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3)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美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先秦典籍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得分/总分A.《吕氏春秋》1.00/1.00B.《左传》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2单选(1分)《食猪肉》中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描写的是后人传颂九百年的名肴“”。

得分/总分A.红烧狮子头B.东坡肉1.00/1.00C.红烧肉D.梅菜扣肉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单选(1分)关于饮食的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一书中。

得分/总分A.《论语》1.00/1.00B.《楚辞》C.《离骚》D.《山鬼》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4单选(1分)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得分/总分A.4000年左右1.00/1.00B.2000年左右C.1500年左右D.3000年左右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5单选(1分)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得分/总分A.老子1.00/1.00B.韩非子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6单选(1分)“地菜煮鸡蛋”是江南汉族地区节日的节令食品。

得分/总分A.端午节B.七巧节C.中秋节D.三月三1.00/1.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7单选(1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促孕的食俗。

得分/总分A.车前子1.00/1.00B.韭菜C.鸡蛋D.马齿苋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8单选(1分)中国古代宴席由分餐制向合食制的转变,大约始于以后。

得分/总分A.汉代B.宋代C.唐代1.00/1.00D.明代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9单选(1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菜点发展的交融期。

这一时期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加强。

中国菜点在各区域和各民族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融合交汇。

其主要特点之一是烹调原料。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中国饮食文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食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用的主要调味品?A. 盐B. 糖C. 醋D. 酱油2.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个地区以辣味风味著称?A. 四川B. 广东C. 浙江D. 湖南3. 以下哪一种食物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常见的主食?A. 面条B. 米饭C. 馒头D. 包子4.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食材被视为滋补佳品?A. 燕窝B. 鲍鱼C. 龙虾D. 牛肉5. 中国饮食文化中,以下哪种饮品被视为茶的皇后?A. 龙井茶B. 普洱茶C. 铁观音D. 红茶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的统一。

2. 粤菜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主要菜系之一。

3. 中国饮食文化中,饭后吃水果是常见的习俗。

4. 花样繁多的烹饪技巧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5. 饮茶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传统之一。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八大菜系。

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3.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个例子。

四、论述题请论述中国饮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的体现和作用。

五、应用题请你设计一份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晚宴菜单,并解释每道菜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六、综合题请你结合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谈谈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生活的关系。

以上是一份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考试试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答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期末考试一、试题内容
一、单选题
1.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
A.礼仪
B.清淡
C.和谐
D.营养
2.中国的饮食传统以()为主要特征。

A.葱蒜
B.五香
C.汤汁
D.新鲜
3.随着时代发展,中国饮食文化衍变到()。

A.招待宾客
B.家庭内部
C.社会娱乐
D.国外开拓
4.中国人最重视的饮食文化是()。

A.招待宾客
B.家庭内部
C.酒色
D.节日
5.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
B.兴旺
C.传统
D.精致
二、多选题
1.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可贵的是()。

A.还原
B.创新
C.清淡
D.营养
2.中国饮食文化中特有的礼仪习俗有()。

A.分叉
B.分碗
C.分手
D.拍手
3.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渠道有()。

A.书籍
B.老师
C.家庭
D.宗教
4.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的礼仪形式称为“包子”,其主要表现在()。

A.亲属关系
B.文化传统
C.政治文化
D.宗教信仰
5.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味觉有()。

A.麻
B.辣
C.酸
D.甜。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
装………………………
订………………………
线…………………………….
中国饮食文化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30分)
1、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二是三是
2、中国饮食文化有一个宠大的工业系统,这个系统犹如一座大厦。

构成这一
大厦骨架的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大系列。

3、中国烹饪原料的属性可分为:动物性原料、、、
人工合成原料四类。

4、熟制的目的是使半成品或生坯成为卫生、容易消化、
熟食品。

5、四川风味由风味风味风味组
成。

6、黄酒是以或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
化、发酵、压榨而酿成。

7、干白葡萄酒含有醇及多种氨基酸,有强
身等功效。

8、酒礼是饮酒的确、,我国自古有“酒
以成礼”之说。

9、中国对食品的审美标准,传统上一般概括为、、味
道、四大要素。

10、养生之道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大学问,他的目的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使
人,。

