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知识竞赛 带答案
2020年纪念长征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附答案)

2020年纪念长征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附答案)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C)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2.(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A)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5.(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7,红军长征的原因(D)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D)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
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B.4C.5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B.4C.5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A)。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长征是指红军为了躲避敌人追击,从()出发,胜利到达()。
A. 江西,陕北B. 地球,太阳C. 杭州,西安D. 运城,五台山2. 下面哪个人物不是长征的领导者?A. 毛泽东B. 张国焘C. 朱德D. 周恩来3.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进行长征。
这一年被称为()。
A. 接班人B. 接棒人C. 逃亡人D. 新生人4. 奉系军阀向红军发动进攻,是导致长征开始的原因之一。
奉系军阀的首领是()。
A. 严复B. 张作霖C. 严复香D. 张作机5.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和红三方面军会师地点位于湖南省的()。
A. 厦门B. 庐山C. 建德D. 碧云寺6. 为了逃避敌人追击,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了()。
A. 夜袭B. 北上C. 登山D. 渡江7. 红军大军曾连过多少个江河?A. 6B. 18C. 24D. 98. 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几次大规模决战?A. 1次B. 3次C. 6次D. 9次9. 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是指红军在贵州()河流的渡河战役。
A. 建设B. 萍水C. 龙洞D. 镇远10. 为了纪念长征的胜利,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邮票上的主题是()。
A. 长征开始B. 长征胜利C. 四渡赤水D. 长征途中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长征途中的红军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伤亡。
(错误)2. 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从人数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运动。
(正确)3. 红军内部没有出现过自相残杀的事件。
(错误)4. 长征途中的红军多次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永远取得了胜利。
(错误)5. 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多次渡江行动。
(正确)6. 1936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错误)7. 长征途中的红军在行军途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爱护群众、服从纪律的作风。
(正确)8. 长征胜利使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1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C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2.(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A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A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5.(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7,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22,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2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A. 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24.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D战略转移25.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6. 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A )27.遵义会议取消了(C)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1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C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2.(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A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A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5.(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7,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22,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2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A. 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24.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D战略转移25.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6. 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A )27.遵义会议取消了(C)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知识问答选择题及答案红军长征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选择题及答案红军长征知识问答1.红军挺进广西湘江地区后,打响了生死存亡的一战——__湘江战役_。
2.湘江战役中的著名战斗新圩阻击战发生在广西_灌阳县西北_境内。
3.湘江战役有三大阻击战,其中发生在全州的是_觉山(脚山铺)阻击战__。
4.在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中,伤亡最为惨重的是__光华铺阻击战_。
5.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_陈树湘__,在湘江血战后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落入敌手,他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6.1934年11月25日,湘江战役打响,这场历时7天的战役在广西_ 全州__、兴安和灌阳三县展开,战役以红军付出惨重代价突破湘江防线而结束。
7.湘江之战是突破国民党第__4_道封锁线?8.长征路上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发生在__广西_境内。
9.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人数锐减到__3_万余。
10.193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机关渡过湘江,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第_34__师和红三军团第_16__团被阻止在湘江东岸,最后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
11.湘江战役有三大阻击战,其中发生在兴安界首又称作界首阻击战的是_光华铺阻击战__。
12.红三军团四师政委黄克诚回忆湘江战役时说:_光华铺阻击战__,中央红军遭到的伤亡是空前的……是在广西境内作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次。
13.为了纪念湘江战役这悲壮的一页,广西人民在_兴安县__城南的狮子山上,兴建了一座占地120亩,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4.广西兴安至今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这句俗语生动形象表现了当年__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_的惨烈和悲壮。
T oggle navigation徒步健身赛知识问答1.通道会议在__湖南怀化_境内召开。
2.通道会议大多数与会人员同意毛泽东长征转向方针,毛泽东建议转向_贵州__。
3.通道会议上,不赞成毛泽东转向方针的有_李德、博古__。
2016弘扬长征精神党史知识竞赛

“弘扬长征精神”党史知识竞赛题第1题中央红军于()从瑞金开始长征。
A.1935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1月第2题红军长征的直接动因是()。
A.北上抗日B.开辟根据地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第3题“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是指()。
A.红一、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三、四方面军第4题1934年12月12日,中央在通道县召开非常会议,研究危急情况下红军的行军路线和战略方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意见是()。
A.北出湘西B.西进贵州C.南下广西第5题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研究红军向何处去的紧迫问题。
会议否决了博古、李德的错误主张,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认为新的根据地应该在()。
A.湘西边区B.川黔边区C. 黔桂边区第6题1935年1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猴场附近的宋家湾村召开会议,重申黎平会议的决议,决定攻占()。
A.遵义B.贵阳C.铜仁第7题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教训,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北渡长江,在()创建根据地。
A.川黔或滇黔B.川西或川西北C.川滇或滇西第8题1935年3月,中央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新的“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
这三人分别是()。
A.博古、李德、张闻天B.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C.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第9题1935年5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会理郊区的铁场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反对机动作战,并以此企图改变中央军事领导的错误,统一了思想,增进了团结。
A.博古B.彭德怀C.林彪第10题1935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在泸定城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同时派()去上海恢复白区的党组织。
A.王明B.陈云C.张闻天第11题1935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在懋功会师。
A.红一、四方面军B.红一、二方面军C.红二、四方面军第12题1936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确定创建()根据地。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长征精神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1、中国工农红军中央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战是()。
A.腊子口战役B.直罗镇战役C.包座战役D.六盘山战役正确答案:B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娄山关会议C.遵义会议D.俄界会议正确答案:C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一,二,三方面军正确答案:A4、红军长征的原因()。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日本的入侵C.北上抗日D.伪满洲国的建立正确答案:C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陕北会师B.红军攻克遵义C.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D.懋功会师正确答案:C6、1936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思想问题B.军事和作风问题C.政治和军事问题D.军事和组织问题正确答案:D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C.艰苦的自然条件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8、红军第一次开始使用“长征”于()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5年5月正确答案:D9、高度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的是()。
A.朱德B.毛泽东C.邓小平D.周恩来正确答案:B10、在四川松潘修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上题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A.胡锦涛B.邓小平C.江泽民D.毛泽东正确答案:C11、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参观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0、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A.坚持不懈B.不忘初心C.持续接力D.永续接力正确答案:C12、1935年10月190,中央红军到达(),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重走长征路知识竞赛34

