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韩国设计
当代韩国设计的崛起

当代韩国设计的崛起作者:刘杨来源:《艺海》2010年第02期韩国设计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萌芽的,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三星、LG、现代等这样的设计品牌。
虽然韩国设计从全方位上还不能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相比,但是韩国设计在学习和借鉴外来元素的同时还结合了本国的人文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让人在不经意中惊叹设计作品爆发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艺术在某些方面类似、同源。
中国设计也正处于探索阶段,目睹了韩国设计取得的进步之后,在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中国设计师也应不断借鉴吸收韩国设计崛起的有益经验,从而走出一条属于本国特色的设计道路。
一、韩国文化艺术的特性溯源韩国艺术文化历史,在与中国装饰图案纹样上的对比上看,尤其是在文化共识方面,无论是古代、近代、现代,还是当代两国都有许多相同或者近似之处。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的话,可以说韩国文化是包含中国北方大陆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与南方海洋文化的混合体。
民族的血泪历史和原汁原味的儒教侵染,让韩国呈现出集体主义的大一统;而民主社会自由开放的空气,又让韩国社会充满多元化和创造性,儒家思想的外包装,自由创意的精神内核,这是韩国文化形成的原因。
首先是儒家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
在韩国,儒学现已成为一种宗教——儒教。
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便是仁义礼智信,因此,韩国文化的道德标准也是几乎以这个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容的。
其次是西方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这影响主要来源于美国。
尤其是二次大战对韩国起到了直接影响。
六十年代以前,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对韩国的援助是巨大的,由此而带来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近半个世纪以来,韩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到欧美各国留学,这些知识精英回国时,他们带回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更多的是各种西方文化的理念。
对韩国影响最大的西方思想是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
所以韩国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便是“混性”:就是把很多东西掺和在一起形成的文化。
大韩民国书评

《大韩民国史》书评以前曾经给小文章或是简短的小说写过些书评,心里有什么直言便好。
而如今这么一本专业的书籍放在我的面前,让我去写书评,我不由得战战兢兢,无从下笔了。
的确,我觉得金光熙老师是高看我们了,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刚学木匠活的小学徒,对着磅礴的故宫建筑群指指点点一样,我已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了,怎么做呢?硬着头皮的自不量力?还是望而却步?好吧,我姑且把我那点浅显的看法搬上来吧,幸好老师是不会责罚我的,那就仗着胆子写吧!既是书评,就先介绍一下这本《大韩民国史》吧,由于时间紧,读的较为匆忙,所知寥寥,我觉得《大韩民国史》一书,是韩国的一部奋斗史,一部发展史,作者对于韩国历史的了解之深刻,从这本著作中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
这本书,是一部“系统·简明·准确”的《大韩民国史》,它是一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介绍的《大韩民国史》。
作者曾去韩国留学,做访问学者,更有诸多机会参阅韩国最新的文献资料,所以,广泛搜罗韩国的档案资料、学术成果,历史线索极为清晰,另外于书中旁征博引,最后,克服诸多困难,于2014年初出版发行。
这部《大韩民国史》,时间起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终于2014年初,是目前最新和最简明而翔实的当代韩国史。
对于想要了解韩国历史的人来说——外交、外贸了解必备参考,旅游和留学的深入指南。
对于热爱韩国文化的人来说——韩国的精神和现状是怎样的?读这本书都会找到答案。
翻开这本漆红色封面的《大韩民国史》,仿若翻开了被尘埃掩埋的韩国历史,一个个历史名人,无论褒贬,无论对错,他们的名字都在韩国的历史中熠熠生辉。
从文人独裁的李承晚到优柔寡断的张勉,从带给韩国经济腾飞,高歌猛进的朴正熙、全斗焕,还有卢泰愚、金泳三,还有国民政府的金大中和参与政府的卢武铉,当然,还有李明博……这些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从这些政府首脑的更替,韩国政坛的跌宕,可见一斑。
史书总是要围绕名人的,所以我觉得看史书不单单是看历史的发展,历史事件,学学那些历史名人的精神似乎也颇为不错。
韩国首尔明洞建筑的时尚氛围

韩国首尔明洞建筑的时尚氛围首尔明洞是韩国首都首尔市的一个时尚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时尚氛围而闻名。
这里汇集了国内外知名品牌、时尚设计师的精品店以及酒吧、咖啡馆等休闲场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朝圣。
本文将介绍韩国首尔明洞建筑的时尚氛围,从五个层面进行探讨。
