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控制的方法
腐蚀及腐蚀控制

建立数字化防腐管理系统,整合腐蚀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实现智能化分析和 决策支持。
环境友好型防腐技术的探索
绿色防腐涂料
研发低毒、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型防腐涂料, 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微生物防腐技术
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金属进行防腐蚀处理,具有环保、高 效、低成本等优点。
3
残余应力
金属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可以提高腐蚀速 率。
03
腐蚀控制方法
防腐材料选择
耐腐蚀材料
选择对特定腐蚀介质具有 高耐受性的材料,如不锈 钢、钛合金、工程塑料等。
复合材料
利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特 性,通过复合形成具有优 异耐腐蚀性能的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 材料表面的性质,以提高 其耐腐蚀性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 物的结构和材料,延长建筑物的使用 寿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建筑行业中,常用的腐蚀控制技术 包括防锈涂料、耐候钢、防腐木等。
交通运输行业
1
交通运输行业是腐蚀控制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 领域,因为该行业涉及到大量的金属结构和设备, 如车辆、船舶、飞机等。
2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常用的腐蚀控制技术包括防 腐涂层、防锈油、金属喷涂等。
对某些金属,通过外加电流使其阳极氧化,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牺牲阳极保护
利用电位较负的金属作为牺牲阳极,为被保护金属提供电子,降低 腐蚀速率。
环境控制与缓蚀剂
环境控制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pH值等,以降低腐蚀速率。
缓蚀剂
在腐蚀介质中添加少量缓蚀剂,通过化学作用抑制金属的腐蚀反应。
防锈包装
将金属物品包装在防锈材料中,以隔绝空气和水分,防止腐蚀发生。
金属腐蚀的控制方法

1 . 3 按缓 蚀剂 对金属表 面状态 的影 响分 类 ,可分为 成膜型缓 蚀剂 和 吸 附型缓蚀 剂 。 1 . 4 按 环境介 质不 同 ,可分为 中性介 质缓蚀 剂、酸性 缓蚀 剂 、气 相 缓蚀 剂等 。 2 . 缓蚀 剂的作 用机理
2 . 1吸 附 理 论
吸附理 论 认为 ,许 多有机 缓蚀 剂属 于表 面活 性物 质 ,有机 分子 由 亲水 疏油 的极 性基 和疏 水亲 油 的非极性 基 两部分 组成 。 当将它 们加入 到介 质 中时 ,缓 蚀 剂的 极性 基 因定 向吸附 排列在 金属 的表 面 ,从表 面 上排 出 了水 分 子或 氢离子 等 腐蚀性 介质 ,或者使 介质 的分 子或 离子 接 近金 属表面 ,从而起 到缓蚀 作用 。
三、缓蚀 剂防腐 方法
1 . 缓蚀 剂的分 类
1 . 1 按 缓蚀剂 的化学组 成分类 ,可将缓 蚀剂 分为无机 缓蚀 剂和有 机 缓蚀 剂 。 1 . 2按缓 蚀 剂对 电极 过 程 的影 响分 类 ,可 把缓 蚀 剂分 为 阳极 缓 蚀 阴极缓 蚀剂和 混合型 缓蚀 剂。 剂、
2 . 2 成膜 理论 成 膜理 论认 为 ,缓蚀 剂 的分 子能 与金 属或腐 蚀性 介质 的离 子发 生 化学 作用 ,其 结果 在金 属表 面生 成了 具有 保护作 用 的、不 溶或难 溶 的 化合物 膜层 ,从而起 到 了缓 蚀 的作 用 。 2 . 3电极 过程 抑制理论 电极过 程 抑制理 论认 为 ,缓蚀 荆之 所 以起到缓 蚀 作用 ,是 由于缓 蚀剂 的加入 抑制 了 金属在 介质 中发 生腐 蚀 的 电化 学过 程 ,从而使 腐蚀 速率 减慢 ,即起到 了缓蚀作 用 。 ‘
20
…
丝 1 3 年月 8 J ■
金属腐蚀及控制

金属腐蚀及控制什么是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指的是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本身的质量、性能以及外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的过程。
金属腐蚀是一种多因素、多种体系、多种形式的不可避免的破坏过程。
金属腐蚀的主要类型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其中,电化学腐蚀是最为严重的一种金属腐蚀形式,占到了所有金属腐蚀形式的90%以上。
金属腐蚀的危害金属腐蚀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造成损害,使其失去或降低了原有的性能。
比如金属的强度、韧性、延展性、硬度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对原材料和成品的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缩短。
