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精品课)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无答案)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无答案)编写人:吴小月、朱巧荣审核人:朱巧荣审批人:编写时间:2021、5、14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的】应用所学知识剖析处置生活中的实例【学习重难点】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明白重点--逐一击破】1、单子叶植物的向光性〔1〕图中的a、b表示的是胚芽鞘的哪些局部?图中生长素的发生部位?作用部位?(2)图中哪些箭头表示横向运输?影响要素?(3)图中哪些箭头表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的方向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4〕图中不存在的箭头是哪个?为什么?在植物体内除图中表示的运输方式还有何种运输方式?(5)剖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内因和外因。
2、顶端优势(1)画出顶端优势的图,并用箭头画出生长素的运输。
(2)剖析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及生理作用?(3)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什么?该方法的实质是解除什么?3、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后生长(1)画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后生长的剖析图〔标明四点,并用箭头表示出生长素的运输〕(2)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后生长的缘由。
(3)假定将该植株放在太空中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剖析缘由。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写出图中O、H、D点的意义;OH、HC、CD区段表示的意义(2)图中A、B点的作用效果相反吗?说明什么?〔3〕图中哪些浓度称为低浓度?哪些称为高浓度?〔4〕假定植物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那么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5〕假定将植物平放,表现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后生长,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茎的背后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总结:上述现象中能表达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有哪些?【学致运用--即时训练】1、(2021四川)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相似物,区分测试三种相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造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置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会考要求1.知道向性运动的概念,意义及其事例。
2.通过生长素的发现史,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
3.知道植物激素的概念4.知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
并能通过实验证明。
5.能运用单侧光一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机理,正确解释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6.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除草剂的应用。
7.识记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理解植物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的原因8.识记子房发育为果实所需的生长素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及无子果实培育方法9.能正确解释带芽和幼叶的枝条扦插容易生根的原因10.理解顶端优势的概念,并实际应用11.知道细胞分裂素和乙烯的分布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知识结构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
2.原因: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
二、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2)温特实验(3郭葛2.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三、植物茎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如下图)(1)四周均匀光照或无光:尖端产生生长素均匀极性运输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长素浓度分布均匀各部分生长均匀直立生长。
极性运输(上一下) (2)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横向运输(尖端向光侧背光侧)背光侧多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向光侧少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合成部位 具有分生能力的器官。
如H____、I_________ 作用部位 生长旺盛的细胞和组织。
如J_____、K________作用特点L______性。
即:低浓度M_____生长,高浓度N____生长。
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
对同一器官以它的最适浓度为标准来划分高、低浓度。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设计人:张艳丽审核:生物组授课时间:2014/12/28学习标准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II3植物激素的应用I命题趋向1•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特点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是本专题内容常见的高考命题点。
题型以选择题、实验题为主,需要考生密切关注。
2•以图表、曲线、实验等形式考查运用植物激素的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以植物激素知识为背景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是本专题内容的常考点,试题难度较大,不易得分。
总之,该章容易出现实验设计题,单一变量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排除、对照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准确性是影响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规范性训练,并认真对照答案体会这类题的解答技巧。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基本理论1.(2013安徽高考)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 .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3. (2012课标卷)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 、b 、c 、d 四组。
将a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 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b '两组胚芽鞘。
然后C . 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 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4. (2013广东高考)下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C .①③④⑥⑦琼脂坎胚茅粥尖端UU —a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单侧光A . 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d 组尖端不能B . a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 '组尖端不能正植 冊& W 5 OLD .②⑤⑧5. 请据图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促 进 柞 用(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占 八\、⑵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⑶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H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 g ,在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 自主梳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尔文实验:验证了向光生长与胚芽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且感光部位也是 他推测:单侧光照使胚芽鞘的 _______________ 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时,造成弯曲生长。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定稿)

《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班级姓名学号编号:【考纲要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II(2)其他植物激素II(3)植物激素的应用II 【复习目标】1、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
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A、玉米B、油菜C、花生D、西瓜2、浙江省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2,4—D当作农药,喷施到晚稻田中用来治虫。
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了一人多高,并且成芦苇状,不结果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2,4—D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2,4—D促进了细胞分裂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3、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递如下表:根据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4、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6、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7、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a、b二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依次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②和④8、据图回答问题:(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习重点】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学习难点】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向光性【预习完成】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条件:单侧光下条件: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罩上尖端下面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思考与交流】(1)进行试验时,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其下面一段?(2)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感受光刺激的又是哪一部分?(3)如何解释试验中胚芽鞘尖端和下面一段所起的作用?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与交流】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拜尔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思考与交流】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4.1928年温特的实验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最新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知识梳理】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顶尖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锡箔罩上尖端下面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__ 现象:胚芽鞘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 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产生的刺激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分析:A 、B 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2篇