1. 建筑风格的多样性首尔明洞的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韩屋和传统的韩式建筑,与现代的玻璃幕墙大楼和现代主义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多样性体现了韩国建筑史上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反映了首尔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2. 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在首尔明洞,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为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众多的建筑物都以时尚、创意和独特为特点,其整体外观与内部设计都精心布局,以满足人们对时尚购物、娱乐和社交的需求。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商业场所,更是展示时尚文化和潮流的窗口。
3. 艺术与设计的融合首尔明洞的建筑注重艺术和设计的融合,突出了个性的表达和创新的精神。
许多建筑物外墙都涂鸦了艺术家的作品,墙面上的彩绘和艺术装置使整个街区充满了生机和艺术气息。
同时,建筑内部的装饰和陈设也多采用了时尚的设计元素,使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艺术的美感。
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在时尚与潮流的背后,首尔明洞的建筑也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理念。
许多建筑物采用了节能设施和绿色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的设计和布局中,也考虑到了通风和自然光的利用,提供了一个舒适和环保的空间。
5. 社交与互动的场所韩国首尔明洞的建筑不仅仅是购物的地方,更是社交和互动的场所。
街区内设有众多的餐厅、咖啡馆和酒吧,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尝美食、享受下午茶或是夜生活。
此外,街区还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演出,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社区。
总结:韩国首尔明洞建筑的时尚氛围凭借其多样的建筑风格、形式与功能的结合、艺术与设计的融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以及社交与互动的场所而闻名。
韩国实习品读《道德经》论文

韩国实习品读《道德经》论文摘要:如果懂得这种“上善若水”真谛并且向往这样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我们是能够慢慢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的,即便改变不了那我们也是能真正地做到欣然接受身边的一切。
笔者有幸在2014年被“国家汉办”选拔为赴韩汉语志愿者,因此在韩国有任期11个月的实习机会。
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笔者也亲身体验到了中韩文化深厚的渊源性。
而笔者一直以来最喜欢的古代经典讲义则是《道德经》,因此萌发了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在韩国亲身体验的相关的文化案例做具体分析,主要结合《道德经》中关于“道”的精髓并在人和自然、人和人自身、人和社会这三层关系上分析韩国继承并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即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谦退不争的道德观,由此挖掘其思想的在现代中国的价值。
1、从《道德经》中人和自然的关系看韩国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永远是人类必须关注的大问题,但是谈及韩国的环境保护确实需要从“小”着眼。
首先是关于韩国的垃圾分类,还未到韩国的时候就已经听说韩国的垃圾是要分类的,而且也质疑着是每个韩国人都会有遵守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国家规定吗?来到韩国之后发现韩国人真的是规规矩矩地做好了垃圾分类。
在学校办公室和教室的垃圾桶都是“抽屉式的”分层回收不同性质的垃圾,在每个公寓里有固定的回收垃圾的地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必须按照规定严格分类,一经发现未分类将强制性接受高额罚款金。
但是在大街小巷里却没有像中国那样各式各样的垃圾桶,因为韩国曾经明文规定取消道路两边的垃圾桶,这就减少了公共场合乱扔垃圾的机会。
虽然这些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是正是像中国一则公益广告的标语一样:一个人一小步,社会一大步。
虽然垃圾分类在中国也一直在提倡着,大街小巷的垃圾箱也有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字样,但是每个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力却有待增强,然而我们必须相信自古至今保有顺其自然态度的14亿中国人定会在环境保护上作出更为卓越的一大步。
谈及这种顺应自然的生存状态我们将不得不谈及老子道论哲学的根本内容即“无为”。
韩国街头风格设计理念

韩国街头风格设计理念韩国街头风格设计理念700字韩国街头风格是一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时尚感和前卫的风格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其设计理念与韩国文化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折射出这个国家的活力和青春。
