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上课用 植物激素的调节

上课用  植物激素的调节

无子 果实。 其类似物处理 未受粉 雌蕊可获得_____ (3)防止 落花落果 。
2.高浓度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1)疏花疏果。
杂草 。 (2)作为生长抑制剂清除______
【高考考向04】:生长素作用及农业应用
例14.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树皮环割一圈, 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剥圈以上顶芽不会再产生生长素 C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例15.下列生理现象受其他部位生长素影响的是 C ①棉花顶芽的生长 ②番茄子房壁细胞的发育 ③棉花侧枝生长的抑制 ④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七、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 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细胞生长 纵向伸长
促进
细胞分裂 横向变粗
抑制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生长素
乙烯
促进合成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2.几种无子果实形成原因的比较
操作方法 无子番茄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原理 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三倍体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
定向刺激(单侧 光、重力、湿 度、化学物质)
实 例
朝着(背着)刺激产 合欢含羞草叶 片的闭合和张 生反应。如向光性、 开。 根的向地性 都属应激性.都是对环境的变化产 生的适宜反应,是适应环境的不同 方式。
相同点
考点突破
三、
一、生长素的发现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科学家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习题(三维设计)必修③ 第二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习题(三维设计)必修③  第二单元  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③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0·淮安调研)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测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解析: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的差异会导致自身所具有的生长素量有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无关变量——自身生长素含量。

图中所示曲线只是部分结果,并非代表全部结果,该曲线的走势并没有完全确定。

这里的时间是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的统一。

答案:A2.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是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二者化学本质不同,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

由图示可知,赤霉素促进①生长素的合成。

②为生长素转化为氧化产物,赤霉素对②起抑制作用。

答案:B3.(2010·广州质检)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解析: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5类植物激素之间既有协同效应,又有拮抗效应,其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长与发育。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

课时2 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1.[2023阜阳模拟]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抑制开花和果实的发育C.细胞分裂素在根、胚、果实中形成,主要分布在成熟果实中D.植物激素全部是在一个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的解析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等,B错误;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形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成熟果实中分布较少,C错误;植物激素往往是由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也可在产生部位发挥作用,D 错误。

2.[2024浙江第二次联考]某研学小组进行了2,4-D对扦插铁皮石斛种苗生根作用的探究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插条保留相同数目的芽以避免养分竞争B.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的2,4-DC.本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空白对照组D.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强解析为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插条一般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因此插条保留相同数目的芽可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错误;根对生长素较敏感,故实验不应使用较高浓度的2,4-D,B错误;本实验需要单独设置空白对照组,C错误;当插条上叶片较多时,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可能会导致插条失水过多死亡,因此插条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D正确。

3.[2024广东七校第一次联考]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B)①嫁接矮果时,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A.措施①的原理是生长激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B.措施②体现了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因素调节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D.措施④反映了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解析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可促进生根是因为小便中含有生长素,而不是含有生长激素,A不合理;春化处理可以促进植物花芽形成,体现了高等植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因素调节,B合理;种植油菜是为了收获种子,传粉失败就不能形成种子,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能促进传粉,C不合理;光周期处理反映了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不能反映光可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D不合理。

人教版教学课件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公开课

人教版教学课件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公开课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14
【课后巩固】
《名师大讲堂》P253~255
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情分析
考点分布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江苏选 08年 09
广东 生长素的 选择 生理作用 上海 T7; 及在农业 选择 江苏 生产中的 T24 选择 应用 T13
生长素的 试验设计 广东 其他植物 选择 激素 T10
广东选择 广东选择T18、 择T5; T12江苏、 T6; 广东选择 全国Ⅰ 广东选择T19; T12 简答
5.(1) 各组枝条处理时间要长短一致, 所用 植物材料尽可能相同。 (2) 配制浓度依次为2ppm、2.5ppm、 3ppm……6ppm的NAA溶液9份。 (3)① 将长势相同的、等长的迎春枝条随机平 均分成9份,每份5枝; ② 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2ppm、2.5ppm、 3ppm……6ppm的NAA溶液中; ③ 取出枝条放在适宜相同条件下分别进行扦 插培养; ④ 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4) 溶液浓度 (ppm)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每组平均 生根数量 (条)
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1.获取试验中的变量(即唯一改变的因素) 2.选材(选材必须相同或生长状况一致……) 3.对实验材料进行单一变量处理 ①分组、编号(如用1、2、3……等分组标号) ② 控制无关变量,即,仅改变其中某一个因素 (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 ③设置对照组:不施加变量(空白对照、自身 对照、相互对照) 设置实验组:施加变量(如:改变某溶液浓 度、光照强度、温度等) 4.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上海 福建T5 选择 安徽理综 T18. T29 广东 广东T10全 T49 国卷IT31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微专题七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1.不同处理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状况分析类别图解相关结果遮盖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插入法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弯曲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移植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法①a=b、c=d,水平生长;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2.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则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b.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c.若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A中幼苗水平生长,则说明单侧光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同。

3.植物激素类实验设计的五步解决策略跟踪训练1.(2023·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甲能说明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B.实验乙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可得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C.实验丙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实验丁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答案 B解析实验乙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则不会弯曲生长,所以实验结果不相同,B错误。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课件

1、体液免疫的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 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 原,将抗原传递给 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 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此细胞受刺激 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 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 细胞。
2、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
类别
移植 类
旋转 类
横置 类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弯 曲生长③④中IAA的含 量a=b+c,b>c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 生长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 生长
IAA含量及作用: ① a=b c=d,都促进水 平生长②a<b c<d, 一般认为acd促进生长, b抑制生长
1.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2、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促进生长、 促进生根、发芽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果实成熟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果实 衰老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
促进生长发育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抑制生长发育类:脱落酸、乙烯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 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 态学下端运输
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考点三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1、赤霉素的发现Biblioteka 1926年,水稻感染了赤霉菌
疯长
恶苗病
植物
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稻健康水 稻幼苗上 不感染赤霉菌,却有恶苗 病的症状

3.1.2.3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3.1.2.3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 影响 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温特的实验
(1)过程及现象:
(2)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
化学物质

并命名为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外因:单侧光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3)装置旋转法
3.重力影响胚芽鞘或幼苗生长弯曲的实验方法
(1)幼苗横置法
生长素浓度a<b,c<d。
(2)失重法 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 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力性。
4.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实验设计验证
结论: 生长素(IAA)在胚芽鞘内能从形态学上端(顶端) 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关于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
年代 实验人 实验示意图 实验结论
19世纪末 达尔文 1910年 1914年 詹森 拜尔
课本P46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 生某种刺激
课本P47 某种刺激可以通过琼脂传下来 课本P47 课本P47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 的某种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是一 种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分布:
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促 进 生 长 抑 制 生 长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1 L


0
1、相同器官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不同器官敏感度不同: 根(10-10)>芽(10-8) >茎 (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