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暂行)

合集下载

浅谈宜春乡村旅游发展

浅谈宜春乡村旅游发展

宜 春学 院学 报
J u a o c u olg o r l fYih n C l e n e
Vo. O. No 5 13 . 0c. 0 8 t2 o
浅谈 宜春 乡村 旅 游发 展
易 清传
( .宜春 学院 ,江 西 宜春 1
郑 爱英
易 琦2
360 ) 300
业城市 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 国家发展起来。 随着 2 0世纪 5 O年代 以后 旅游业 的迅 速扩 展,乡村 旅游更 是蓬勃发 展,引起 了学者们 的极 大兴趣 ,取得 了许多有价 值的研究成果 。乡村旅 游在 发达 国家农 村地 区迅 速 开展 , 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 的农村地 区的发展起 到了非常重要
随着国家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落实乡村旅游迅速发各地乡村旅游客源大增据报道今年五一期间厦门市民选择休闲农业和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50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小长假的新亮点江西省制定了关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绿色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
第3 0卷 第 5期 20 0 8年 l O月

宜 春 市 发 展 乡村 旅 游 优 势 分析
1 .区位 优 势 。 宜春 位 于 ,更大范 围来 看位 于东部长三 角、东南 闽三角 、南部 珠三角交叉地 ,发展 乡村旅 游交 通发达 ,通过高 速公路实
现 了 长 沙 、南 昌 2小 时 通 达 ,动 车 可 6小 时 抵 达 上 海 ;不
城 市 ,拥 有 国 家 园 林 城 市 、 国家 卫 生 城 、中 国优 秀 旅 游 城
以前扶持 10 0个农 村旅游 特色村 。此 举将 大大 推进我 国 00 的乡村旅游事业 ,同时也是对我 国新农村 建设 的大力支持 ,

乡村旅游度假村标准

乡村旅游度假村标准

乡村旅游度假村标准乡村旅游度假村标准格式文本:一、概述乡村旅游度假村是指位于乡村地区,以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为特色,提供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农业体验等服务的旅游设施。

为了规范乡村旅游度假村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以下标准。

二、基本要求1. 选址合理:乡村旅游度假村应选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远离工业污染和噪音干扰。

2. 设施完善:度假村应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会议等基本设施,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3. 环境保护:度假村应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度假村,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4. 安全保障:度假村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急救设备。

三、建筑规划与设计1. 建筑风格:度假村建筑应与当地乡村特色相融合,注重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现,不追求奢华和浮夸。

2. 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度假村的建筑布局,注重景观和空间的统一性,使游客能够充分欣赏自然风光。

3. 设施设备:度假村应配备舒适的客房、餐厅、会议室、娱乐设施等,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标准。

4. 通风采光:建筑设计应注重通风采光,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减少能源消耗。

四、服务标准1. 接待服务:度假村应提供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包括接待、入住、送别等环节,提供游客所需的信息和帮助。

2. 餐饮服务:度假村应提供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注重本地特色菜肴的推广,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

3. 游览导引:度假村应提供专业的导游和导览服务,为游客介绍当地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

4. 农业体验:度假村应提供农业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农耕、采摘等活动,增加互动性和乐趣性。

五、管理与运营1. 人员培训:度假村应培训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保证服务质量。

2. 设备维护:度假村应定期检查设备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备。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观光农业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申报范围1、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农业厅、省旅游局确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确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4、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中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专业村;每市推荐1—3个项目单位二、申报条件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允许经营农业生产、采摘以及餐饮住宿等项目。

(附营业执照复印件);2、年接待观光采摘人数超过5万人次,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上,有土特产品,有餐饮住宿接待条件。

(附景观照、生产场景照、接待场景照、产品照等有关10口寸照片5张);3、每年举办农业节庆活动(附宣传资料);4、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项目单位的项目申报书要附上述条件资料并填写基本情况登记表(加盖县农委公章)。

