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植物的激素调节-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生物(原卷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植物激素调节

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植物激素调节

2019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植物激素调节1.〔2018安徽卷〕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下图。

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等级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答案】D【思路点拨】由图可知: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组相比,喷施施赤霉素和2,4-D都可降低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并且同时喷施赤霉素和2,4-D时这种效果更显著,A、B、C符合坐标曲线的含义,D项从图中无法得出,所以选D项正确。

2.〔2018全国卷新课标版〕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此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不是d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3.〔2018山东卷〕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植物激素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的生理作用。

各省考卷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11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各省考卷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11植物的激素调节 Word版含解析

重组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保定模拟]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征。

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根的背光性和向地性及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识图能力,难度中等。

根部具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由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和茎的生长还要受重力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幼苗的生长状况为B项。

2.[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答案 D解析对照组a中不含IAA,则d中不含IAA,b侧和c侧生长素的含量相同;实验组a′中含有IAA,放在左侧,IAA向下运输,则b′侧生长素含量大于b侧,A项、B项错误;b′侧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项错误;IAA在运输过程中有部分IAA作用于细胞后被灭活,故运输到d′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

3.[2016·海南省联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B.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答案 B解析麦田除草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赤霉素能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获得无子番茄是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全套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全套

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全套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共5题)1.(2019•江苏)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2.(2019•江苏)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早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3.(2019•江苏)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4.(2019•北京)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5.(2019•全国Ⅰ)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8个专题(解析版)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 ---------------------- 2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 4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 7 专题04 酶与ATP ------------------------------------- 9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12 专题06 细胞的生命历程----------------------------- 19 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 21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 23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变化 --------------------- 41 专题10 植物激素调节------------------------------- 46 专题11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50 专题12 内环境与稳态------------------------------- 64 专题13 种群和群落--------------------------------- 66 专题14 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的保护 ------------------- 70 专题15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 81 专题16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88 专题17 课本基本实验和经典实验 --------------------- 99 专题18 实验分析和设计---------------------------- 102 专题01 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多样性(2019·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 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 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答案】B【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 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2017-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选题)

2017-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选题)

2017-2022年高考真题汇编——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选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

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B.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C.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答案】A【解析】【分析】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详解】A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功能,该作用的发挥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故喷施某种激素后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说明喷施的为赤霉素,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而非受体合成受阻(若受体合成受阻,则外源激素也不能起作用),A正确,B错误;CD、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与植物矮化无直接关系,CD错误。

故选A。

2.(2022·山东·高考真题)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C.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D.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多效唑可提高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

【详解】A、由图可知,多效唑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B、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错误;C、由题可知,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根据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错误;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正确。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019版专题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2019版专题十二:植物的激素调节

1.(2018 江苏7,2 分)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30 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 IAA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100 与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 本题考查不同浓度 IAA 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是用不加IAA 的清水浸泡的,其枝条中仍含有一定量的内源 IAA,A 项错误;由图可知,在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 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且平均根长较长,故该浓度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 项正确;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 100 mg/L 与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C 项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图中另外三个浓度的IAA 均促进了根的生长,故本实验不能体现 IAA 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 项错误。

2.(2018 浙江9,2 分)某同学进行了 2,4-D 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 的浓度时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 2,4-D 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 a 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2.B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 2,4 一 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必修三 P6)。

图中的纵坐标可以用生根的总长度来表示,A 错误。

丙组是蒸馏水,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不同,说明甲组和乙组的2,4-D 浓度不同,据此认为 2,4-D 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即该实验的自变量), B 正确。

甲组的促生根的效果比乙组高,但是在最适 2,4-D 浓度两侧存在促生根效果相同但浓度不同,所以不能确定甲乙浓度高低,C 错误。

2019年全国名校生物试题分类解析【i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2019年全国名校生物试题分类解析【i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

I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目录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1)I2 其他植物激素及应用 (7)I3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 (8)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38. I1(2018·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

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

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如图B所示),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如图C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的生长素于胚芽鞘尖端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上述实验说明了种子萌发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的共同作用【知识点】生长素等植物激素。

【答案解析】C解析:图A生长素含量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图C中没有体现出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因此也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生长的生长素于根尖的尖端,不来自胚芽鞘尖端,B错误;光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该实验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该实验只能说明种子萌发与生长素有关,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的关系,D错误。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

18.I1 (2018·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属于因变量的是A.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B.2,4-D溶液的浓度C. 2,4-D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D.扦插枝条的生根总长度【知识点】教材实验的应用。

【答案解析】D解析:实验中凡是能人为控制的量均是自变量,在本实验中A、B、C均是自变量;因变量是遂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人直接控制,生根的总长度是因变量,D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含义。