3.金属腐蚀会加快机械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导致设备的降效、停机等问题。
4.金属腐蚀还会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给环境带来影响。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本身的结构和性能。
不同金属的结构和性能存在差异,不同金属对于腐蚀的抵抗能力也不同。
2.介质的性质。
介质的PH值、含氧量、温度、湿度、化学成分、流速等都会对金属的腐蚀起到重要影响。
3.外部因素的影响。
如电场、光照、机械应力、震动等。
4.工艺和设备的影响。
加工、制造、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因素也会导致金属腐蚀。
金属腐蚀的控制金属腐蚀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用耐腐蚀金属材料。
钢铁、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腐蚀能力不同,因此在选材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采取防腐措施。
通过物理屏障或涂层的方式实现对金属的保护,如在金属表面涂上陶瓷、金属氧化物等。
3.对介质进行处理。
通过对介质的控制和处理降低腐蚀速度,如调整PH值、降低温度等。
4.采用电化学控制方法。
利用电位差和电位梯度对金属进行处理,例如利用阳极保护、阳极氧化等技术。
5.合理设计结构和工艺。
通过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措施降低金属的腐蚀风险。
结论金属腐蚀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金属破坏过程。
01 腐蚀及腐蚀控制

9 of 39
Name of Division, Function, Segment, Product 腐蚀电池
如果腐蚀发生,会有4个要素形成腐蚀电池:阴极/阳极/金属通道/电解液
返回通道(金属) Return Path (Metallic)
电子流 Electron Flow
Electrolyte
腐蚀和腐蚀控制—目录
腐蚀的定义 影响腐蚀速率的要素 腐蚀环境的分类 腐蚀控制
Name of Division, Function, Segment, Product
腐蚀环境的分类 什么是 ISO 12944?
ISO =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 () 它是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标准组织: • 在九十年代中期,涂料工业与腐蚀专家一起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研究有关钢结 构的防腐问题 - 这就是 ISO 12944,正在世界各地逐步取代国家标准和地区 标准; ISO 1294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 • 旨在帮助腐蚀工程师和腐蚀研究专家采用最佳的方法防止新建钢结构的腐蚀; • 适用于除了微生物、化学品、机械作用、火等介质以外的所有钢结构的涂料体 系防腐保护;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 化学腐蚀。
4Fe+3O2+H2O= 2Fe2O3·H2O
Name of Division, Function, Segment, Product
Name of Division, Function, Segment, Product
钢
Name of Division, Function, Segment, Product
ISO 12944:2007 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
腐蚀控制的方法

腐蚀控制的方法1. 根据使用的环境,正确地选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2. 对产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装配、储存等环节中的腐蚀;3. 采用各种改善腐蚀环境的措施,如在封闭或循环的体系中使用缓蚀剂,以及脱气、除氧和脱盐等;4. 采用化学保护方法,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5. 在基材上施加保护涂层,包括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全面腐蚀是常见的一种腐蚀。
全面腐蚀是指整个金属表面均发生腐蚀,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全面腐蚀速度也称均匀腐蚀速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重量法和深度法。
局部腐蚀主要有点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湍流腐蚀等。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点蚀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腐蚀形式,具有较大的隐患性及破坏性。
