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宏优化 必修4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志鸿优化教案

高中志鸿优化教案

高中志鸿优化教案在当今教育领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面临着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的挑战。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将提供一个高中志鸿优化教案的范本,旨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够突出重点又公正客观的教学方案。

教案名称:《高中历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革命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晚清的政治腐败、民族危机、社会矛盾等。

2. 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的爆发、各省响应、清朝的覆灭。

3. 革命的意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辛亥革命相关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与讨论:结合PPT和教材,讲解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之后开展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特定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革命者、清朝官员、普通民众等角色,重现历史场景,加深对事件的理解。

4.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媒体与资源1. PPT课件:包含革命时间线、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图片及解释。

2. 视频资料:辛亥革命纪录片片段,用于课堂导入和情境模拟。

3. 图书资料: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1Unit4 Earthquakes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1Unit4 Earthquakes

Unit 4Earthquakes1.____________ v i.爆裂;爆发→____________ n.突然裂开;爆发2.____________ n.废墟;毁灭→____________ v t.毁灭;使破产→____________ (词组)严峻受损;破败不堪3.____________ n.苦难;苦痛→____________ v.受苦;患病4.____________ adj.极度的→____________ ad v.极其;格外5.____________ v t.损害;损害→____________ adj.受伤的→____________ n.扭伤;损害;损伤6.____________ v t.破坏;毁坏;毁灭→____________ n.毁坏;毁灭7.____________ v t.& v i.(使) 震惊;震惊→____________ n.休克;打击;震惊8.____________ n.& v t.援救;营救9.____________ v t.使陷入逆境→____________ n.陷阱;逆境10.____________ n.电;电流;电学→____________ adj.用电的;带电的;发电的→____________ adj.与电有关的;电学的11.____________ n.掩蔽;掩蔽处;避身处→____________ adj.受庇护的;受掩护的12.____________ n.记者→____________ v.报告13.____________ n.损失;损害→____________ v t.损失;损害14.____________ v t.使惊吓;恐吓→____________ adj.受惊的;受恐吓的→____________ adj.令人恐惊的15.____________ n.庆贺;(复数)贺词→____________ v.庆贺16.____________ n.裁判员;法官→____________ n.推断;判决17.____________ ad v.真诚地;真挚地→____________ adj.真诚的18.____________ v t.表达;表示→____________ n.快车;速递→____________ n.表达;表情;词句1.She found it was ____________(极其) difficult to get a job.2.____________(电)is off and the house is completely dark.3.Neighbours were ____________(震惊) that such an attack could happen in their area.4.Thousands died in the ____________(灾难)in this spring.5.____________(推断) by her last letter,they are having a wonderful time.6.It's wrong of you to take ____________ (躲避) under the tree in the storm.7.The children were ____________ (困住) in a deep hole and couldn't get out.8.The factory was completely ____________ (毁坏) by fire.9.Mary____________ (爆发) into tears at the news that her father had passed away.10.After the war they saved those who were alive and ____________ (掩埋) the dead.1.____________ away 马上;马上2.____________if 好像;仿佛3.at ____________ end 结束;终结4.____________ 掘出;发觉5.____________ (great) number ____________ 很多;大量1.It seemed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the world wa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世界好像到了末日!句型提炼:It seemed as if...句式。

【志鸿优化设计】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1 LifeintheFuture教学案 外研版必修4

【志鸿优化设计】2014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Module1 LifeintheFuture教学案 外研版必修4

《志鸿优化设计》2014届高考英语(外研版全国)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4Module1LifeintheFuture四、漫画类Step 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journey of one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这里的佳句背诵是为了Step Ⅲ的满分作文句型和过渡词提炼与拓展1.正如图画所示,树被大风刮倒了,而小草依然在那里。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a tree is knocked down by the strong wind, while the grass stays as it is.2.然而在我们学校,情况却大不一样。

In our school, however, 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3.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看上去不够坚强,不敢接受挑战。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he appears weak and dares not to meet the challeng es. 4.从上面的图画可知,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就很难过上幸福的日子。

Based on the above pictures/drawings,we can see that we can hardly live a happy life if we pay no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5.同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会提供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Similarly, with the progress of economy, the government will provide children with better education. 1.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正如图画所示……The picture shows us that ...图画表明……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正如图画所示……As we can see in the picture ...从图画可知……2.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情况却大不一样。

初中志鸿优化教案

初中志鸿优化教案

初中志鸿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如姐妹俩的相似衣服、相似的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 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相似三角形的性质;(3)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

3. 应用拓展:(1)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2)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生物志鸿优化教案

高中生物志鸿优化教案

高中生物志鸿优化教案课题:志鸿优化教师:XXX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志鸿的生态习性和栖息地需求。

2. 掌握志鸿的饲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3. 知晓志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 能够提出保护志鸿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 志鸿的生态习性和栖息地需求。

2. 志鸿的饲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3. 志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提出保护志鸿的措施和方法。

