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
地震前兆 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

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我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然而,在地震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前兆,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正确判断这些前兆,那么我们就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失。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及其判断方法。
一、地震前兆的种类和特征1. 电磁前兆:电磁前兆是指地震前地下岩石或地壳中电磁场的变化。
在地震发生前,常常会出现地面电场、地壳电磁辐射、短波频段电离层异常等现象。
2. 地震云:地震云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出现在地震附近的云层中的特殊云形态。
它们通常呈现出低空云层剧烈起伏或者异常的颜色。
3. 地下水位异常:地震前,由于地壳应力的变化,地下水位常常会发生明显的异常变化。
这种变化往往表现为地下水位短时波动、水位上升或下降等。
4. 动物异常行为:动物对地震有一定的敏感性,一些动物在地震前会表现出异常行为,比如不寻常的呼叫声、集体迁移等。
5. 地震地质构造异常:地质构造异常是指地震发生前地震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地表形态、地震活动、地震断层等进行观测。
二、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1.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为了及时准确地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各国都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
这些网络由地震监测站、测震仪、地震监测卫星等组成,可以及时采集并分析地震前兆。
2. 观测电磁和地下水位变化:通过监测地下岩石或地壳中电磁场的变化以及地下水位的异常波动,可以判断地震是否来临。
电磁观测可以通过设备采集电磁信号,并进行分析。
地下水位的观测可以通过建立水位监测站,并及时记录和分析水位数据。
3. 特殊动物行为观察:动物对地震有一定的敏感性,一些动物在地震前会表现出异常行为。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特别是群体行为的变化,可以判断地震是否来临。
4. 地质构造异常的观测:地震前,地壳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地质构造发生变化。
通过观测地表形态、地震活动、地震断层等,可以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发生。
探讨地震的前兆

探讨地震的前兆――地震云(多图)导读:【地震云的渊源】【地震云的四大特点】【地震云图示,眼见为实】【汶川地震前的地震云,持续时间跨度42小时!】【我国官方对地震云的观测与实验】识别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预测大地震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在民间几乎是屡试不爽。
但是,因为地震云产生的机制目前不清楚,所以,地震云可以说是地震科学最前言的问题之一。
图1从理论上讲,如果从多个方位观测到同一个地震云,只要知道各自的位置(可以从网上查到经纬度定位),根据各自观测的角度汇总结果,就能大体推测震中的位置。
地震云一般出现在大地震前的数天内,如此说来,上述预测大地震的方法意义重大!【地震云的渊源】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
”1935年中国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但正式提出“地震云”的,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在地震时看到了长蛇状奇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1978年3月6日,键田在记者招待会上,突然发现了长蛇状奇云,如图:图2: 长蛇状地震云较为多见,它比飞机尾迹厚实得多。
键田当即停下演讲,向大家预报了地震。
果然,次日上午发生了震中在太平洋7.8级地震,整个日本震感强烈。
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中国研究地震云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目前预报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
【地震云的四大特点:突、奇、久、定】地震云是指地震前几日内,震区上空出现的与一般云有显著区别的奇云,长可达数百公里,并具有“突、奇、久、定”四大特点。
(1)突:地震云往往是突然出现的,不是由别的云变形而成的,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2)奇:地震云很奇特,它排列整齐,犹如“严阵以待”,图形规律性强,主要有长蛇状、辐射状(扇形)、肋骨状、鱼鳞状。
地震云 课外阅读答案

地震云课外阅读答案题目: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地震云“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云,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的带状云。
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
据目测估计,地震云高达6 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第一个提出“地震云”说法的是一个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长的键田忠三郎。
他在1956年曰本福冈7级地震之前看到一条非常奇特的云带;之后他留意到,只要出现这样的云,某处就会有地震发生。
于是他称这样的云为“地震云”。
随后儿十年,中国和日本的民间爱好者做了一些观测和总结,认为“地震云”是地震在酝酿阶段向天空释放的云雾信号。
地震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把它叫作“飞机云”,一般预示着两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一周以后有地震;第三种是垂直的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姻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有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据气象观测报道,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会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当地y?发生有感地震的预兆。
这种云的垂直方向,大知k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
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 7. 8级强烈地震,在7月27日傍晚,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天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长条彩云,并用相机拍摄下来。
后经研究,这种异常的长条云,就是唐山地震的前兆地震五。
不少人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比如旅美华人寿仲浩就是其中一位。
他靠看卫星云图上地震云带的位置进行地震预报,并自称成功地预报出2003年 12月伊朗巴姆地震。
有的报道甚至称他为“读懂了云的语言”的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如:如何证实地震之前会有如此大量的热能和磁场释放,并产生高空的地震云?地震云的出现和维持时间怎么与地震活动搭配?而要准确预测、预报地震更是世界性难题。
地震云作文350字

