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复制
11反垄断法PPT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 外商投资企业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企业破产法 合同法 担保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反垄断法 产品质量法 广告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财政税收法
2003年,某小区居民王某等向所在地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投诉,市煤气公司 向小区业主每户收缴了1 500元的管道煤气费以及300元的灶具费。入住 时王某等在电器商场自行购买了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燃气灶具,但 是煤气公司的安装人员告知对于用户自行购买的灶具不予验收、不予供 气,王某等多次与煤气公司交涉均遭到拒绝。如何评价市煤气公司的上述 行为?为什么?
联合抵制交易;(联合抵制协议)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其他协议)
方便面协会联合 企业涨价事件
2006年底至2007年7月初,方便面中国分会 先后三次召集有关企业参加会议,协商方便 面涨价事宜。分别是2006年12月26日商定, 高价面(当时价格每包1.5元以上)、中价面(当 时价格每包1元以上)和低价面(当时价格每包 1元以下)涨价的时间和实施步骤。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 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 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 场地位。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 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 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 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27-第11章 基因组的复制-原核生物

F质 粒单 拷贝 复制 调控
DnaA box: DnaA蛋白结合区。A/T:富A/T区。13mer:OriC区13bp同源序 列。DR: 顺式重复顺序, 与repE蛋白结合, 使双链DNA分开。IR: 反向 重复顺序, 顺序与DR一致。incC: 拷贝数控制区。ori2: 质粒复制起始 点。sopA,B,C: 参与质粒分配到子细胞。P/O: 启动子/操纵基因。 repE为复制蛋白, 单体时可与DR重复顺序结合形成复制泡起始复制。 repE在二聚体时与IR结合, 抑制复制起始和转录。
τ (套)亚基与两个核心酶结合形成二聚体。γ单元有5个亚基组成,3个γ, 1 个δ 和1个δ’, γ单元的功能是将两个β亚基形成一个整体与DNA结合, 所以又称夹板载体(clamp loader)。 δ 亚基参与后随链复制。
Χ(西)和Ψ(普西)按1:1与γ 和 τ结合。
DNA 聚合 酶滑 行夹 板
DNA聚合酶
III
-
自然状态为 二聚体
DNA Pol III的核心酶由α, ε 和 θ 三个亚基组成: α亚基具酶催化活性, 执行5‘→3’的DNA合成; ε亚基具 3’→5’外切核酸酶活性,切除错配 核苷酸; θ 亚基执行较正功能,填补正确配对碱基。
β亚基是滑行夹板(sliding clamp),使聚合酶始终保持与DNA的结合, 提高DNA聚合酶的加工活性。
大肠 杆菌 基因 组复 制起 始位 点与 终止 位点
大肠 杆菌 染色 体复 制终 止与 分离
细菌质粒复制 拷贝数调控
大肠杆菌ColE1质粒复制起始 点上游P-II启动子转录产生 RNA II分子。RNA II可产生 稳定的数个茎环的结构,可与 DNA模板链配对形成双链。随 后经RNase H加工,产生一个 用作DNA聚合酶I的引物起始 复制。在RNA II下游存在一个 可反向转录的启动子,合成 RNA I。RNA I可以和RNA II 配对,阻止RNA II高级结构形 成,不能产生引物,复制不能 进行。当质粒拷贝数过多时, RNA I和RNA II的比例增加, 有利于RNA I和 RNA II之间的 配对,抑制复制。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增殖习题及答案 done

第11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高等生物内所有细胞依繁殖状态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答: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G1期细胞(DNA合成前期):细胞代谢活跃,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主要进行大部分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工作。
(2)S期细胞(DNA合成期):此阶段细胞内完成DNA的复制,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合成与核小体结构的复制。
(3)G2期细胞(DNA合成后期):此阶段的细胞做分列前的最后准备,合成周期蛋白、微管蛋白等。
(4)M期:细胞进入分裂过程,分裂中,细胞内生化合成活动减弱,例如:RNA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此期仍有少量非组蛋白合成。
又分前、中、后、末四个状态。
(a)前期主要事件:染色体凝缩,分裂极确定,核仁解体和核膜消失。
(b)中期此期染色体全部移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染色体列队”,是由于以两极对染色体牵引为动态平衡所致。
(c)后期此期主要事件:染色体着丝粒粒区纵向断裂,一分为二。
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别趋向两极。
(d)末期此期的主要事件:子核形成的胞质分裂。
胞质分裂是指核分裂以外的细胞质部分分裂。
动物细胞是以中部缢缩方式,而植物细胞是以形成细胞壁方式进行胞质分裂的。
2.运用3H—TdR的脉冲标况技术如何测定推测细胞周期?答:此内容不考,飘过。
P.S.要看看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内容。
3.简述细胞周期中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合成概况。
答:见习题1。
4.细胞周期中有哪几个重要的检验点,各有何作用?答:所熟知的有3个检验点:(1)G1->S的检验点:检查G1期的蛋白质、RNA合成工作是否完成。
细胞增殖行为会在G1期之后发生分歧,分为周期细胞和G0期细胞或终端分化细胞。
(2)G2->M期的检验点:检查M期之前的物质、能量准备工作,并进行G2向M期的转变。
该过程由CDK激酶进行调控,CDK1使组蛋白H1磷酸化,促进染色质凝集;使核纤层蛋白磷酸化,使核纤层解聚;核仁蛋白磷酸化,促使核仁解体等等。
基因组的复制

