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盾构开挖方法论文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盾构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影响;对于地质复杂、含水量大、围岩软弱的地层可确保施工安全;在费用和技术难度上不受覆土深度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盾构施工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篇一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摘要]土压平衡盾构以其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施工中,虽然技术成熟,但施工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施工方依然应当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从而确保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盾构机组成、工作原理,重点对盾构隧道的主要施工过程和关键工艺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51-01一、盾构施工法概述1.盾构施工程序。
盾构施工法与矿山法相比具有的特点是地层掘进、出土运输、衬砌拼装、接缝防水和盾尾间隙注浆充填等主要作业都在盾构保护下进行,因而是工艺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的一类施工方法。
其主要施工程序为:建造盾构工作井;盾构机安装就位;出洞口土体加固处理;初推段盾构掘进施工;隧道正常连续掘进施工;盾构接收井洞口的土体加固处理;盾构进入接收井解体吊出。
2.盾构施工优点。
盾构施工与矿山法施工具有以下优点:地面作业少,隐蔽性好,因噪音、振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因隧道衬砌属工厂预制,质量有保证;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时,周围可不受施工影响;穿越河底或海底时,隧道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影响;对于地质复杂、含水量大、围岩软弱的地层可确保施工安全;在费用和技术难度上不受覆土深度影响。
二、盾构推进隧道施工1.掘进原理。
盾构在粉质粘土、粉质砂土和砂质粉土等粘性土层中掘进施工时,由刀盘旋转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密封土仓后,可对开挖面地层形成被动土压力,与开挖面上的主动土压力相抗衡。
使开挖面的土层处于稳定状态。
当盾构推进时,启动螺旋输送器排土,使排土量等于开挖量,即可使开挖面地层始终处于稳定。
盾构法施工论文

盾构法施工论文新建盾构下穿既有运营线路及城市建筑群施工控制技术在目前地铁线网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轨道交通下穿既有运营线路和城市建筑群,为确保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沿线建筑的安全和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舒适、不间断运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证城市建筑群和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保障新线建设的顺利推进。
1.下穿既有运营线路新线建设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主要特点为:上部运营线路对沉降、安全要求较高、速度慢、控制操作难度大、协调配合量大。
为防止盾构在推进过程中,造成既有运营线路区段内土体下沉,危及行车安全,同时确保新建隧道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在施工时主要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1)做好下穿段查线核图工作,准确的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不利于施工和上方既有运营线路稳定的地段按照设计的要求采取土体加固措施。
2)当下穿区域两侧采用旋喷桩加固施工,应控制施工速度,以减小施工对既有运营线路的影响,旋喷桩施工期必须对既有运营线路进行监护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并由运营管理部门对既有线路进行及时养护。
3)为保证既有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路基采用注浆加固时宜采用分层注浆加固,实施第一层斜孔注浆,注浆孔与地面的夹角为30°,并尽量采用复合浆液,缩短胶凝时间,以控制注浆压力和扩散范围,减小注浆对基床的影响。
注浆时的施工温度不得超过(或低于)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10℃;第一层斜孔注浆完成后,进行下部深层注浆加固,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应根据线路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整,注浆引起的隆起量控制在2mm以内。
4)既有线路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线路状况向建设部门提出变形控制要求,建设部门会同设计、监理、施工根据运营部门提出的要求制定详尽的测量方案。
5)根据上方运营线路的沉降情况不断调整注浆压力,并及时的进行二次注浆,防止由于浆液凝固收缩而造成沉降。