必经之路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1、“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的过 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 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央以____名义发布的《中国红军 布告》。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张闻天
答案:C
2、长征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 苏区向陕甘边区进行的战略转移。提到长征,不少人把它 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土地革 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有4支队伍参加长征,总 行程约 里。因此,“长征”与“二万五千里长征” 不是同一概念。
Hale Waihona Puke 观众答题答案:B7、1935年8月,红军通过草地后,红四方面军进行了著名的 战役,消灭了敌一个师的主力,打开了北上的道路。
A土城 B包座 C腊子口
答案:B
8、毛泽东在长征中写的一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弛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大 将军”指的是 。
A彭德怀
B彭雪枫
答案:A
9、 带领中央军委干部团夺下金沙江皎平渡。 A 陈庚 B 刘伯承 C毛泽东
4、问: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同彝族哪个部落哪个 首领歃血为盟?
答案: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先遣队进入 大凉山彝族地区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同 彝族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实现了 民族团结,使红军顺利通过这个地区。
1、1934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____开会,接受了 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 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A通道 B黎平 C靖县 D绥宁
答案:C
3、懋功会师以后,张国焘任 ,随左路军行动。 但他反对中共中央关于红军 _的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
B.二
C.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三湾改编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着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主席是(C)。
A.周恩来
B.王稼祥
C.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江西于都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少先队儿童团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
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
B.4
C.5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
B.4
C.5
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A.周恩来朱德
B.毛泽东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
A.“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
B.“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C.“逐次转移,各个击破”
1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C)。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 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16.党内(A)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是造成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A.“左”倾冒险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17.红军长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北上抗日
18.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 )撤离,开始长征。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福建上杭
1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
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
20.红军长征后,敌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B)道坚固的封锁线阻拦红军。
A.3
B.4
C.5
21.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C)余人。
A.5万
B.4万
C.3万
22.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主力强渡(A)天险,占领了遵义。
A.乌江
B.湘江
C.大渡河
23.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C)。
A.两河口会议
B.俄界会议
C.遵义会议
24.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A)。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政治和思想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25.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26.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C)。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C.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27.遵义会议取消了(C)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A.王明、博古
B.李德、王明
C.李德、博古
28.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特征是(B)
A. 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盲动主义
29.遵义会议结束了(A)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
A.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B.张国焘分裂主义
C.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30.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A),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31.长征途中,红军(b)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32.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C)。
A.朱德
B.彭德怀 C .刘伯承
33.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大渡河,南攻北堵,围歼红军,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B)第二。
A.项羽
B.石达开
C.李秀成
34.强渡大渡河时,红军一部分先有(A)名勇士作为先头部队强渡成功。
A.22
B.19
C.17
35.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A),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36.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长板山
B.梦笔山
C.夹金山
37.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过几座大雪山,到达(A),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A.四川懋功
B.四川安顺场
C.四川甘孜
38.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分左右两路北上,右路军从四川松藩的毛尔盖出发,经(C)天艰难跋涉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A.15
B.6
C.7
39.中央红军(红军陕甘支队)突破了天险腊子口,在甘肃宕昌县(A),得到了陕北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
A.哈达铺镇
B.榜罗镇
C.吴起镇
40.(C)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包座战役
B.突破腊子口
C.直罗镇战役
41.由于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方针,命令一部分红军南下重过草地而导致重大伤亡,红四方面军由8万余人减为(A )。
A.3万余人
B.4万余人
C.5万余人
42.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C)。
A.两河口会议上
B.沙窝会议上
C. 俄界会议上
43.在中共中央劝导和督促下,经过(b)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接受了中共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
A.朱德、叶剑英
B.朱德、刘伯承
C.陈昌浩、徐向前
44.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B)胜利会师。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C.红二十五军
45.1936年7月5日,根据中央命令,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三十二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C)任总指挥。
A.任弼时
B.关向应
C.贺龙
46.红军长征后,项英、(A)等领导的八省游击战争,在长江南北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存了革命火种。
A.陈毅
B.杨靖宇
C.刘志丹
47.长征到达西北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是(A)。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C.红二十五军
48.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C),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A.陕西延安
B.四川甘孜C .陕北吴起镇
49.二万五千里是(A)所走的长征路程。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50.中央红军长征共经过全国(B)个省区。
A.10
B.11
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