Replication of ColE1 plasmid DNA-multicopy control
555
-265
P-II
RNA-loop structure is required to stabilize the RNA:DNA persistent hybrid .
P-
RNA II
5’
-20
RNA polymerase
启动子II -555
-20
P-II
RNA II
P-I RNA I 启动子I
Anti-sense RNA I (108 b) acts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rigin
P-I and P-II are promoters for the regulatory transcripts.
2)已经分离到玉米基因组复制起始点,可在大 肠杆菌中起始复制,结构类似低等生物ARS。
3) 迄今为止尚未从高等真核生物中分离到结构 清楚, 功能明确的复制起始点.
真核生物DNA多聚酶
成员
外切核酸活性
功能
3’→5’(校读) 5’→3’
——————————————————————————————————
酵母ARS的功能
Transcription factor ABF1 enhances initiation-促使解链
B2-解 B1 链区
ORC
B3
B domains imperfect consensus
A domain (core consensus)
ORC与MCM的关系
ARS: autonomously replication sequence, 酵母的 ARS含有11 bp的保守顺序, 即ACS (ARS consensus sequence) .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1.Meselson-Stahl实验证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
有一种“分散”式复制模型假定亲本链被切成随机大小的片断,然后和新合成的子代链连接产生子代双链,在Meselson-stahl实验中,每条链可能含有重链和轻链的随机片断。
解释Meselson-Stahl实验如何排除这种复制模型的可能性。
2.在含有15NH4Cl 的介质中生长的大肠杆菌被转移到含14NH4CI的介质培养三代(细胞群体增加8倍),此时杂合DNA(15N-14N)和轻DNA(14N-14N)的分子比例是多少?3.大肠杆菌染色体含有4 639 221个碱基对,(a)在E.coli染色体复制期间多少个DNA螺旋必须解开?(b)根据本章资料,在37oC时,如果有两个复制叉从原点出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假定复制以每秒1000bP速度进行,而大肠杆菌细胞20min能分裂1次,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c)在复制期间有多少个冈崎片断形成?如何保证冈崎片断按正常次序组装?4.已知噬菌体ΦX 174一条链的碱基成分是:A、24.1%;G、24.7%;C、18.5%;T、32.7%,如果提供ΦX 174(一种环形DNA分子)互补链的等摩尔混合物作为模板,预计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全部DNA的碱基组成。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什么前提?5.Kornberg和他的同事用dATP,dTTP,dGTP和dCTP混合物与可溶性大肠杆菌抽提物一起保温,且所有这些脱氧核苷三磷酸都是在α一磷酸基团用32P中标记的。
在保温一段时间之后,保温混合物都用三氯醋酸处理,它沉淀DNA,但不沉淀核苷酸前体。
收集沉淀,测定存在于沉淀中的放射性来确定前体掺人的水平。
(a)如果四种核苷酸前体中的任意一种被省去,沉淀中是否会有放射性?为什么?(b)如果只有dTTP是被32P标记的,能否在沉淀中测出放射性?(c)如果32P被标记在β-或γ-磷酸基团,能否在沉淀中发现放射性?6.列表比较在大肠杆菌DNA复制中各种前体、酶和其他蛋白质因子在前导链和滞后链合成中的功能。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xt11