6)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对运营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漏土空腔”现象;7)运营部门应根据自身设备状况制定不同级别的变形限值和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及应急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人员、工器具、抢险设备、抢险物资的配置;根据现场及监测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确保行车安全和不间断运营。
盾构法论文

1
盾构法指的是利用盾构进行隧道开挖,衬砌等作业的施工方法。用盾构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掘进隧洞的施工方法。盾构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设备,利用尾部已装好的衬砌块作为支点向前推进,用刀盘切割土体,同时排土和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
盾构是19世纪初期发明,首先用于开挖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底隧道。盾构机掘进的出碴方式有机械式和水力式,以水力式居多。水力盾构在工作面处有一个注满膨润土液的密封室。澎润土液既用于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用作输送排出土体的介质。
2.1.2推进系统
盾构掘进的动力是靠液压系统带动千斤顶的推进机构,它是盾构重要的基本构造之一。
(1)盾构千斤顶的选择和配置:① 千斤顶要尽可能地轻,且经久耐用,易于维修保养和掉换;② 采用高液压系统,使千斤顶机构紧凑。目前使用的液压系统压力值为30~40MPa; ③ 千斤顶要均匀地配置在靠近盾构外壳处,使管片受力均匀;④ 千斤顶应与盾构轴线平行。
5.盾构法施工准备工序和施工次序
采用盾构法施工时,首先要在隧道的始端和终端开挖基坑或建造竖井,用作盾构及其设备的拼装井(室)和拆卸井(室),特别长的隧道,还应设置中间检修工作井(室)。拼装和拆卸用的工作井,其建筑尺寸应根据盾构装拆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拼装井的井壁上设有盾构出洞口,井内设有盾构基座和盾构推进的后座。井的宽度一般应比盾构直径大1.6~2.0米,以满足铆、焊等操作的要求。当采用整体吊装的小盾构时,则井宽可酌量减小。井的长度,除了满足盾构内安装设备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盾构推进出洞时,拆除洞门封板和在盾构后面设置后座,以及垂直运输所需的空间。中、小型盾构的拼装井长度,还要照顾设备车架转换的方便。盾构在拼装井内拼装就绪,经运转调试后,就可拆除出洞口封板,盾构推出工作井后即开始隧道掘进施工(图2)。盾构拆卸井设有盾构进口,井的大小要便于盾构的起吊和拆卸。盾构法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盾构论文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盾构施工方法是一种适宜于城市的隧道施工方法,今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特定的施工需要,国外还发展了多种新型盾构技术。
关键词:盾构;施工技术;隧道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隧道间相互交叉,与其他地下结构物的穿插重叠,施工场地的小规模化,使常规盾构技术想着特殊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这一实际条件,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盾构技术。
构法开挖隧道是现今比较流行的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属于地表以下暗挖施工,不受地面交通、河道、航运、潮汐、季节等条件的影响,能比较经济合理地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盾构法施工与其它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工法一样,其终极目标是完成一项特色的地下工程,比如一条地下隧道或地下车站,它的不同点在于,盾构法采用了特殊的施工工具盾构机。
盾构机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居民区修建隧道时使用的一种施工机械。
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地下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掘进机施工在国外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我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盾构掘进技术。
而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域辽阔,地质状况十分复杂,既有自立性差的软质粘土地层,又有坚硬的岩石地层,还有具有过渡地带的交互地层。
开发、研制复合型的盾构掘进机,以适用软土和硬岩交互地层,是我国隧道建设的需要。
盾构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
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工程。
盾构机是根据施工对象“量身定做”的,盾构机制造所依据的对象,称之为施工环境,它是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特征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详细研究施工环境,也就造不出适应性强的盾构机,也就谈不上顺利地进行盾构施工。