点蚀表面直径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
一般只有几十微米。
点蚀发生的条件1.表面易生成钝化膜的材料,如不锈钢、铝、铅合金;或表面镀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如碳钢表面镀锡、铜镍等。
2.在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易发生点蚀,如不锈钢在卤素离子的溶液中易发生点蚀。
3.电位大于点蚀电位(Ebr)易发生点蚀。
影响点蚀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合金成分、表面状态及介质的组成,pH 值、温度等,都是影响点蚀的主要因素。
不锈钢中Cr 是最有效提高耐点蚀性能的合金元素,如与Mo、Ni、N 等合金元素配合,效果最好。
降低钢中的P、S、C 等杂质含量可降低点蚀敏感性。
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后耐点蚀。
预防点蚀的措施:(1)加入抗点蚀的合金元素,含高Cr、Mo 或含少量N 及低C 的不锈钢抗点蚀效果最好。
如双相不锈钢及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2)电化学保护。
(3)使用缓蚀剂。
常用的缓蚀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等。
缝隙腐蚀可发生在所有金属和合金上,且钝化金属及合金更容易发生。
任何介质(酸碱盐)均可发生缝隙腐蚀,含Cl-的溶液更容易发生。
天然气管道的腐蚀及控制措施

天然气管道的腐蚀及控制措施【摘要】天然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腐蚀会导致管道的损坏和泄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腐蚀机理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包括介质成分、温度、压力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控制管道腐蚀,可以采取外部涂层防腐和阴极保护技术等措施。
外部涂层防腐可以保护管道表面免受腐蚀物质的侵蚀,而阴极保护技术则通过施加电流使管道处于保护电位,防止腐蚀的发生。
综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腐蚀,保障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天然气管道腐蚀的控制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腐蚀机理、影响因素、腐蚀控制、外部涂层、阴极保护、控制措施、防腐、重要性、综合方法、避免管道腐蚀1. 引言1.1 天然气管道的腐蚀及控制措施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而天然气管道则是将天然气从采气地输送到各个城市和工业区域的重要设施。
天然气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腐蚀的影响,而管道的腐蚀可能会导致管道泄漏、损坏甚至爆炸等严重后果。
对天然气管道进行腐蚀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腐蚀是管道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介质的腐蚀性、管道材料、温度、压力等。
为了有效地控制管道腐蚀,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外部涂层防腐和阴极保护技术。
外部涂层防腐可以有效隔离管道和外界介质的接触,减缓腐蚀速度。
而阴极保护技术则是通过在管道表面施加外电流,使管道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管道腐蚀。
综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腐蚀,保障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对于天然气管道腐蚀的控制至关重要,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腐蚀机理管道腐蚀是由于管壁与介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金属材料损伤。
腐蚀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管道腐蚀的主要机制之一。
在介质中,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形成具有一定电化学活性的电解质溶液界面。
第五章腐蚀的控制方法

第五章腐蚀的控制⽅法第五章腐蚀的控制⽅法在不同情况下引起⾦属腐蚀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根据不同情况采⽤的防腐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产实践中⽤的最多的防腐技术⼤致可分为如下⼏类:1、合理选材,根据不同介质和使⽤件选⽤合适的⾦属材料和⾮⾦属材料;2、阴极保护:利⽤⾦属电化学腐蚀原理,将被保护⾦属设备进⾏外加阴极化以降低或防⽌⾦属腐蚀;3、阳极保护,对于钝化溶液和易钝化⾦属组成的腐蚀体系,可以采⽤外加阳极电流的⽅法使被保护⾦属设备进⾏阳极钝化以降低⾦属腐蚀;4、介质处理,包括去除介质中促进腐蚀的有害成分(例如锅炉给⽔的除氧)调节介质的PH 值及改变介质的湿度等;5、添加缓蚀剂。