地震云作文350字英文回答:Seismic clouds, also known as earthquake clouds, are a type of atmospheric phenomenon that is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their unusual appearance, which can include streaks, swirls, or other irregular patterns. The exact cause of seismic clouds is still unknown, but there are several theoriesthat attempt to explain their formation.One theory suggests that seismic clouds are formed by the release of gases from the Earth's crust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se gases can rise into the atmosphere and condense, forming the visible clouds. Another theory suggests that seismic clouds are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of atmospheric waves with the ground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se waves can travel through the Earth's crust and create disturbances in the atmosphere, which ca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clouds.Seismic clouds have been observ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y have been linked to both large and small earthquake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earthquakes produce seismic clouds, and not all seismic clouds are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clouds and earthquakes is still being studied, and there is still much that is unknown aboutthese intriguing atmospheric phenomena.中文回答:地震云,也被称为地光云,是一种据信与地震有关的大气现象。
地震云特征

地震云特征地震云是指在地震发生前或发生期间,在地震震中附近出现的一种特殊云形态。
地震云的出现常常被认为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大气变化所致。
虽然地震云并不能直接预示地震的发生,但它们的出现往往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
下面将介绍地震云的特征及其可能的形成原因。
1. 颜色异常地震云通常呈现出与常规云层不同的颜色。
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灰色、棕色、绿色等不寻常的色调。
这是因为地震云中的气溶胶颗粒与常规云层中的水蒸气和颗粒物不同,含有较多的微小灰尘和离子。
这些微小颗粒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导致了地震云的颜色异常。
2. 形态变化与普通云层相比,地震云的形态较为特殊。
它们可能呈现出尖顶、凹陷或垂直延伸等不规则形状。
这是由于地震活动引发的地壳运动造成了大气层的扰动,使云层形态发生变化。
地震云的形态变化可能持续较短的时间,因此观察到这种特征需要一定的及时性。
3. 云层密度增加地震云的另一个特征是云层的密度增加。
在地震发生前,地壳的运动会导致周围大气的变化,使得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云层的密度增加,使云层看起来更为浓厚。
这一特征可以通过观察云层的颜色和厚度来进行判断。
4. 云层运动异常地震云的出现常常伴随着云层运动的异常。
在地震发生前,地壳运动会引起大气层的扰动,进而影响云层的运动。
这种异常的运动可能表现为云层的快速移动、旋转或不规则的动态变化。
这一特征需要通过观察云层的运动轨迹来进行判断。
5. 气温异常地震云的出现可能伴随着气温的异常变化。
地震活动会导致地壳的运动,进而改变地下水的流动状况。
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地表的温度分布,使得地震云出现时周围气温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在地震云出现时,观察周围气温是否发生异常变化也是判断地震云的特征之一。
地震云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地壳活动有关的气溶胶释放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地震前地壳活动会导致地下岩石的应力释放,从而释放出一些气体和微小颗粒。
这些气体和颗粒会上升到大气层,形成地震云。
什么是地震云 通过地震云可预测地震

什么是地震云通过地震云可预测地震导语:近年来,我国的地震逐渐增多,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比较沉重的打击,各国科学家们也都在尽力探索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方式,而地震云将是我们未近年来,我国的地震逐渐增多,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比较沉重的打击,各国科学家们也都在尽力探索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方式,而地震云将是我们未来预测地震的关键,那么地震云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跟随小编去看一看。
什么是地震云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
现在西方和日本学术界对地震云抱有不可信与伪科学的态度。
毕竟地壳运动与短时间的气象毫无关联。
只有中国、日本、印尼等还有较多民间爱好者对它进行探索。
>>>石柱地震暂无伤亡简述地震逃生自救必备方法地震云的特征云体高程:6000米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
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地震云大致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
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
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第二种是成波浪状或者放射状的云,一般预示着1周以后地震;第三种是垂直得像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第四种是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一般出现在地震当时或者地震发生之前。
>>>文县地震伤亡惨重高楼避震自救三策略大公开地震云的特点有五种:1、外形呈细长条带状,有时如一直线,有似飞机的尾迹;有时为辐射状,数条地震云交于一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有时为干涉纹状,形似人的两排肋骨。
2、边界清晰,此点有别于傍晚出现的辐射状高积云,也是几条长条形云延长交于一点。
地震云作文350字