二、名词解释:(20分)
1、饮食消费文化:
2、理化检验:
3、行茶:
4、趣序:
5、养生之道;
出题人田坤
阅卷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姓名:班级:考号:
三、简答题:(20分)
1、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征?2、面点操作一般流程是什么?
3、汉族的节日食俗都包括哪些?4、中国饮食的审美原则是什么?5、中国审造型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四、论述题:(30分)
1、试论述中国饮食审美的内容都包括什么?
2、在制馅过程中,馅心的制作时,有几点被经常强调?
3、简述藏族、朝鲜族、白族、壮族、回族有哪些饮食禁忌。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茶与酒文化一、选择题1.茶的故乡在(B)A日本B中国C印度D巴西2. 《茶经》的作者是(A)A陆羽B神农氏C有巢氏D共工氏3.《茶经》中记载茶的名子除了“茶”以外还称为(ABCD)A槚B蔎C茗D荈4.茶在我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饮品(D)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5.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D)A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6.传说中,茶被发现是基于它的哪种功效(B)A贡品B药用C食用D饮用7.从制茶工艺角度看,红茶区别与其他茶的最主要特征是(A)A 深度发酵B萎凋C揉捻、D干燥8.红茶与绿茶的区别有哪些(ABCD)A制作工艺B茶叶形态C茶汤颜色D饮用口感9.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是(D)A红茶B黑茶C花茶D绿茶10.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的红茶是(A)A祁门红茶B大吉岭红茶C锡兰高地红茶D阿萨姆红茶11.绿茶具有的特点有(ABCD)A香高B味醇C形美D耐冲泡12.绿茶制作工艺经过的过程(A)A杀青-揉捻-干燥B发酵-揉捻-干燥C杀青-发酵-干燥D杀青-干燥-压缩13.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ABCD)A炒青绿茶B烘青绿茶C蒸青绿茶D晒清绿茶14.炒青特点: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较强,炒制杀青主要包括(ABCD)A长炒青B圆炒青C细嫩炒青D扁炒青15.白茶我国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精品。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的种类有(ABCD)A银针B白牡丹C贡眉D寿眉16.青茶也称乌龙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

下列哪个省不是乌龙茶主要产地(B)A福建B浙江C广东D台湾17.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其鲜叶制成青茶质量最佳。

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品质最好的产于(A)A福建安溪县B福建福鼎C福建崇安D福建政和18.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芽茶和黄大芽茶。

黄茶属于部分发酵类,制作方法与绿茶相似,具有绿茶的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一、饮食文化的定义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

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

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

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

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2、饮食文化的传统性(1)饮食选料、用料上形成“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2)饮食以“味”为主,并辅以色、香、味、形、器等。

(3)饮食重视食疗。

除饮食外,重视食疗、养生等,是现代功能食品的“源”。

3、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1)中华民族的博食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1万种以上。

(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

(3)风味流派众多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川、鲁、苏、粤、浙、湘、闽、徽8大菜系。

还有许多地区性的乡士、养生素食等风味有百种之多的风味流派。

4、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日本的茶道、豆腐的制作,馒头制作等在元代就传到日本。

直到目前日本的食法、食谱、食典、食俗等方面都有中国饮食的痕迹。

中国饮食文化历年真题

中国饮食文化历年真题

中国饮食文化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的“国饮”是A.黄酒B.白酒C.汤D.茶2.中国饮食文化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A.制度体系B.文化体系C.价值体系D.人文体系3.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烹饪开始于A.陶器使用B.以火熟食C.海盐调味D.燔谷成熟4.周代的宴会种类繁多,其中练习和比赛射箭集会时举行的宴饮被称为A.燕礼B.射礼C.乡饮酒礼D.献礼5.川菜的代表性名菜之一是A.松鼠鳜鱼B.油爆双脆C.金龙脆皮乳猪D.樟茶鸭子6.菜系开始南北分野是在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7.西周时期的三酒指的是事酒、昔酒、清酒,其中事酒是A.祭祀用酒B.宴会用酒C.陈年老酒D.清淡的酒8.“藏钩”这种酒戏盛行于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9.属于绿茶的是A.武夷岩茶B.黄山毛峰C.铁观音D.君山银针10.明代是中国茶文化的转折期,在制茶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大量制作饼茶B.大量制作散茶C.大量制作团茶D.大量制作绿茶11.饮食消费时往往犹豫不决,常观望别人,受别人选择影响的消费者的个性气质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12.中国古代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凶礼指的是A.宾客之事B.祭祀之事C.冠婚之事D.丧葬之事13.荞面粑粑做的最富有特色的西南少数民族是A.傣族B.白族C.彝族D.布依族14.我国餐饮界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研制出不少的美味菜肴,其中“老蚌怀珠”源于小说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5.白居易是唐代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饮食方面的作品之一是A.《老饕赋》B.《槐叶冷陶》C.《荔枝图序》D.《山家清供》16.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了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称为A.治长B.祭酒C.道长D.酒正17.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重点要保护A.心脏B.肝脏C.肺脏D.肾脏18.春困除了因为人的机体还没有顺应春季气候外,还有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19.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属于内层的是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价值文化20.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全球正在发生饮食文化的A.第三次变革B.第四次变革C.第五次变革;D.第六次变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在中国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末期出现了调味,人们最早使用的调味品有酸梅和______。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闭卷考试)一、名词解释1、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合。

