DNA和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72.5%(58/80)、87.5%(70/80)和56.25%(45/80),表明乙肝病毒的检验中Pre-SlAg同样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优于HBeAg;以HBV-DNA为金标准,Pre-SlAg的诊断准确率为82.86%,说明Pre-SlAg检验可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对判断乙肝病毒传染性等有显著价值,对检验准确率影响显著,临床应将其用于乙肝病毒检验。
参考文献[1]Weijuan Cai,Liang Yin,Shaoliang Wang,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s of the E-selectin gene,hep-atitis B virus DNA copies,pre-S1antigen and clinical outcomes during chronic hepatitis B[J].Int J Clin Exp Med,2015,8(2):2893-2898.[2]张燕,崔瑞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应用价值及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35,37.[3]石龙姣,张兰胜.前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7,36(12):39-40,46.[4]谭磊,韩愈,石庆芬.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69-71.[5]Yang Z,Li S,Liu H,et al.Stable and efficient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 antigen and preS1epitope fu-sion protein(S/preS1)in CHO cells[J].Sheng Wu Gong Cheng Xue Bao,2013,29(12):1808-1816.[6]王书华,张立平,陈六生.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乙型肝炎病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37(1):101-102.[7]张海雁,刘方鹤,葛存兴,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和HBV-DNA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3458-3459.[8]Nimisha Harshadrai Bhoola,Anna Kramvis.Expression ofwild-type or G1862T mutant HBe antigen of subgenotype A1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the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in Huh7cells[J].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2017,98(6):1422-1433.[9]Eung Chang Lee,Seong Hoon Kim,Seung Duk Lee,et al.High-dose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hepatitis B virus-DNA/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patients afte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6,22(14):3803.[10]邹小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验价值及对检验准确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8):4099-4100.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李艳红,武娟(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湖北仙桃4330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效果。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效果 ,本文特选取 6 0 例2 0 1 5 年 4月至 2 0 1 6年 4月我 院心 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 患者作 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 下: 1
贫 . 3 检查方法 所用仪器为高美仪 N e t 1 2 . 0 版十二导联动态心 电监测 系统 , 为所有患者安装该仪器 2 4 h 后取下 , 通 过 电脑进 行 回放 ,通过 “ 动态心 电 图”分 析 系统对 2 4 h 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断标 准 , 且 已经确 诊 的患 者 ; ( 2 ) 对2 4 h动 态 心 电 图
不 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 , 该类疾病 目前在我国的发 检查有 一定 的了解 , 愿意配合检查的患者 ; ( 3 ) 精神
病率居全国首位 ,该疾病严重时常对患者的生命安 全产生极大威胁 ,但该疾病早期常无显著的临床表 现, 以致贻误最佳治疗时间 , 对患者造成不 良影响 , 故 在 疾 病早 期 对 患 者进 行 诊 断 的 意义 重 大I ] 。为 了
研 究对 患有心 血管 疾病 的中老 年患 者进 行 2 4 h动态
正常 , 神志清楚 , 能完整流畅回答出研究人员提出的 有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的患者 ; ( 4 ) 在研究人员的讲 解下 , 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熟悉 , 自愿参 与其 中, 并在 书面 知情 同意 书上 签字 的患 者 ; ( 5 ) 本研 究 在 医院伦
心 血 管病 防 治知识
2 0 1 6年 第 1 1 期
l
始 论 著 /社 区人 群 防 治 农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2 4 h动态心 电图临床分析
杨 宏 斌
( 云 南省 玉溪 市江 川 区人 民 医院 , 云 南 玉溪 6 5 2 6 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发表时间:2017-05-26T14:04:21.9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6期作者:刘书娟段彬彬
[导读] 探讨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电图室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380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中年患者(150例),观察组为老年患者(230例),均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利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监测能够提高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并提高对心律失常及心机缺血的诊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老年心血管疾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078-02 心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无法全面观察患者心电活动信息,容易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异常变化发生误诊漏诊。
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能够检测患者24h内全部的心电活动信息,提升临床诊断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1]。
本研究分析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380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30例,男121例,女109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8.4±4.7)岁;对照组150例,男81例,女69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3.3±4.6)岁;所有患者均为心血管疾病者,均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MORTARA公司产的全息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监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使用注意事项及心理引导,指导患者根据平时生活习惯进行作息,监测期间不可饮用咖啡、酒精等,避免剧烈运动。
使用时医师将电极黏贴在规定位置,插入存储卡,连续24h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结束后由自动操作系统对其监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再由心电图室医师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估。
1.3 观察指标
①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②心肌缺血,ST段下斜或呈水平,下移距离≥1mm,下一次发作时其基线恢复多于上一次ST段基础的1min,ST段改变持续超过1min[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见表1
观察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158例心肌缺血中,无症状心肌缺血131例(82.19%),有症状心肌缺血27例(17.09%);对照组78例心肌缺血中,无症状心肌缺血33例(42.31%),有症状心肌缺血45例(57.69%);观察组有症状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心肌缺血症状均在0:00-8:00时段发生率最高。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起病隐匿,使用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无法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各个时段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确定因素。
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具有自动分析、监测、多画面展示、打印等功能,能够准确记录患者
各个时间段的心脏活动及心率变化,进而增加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出率,尤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短暂及阵发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极为明显[3]。
通过对中老年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能够对其心率及心肌情况及时掌握,并合理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预后判断[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有症状心肌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平均心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说明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更高,而中年患者在心肌缺血严重程度方面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对疾病的控制,并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邓毅斯.761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3):34-35.
[2]何凯.88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6):69-71.
[3]缪京莉,蒋红,侯晓平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60例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91-1292.
[4]蔡文渊,滕婷婷,施晶晶.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J].当代医学,2016,22(3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