2. 如何促进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和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志鸿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志鸿的外观特征和生态习性。

2. 讲解:介绍志鸿的生态习性、饲食习性和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志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志鸿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出保护措施和方法。

4. 展示分享: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志鸿的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

五、课堂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志鸿的生态习性和重要性的短文。

2. 设计一份志鸿保护宣传海报。

六、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他们深入思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建议,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志鸿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有关志鸿保护的文献资料。

3. 计算机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保护的兴趣和热情,共同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英语外研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4Module2 TrafficJam

《志鸿优化设计》2020届高考英语外研版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4Module2 TrafficJam

Module 2Traffic Jam1.____________ n.电线→____________ adj .无线的2.____________ adj .郊区的;市郊的→____________ n.郊区 3.____________ n.执照;许可证→____________ n.允许;许可 4.____________ adj .带空调的→____________ n.空调5.____________ adj .给人印象深刻的→____________ n.印象 6.____________ adj .便利的→____________ n.便利7.____________ vt.探究→____________ n.探究→____________ n.探究者 8.____________ vi.反应→____________ n.反应9.____________ n.解答;答案→____________ vt.解决1.It's the first time the painting has been ____________(展览)to the public. 2.The sick person ____________(反应)badly to this medicine and died at last. 3.You'd better keep all your ____________(收据)for work-related expenses.4.Can you ____________(探究)the market possibility for us? 5.____________(登记)of new students takes place on Monday.6.The beautiful sunny morning put him in a happy ____________(心情).7.In the U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discuss their problems with teachers to find a better ____________(解决方法).8.I want two first-class ____________(单程票)to Nanjing.9.A bicycle is often far more ____________(便利的)than a car in busy cities.10.Our luggage was checked all the way through the final ____________(目的地).1.____________ 被困在…… 2.____________ 马上;马上3.____________ 四处走动;处处旅行 4.____________ 看到5.__________ 正在建设之中 6.____________ 切断(电流);关上(电灯、电视等)1.Simply ____________ your hand ,____________ a taxi appears in no time. 只要你招招手,马上就会有出租车开过来。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志鸿优化系列丛书篇一:新课标(人教版A)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中优秀教案生物必修2新课标(人教版A)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中优秀教案生物必修2目录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4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5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4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41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42(一)减数分裂44(二)受精作用56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74 第3节伴性遗传8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93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3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102 第3节DnA的复制112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17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23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24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39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15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6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62第2节染色体变异171第3节人类遗传病185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200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01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209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23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225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33(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235(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241(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51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规划本章是《遗传与进化》(必修②)的开篇,集中描述了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规律的研究。

遗传因子是如何发现的?这是在140多年前奥地利学者孟德尔,从个体水平出发,利用植物杂交实验的方法,展开对生物性状的研究来揭示遗传规律的。

由于孟德尔在植物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因子和揭示了遗传因子遗传的两个规律,使遗传学诞生了。

因而孟德尔成为名垂青史的遗传学的奠基者!孟德尔于1866年发表的《植物杂交实验》论文中,揭示了核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本章内容围绕以上两个定律分两节进行描述。

即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志鸿优化优秀教案高中物理

志鸿优化优秀教案高中物理

志鸿优化优秀教案高中物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志鸿优化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志鸿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运用志鸿优化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志鸿优化的原理及应用。

2. 掌握志鸿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
1. 能运用志鸿优化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志鸿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介绍志鸿优化的意义和作用,详细讲解志鸿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志鸿优化方法进行练习。

4.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2. 考查学生对志鸿优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新实践。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A)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中优秀教案数学必修4第一章 三角函数 4-1.1.1任意角(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 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在初中时,曾初步接触过三角函数,那时的运用仅限于计算一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研究一些三角形中简单的边角关系等。

三角函数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三角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能够简单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新课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师: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生: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师:如图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

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师: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o” (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再如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生:逆时针旋转300;顺时针旋转300. 师:(1)用扳手拧螺母;(2)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说明旋转第二周、第三周……,则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角,这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本节课将在已掌握~角的范围基础上,重新给出角的定义,并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2.角的概念的推广: (1)定义:一条射线OA 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一定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 ,就形成了角α。

其中射线OA 叫角α的始边,射线OB 叫角α的终边,O 叫角α的顶点。

3.正角、负角、零角概念师: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如图2中的角为正角,它等于300与7500;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那么同学们猜猜看,负角怎么规定呢?零角呢?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师:如图3,以OA 为始边的角α=-1500,β=-6600。

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是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称为零角。

B α O A 图1师:好,角的概念经过这样的推广之后,就应该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4.象限角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

同学们已经经过预习,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叫:象限角?生: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师:很好,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可以知道,她已经基本理解了“象限角”的概念了。

下面请大家将书上象限角的定义划好,同时思考这么三个问题:1.定义中说: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如果改为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行不行,为什么?2.定义中有个小括号,内容是:除端点外,请问课本为什么要加这四个字?3.是不是任意角都可以归结为是象限角,为什么?处理: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师适时予以纠正。