2、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

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3、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4、孔孟食道: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5、果腹线: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一般表现为简单再生产)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量质食物的社会性极限标准。

6、果腹层: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的社会基础层次,由社会广大最底层民众构成,是反映民族食生活基本水平的社会层次。

该层次的食生活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

7、饮食文化创造线:位于果腹线之上的相对稳定的饮食生活社会性标准。

8、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9、中华饮食文化圈:以历史上中国版图为传播中心,以相邻或相近受中华饮食文化影响较深、彼此关系紧密的广大周边地区连接而成的饮食文化地域空间的历史存在。

10、饮食文化层:中国饮食史上,由于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饮食生活的不同社会层次。

11、满汉全席:中国清代光绪初期形成的官场筵式,又称满汉大席或满汉酒席,是康熙年间满席-汉席、道光时期满汉席的承续发展。

其基本特征是燕翅等海珍与烧烤菜肴的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校名称考场班级姓名座位号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试卷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核分人题分15 10 10 15 30 20
复查人
说明: 1、必须在试卷上答题,否则成绩无效。

2、必须使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答题,不得用铅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
确答案写入()内,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尚未写成的《中国文化目录》一书中便有一个独立的饮食篇其作者是()。

①梁启超②顾康伯③梁漱溟④张起钧
2.明确将饮食指出应归为“文化”的当首推()先生。

①林语堂②张光直③孙中山④张起钧
3.中国饮食文化的近代研究是由()学者率先开始的。

①日本②大陆③香港④台湾
4.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官指标是()。

①看质②闻香③观色④尝味
5.孔子思想核心和精神世界的支点是一个()字。

①仁②爱③礼④学
6.茶事活动中贯彻的精神就是()。

①茶艺②茶道③茶经④茶话
7.在我国众多茶馆中,最突出社会功能的茶馆类型是()茶馆。

①四川②杭州③北京④广东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的高度概括。

①孔子食道②孟子思想③本味主张④烹调工艺
9.明代茶艺,习惯在茶中加入()。

①盐②糖③姜④果仁
10.我国食品雕刻的代表之作“镂鸡子”出现在()代。

①商②晋③汉④唐
11.藏人饮茶,茶中调入()谓之“茶”,否则称谓清茶。

①油酥②黄油③牛奶④羊奶
12.道教饮食注重“服食辟谷”,即(),以灭“三尸”。

①不吃大米②不吃五谷杂粮
③不吃五谷以外的食物④不吃大米以外的食物
13.腊八节起源于()教。

①佛②道③伊斯兰④基督
14.宋代皇室饮食中,肉类消费几乎只用()肉。

①鱼②牛③羊④鸡
15.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大约在(②)代渐渐为民间采用。

①周②汉③唐④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汉代的饮食养生理论家和实践
者的是()。

①嵇康②葛洪③陶洪景④封衡⑤忽思慧
2在烹饪中善于吸收中、西烹饪技术精要而独树一帜的菜系由()
①粤②港③闽④川⑤澳
3清代宫廷宴会烹饪技艺水平不断提高,颇具规模的由()。

①万寿宴②圣宴③朝宴④佳宴⑤千叟宴
4造成人们之间形成不同饮食文化层次是由于()。

①经济②政治③科技④年龄⑤文化
④蒸馏⑤配香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是()和
()。

2、冬至节又鲜明的冬令饮食特点,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
()”之谚语。

3、美食家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
)、(),并从事理想食事研究的人。

4、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的食物结构。

5、原始宗教以自然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相信()。

6、吃()饭是中国家庭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表现。

7、古代文人饮低度酒,低酌慢饮,酒精刺激(),使兴奋中心缓慢形成,
有一种渐入佳境的功用和效果。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饮食文化层
2、饮食文化圈
3、绿茶
4、孔子食道
5、饮食民俗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滞后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3.简述佛教饮食习俗。

4.简述茶的常见分类方法,并各举二三例。

5.简述“十美风格”的基本内容。

6.简述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1.试述中国饮食文化层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Array
2.试论庶民大众的食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