往体系中添加少量能阻⽌或减缓⾦属腐蚀的物质以保护⾦属;6、⾦属表⾯覆盖层。
在⾦属表⾯喷、射、渗、镀、涂上⼀层耐蚀性好的⾦属或⾮⾦属物质以及将⾦属进⾏氧化处理。
使被保护⾦属表⾯与介质机械隔离⽽降低⾦属腐蚀;7.合理的防腐蚀设计及改进⽣产⼯艺流程以减轻或防⽌⾦属的腐蚀。
每⼀种防腐蚀措施都有其应有范围和条件。
使⽤时要注意。
对⼀种情况有效的措施,在另⼀种情况下就可能是⽆效的;有时甚⾄是有害的。
例如:阳极保护只适⽤于⾦属在介质中易于阳极钝化的体系,如果不能造成钝态,则阳极极化不仅不能减缓腐蚀,反⽽会加速⾦属的阳极溶解。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采取单⼀的防腐蚀措施其效果并不明显,但如果采⽤两种或多种防腐蚀措施进⾏联合保护,就⽐单⼀种⽅法效果好得多。
对于⼀个具体的腐蚀体系究竟采⽤哪种措施的防腐蚀,应根据腐蚀原因,环境条件各种措施的防腐蚀效果,施⼯难易以及经济效益综合考虑。
第⼀节合理选⽤耐腐蚀材料⼀、设备的⼯作条件(介质,温度和压⼒)对材料的要求设备的⼯作介质的情况是选材时⾸先要分析考虑的。
例如⼯作介质是硝酸,其为氧化性酸,应选⽤在氧化性介质中易形成氧化膜的材料,如不锈钢,铝,钛等⾦属材料,稀硝酸⽤不锈钢,浓硝酸⽤纯铝;如果⼯作介质是盐酸,其为还原性酸,应选⽤⾮⾦属材料。
腐蚀与防护-第十四章-腐蚀控制方法

➢防止环境诱发破裂(应力作用下的 腐蚀)
环境诱发破裂是由机械应力和腐蚀联 合作用产生,包括应力腐蚀破裂和腐蚀 疲劳。防止这类破坏的措施旨在消除拉 应力、交变应力的腐蚀环境,如尖角以 圆角过渡,如果可能时使两者一并除去
➢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要合理
设备装置的布置应尽量避免相互之间可能产 生的不利或有害影响,如贮液设备、液体输送 设备或排泄设备应与电控设备留有一定的安全 距离。
境 染 性 和 酸 酸酸 和
酸水氧 氟
性溶非
非
化酸
大液氧
氧
性和
气
化
化
溶烧
介
介
液碱
质
质
液
B 材料的物理、机械和加工性满足设备或物 件的设计与制造要求
结构材料耐蚀性、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弹 性、塑性、冲击韧性、疲劳性能等)、物理性能 (如耐热、导电、导热、光、磁及密度、比重等)、 工艺性能(如机加工、铸造、焊接性能等)达标。
(5)防腐蚀工艺设计
金属材料在加工制造、装配及贮运等过程中,可能发生 腐蚀或留下腐蚀隐患.因此必须重视防腐蚀工艺设计。
速度<0.05 mm/y
腐蚀速度 0.05~0.5 mm/y 腐蚀速度 0.5~1.5 mm/y 腐蚀速度>1.5 mm/y
C 腐蚀试验
• 进行腐蚀试验。资料中所列的使用条件未 必与实际使用条件完全一致
• 腐蚀试验应是接近十实际环境 • 腐蚀实验可分为:实验室试验、现场挂片
试验、实物试验 • 获得可靠的材料腐蚀性能数据
材料 (1)选择恰当的耐蚀材料(预定环境)
(2)研制更优良耐蚀性能的新材料(使用环境中)
环境 降低环境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 界面 (1)避免设备暴露表面局部区域条件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腐蚀控制的方法1. 根据使用的环境,正确地选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2. 对产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装配、储存等环节中的腐蚀;3. 采用各种改善腐蚀环境的措施,如在封闭或循环的体系中使用缓蚀剂,以及脱气、除氧和脱盐等;4. 采用化学保护方法,包括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5. 在基材上施加保护涂层,包括金属涂层和非金属涂层。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全面腐蚀是常见的一种腐蚀。
全面腐蚀是指整个金属表面均发生腐蚀,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全面腐蚀速度也称均匀腐蚀速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重量法和深度法。
局部腐蚀主要有点蚀(孔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湍流腐蚀等。
点腐蚀(孔蚀)------是一种腐蚀集中在金属(合金)表面数十微米范围内且向纵深发展的腐蚀形式,简称点蚀。
点蚀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腐蚀形式,具有较大的隐患性及破坏性。
点蚀表面直径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
一般只有几十微米。
点蚀发生的条件1.表面易生成钝化膜的材料,如不锈钢、铝、铅合金;或表面镀有阴极性镀层的金属,如碳钢表面镀锡、铜镍等。
2.在有特殊离子的介质中易发生点蚀,如不锈钢在卤素离子的溶液中易发生点蚀。
3.电位大于点蚀电位(Ebr)易发生点蚀。
影响点蚀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合金成分、表面状态及介质的组成,pH 值、温度等,都是影响点蚀的主要因素。