同时上报拟建项目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其中企业自筹资金不得少于省扶持资金三、扶持内容1、精品农业采摘园建设。

建设以珍稀果品和蔬菜新品种为主的采摘园,让游客在采摘体验中,充分享受收获的乐趣。

重点从珍稀果品蔬菜品种的引进和栽培设施环节予以补助支持。

2、现代农业体验区建设。

开发农业新技术应用的现代农业生产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充分体验认识现代农业。

重点从现代农业仪器设备购置予以补助支持。

3、农家乐规范化建设。

发展供游客吃住和体验的农家乐项目,对农家乐开设农户实行标准化管理。

重点从庭、院、居、卫、厨改造等环节予以补助支持。

5、农业节庆活动。

鼓励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农业基础条件每年举办有特色的农业节庆活动,从宣传资料印制、宣传片制作、主题活动场所建设等环节予以补助支持。

四、组织管理1、县农委对企业上报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初审并以正式文件报市农委主管部门。

同时负责审核和批复项目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并报市农业主管部门和省农产品加工局,负责项目实施中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项目验收工作。

2、县农委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管,对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三年内项目再申请资格。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定规程DB36∕T 1339-2020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定规程DB36∕T 1339-2020

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申创评定 (2)附录A (规范性) 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分细则 (5)引 言本文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落实江西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需要。

1、依托江西优越的旅游资源禀赋和越来越凸显的区位交通优势,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助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转型升级,真正将江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经济优势;2、积极推进江西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品牌创建,构筑更多优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项目、业态产品,提升江西文旅整体品牌形象,助推江西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发展目标;3、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个抓手,推动、规范和引领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文旅融合项目的品牌引领、创新示范带动效应,达到促进江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文化保护与传承、激发和拉动市场消费等综合作用。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定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基本要求及申创评定的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域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已正式运营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66 旅游业基础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676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满足人们文化需要而生产、储存、分配和提供文化精神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国家旅游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2.15•【文号】•【施行日期】2014.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景区管理正文农业部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认定名单公示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3]1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2014]1号)要求,2014年,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

通过自愿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核和专家评审等程序,拟认定北京市平谷区等37个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等100个点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现将拟认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名单予以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7天内(2014年12月21日前)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或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反映。