地震云作文350字英文回答:Earthquake clouds, also known as earthquake lights or earthquake clouds, are a phenomenon that occurs before or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se clouds are often seen asunusual luminous phenomena in the sky, such as glowing or flashing lights. They can appear in various colors,including white, blue, green, or even rainbow-like patterns. Scientists have been studying earthquake clouds for many year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ir connection to seismic activities.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earthquake clouds is the release of gases from the Earth's crust before an earthquake. When tectonic plates shift and release stress,it can cause the release of gases such as radon or methane. These gases can then rise to the surfa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atmosphere, creating the unusual cloud formations. Another theory suggests that the movement of rocks andminerals during an earthquake generates electrical charges, which in turn create the luminous effects in the clouds.Although earthquake clouds have been observed invarious loc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y are still considered rare phenomena. Not every earthquake is accompanied by these clouds, and not every cloud in the sky is a sign of an impending earthquake. It is important torely on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to accurately predict and prepare for earthquakes.中文回答:地震云,也被称为地震光或地震云,是地震前或地震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
地震云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
现在西方和日本学术界对地震云抱有不可信与伪科学的态度。
毕竟现在还没有找到地壳运动与短时间气象变化相关联的理论证据。
只有中国、日本、印尼等还有较多民间爱好者对它进行探索。
中文名Earthquake Cloud学科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出现时间早上、傍晚居多目录1形成▪热量学说▪电磁学说▪核辐射说▪存在争议2特征▪现象征兆▪单条震云▪多条震云▪卷震云▪鱼鳞震云▪团块震云▪天裂云3形态分析▪分类▪区分4研究探索▪历史记载▪研究历史▪民间观测▪地震关联▪预测地震1形成热量学说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头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电磁学说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1]”,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核辐射说我们知道,早期核物理学家使用云室(cloud chamber)探测核辐射,利用纯净的蒸气绝热膨胀,温度降低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带电粒子射入,在经过的路径产生离子,过饱和气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小液滴,从而显示出粒子的径迹,可通过照相拍摄下来。
地球的大气,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个简陋的云室,当地球内部产生辐射时,大量穿透力极强的离子穿过地壳进入大气,在适宜的条件情况下,水滴沿辐射轨迹凝聚成云,这就是所谓的“地震云”。
这个假说出叫“地震的核爆炸假说”。
存在争议地震云成因众说纷纭。
较早的理论由日本的真锅大觉教授提出:地震前地球内部积聚了巨大的能量,使地温升高,加热空气,成为上升的气流,并以同心圆状扩散到同温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云(Earthquake Cloud)是非气象学中云体分类的一种预示地震的云体,在国际上的研究还较为表面,至今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现在日本和中国民间还有较多爱好它的研究者对它进行探索。
也正是因为研究的不深入,现今地震学家和气象学家对所有涉及地震云的问题一律进行了片面性否认或牵强的使用气象学理论解释。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不断的地震云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地震云将为地震预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一.地震云形成
1、热量学说:
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电磁学说
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
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云。
无论是上述学说中那一种,亦或两者兼具。
在短时间形成一种固定形态的云,保持一种特殊的图案,停留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都说明地壳作用所发生的变化是明显的和异常的。
观察这种云的准确性取决于是云形成的初期,而不是中期。
有观点为地震云不受风力影响的,感觉适合地磁学说。
电磁学说中的云是不受风力影响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地震云有因风力移动和快速飘移的现象,2008年8月28日观测到的条状地震云就是迅速飘移。
而这又似乎更符合热量学说的观点。
2008年5月9日出现在山东临沂的地震云,发现者徐淑彬注意到云是比较固定的,面积巨大,停留时间比较长。