不锈钢中Cr 是最有效提高耐点蚀性能的合金元素,如与Mo、Ni、N 等合金元素配合,效果最好。
降低钢中的P、S、C 等杂质含量可降低点蚀敏感性。
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后耐点蚀。
预防点蚀的措施:(1)加入抗点蚀的合金元素,含高Cr、Mo 或含少量N 及低C 的不锈钢抗点蚀效果最好。
如双相不锈钢及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2)电化学保护。
(3)使用缓蚀剂。
常用的缓蚀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等。
缝隙腐蚀可发生在所有金属和合金上,且钝化金属及合金更容易发生。
任何介质(酸碱盐)均可发生缝隙腐蚀,含Cl-的溶液更容易发生。
晶间腐蚀是金属材料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沿着材料的晶界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
这种腐蚀是在金属(合金)表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晶粒间失去结合力,金属强度完全丧失,导致设备突发性破坏。
许多金属(合金)都具有晶间腐蚀倾向。
其中不锈钢、铝合金及含钼的镍基合金晶间腐蚀较为突出。
如有应力存在,由晶间腐蚀转变为沿晶应力腐蚀破坏。
贫化理论认为,晶间腐蚀是由于晶界析出新相,造成晶界附近某一成分的贫乏化。
如奥氏体不锈钢回火过程中(400-800℃)过饱和碳部分或全部以Cr23C6 形式在晶界析出,造成碳化物附近的碳与铬的浓度急剧下降,在晶界上形成贫铬区,贫铬区作为阳极而遭受腐蚀。
对于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来说,不存在碳化物在晶界析出引起贫铬的条件。
但一些实验表明,低碳,甚至超低碳不锈钢,特别是高铬、钼钢,在650-850℃受热时,在强氧化介质中,或其电位处于过钝化区时,也发生晶间腐蚀。
铁素体不锈钢在900℃以上高温区快冷(淬火或空冷)易产生晶间腐蚀。
即使极低碳、氮含量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也难免产生晶间腐蚀。
但在700-800℃重新加热可消除晶间腐蚀。
由此可见,铁素体不锈钢焊后在焊缝金属和熔合线处易产生晶间腐蚀。
18Cr-9Ni 钢在温度高于750℃时,不产生晶间腐蚀,而在600-700℃区间,晶间腐蚀倾向最严重。
当温度低于600℃时,需长时间才能产生晶间腐蚀倾向,温度低于450℃时基本不产生晶间腐蚀倾向。
检验某种钢材是否有晶间腐蚀倾向,一般采用敏化处理工艺。
钢材加热到晶间腐蚀最敏感的,恒温处理一定时间,这种处理工艺称为敏化处理,产生晶间腐蚀最敏感的温度叫敏化温度。
18-8 不锈钢最敏感温度为650-700℃,产生晶间腐蚀倾向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1-2小时。
不锈钢中,除了主要成分Cr、Ni、C 外,还含有Mo、Ti、Nb 等合金元素。
它们晶间腐蚀的作用如下:1.碳:奥氏体不锈钢中碳量越高,晶间腐蚀倾向越严重,导致晶间腐蚀碳的临界浓度为0. 02%(质量分数)。
2.铬:能提高不锈钢耐晶间腐蚀的稳定性。
当铬含量较高时,允许增加钢中含碳量。
例如,当不锈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从18%提高到22%时,碳的质量分数允许从0.02%增加到0.06%。
3.镍:增加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
可能与镍降低碳在奥氏体钢中的溶解度有关。
4.钛、铌:都是强碳化物生成元素,高温时能形成稳定的碳化物TiC 及NbC,减少了碳的回火析出,从而防止了铬的贫化。
防止晶间腐蚀的措施:(1)降低含碳量。
当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在0.03%以下时,即使在70 0℃较长时间回火也不会产生晶间腐蚀。
(2)加入固定碳的合金元素。
对含Ti、Nb 元素的18-8不锈钢,在高温下使用时,要经过稳定化处理。
即在常规的固溶处理后,还要在850-9 00℃保温1-4 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以充分生成TiC 及NbC。
(3)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能使碳化物不析出或少析出。
但对含Ti、Nb 的不锈钢还要进行稳定化处理。
(4)采用双相钢。
采用铁素体和奥氏体双相钢有利于抗晶间腐蚀。
由于铁素体在钢中大多沿奥氏体晶界分布,含铬量又较高,因此,在敏化温度受热时,不产生晶间腐蚀。
选择性腐蚀(选择腐蚀)是指多元合金中较活泼组分或负电性金属的优先溶解。
这种腐蚀只发生在二元或多元固溶体中,如黄铜脱锌,铜镍合金脱镍,铜铝合金脱铝等。
比较典型的选择性腐蚀是黄铜脱锌。
石墨化腐蚀灰口铸铁在土壤、矿水、盐水等环境中使用时常发生选择性腐蚀。
灰口铸铁的铁素体相对石墨是阳极,石墨为阴极。
铁被溶解下来,只剩下粉末状的石墨沉积在铸铁的表面上,称此现象为“石墨化”腐蚀。
虽然石墨化腐蚀是一个缓慢而均匀的过程,但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长期埋在土壤中的灰口铸铁管道发生的石墨化腐蚀,它可使铸铁丧失强度和金属特性。