首先,韩国街头风格强调个性和创意。
韩国年轻人在穿着上十分注重个性和独特性,他们喜欢用鲜艳的颜色、大胆的图案以及激进的剪裁来展示自己的时尚态度。
他们追求与众不同,不愿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而是希望通过穿着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韩国街头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创新和独立设计。
其次,韩国街头风格注重舒适和实用。
在韩国,人们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因为他们不仅追求时尚,还追求舒适。
他们喜欢选择柔软和带有弹性的面料,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更加自由自在。
此外,他们还喜欢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轻松自在地度过一天。
此外,在韩国街头风格中,还注重细节的处理。
细节是成功的关键,韩国街头设计师善于运用各种细节来增加设计的质感。
例如,他们喜欢使用亮色的拉链、别针和纽扣等小配件,用来打破原有的设计风格,使设计更加有层次感和感官冲击力。
他们还注重选择合适的配饰,如帽子、围巾、耳环等,来提升整体的时尚感。
最后,韩国街头风格设计理念强调年轻和活力。
年轻是韩国街头风格的关键词之一,他们倡导年轻人们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活力,通过时尚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个性。
在韩国街头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们勇于尝试各种新颖的设计和搭配,他们敢于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活力和年轻的态度,韩国街头风格才能够成为国际时尚的热点。
总之,韩国街头风格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时尚感和前卫的风格而备受年轻人的喜爱。
它强调个性和创意,注重舒适和实用,追求细节的处理,展现年轻和活力。
这些都使得韩国街头风格成为国际时尚的一股新势力。
日本设计与韩国设计的差异比较

日本设计与韩国设计的差异比较摘要: 艺术设计可以反映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及技术水平,艺术设计的精神性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时尚,所以说艺术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需要结合发展的,传统式设计的基础和产生条件,时代是设计的发展基础物质,只有这两者有效的结合,才能创造完美的艺术设计,为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质的飞跃。
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的伴随,而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也总是充满各国的民族性,蕴涵鲜明而浓郁的民族气质的,他们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
艺术作品充满民族性的关键是有民族精神的国家,是人们理解事物和观察的独特方法和视觉的世界。
各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关键词:日本;韩国;现代设计;历史比较;趋同化;差异性日本现代设计与韩国现代设计历经了战后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战争,至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并强烈的呼吁在中国市场上吹起了"和风","韩式潮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设计的产品通常是各具特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这个中国现代设计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日韩两国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整理分析,以及建立于此的对比研究,中国设计现在规划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直接关系。
韩国现代设计外观以白色等单色调为主,慷慨,造型简介大方,十分典雅。
深受年青人的喜爱,该设计更适合年轻女性。
例如,韩国的三星手机,是“韩流热潮”的完美体现,它纯色壳的流线型的时尚设计,绝大多数人看了赏心悦目,赞赏有加!对人们来说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日本现代设计的外观形态新颖奇特,思想构造天马行空质朴中不失时尚,把人工和自然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既有自然本质的淳朴,又囊括人工天马星空的思想!例如索尼手机,索尼手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外观形态精美,款式多样,但其质地不佳。
然而,就索尼手机的外观来讲,索尼手机的设计无疑是很精美的。
公共空间赏析-韩国天安广场

整个室内由于长柱上圆形平台的层层堆叠,形成一系列复杂的曲线,形成了自 己独有的特色。平台的天花板投下的光圈增强了曲线的重复,空间变得更圆滑,使 内部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而大量的使用白色建筑内饰面,最低限度的减少了人工 照明的需要
公共空间赏析
Galleria Centercity 韩国天安广场
1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 기