我国的盾构掘进机制造和应用始于1963年,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对盾构掘进机、预制钢混凝土衬砌、隧道掘进施工参数、隧道接缝防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浅析盾构法施工技术

法, 但 对社会 环境影响很大 , 仅 适合 在无人、 无 交通、 管线较 少之地 盾构基座和盾构推进的后座 。 盾 构在拼装井 内拼装就绪 , 经运转调 应 用。而在 市区等人 口密集、 交通复杂 区域 多采用盾 构法。 试后 , 就可拆除 出洞 口封板 , 盾构推 出工作井后 即开始 隧道掘进施 【 关键词 】 盾 构法 , 地铁施工 , 应用 工。主要工序如下 : 1 、 土 层 开挖 。 盾构 施 工 中 , 为 安全 考 虑 , 一 般 先 将 盾 构 前 面 的 盾 构 法 隧 道 施 工 的 历 史 切 口贯 入 土 体 , 在 切 口 内进 行 土 层 开 挖 , 开挖方式有 : ① 敞 开 式 开 掘 进 时 能 保 持 开挖 面 稳 定 的地 层 。由顶 盾 构施 工技术 自 1 8 2 3年 由布 鲁诺 尔首创 于英 国伦敦 的泰晤 挖 。适 用 于 地 质 条件 较 好 、
一
、
土 河 的 水 底 隧 道 工 程 以来 , 己 从 一 种 只 能 在 极 少 数 欧 美 发 达 国家 部 开始 逐 层 向下 开 挖 , 可 按 每 环 衬 砌 的宽 度 分 数 次 完 成 。② 机 械 切 中才 见 应 用 的 特 殊 技 术 , 发 展 成 为 在 发 达 国家 中 极 为 普 通 , 在 发 展 削式 开挖 。 用装有全 断面切削刀盘的机械化盾构 开挖土层 。 刀盘可 中国家 中亦逐渐得到应用 的隧道施工技 术。1 8 1 8年布鲁诺尔在蛀 分为刀架间无封板的和有封板 的两种 ,分别在土质较 好的和较差 虫钻孑 L 的启 示 下 , 最 早 提 出 了用 盾 构 法 建 设 隧 道 的设 想 ; 1 8 2 5 年, 的条 件 下 使 用 。在 含 水 不 稳 定 的地 层 中 , 可 采 用泥 水加 压 盾 构 和 土 他 用 自 己 的想 法 制 成 盾 构 , 并 第 一 次 在 泰 晤 士 河 施 工 了水 底 隧 道 。 压平 衡 式 盾构 进 行 开挖 。 ③挤压式开挖 。 使 用 挤 压 式盾 构 的 开挖 方
盾构法施工技术分析

盾构法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了现代工程建筑的规模性开发。
隧道工程的多元性发展,深化了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盾构法施工技术,作为有效利用盾构器械和原理进行隧道开挖的机械化施工形式,具有施工速度快捷,洞体稳定性高的技术特点,分析盾构法技术,有利于促进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
关键词:隧道施工盾构法施工工序技术分析随着建筑工程的多元化功能需求,隧道工程,作为保障当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型基础工程设施,其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研发与实践。
盾构法。
作为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效果较好的施工技术措施,成为当前隧道工程施工中普遍应用的施工技术形式。
本文结合盾构法的技术优势,分析了盾构技术的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方法,阐述了盾构法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1.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征与技术优势分析盾构,是一种设有安全护罩的专用器械设备,它能够依靠机械尾部衬砌块作为支点逐步向前推进过程中,利用刀盘装置进行切割土体,同时进行排土除渣处理以及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
盾构机有机械式和水力式两种掘进出碴方式,水力盾构在工作面处有一个注满膨润土液的密封室。
澎润土液是用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介质,也可用作输送排土的载体。
盾构法指的是利用盾构器械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进行隧道开挖,衬砌等施工作业的建筑施工方法。
盾构法属于建筑暗挖技术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作业方式,它是利用盾构机械在隧道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机构,防止发生隧道内壁坍塌,同时在开挖作业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并运用出土机械将开挖土渣运出洞外,依靠千斤顶装置设备在机械后部进行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盾构法施工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1工作效率快盾构法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洞体质量比较稳定、适合在软土地基段施工。
可同时有序进行掘进、出碴、拼装预制混凝土衬砌块。
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同时不影响地下管线等设施。
盾构机在隧洞施工中应用论文

盾构机在隧洞施工中应用论文【摘要】用盾构机进行隧洞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减少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在水下开挖时不影响水面交通等特点,在隧洞洞线较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用盾构机施工更为经济合理。
盾构机是盾构法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机械。