《植物激素调节》高考题汇总(含答案)

《植物激素调节》高考题汇总(含答案)

植物激素调节高考题1.【09广东】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 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2.【10海南】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3.【13海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4.【13广东】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5.【13北京】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6.【13安徽】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7.【13全国】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籽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8.【13天津】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9江苏卷·5)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2.(2019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3.(2019浙江4月选考·26)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4.(2019上海嘉定二模)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图表示实验前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 B.C.D.5.(2019山西太原模考)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 5 6 72,4-D浓度(mol/L)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6.(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通过促进丝氨酸转变成生长素、抑制生长素分解等途径促进植物生长B.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NAA)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C.在成熟组织中合成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成熟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7.(2019湖北武汉适应性考试)在自然条件下,冬小麦是在头一年秋季萌发,以营养体(长出根茎叶的植物体)过冬,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

秋末冬春的低温是诱导开花的必要条件。

经研究发现低温能促使冬小麦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说明A.未经过低温处理的冬小麦,如果施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也能诱导开花B.赤霉素等植物激素控制着植物的生命活动C.赤霉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赤霉素具有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8.(2019河北衡水二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D.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落花落果9.(2019山东泰安模拟)研究发现,植物生长与脱落酸有密切关系: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以抵抗逆境;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脱落酸能调节植物生长快慢,说明脱落酸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C.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D.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10.(2019全国卷II·29)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

据此回答问题。

乙分组甲琼脂块左右α角/度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________。

11.(2019江西名校联考)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单侧光照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呢?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等体积琼脂切块上(分别记作1、2),分别置于黑暗中和单侧光下一段时间。

然后,取下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过一段时间之后,同时观察并测量胚芽鞘弯曲度(分别用α1和α2表示),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α1=α2。

实验二:用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纵向插入胚芽鞘,使其分割为向光侧和背光侧两等分,再用与实验一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实验结果:α3=α1;α4=α2。

请根据以上实验及其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干中实验的目的,进一步完成实验三:①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设计:绘出玻璃片的插入位置,并标注实验条件。

____________12.(2019云南昆明适应性考试)如图,在去除尖端的三组相同的胚芽鞘上分别放置相同大小的琼脂块后(a 琼脂块中不含IAA),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B组和C 组胚芽鞘出现弯曲生长。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A组中a琼脂块中含有IAA,但b中不能检测到IAA,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IAA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胚芽鞘中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

琼脂块b 1从a1中获得IAA的量小于a1的输出量,可能的原因是IAA发挥作用后会被__________。

(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两重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9河北衡水三模)从某植物幼苗上切取一段幼茎,纵切至约3/4处,浸没在蒸馏水中,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若该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生长的,且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1)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生长作用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b._____,但其促进生长作用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c.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_____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是正确的.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此进行验证。

Ⅰ.实验器材:某植物长势一致的等长幼茎段、大小相同的琼脂块、__________、刀片、测量角度的工具。

Ⅱ.实验步骤:①将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

②取半边茎切段,在其底端的_____,外侧的琼脂小块标记为A,内侧的琼脂小块标记为B。

③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小块A、B分别放置在_____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_____现象后,测出每个胚芽鞘的弯曲度并记录。

Ⅲ.预期实验结果:_____。

14.(2019湖北宜昌联考)各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有关问题:(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这种“气”是指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

吲哚乙酸和α-萘乙酸_ ______(都是/都不是/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3)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二者只有这一种关系吗?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溶液;②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吊兰均分成4组,分别置于配制好的6-BA溶液中,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③在培养的第1、3、5天分别测量吊兰不定根的生长情况,各组根的伸长量(后一次的测量数减去前一次的测量数)见下表。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6-BA抑制吊兰不定根的伸长,且________________。

⑤要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变化对吊兰不定根生长的影响,若只能用一种某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则该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测量各组不定根的伸长量。

15.(2019河南九师联盟质检)大棚蔬菜生产中经常同时受到亚高温(35℃)和强光的双重胁迫,而脱落酸(ABA)能够调节植物对逆境的胁迫作用。

为研究ABA调节植物对亚高温和强光胁迫的机理,研究人员用大棚番茄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注: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已用相应喷施物预处理三天),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注:CK为昼温度25℃+400μmol·m-2·s-1人工正常光+植株叶面喷水;W为昼温35℃+800μ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水;A为昼温35℃+800μmol·m-2·s-1人工强光+植株叶面喷30mg·L-1ABA溶液。

(l)ABA除具有题中体现的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棚番茄植株叶绿素分布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其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