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高中高一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植物的激素调节适用对象:高中高一生物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2. 了解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3. 掌握植物激素的分类和调节机理。
教学重点:1.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植物激素的分类和调节机理。
教学准备:1. 活动板书、白板和彩色粉笔;2. 植物激素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活动板书上写上“植物的激素调节”,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问题,以激起学生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2. 分类介绍常见的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等)及其作用。
步骤三:作用机理(15分钟)1. 介绍不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如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促进落叶和果实的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
步骤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几个具体的案例,如受伤的植物释放乙烯气体促进其他叶片的脱落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激素调节过程。
2. 引导学生讨论激素在生物体内广泛参与调控的机理。
步骤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2. 提出几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植物激素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步骤七:总结(5分钟)1. 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活动板书、白板、彩色粉笔;2. 植物激素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拓展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 结合生活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节过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回顾
1、两重性,促进生长,抑制生长。
既能,也能;
既能,也能;
既能,也能。
2、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3、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生长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浓度较低,由于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因此顶芽长得,侧芽长得,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4、水平放置的一株植物,由于的作用,使得下部生长素浓度于上部,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故其上部长得,下部长得,根向生长,而茎的上部长得,下部长得,故其向生长。
4、生长素只能从运输到,称为,是细胞的。
(二)例题精析
【典例1】 对燕麦胚芽鞘如下图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3、促过果实发育的激素___________,促进果实成熟脱落的激素____________,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________,促进种子萌发的激素____________,诱导根、芽生分化的激素___________,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_______,抑制种子萌发的激素___________。
(三)针对训练
A.它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B.它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它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D.它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4.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2.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多种激素D.乙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激素调节导学案
课前预习案
一、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2、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一、生长素
(一)生长素的发现:
1、简述向光性的原因:
2、关于生长素的四个部位:
刺激产生部位:作用部位:
感光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弯曲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由产生。
2、分布: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根(叶)幼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填>、=、<)。
3、运输:思考: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几种,发生的部位及特点?
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
2、作用特点:两重性
①低浓度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 ,幼嫩细胞敏感性衰老细胞。
②高浓度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考点三、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概念:(来源,运输,
作用含量.
2、其他植物激素
(1).概念: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
三、自主检测
1、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2、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 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 D.减少,以利其生长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④由专门的器官分泌⑤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分析及应用
思考1、生长素发现实验中的变量及结论?
思考2、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运输有什么关系?
思考3、如何应用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分析植物的生长?
例1、分析下列植物的生长方向
1、旋转类
【思考】:1、小盒和植物一起匀速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
2、小盒不旋转,植物匀速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
3、小盒匀速旋转,植物不旋转,植物怎样生长?为什么?
2、阻断类
右图表示用不同方法处理的胚芽鞘:①在尖端下方切去一小部分,②③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④切断尖端后,插入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向光弯曲
B.②④向光弯曲
C.①③向左弯曲
D ③④向右弯曲
规律总结:
探究点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思考1、如何理解生长素作用两重性中的低浓度与高浓度?
思考2、如何解释植物的顶端优势?
思考3、如何应用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解释根的向地性?
例2、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探究点三、植物激素的应用
思考:植物激素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例3、大田里的油菜在盛花期由于几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了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喷施硼肥B.多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无补救措施
思考: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以及与无子西瓜的区别?
点击高考:
1、(2012全国卷新课标版)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2.(2012山东卷)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当堂达标检测
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判定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
2.用琼脂块收集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下列方法收集生长素最多的是(下图中长方形代表琼脂块)()
3、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
度、低浓度分别指(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4、下列关于激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水果生长最密切的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儿童常吃催熟的水果会引起性早熟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秋水仙素可培育无子果实
C.2,4D可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而乙烯利可使棉花迅速落叶
D.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高时,有利于根的发生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课后完成课后训练案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