应力腐蚀(SCC)是指金属材料在特定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脆性断裂。
材料会在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断裂,因此应力腐蚀又称为“灾难性腐蚀”。
应力腐蚀发生的条件:发生应力腐蚀断裂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敏感材料。
合金比纯金属更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一般认为纯金属不会发生应力腐蚀断裂。
(2)特定的腐蚀介质。
对某种合金,能发生应力腐蚀断裂与其所处的特定的腐蚀介质有关。
而且介质中能引起SCC 物质浓度一般都很低。
(3)拉伸应力。
拉伸应力有两个来源。
一是残余应力(加工、冶炼、装配过程中产生),温差产生的热应力及相变产生的相变应力;二是材料承受外加载荷造成的应力。
一般以残余应力为主,约占事故的80%左右,在残余应力中又以焊接应力为主。
金属与合金所承受的拉应力愈小,断裂时间愈长。
应力腐蚀可在极低应力下(如屈服强度的5%-10%或更低)产生。
一般认为当拉伸应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不再发生断裂破坏,这个临界应力称应力腐蚀开裂门槛值,用K1SS 或临界应力σth表示。
防止或减轻应力腐蚀的措施:(1)合理选材。
尽量避免金属在易发生应力腐蚀的环境介质中使用。
如接触海水的热交换器,采用普通软钢比不锈钢更好。
双相钢抗SCC 性能最好。
(2)控制应力。
在制造和装配金属构件时,应尽量使结构具有最小的应力集中系数,并使与介质接触的部分具有最小的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往往是引起SCC 的主要原因。
碳钢构件在650℃退火1h,可消除焊接引起的残余应力;冷加工后的黄铜件,如经过退火消除残余应力后,可避免在含H2O 及NH3 气氛或含NH4+的水溶液中开裂。
(3)改变环境。
通过除气、脱氧、除去矿物质等方法可除去环境中危害较大的介质组分。
还可通过控制温度、pH 值,添加适量的缓蚀剂等,达到改变的环境的目的。
(4)电化学保护。
通过电化学保护使金属离开SCC 敏感区,从而抑制SCC。
(5)涂层。
好的镀层(涂层)可使金属表面和环境隔离开,从而避免产生SCC。
疲劳腐蚀是指材料或构件在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脆性断裂。
一般来说,抗点蚀能力高的材料,其抗腐蚀疲劳性能也较高。
大气腐蚀的特点是金属表面处于薄层电解液下的腐蚀过程,因此其腐蚀规律符合电化学腐蚀的一般规律。
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主要有湿度和大气成分等。
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1)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在碳钢中加入Cu、P、Cr、Ni 及稀土元素可提高其耐大气腐蚀性能。
(2)采用有机和无机涂层及金属镀层。
(3)采用气相缓蚀剂。
(4)降低大气湿度。
海水腐蚀一般常把海水近似地看作质量分数为3%或3.5%的NaCl 溶液。
实际海水中含盐量用盐度或氯度表示。
盐度是指1000g 海水中溶解固体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一般海水的盐度在3.2%~3. 75%之间,通常取3.5%为海水的盐度平均值。
海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很高,占总盐量的58.04%。
影响海水腐蚀的因素:(1)盐类。
海水中的盐类以NaCl 为主。
(2)pH 值。
海水一般处于中性,pH 值在7.2~8.6 之间。
(3)溶解氧。
(4)温度。
(5)流速。
防止海水腐蚀的措施:(1)研制和应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
如钛、镍、铜及其合金,耐海水钢(Mariner)。
(2)阴极保护。
腐蚀最严重处采用护屏保护较合理,也可采用简易可行的牺牲阳极法。
(3)涂层。
除应用防锈漆外,还可采用防止生物玷污的双防油漆,对于潮汐区和飞溅区的某些固定的钢结构可以使用蒙乃尔合金包裹。
土壤腐蚀的几种形式:(1)充气不均匀(氧的浓度差别)引起的腐蚀。
(2)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
(3)微生物引起的腐蚀。
防止土壤腐蚀的措施:(1)采用涂料或包覆玻璃布防水。
(2)采用电化学保护,多采用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与涂料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3)采用金属涂层或包覆金属,镀锌层等。
以前,应力腐蚀指的是在拉应力下的材料在低于其屈服极限的情况下的突然断裂,但是近几年学术界倾向于将所有应力与腐蚀介质协同作用下的材料的提前断裂均归于应力腐蚀,比如以前讲到的疲劳腐蚀现在也归于应力腐蚀的一种。
而且肖继美先生也提出在压应力下发现了材料的应力腐蚀,所以应力腐蚀的范围越来源宽泛了。
常见的应力腐蚀有:锅炉钢的碱脆、黄铜的氨脆、不锈钢的氯脆,对于管线钢会在碳酸盐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介质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