答:1.不行,始边包括端点(原点);2.端点在原点上;3.不是,一些特殊角终边可能落在坐标轴上;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一象限。

师: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看数学书,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性质要斟字酌句,每个字都要弄清楚,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果的。

师生讨论:好,按照象限角定义,图中的300,3900,-3300角,都是第一象限角;3000,-600角,都是第四象限角;5850角是第三象限角。

师:很好,不过老师还有几事不明,要请教大家:(1)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吗?第一象限角是锐角吗?为什么?生: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师:(2)锐角就是小于900的角吗?生:小于900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负角,故它不一定是锐角;师:(3)锐角就是00~900的角吗?生:锐角:{θ|00<θ<900};00~900的角:{θ|00≤θ<900}.学生练习(口答)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1)4200;(2)-750;(3)8550;(4)-5100.答:(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5.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师:观察下列角你有什么发现? 390︒-330︒30︒1470︒-1770︒生:终边重合.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能否再举三个与300角同终边的角?生:图中发现3900,-3300与300相差3600的整数倍,例如,3900=3600+300,-3300=-3600+300;与300角同终边的角还有7500,-6900等。

师:好!这位同学发现了两个同终边角的特征,即:终边相同的角相差3600的整数倍。

例如:7500=2³3600+300;-6900=-2³3600+300。

那么除了这些角之外,与300角终边相同的角还有:3³3600+300-3³3600+3004³3600+300-4³3600+300……,……,由此,我们可以用S={β|β=k³3600+300,k∈Z}来表示所有与30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师:那好,对于任意一个角α,与它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应如何表示?生:S={β|β=α+k³360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6.例题讲评例1设,,那么有( D ).A.B.C.()D.例2用集合表示:(1)各象限的角组成的集合.(2)终边落在轴右侧的角的集合.解:(1) 第一象限角:{α|k360oπ<α<k360o+90o,k∈Z}第二象限角:{α|k360o+90o<α<k360o+180o,k∈Z}第三象限角:{α|k360o+180o<α<k360o+270o,k∈Z}第四象限角:{α|k360o+270o<α<k360o+360o ,k∈Z}(2)在~中,轴右侧的角可记为,同样把该范围“旋转”后,得,,故轴右侧角的集合为.说明:一个角按顺、逆时针旋转()后与原来角终边重合,同样一个“区间”内的角,按顺逆时针旋转()角后,所得“区间”仍与原区间重叠.例3 (1)如图,终边落在位置时的角的集合是__{α|α=k360o+120o ,k∈Z };终边落在位置,且在内的角的集合是_{-45o,225o}_ ;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角的集合是_{α|k360o-45o<α<k360o+120o ,k∈Z}.练习:(1)请用集合表示下列各角.①~间的角②第一象限角③锐角④小于角.解答(1)①;②;③;④(2)分别写出:①终边落在轴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②终边落在轴上的角的集合;③终边落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④终边落在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解答(2)①;②;③;④.说明:第一象限角未必是锐角,小于的角不一定是锐角,~间的角,根据课本约定它包括,但不包含.例4在~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2);(3).解:(1)∵∴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角,它是第三象限的角;(2)∵∴与终边相同的角是,它是第四象限的角;(3)所以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它是第二象限角.总结:草式写在草稿纸上,正的角度除以,按通常除去进行;负的角度除以,商是负数,它的绝对值应比被除数为其相反数时相应的商大1,以使余数为正值.练习:(1)一角为,其终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三周后的角度数为__.(2)集合M={α=k,k∈Z}中,各角的终边都在(C )A.轴正半轴上,B.轴正半轴上,C.轴或轴上,D.轴正半轴或轴正半轴上(3)设,C={α|α= k180o+45o ,k∈Z},则相等的角集合为_B=D,C=E__.三.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只要把改写成,,那么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角,若角与角适合关系:,,则、终边相同;若角与适合关系:,,则、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判断一个角所有象限或不同角之间的终边关系,可首先把它们化为:,这种模式(),然后只要考查的相关问题即可.另外,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观点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思想方法.四.作业:4-1.1.1任意角(2)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的推广,推广后的角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另外还学习了象限角的概念,下面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它们的定义。

生:略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法,[板书]S={β|β=α+k³3600,k∈Z}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并运用角的概念的推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例题选讲例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0≤β<7200的元素β写出来:(1)600;(2)-210;(3)363014,解:(1)S={β|β=600+k³3600,k∈Z}S中适合-3600≤β<7200的元素是600+(-1)³3600=-3000 600+0³3600=600 600+1³3600=4200.(2)S={β|β=-210+k³3600,k∈Z} S中适合-3600≤β<7200的元素是-210+0³3600=-210 -210+1³3600=3390 -210+2³3600=6990说明:-210不是00到3600的角,但仍可用上述方法来构成与-21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