联系电话:************,************。

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2014年12月15日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元氏县、承德市双滦区山西省阳城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黑龙江省木兰县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宜兴市浙江省兰溪市、新昌县安徽省霍山县福建省泰宁县、连城县江西省武宁县山东省泗水县、临朐县河南省登封市湖北省远安县湖南省新化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广东省博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海南省琼海市重庆市武隆县四川省武胜县贵州省凤冈县云南省澄江县陕西省柞水县甘肃省两当县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大连市庄河市宁波市宁海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附件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公示名单北京市通州区第五季富饶生态农业园延庆县四季花海农园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沙井子三村蓟县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河北省迁西县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观光园宣化县假日绿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园临城县尚水渔庄武安市白沙村休闲农业园区山西省忻州市凤凰山生态植物园阳泉市华北奕丰生态园长治市襄垣富阳绿盈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园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黑里河松枫山庄科右前旗玫瑰庄园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万通旅游度假村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山水庄园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辽阳市三禾农业观光园区吉林省抚松县康红农特产种植场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朝鲜族民俗村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兰西县锡伯部落宾县滨州镇友联村上海市崇明县泰生示范农场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松江区雪浪湖生态园江苏省如皋市长江药用植物园无锡市绿源农业观光园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琵琶湾生态农庄台州市三门农博园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野藤葡萄休闲观光园嘉兴市南湖区梅花洲农业休闲园安徽省东至县江南农业科技园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和县林海旅游农业观光园福建省邵武市云灵山庄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仙游县聚仙堂生态旅游山庄永安市天斗生态文明示范区江西省婺源县江岭风景区石城县通天寨荷花园区浮梁县瑶里梅岭山庄新建县溪霞怪石岭旅游景区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泰安市岱岳区道郎镇里峪村日照市淞晨茶文化产业园兰陵县国家农业公园河南省驻马店市老乐山休闲农业产业园嵩县车村镇天桥沟村济源市养生嘉源休闲观光园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中华紫薇园大冶市龙凤山生态园休闲度假村竹溪县龙王垭生态文化观光园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怡心生态园长沙市开福区新富豪云尚庄园城步苗族自治县神龙山庄湘潭市昭山示范区山那边度假村广东省东菀市清溪生态农业产业园连州市湟川三峡-龙潭度假区潮州市紫莲度假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古渔村阳朔县百里新村休闲农业示范区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万宁市兴隆热带花园琼海县博鳌美雅乡村公园重庆市涪陵区南沱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园铜梁区巴岳山?玄天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开县奇圣现代观光农业生态产业园合川区铜梁洞森林公园友缘山庄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曙光休闲观光农业园丹棱县梅湖湾度假村泸州市江阳区醉美江湾农业园什邡市箭台村贵州省福泉市黄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示范园赤水市金钗石斛生态示范园云南省香格里拉县藏龙休闲观光园宁洱县磨黑镇澄江县禄充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白定村陕西省汉中市西乡钧鑫农场合阳县洽川温泉度假村铜川市新区照金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西安市沣东新城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甘肃省皋兰县古梨园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景泰县条山农庄青海省共和县生态休闲农庄互助县高寨青海四和撒拉文化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神林山庄永宁县鹤泉湖生态度假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民俗风情园奇台县壹方阳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大连市庄河市银月湾民俗生态观光园厦门市同安区莲花罗汉山休闲农业园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五一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工农业旅游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推进工农业旅游的发展,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以提高旅游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

一、示范点的基本要求(一)地理环境要求1、康养环境。

示范点应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良好的区域内,具备良好的康养条件。

2、自然景观。

示范点要具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山川河流、湖泊海岸、草原湿地等自然风光。

3、人文景观。

示范点要注重人文观光资源开发,如古迹遗址、文化景观、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

(二)旅游服务要求1、旅游设施要求。

示范点要配备完善、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如住宿餐饮、娱乐健身等各类设施。

2、服务质量要求。

示范点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产品差异化,为游客提供优质、专业、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三)旅游经济要求1、旅游发展方向要求。

示范点要思考未来旅游发展方向,注重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创新和升级。

2、经济效益要求。

示范点要注重旅游经济效益,掌握市场变化,把握旅游产品创新和升级的时机,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创收能力。

二、评定标准的具体指标(一)综合实力指标1、规划和建设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现代化水平,设施配套完备性等情况。

2、经济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的旅游收入、综合经济增长、创收能力等情况。

3、旅游资源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的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特色性、原创性等情况。

4、旅游服务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的服务质量、智能化水平、精细化水平等情况。

5、品牌影响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所获荣誉等情况。

(二)示范点建设指标1、新建和改造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新建和改造项目的质量、规模、特色等情况。

2、景区功能指标。

评审机构将评估示范点景区功能的完备性、实用性、独特性等情况。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通知-农企发[2012]9号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通知-农企发[2012]9号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通知正文:----------------------------------------------------------------------------------------------------------------------------------------------------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认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通知(农企发〔2012〕9号)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0]2号)要求,2012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继续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

通过基层单位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决定认定北京市密云县等41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北京市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农庄等100家单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以下简称示范点),现予以公布。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活动,是促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地休闲农业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县、示范点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加大宣传推介,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推动示范县、示范点发展壮大。