盾构施工法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防止软基开挖面崩塌或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地进行隧洞的开挖和衬砌作业。
其施工过程需先在隧洞某段的一端开挖竖井或基坑,将盾构机吊入安装,盾构机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开孔处开始掘进并沿设计洞线推进直至到达洞线中的另一竖井或隧洞的端点。
1施工工艺1.1前期工作(1)开挖面稳定。
需建立合适的能真实反映实际物理现象的模型,选择合理的比例和量纲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将用于盾构机的设计及施工运行指导。
(2)泥水的配比及分离装置。
对泥水的比重、透水性及粘性等要调整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分离装置的效率会影响掘进进尺,分离程度又影响效率及弃渣成份,对弃渣的处理要考虑环保因素。
(3)竖井施工。
竖井要求做到不透水层,其深度达70~80m或以上,还要考虑与两岸进出口建筑物配合,接口部分的应力、防渗等问题要解决好。
(4)刀具的磨损与更换。
在砂层中掘进时盾构机刀具的寿命及更换被磨损刀具的方法和时间将直接影响总的掘进速度和设备的一次性投入。
(5)隧洞穿越地层的组成和参数是盾构机选型设计及盾构机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有条件时,需超前深入研究,并选择合适地层进行试验性掘进。
1.2施工流程划分不同工法施工区段→钻爆法隧道参数选择→隧道硬岩段钻爆法施工→盾构机到达→导向平台顺接→盾构机推进至导向平台→拼装管片、吹填豆砾石→盾构机空载推进、同步注浆→补充注浆。
1.3二次灌浆隧道内部施工的灌浆按照完成顺序有两种,第一次是背填灌浆,第二次是补强灌浆。
前者是盾构机掘进时产生的盾尾空隙,于管片组立完成后的同步回填灌浆。
盾构掘进机设计论文

第 1 章绪论1.1 引言近年来,我国开展大规模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尤其是几个重要城市都已开始了地下铁路的建设工程。
在这些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到施工场地、道路交通等城市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传统的施工方法难以普遍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正常机能影响很小的隧道施工方法--盾构施工法普遍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盾构法施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铁路隧道、过江隧道、公路隧道和城市地下工程。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是集机、电、液、光、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地下工程施工装备,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条件。
1.2盾构机掘进机概况盾构掘进机作为典型的复杂机电产品的代表,是机电液一体化高度集成的大型设备,也是多单元集成的大型水利、国防、地铁、交通等领域的基础关键设备。
“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扶持盾构掘进机系列化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制造样机和进行工程试用为目标,争取2015年实现系列化和产业化。
近年来,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建筑市场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年需求量上千台,年营业额超过100 亿美元;到2020 年我国对各类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可以预见的需求将超过1000 台。
由于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水平的发展跟不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大型重要工程为保证工期和质量,倾向依赖于进口装备,造成我国机械产品贸易逆差逐年加大,核心技术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强,蕴涵着较高的国际经济及政治风险。
与传统的隧道掘进技术相比,盾构掘进机施工隧道断面一次成型,支护和衬砌及时,具有安全可靠、工作环境好、土方量少、进度快、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尤其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而埋深较大时,只能依赖全断面盾构掘进机。
根据国外全断面掘进机的发展经验和趋势,结合我国国情,目前,国内盾构生产、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液压推进系统实时、智能化精确控制技术;(2)刀具和刀盘设计技术;(3)结构参数的优化和系统集成技术;(4)精确控制地表沉降技术;(5)提高姿态控制精度的激光导向技术;(6)隧道管片拼装的全自动化技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建筑施工盾构开挖方法
【摘要】盾构开挖方式可分为敞开式、机械切削式、网格式和挤压式等。
为了减少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可先借助千斤顶驱动盾构使其切口贯入土层,然后在切口内进行土体开挖与运输,这是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建筑;施工;盾构;开挖;方法
盾构法隧道前进是依靠设在盾尾的一组千斤顶克服盾构机重和周围土体产生的正面和侧壁的摩阻力,千斤顶支撑在已拼装好的环形隧道衬砌上,每拼装一环管片,千斤顶向前推进一个衬砌环间宽度。