这个现象又贴切电磁学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也验证了这种根据固定形态地震云预测地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照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谨此致谢!
二.地震云普遍特点
云体高程:6000米
云体颜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
共有特点:大风不易改变其形态,天空和云有明显界线,多出现波状。
出现时间:早晨和傍晚
三.地震云形态
1、单条震云:为横条状的云,一般都是单条出现,条带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
这种云很像飞机飞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所以又有人叫做飞机云。
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有地震。
本人8月28日傍晚拍摄于山东莒南的飞机云.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发生6.1极地震.
本人于8月31日傍晚拍摄于山东莒南的飞机云,尚未得到证实。
2、多条震云:成平行或者放射状的云,对于平行的多条云,现观测多为本地地震;而现有观点认为放射状云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
这两种云一般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本人摄于8月2日的地震云,2008年8月5日17时48分,四川省青川县(北纬32.8°,东经105.5°)发生6.1级地震。
已证实。
3、卷震云:垂直的象龙卷风一样,或者像无风时垂直向上的烟柱一样的云。
现在没有关于其震中判断的说法,预示着三天以后地震;
本人拍摄于2008年8月31日下午的地震云,尚未得到证实。
4、鱼鳞震云:由大块云团在几小时内形成的松散成鱼鳞状的云团,多与“多条震云”同时出现,云团深浅分明,现有观点认为浅的一端为震中,预示着2-6天以后的地震。
本人拍摄于2008年7月17日下午2时的地震云。
4小时后证实:7月17日6时58分,在青海唐古拉地区(北纬33.2度,东经92.1度)发生5.3级地震。
5、团块震云:是地震时震中出现的固体形状的大块的或者团状的云,现有观察记录很少且认为定义为地震云较为牵强。
本人拍摄于8月4日上午的地震云。
8月5日17时49分四川省青川县发生6.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重庆、陕西汉中、西安等地有明显震感。
四.地震云详细形态简易分析
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
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
五.历史记载
1、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
2、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六.较新观测记录
1976年07月27日,日本真锅异彩极长条地震云;0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未考)2008年05月09日,合肥大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实测)2008年05月09日,天水异彩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未考)
2008年05月09日,山东临沂徐淑彬发现团状地震云;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证实)2008年05月31日,合肥大范围鱼鳞地震云;06月01日巴士海峡6.3级地震(实测)2008年06月12日,齐齐哈尔放射条带地震云;06月14日本东北部7.2级地震(未考)2008年06月29日,日本宫城观测到白色单条地震云;07月16日日本京都外海地震6.6级地震(未考)
2008年7月17日,在山东临沂和莒南观测到鱼鳞地震云。
7月17日6时58分,在青海唐古拉地区发生5.3级地震。
2008年08月01日,新加坡条形地震云,08月08日印尼发生5.3级地震(未考)
2008年8月02日,山东临沂和莒南观测到放射状地震云。
8月5日17时48分,四川省青川县发生6.1级地震。
已证实。
2008年08月04日,美国朱诺出现单条形地震云,08月07日阿留申群岛连续发生5.2级、5.8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04日,山东临沂和莒南观测到团状地震云。
8月5日17时49分四川省青川县发生6.1级余震。
(证实)
2008年08月07日,美国安克雷奇出现单条形和鱼鳞震云,08月09日阿留申群岛发生5.5级地震,11日发生5.2级地震。
(未考)
2008年08月09日,巴拿马出现鱼鳞状震云,08月11日,委内瑞拉的苏克雷5.1级地震(未考)
2008年08月10日,在陕西西安多次观测到不知形状地震云,新疆边界发生4.2级地震(未考)
2008年8月28日,在山东临沂和莒南观测到条状地震云,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发生6.1极地震.(证实)
2008年8月31日,再次在山东临沂和莒南观测到条状地震云。
(尚未证实)
七.地震云预报地震的研究
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
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l948年6月27日,日本奈良市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条异常的带状云,好似把天空分成两半。
此怪云被当时奈良市的市长看见了。
第三天,日本的福井地区真的发生了7.3级大地震。
市长把这种”带状”、”草绳状”或”宛如长蛇”的怪云,称为”地震云”,认为”地震云”在天空突然出现后,几天内就会发生地震。
市长的论断,得到了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气象学家的支持。
1978年1月12日下午5时左右,市长在奈良市商工会议所五楼礼堂讲话队突然看到窗外天空中飘动着一条细长的由西南伸向东北方向的红云,他立即停止讲演,向参加会议的大约三百多人宣布,那就是”地震云”!云的上浮力量很大,正要突破其它云层。
”地震云”有时呈白色,有时呈黑色,这次因为发生在黄昏,所以呈红色,他估计在两、三天内将发生相当大的地震。
结果,第三天(1月14日中午)在日本东京以南伊豆群岛的大岛近海发生了7级地震。
八.地震云的区别
由于各种地震云在形态上与气象学中多种常见云体相似度很大,因而很难区分。
中国的一些著名气象学家在地震云未定论时候运用经典气象学对现已知地震云做出了下列解释:单条震云为喷气飞机痕迹、多条平行震云、鱼鳞震云为透光高积云、为絮状高积云、卷震云和多条放射状震云为卷积云、团块震云为浓积云。
既然这些形态的云并不是全部可以牵强使用气象学解释的,那么应该怎么区别呢?下面就是一些根据统计学和概率学得出的非完全性结论:
1、地震云出现时多为多天连续形态转变,而非一种震云形态的固定出现。
2、出现地震云几天后天空常出现完全万里无云的景像。
3、地震云的形态多与当地正常水气环流不符,如“卷震云出现时气压高,空气适度低”、“鱼鳞震云、平行震云出现后下雨”等。
4、地震云出现多为6000米左右,而非多种高程。
5、地震如伴有较强余震,地震云出现时也会同时出现多种形态同时出现的情况。
本文转自奇趣网()详细出处参考:/html/2008-09/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