galleria centercity由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UNstudio(联网工作室)完成,
这是一个位于韩国天安市的多层百货公司。这个项目着眼于为顾客提供一个难忘 的经历,让他们在商业建筑中不仅能体验到购物的乐趣,还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和 社交活动。UNtudio建筑事务所试图将百货商店与博物馆和社会活动空间结合起 来,以吸引参观者。
宏伟的规模上的视觉假象
立面为双层幕墙处理,双层的外观以垂直窗棂创造出很强立体感的错视画样式 衔接而成,使得这座建筑在视觉上产生了倾斜的尺度感。
多媒体外观——世界上同性质中最大的照明表面
日间,建筑映射单色的光线,而在晚上这些轻柔的色彩用来生成环绕大型 发光表面的彩光波浪。光的设计与建筑平行,放大了双层外观的构造。UNStudi o特别设计的电脑制作动画与灯光设计相结合,诉说着百货公司的主题,例如时 尚,例如时事,例如艺术和大众生活。
6
谢谢观赏
7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
기
浅析韩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不 同的历 史文 化 和 审美情 趣 。从 而感 受 到 了传 统与 现代 结 合 的艺 中丰 富 的想象 力 、 明亮 的色 彩 、精 炼 的造 型 、趣味 性 的表 现 手法 术 魅 力 。从表 面 上看 ,现 代 的韩 国社 会 是一 个 受西 方文 化 影响 很 都对 强化 作 品 的视觉 效 果起 到 了重 要 的作 用 。作 品 中既包 含着 韩
大众文艺美术与设计浅析韩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李萌萌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22随着88年举行的汉城奥运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赛事以及出国旅游的开放使韩国设计从全球化的角度开发与发展韩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政府对于设计产业的扶持韩国的设计影响力逐步扩大使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应运而生
深 的 国家 。但 是 从韩 国众 多 设计 师 的优秀 作 品 中我们 可 以看 到 ,
在韩 国 的设计 中很 多现代 设 计作 品 中都 不乏 传 统元 素 的存在 。设 计师 在运 用 西方 的现 代构 成 形式 , 结合传 统 元 素进 行设 计 。将 传 统 元 素进 行再 设 计 , 以符 合现 代 人 的审 美喜 好 ,我们 在 运用 传 统 艺 术 与现 代 设计 的 结合 来做 设计 的 时候 , 并不 能只 是 单纯 的把 传 统 纹 样放 在设 计 作 品 中。这 种 “ 拿来 主 义 ”只 是去 传统 艺术 和 现 代 设 计相 结合 的 概念 的表 面 理解 。传 统 文化 的再 设 计 需要 的并 不 是简单的传统 图案,而是对传统艺术 的精神、文化理念的一种再 呈 现 。在 设计 的过程 中,首 先要 明确 设 计理 念 。借 用 具有 象征 意 义 的传 统 图形 的时候 ,要 首先 发 掘它 所代 表 的某 种 精神 文化 ,从 而 对 图形进 行变 化 ,再设 计 。 韩 国是一 个 历史 悠久 的 国家 ,韩 国在 文 学 艺术 等方 面 都有 自 己的特 色 。韩 国的艺 术文 化 既继 承 了 民族 传 统 ,又 吸 收 了外 国艺 术 的特 长 。在 韩 国很 多设 计师 也 都利 用传 统 文化 中 的要 素进 行 再 设 计 ,将 传统 文 化要 素和 现 代设 计模 式 相 结合 ,既 有着 强 烈 的韩 国风格 ,又不 缺 乏现 代感 。在 让 人们 了解 韩 国 文化 的 同时 ,也 对 韩 国 国家 形象 的 宣传 起到 了很 重 要 的作用 。韩 国的 金教 满 教授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韩国设计
——之新锐建筑”Creative space kring”
摘要:无疑,现代设计的文化为当代韩国建筑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其核心的理性主义具体表现在了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技术与艺术、功能与空间形式、传统与当下等等。
而现代建筑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并未出现像中国这样既宽又深的鸿沟。
关键词:现代设计文化韩国建筑文化
Abstract:certainly, modern design for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Korean buildings built good foundation, the core of rationalism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tages of each aspect, such as technology and art, functions and spatial form, traditional and then, etc. But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did not appear such as China is wide and deep divide.
Keywords:modern design culture South Korea architectural culture
引言: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韩国设计界比中国设计界的思路似乎要宽许多,对传统文化的保留不仅仅是从复杂形式到简单形式的简单提炼,而是从多方面、多层次来解释传统的,并保留了精华的部分加以再应用。
正文:据世界一些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东亚,即中、日、韩三国,东亚人的想象力是非常伟大的,自古以来睹物思情的超凡能力使这个地狱的人们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字和文字的表达,这方面的成就就远远超过了物质方面所取得的技术性成就。