获得认定的示范县、示范点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示范带动,带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农业部国家旅游局2012年12月11日附件1: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北京市密云县天津市西青区河北省迁西县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临江市、敦化市黑龙江省友谊县上海市金山区江苏省高淳县、徐州市铜山区浙江省仙居县、长兴县安徽省石台县、岳西县福建省上杭县江西省安义县山东省东平县、沂水县河南省嵩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罗田县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通道县、桃江县广东省和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重庆市南川区四川省长宁县、绵竹市贵州省丹寨县云南省大理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陕西省宝鸡市休闲农业示范区甘肃省金塔县青海省大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宁波市余姚市附件2: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名单北京市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农庄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怀柔区杨宋鹿世界主题园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太平镇崔庄村武清区下朱庄街君利现代农业示范园滨海新区汉沽管委会陆强农家院庄园河北省张北生态人农业科技园区迁安市白羊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唐县秀水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农业观光园保定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皇城生态农业区太原市小店区华辰农耕园吕梁市柳林县昌盛农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弘坤蒙野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休闲庄园乌海金沙湾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观光园包头市青鸟养生庄园丹东市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沈阳市沈北新区紫烟薰衣草庄园绥中县洪家村滨海渔家乐旅游度假区吉林省吉林市圣鑫庄园休闲旅游农业度假观光园区和龙市金达莱朝鲜族民俗村大安市嫩江旅游度假村黑龙江省北大荒闫家岗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新村大庆市杜尔伯特县银沙湾景区上海市上海沥江农家园上海东方假日田园上海奉贤新农园江苏省宜兴市兴望农业休闲文化园盐城市丰收大地生态园常州金坛市久红农业生态观光园句容市九龙山庄浙江省杭州明朗休闲农庄龙泉金观音白天鹅观光农业园区湖州荻港渔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浙江在水一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观光园安徽省阜阳生态乐园桐城市嬉子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观光园利辛县印象江南生态农业风景区沙县马岩生态休闲山庄城厢区九龙谷生态风情园福州春伦茶业生态观光园江西省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新余市鑫海休闲农庄萍乡市毛家湾文化村山东省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宁阳县葛石镇莒南县涝坡镇休闲农业集中区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青天袍民俗山庄通山县九宫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湖南省湘乡市茅浒水乡度假村邵阳市隆回县九龙生态休闲农庄株洲市云龙区云田村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花乡乡村旅游区广东省热龙温泉度假村广东永乐绿色生态农庄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茶叶科技园宜州市刘三姐乡流河社区马山塘屯海南省三亚南天生态大观园三亚兰花世界保亭呀诺达重庆市巴南区云篆山生态观光农业园潼南县旺龙湖高效农业大观苑万盛经开区重庆黑山八角小城江津区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大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泸州市华阳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固胜村达州市开江县眷虹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观光园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泉汇休闲农业观光园遵义市凤冈县益池园大鲵乡村旅游示范点六盘水市水城县百车河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白云蓬来仙界贵州现代农业展示区云南省云南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休闲庄园昆明锦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观光园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观光园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结布村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村陕西省杨凌秦岭山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示范园西安曲江农业博览园陕西阳光雨露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三原县金源山庄甘肃省临洮县八里镇王家大庄农家乐庆阳市庆城县农耕文化产业园青海省湟中县安福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园桃盛源休闲度假园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红柳湾山庄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林枫生态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刀郎部落博湖县西海渔村休闲农业园克拉玛依市荒漠绿洲生态园大连市庄河市台湾风情天一休闲庄园青岛市山色(shui)峪樱桃专业合作社厦门市集美区仙灵旗休闲农庄——结束——。

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暂行

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暂行

附件:江西省村落旅游示范点查抄尺度〔暂行〕江西省村落旅游示范点办理暂行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当局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财产,把江西建成面向海表里旅游休闲“后花园〞和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摆设,引导和鞭策全省村落旅游又好又快开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尺度村落旅游示范点的办理工作,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开展的指导定见、关于发布〈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查抄尺度〔试行〕〉的通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关于鼎力推进全国村落旅游开展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村落旅游是以村落地区及与农事和农家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村落特色旅游资源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游憩、不雅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