理论上,盾构法施工隧道,前进阻力不受隧道长度增加而增加。
顶管法的推力来自始发工作井内作用在后背井壁上的分组千斤顶,千斤顶将装有切口和支护开挖装置的工具管顶出工作井井壁,以工具管为先导,逐步将预制好的管节按设计轴线顶入土层中,直至工具管后的第一个管节进入目标工作井。
盾构开挖方式可分为敞开式、机械切削式、网格式和挤压式等。
为了减少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可先借助千斤顶驱动盾构使其切口贯入土层,然后在切口内进行土体开挖与运输,这是软土地层盾构掘进的基本过程。
1 建筑施工盾构开挖
1.1 敞开式开挖
手掘式及半机械式盾构均为半敞开式开挖,这种方式适于地质条件好,开挖面在掘进中能维持稳定或在有辅助措施时能维持稳定的情况,其开挖程序一般是从顶部开始逐层向下挖掘。
若土层较差,
还可以借助千斤顶加撑板对开挖面进行临时支撑。
根据切口长度的不同,每环可分数次开挖和推进。
支撑千斤顶常设计成差压式,即在保持支撑力的条件下可以縮回,以确保支撑效能。
采用敞开式开挖,处理孤立障碍物、纠偏、超挖均比其他方式容易。
为尽量减少对地层的扰动,要适当控制超挖量与暴露时间,土质较差时尤应注意。
1.2 机械切削开挖
这里主要指与盾构直径相仿的全断面旋转切削刀盘〈简称大刀盘)开挖方式。
过去也用过—些由多个小盘组成的所谓行星式刀盘,以及千斤顶操纵的摆动式刀盘,但目前大都采用以液压或电动机作动力的可双向转动切削的大刀盘。
根据地质条件的好坏,大刀盘可分为刀架间无封板的及有封板的两种。
前者适用于土质较好的条件。
大刀盘切削开挖配合运土机械(皮带机、刮板机、转盘、螺旋运输机等)可使土方从开挖到装车运输都实现机械化。
大刀盘开挖方式,在弯道施工或纠偏时不如敞开式便于超挖〈有些刀盘装有周边超挖刀来弥补其不足〉。
此外,清除障碍物也显得困难些,特别是装有封板的大刀盘更显不便。
使用大刀盘的盾构,机械构造复杂,消耗动力较大,但这种盾构是实现隧道施工机械化、减轻体力劳动的必然方向。
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均采用这种开挖方式。
1.3 网格式开挖
采用这种开挖方式时,开挖面由网格梁与格板分成许多格子。
开挖面的支撑作用是由土的粘聚力和网格厚度范围内的阻力(与主动土压相等)而产生的。
当盾构推进时,克服这项阻力,土体就从格子里呈条状挤出来。
要根据土的性质,调节网格钓开孔面积。
格子过大会丧失支撑作用;格子过小则会引起土层的挤压扰动等不利影响。
我国在大面积使用大、中型盾构过程中,曾在网格后面布置提土转盘,把土提到盾构中心的刮板机头部,然后装车外运。
实践证明,这种出土方式效率髙、效果好。
网格式开挖一般不能超前开挖,全靠调整千斤顶编组进行纠偏。
采用网格开挖时,在所有千斤顶縮回后,会产生较大的盾构后退现象,导致地表沉降,因此,施工时务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盾构后退。
根据施工经验,每环推进结束后采取维持顶力(使盾构不进不推)屏压5 ~ 10min,可有效防止盾构后退。
此外,拼装管片时,要使一定数量的千斤顶轴对称地轮流维持顶力,以防盾构后退。
在确定网格式盾构的推力时,应计及开挖面土体主动土压力引起的阻力以及网格梁、隔板切入土层的阻力。
1.4 挤压式开挖
全挤压式和局部挤压式开挖,由于不出土或只部分出土,对地层有较大的扰动,在考虑施工轴线时,应尽量避开地面建筑物。
局部挤压施工时,要精心控制出土量(土质不同,出土量也不同,一般宜作实地试验),以减少和控制地表变形。
全挤压施工时,盾构把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挤密实。
由于只有上部有自由面,所以大部分土体被挤向地表面,部分土体则挤向盾尾及盾构下部。
因此盾
尾建筑空隙可以自然得到充填,不需要再进行衬砌壁后注浆。
根据施工的观察与测量,挤向盾尾的土体对初出盾尾的衬砌产生的环向荷载是不小的。
挤压施工时,由于可以把开挖面全部封闭起来,在盾尾密封效果良好的条件下,可以不采取其他辅助施工措施,而且不出土、不压桨,能在土质塑性大、空隙比较大、有流动性的地层中达到较高的施工速度。
挤压推进时,盾构有明显的上浮趋势,正面又不能超挖,只能凭调整千斤顶编组来纠偏。
遇到纠偏困难时,在正面阻力较大处,可以打开封板挤出部分土来调整阻力。
因此,常在正面封板的各个方位设置可启闭的出土闸门。
2 盾构开挖分类
2.1 手掘式盾构
手掘式盾构构造简单,配套设备较少,因而造价低。
其开挖面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全部敞开,也可以采取正面支撑随开挖随支撑。
在某些疏散的砂性地层,还可以按照土的摩擦角将开挖面分为几层,这时,就把盾构称为棚式盾构。
手掘式盾构的主要优点:正面是敞开的,施工人员随时可以观察地层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付措施;当在地层中遇到桩、孤石等地下障碍物时,比较容易处理;可以向需要方向超挖,容易进行盾构纠偏,也便于在隧道的曲线段施工;造价低,结构设备简单,易制造。
2.2 挤压式盾构
挤压式盾构分为全挤压及半挤压两种,前者是将手掘式盾构的
开挖工作面用胸板封闭起来,把土层挡在胸板外,这样就比较安全可靠,没有水、砂涌入及土体坍塌的危险,并省去了出土工序;后者是在封闭上局部开孔,当盾构推进时,土体从孔中挤入盾构,装车外运,劳动条件比手掘式盾构大为改善,效率也成倍提高。
全挤压施工由于有较大隆起变形,只能用于空阔的地段或河底、海滩等处;半挤压施工虽然能在城市房屋、街道下进行,但对地层扰动大,地面变形也很难避免,这是挤压式盾构的缺点。
2.3 半机械式盾构
半机械式盾构系在手掘式盾构正面装上挖土机械来代替人工开挖。
根据地层条件,可以安装反伊挖土机或螺旋切削机。
如果土质坚硬,可安装软岩掘进机的切削头子。
半机械式盾构的适用范围基本上和手掘式一样,其优缺点除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外,均与手掘式相似。
机械式盾构是手掘式盾构的切口部分,安装与盾构直径同样大小的大刀盘,以实现全断面切削开挖。
若地层能够自立或采取辅助措施后能自立,可用开胸机械式盾构。
参考文献:
[1]王芳,土木工程概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刘嘉惠,建筑施工技术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