东方人认同坐地日行八百里、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样的道理,并以此为价值标准来衡量人的智慧。
我们反过来看,一方面无边无际的想象,一方面又能在各种观照的尺度之间任意的逍游。
新近落成的“Kring”大厦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它位于首尔江南区的“creative space kring”是韩国设计界近来最引以为豪、具有标志性的新悦建筑,这个建筑是以水滴的形式为造型的原点,并在不同的尺度范围内给予深入的表现,这种独特性的形式拓展和演绎方法在视觉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生活中平静的水滴在不同的时间规范和空间规范之下表现出了律动、平和、变幻、交织、激荡,甚至是吞吐吸旋等多样的表情,相互和谐与相互矛盾的景象在空间处理、界面装饰盒建筑造型上不断出现,展示了当代审美中新发现的一种重要视角,令人叹为观止。
Keum Ho建筑公司投资并建设了这个非凡的文化创意建筑,它于2008年6月向公众开放。
它的创意不仅仅体现在变幻莫测的形式语言的组织上,也体现于其新奇的功能组织上。
“Creative Space Kring”的建筑面积7741㎡,拥有多种功能。
首层包括艺术品交易展览、时尚的推广和发布,还有一个小型影院“Kring Cinema”放映艺术和独立电影,影院由韩国一个名叫“为了艺术的电影公司”经营,其收入全部用于帮助韩国电影业发展新的电影语言;二层设有开放型的咖啡厅,由首尔一家著名的“咖啡名家”品牌来经营,其收入也全部用于资助韩国当代艺术活动,二层另外两个独立的空间是用于展览、讲座和推广时尚的多功能厅;三层是投资方以样板间的方式来描述未来居住风格和高格调的生活方式;顶层建有一个大型的空中花园(Sky Garden),花园式开放性的,为市民提供晚会、音乐会、露天电影和婚礼多种活动,标志着未来建筑和城市进一步通融的发展趋势以及私有领域向公共性蜕变的可
能。
“Creative Space Kring”的功能组织开创了一种新兴文化空间,积极地反映了当代市民文化中艺术存在状态。
“感受”、“分享”、“交互”是用以概括这种组合、复杂和流变中形态的关键词。
“Creative Space Kring”的设计师是韵生同40设计集团的代表人物、韩国国民大学教授兼Gallary Jung Mi So馆长Jang,Yoon-Gyoo,他的合作者是Shin,Chang-Hoon,他们希望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还想留给人们一个永久记忆的心灵标志。
他们试图在这个项目中集中表现出伦敦泰特美术馆、巴黎蓬皮杜美术馆和纽约MOMA 美术馆的感觉。
在设计中他们应用了分形几何学的一些原理,取得了震撼性的视觉效果。
同时他们还大量应用了新媒体技术和空间相融合,丰富了空间的表情,甚至将艺术品直接融入建筑界面变成了空间的一部分,这些先锋性的建筑观点和技术为这一建筑永远铭刻于人们的心灵奠定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Kring”的建筑类型是很奇特的,它是当代文化和经济模式发展的新的综合体,是自1980年代以来文化空间不断演变的当下状态。
目前这种状态的驱动主体已经由国家转为民间行为,而民间行为可以被看做一个社会成熟的表现,因为民间行为的背后乃是种觉悟和自觉意识的萌芽与成长。
“Kring”是一个艺术格调出众的创意建筑,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的载体,是各种新悦的艺术形式推广和展示的场所。
商业的和艺术的,私有的和公共的,机会主义的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对立中不断进行相互渗透,终于达成了谅解。
“Kring”的建筑气质也反映出这种特质,室内色彩施以极端自私的“白色”及不断流动的空间形态所传达的“公共性”构成了建筑内部空间的主题格调,对雨滴的个人体验和公共认识亦通过一种主观意向和客观景象的放大同时呈现出来,以此来形成对观赏者情绪变化的影响、诱导。
项目的策划者和建筑师提出的“感动、分享、交互”的建筑空间主张,及表达了面向当代文化的设计者对空间的理解,也表现出了非公共性的社会机构走向公共和开放的一种心理变化。
在传统的城市之中,建筑像个堡垒一样维护着主人的利益和隐私,个人透过厚厚墙壁上所开的空洞窥视着公共领域中的活动,而公共领域中的路人对那些隐蔽在门窗洞口之后的生活和面孔施展着丰富的想象、猜测。
现实中,人只是城市名义上的主人,但却不是每一个空间的主人。
城市被私有的境界所分割,然后将民众驱赶至所谓的公共领地,比如广场、公园和街道。
城市法定的公共空间保护着公共性诉求的底线,因此虽然表面上街道和广场上挤满了看客,而人和人、集团与集团的界限、戒备却在不断的建造活动中被强化着。
现实中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建造”总是将一块土地、一个空间的公共性转化为私有,只有更多的人对此熟视无睹罢了。
“Kring”在建筑空间的公共性气质的营造和公共性质的转变上进行着有效地尝试,其建筑顶端设置的那个宛若花园和广场般的公共空间“Sky Garden”,在建筑的末端向天空敞开了胸襟,也向所有的城市公民敞开了大门。
所有的人可以自由的出入这个空间,在此游览、留影、驻足仰望或孤坐沉思。
现代主义在韩国扎根与其近代以来政治指向的变化不无关系。
站在北美及欧洲体系中的韩国是世界上一直存在着的两大政治体系地理意义上的前沿,正如其国旗上来自中国的阴阳鱼图案之中的小圆点,虽然身处东亚板块,其态度却一直靠近西方,这种政治态度决定了其文化虽然身处东方,但受着西方文化的浸染。
他们在设计教育方面的主张非常鲜明,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在韩国,设计界和艺术界是各自独立的,但我并未看到设计和艺术之间的巨大隔阂,反倒是他们对于中国设计专业和美术专业在理论体系方面关系如此之密切也表示出愕然,从这种诧异的表情中我似乎看到他们在背后的窃喜。
我以为设计的独立性是一种标志性的觉悟状态,设计的独立并非是意味着本体系的封闭,而是意味着对设计本体存在的认同。
参考文献:1《室内设计师》中国工业出版社第八页到二十页
2网址:/shejishi/2009-01-21/2359326_3.htm室内——韩
国新锐建筑Creative space K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