村落旅游点是指能够提供开展村落旅游活动的空间地区,具备相应的旅游效劳、办理机构和旅游效劳设施的旅游点。

村落旅游示范点是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村落旅游点。

第三条省旅游行政办理部分负责全省村落旅游示范点的审定和办理工作,并负责制定江西省村落旅游示范点查抄尺度〔以下简称尺度〕,制作江西省乡旅游示范点申请审定陈述书和江西省村落旅游示范点标牌。

各设区市旅游行政办理部分负责本辖区内村落旅游示范点的初审、报审和办理工作。

县〔市、区〕旅游行政办理部分负责本辖区内村落旅游示范点的预审、报审和办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旅游行政办理部分应充实阐扬村落旅游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宣传推广,并会同相关部分帮忙和指导村落旅游示范点不竭提高建设、经营办理和效劳程度。

第二章申报与审定第五条鼓励有条件的村落旅游点申报村落旅游示范点。

村落旅游示范点的报审,按申请、预审、初审、验收、审定程序进行。

第六条申请。

村落旅游示范点的申请由村落旅游点办理机构提出。

在向本地旅游行政办理部分领取或在江西旅游网〔 〕下载江西省乡旅游示范点申请审定陈述书〔以下简称陈述书〕后,按照陈述书的要求进行自评,自评达600分以上,可向地点县〔市、区〕旅游行政办理部分提出预审申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暂行)
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把江西建成面向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和红色旅游强省、旅游经济大省的战略部署,引导和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布〈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和农家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游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点是指能够提供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空间地域,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管理机构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旅游点。

乡村旅游示范点是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乡村旅游点。

第三条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审定和管理工作,并负责制定《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制作《江西省乡旅游示范点申请审定报告书》和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标牌。

各设区市旅游行政
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初审、报审和管理工作。

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预审、报审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宣传推广,并会同相关部门帮助和指导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提高建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申报与审定
第五条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旅游点申报乡村旅游示范点。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报审,按申请、预审、初审、验收、审定程序进行。

第六条申请。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申请由乡村旅游点管理机构提出。

在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领取或在江西旅游网()下载《江西省乡旅游示范点申请审定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后,根据《报告书》的要求进行自评,自评达600分以上,可向所在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预审申请。

申请时须提交《报告书》及自评情况,同时可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第七条预审。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预审由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乡村旅游点提出的申请后,应及时组成预审组进行预审。

预审应在乡村旅游点自评的基础上,对《报告书》中所有项目进行检查。

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向预审对象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及时整改。

预审达600分以上,可向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初审申请。

申请时须提交《报告书》及预审情况,同时可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第八条初审。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初审由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初审申请后,应及时组成初审组进行初审。

初审应对《报告书》中所有项目进行检查。

检查结束后,应及时向初审对象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及时整改。

初审达600分以上,可向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申请时须提交《报告书》及初审情况,同时可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第九条验收。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验收由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将组成验收组开展验收工作。

验收组根据《报告书》中的所有项目进行检查。

验收工作结束后,验收组应及时将验收情况向设区市、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验收对象及时反馈,并向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第十条审定。

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审定由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验收工作结束后,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各验收组对各地申报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验收情况,及时集中进行审查核定。

第三章命名
第十一条通过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核定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正式命名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并颁发标牌。

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审定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集中命名一次。

第四章复核
第十二条乡村旅游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

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三年复核一次,设区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乡村旅游示范点两年复核一次,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乡村旅游示范点一年复核一次。

对由于盲目开发、疏于管理、违规经营等原因,造成违反法律法规、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秩序混乱等情况,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命名。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未经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命名,任何单位不得使用“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名称和标志。

第十四条2006年命名的“江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纳入“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统一管理。

第十五条经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命名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方可申报国家级同类的旅游示范点。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5年发布的《江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评选标准》同时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