第十一章 DNA的生物合成一、课后习题1.怎样确定DNA复制的主要方式是双向复制,以及一些生物的DNA采取单向复制?2.假定在D环式的复制叉上,螺旋的解开会引起未复制部分的缠绕,当缠绕继续到不可能再进一步缠绕时,主链的增长便停止,然后随从链的延长才会被引发。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环?3.试述滚动机制有哪些主要特征?怎样鉴别环状与线状DNA?4.已知大肠杆菌DNA的长度为1100μm,其复制叉式在一个世代大约40min内通过一个复制叉完成的,试求其复制体的链增长速度、正在复制的DNA分子的转速。
参考答案: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都是环状双链分子。
实验表明,它们都在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复制方向大多是双向的,即形成两个复制叉或生长点,分别向两侧进行复制;也有一个是单向的,只形成一个复制叉或生长点。
2.叶绿体和线粒体DNA(除纤毛虫的线粒体线性DNA分子外)的复制方式。
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在电镜下看到呈(取代环,D环)形状。
待一条链复制到一定程度,露出另一链的复制起点并开始复制。
两条多核苷酸链的起点不在同一点上,当两条链的起点分开一定距离时就产生D环(如线粒体DNA的复制)。
双链环两条链的起点不在同一位置,但同时在起点处解开双链,进行D环复制,称为2D环复制(如叶绿体DNA的复制)。
这时,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环。
3. Walter Gilbert(1968)提出滚环模型来解释φX174DNA的复制:首先由特异核酸内切酶在环状双链DNA(称为RF型、增值型,即单链DNA已复制一次成双链)的一条链上切开切口产生5′—P末端和3′—OH末端。
5′—P末端与细胞质膜连接,被固定在膜上,然后环形的双链通过滚动而进行复制。
以完整链(正链)为模板进行的DNA合成是在DNA 聚合酶参与下,在切口的3′—OH末端按5′—3′的方向逐个添加核苷酸;以5′—P 末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链(被切断的负链)作模板所进行的DNA合成也是由DNA聚合酶催化,先按5′—3′方向形成短链(冈崎片断),然后再通过DNA连接酶连接起来。
细胞生物学:第11章-2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中期II、后期II、末期II,
最后形成4个单倍体细胞。
24
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主要是
产生配子的过程;
◆有丝分裂是一次细胞周期, DNA复制一次, 分裂一 次,染色体由2n→2n; 减数分裂是两次细胞周期,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 两次, 染色体由2n→1n; ◆有丝分裂中,每个染色体是独立活动; 减数分裂,染色体要配对、联会、交换和交叉。
合成。
47
MP F
的 结 构
48
•2001年10月8日美国人Leland Hartwell、英国人Paul Nurse、Timothy Hunt因对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而获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Leland H. Hartwell
R. Timothy (Tim) Hunt
Sir Paul M. Nurse 49
CHAPTER 11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t’s Regulation
1
二、减数分裂
◆概念:减数分裂是细胞仅进行一次DNA复制,随后进行
两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发生分裂的细胞
生殖细胞进行的产生配子的分裂过程,
其结果是产生了染色体组数目减半的配子; ◆连续的两次分裂 ◆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次减数分裂 ●第二次减数分裂 ●染色体组数目减半
Cln 1、 CDK1(CDC28) 2 Clb 5、 CDK1(CDC28) 6 CDK1(CDC28)
CDK1(CDC2) Clb 1-4
• *包括D1-3,各亚型cyclin D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量不 同,但具有相同的功效。
44
• G1期,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cyclin D表达,并与
11.第十一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

Vn NP = Vc-Vn
细胞核
形状:圆形,胚乳细胞(网状),蝶类丝腺细
胞(分
支状)等。
位置:细胞中央 ,成熟植物细胞的边缘。 数目:通常一个,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0)、 肝细胞、心肌细胞(1-2)、骨骼肌细胞(数 百)。
结构:
①核被膜、
②核仁、
腔内亚单位(luminal subunit)
环带亚单位(annular subunit)
中央栓(central plug):transporter
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
核孔复合体胞质面
核孔复合体核质面
(二)核孔复合体的组成成分
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推测有30余种不
同的多肽,共1000多个蛋白质分子。代表性的两个
一、染色质的概念及化学组成
● 染色质DNA 染色质组蛋白
染色质非组蛋白
染色质的概念
◆染色质( chromatin ):指间期细胞核内由 DNA 、 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 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 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 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核输出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ES):
RNA分子的出核转运需要蛋白分子的帮助,这些蛋 白因子本身含有对出核转运起决定作用的氨基酸序
列。
转录的RNA需加工、修饰成为成熟的RNA分子 后才能被转运出核
rRNA:由RNA聚合酶I转录,以RNP的形式离开细胞核;
货物; ⑤与Ran-GTP结合的imporin β,输出细胞核,在细胞质中
Ran结合的GTP水解,Ran-GDP返回细胞核重新转换为RanGTP; ⑥imporin α在核内exportin的帮助下运回细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l:与引发酶配合,参与随从链的合
成。 RFA:DNA延长中RFA与单链结合,起 到SSB的作用。
(三)终止 连接酶:作用--使相邻的DNA片段,以3’ 5’ 磷酸二酯键相连,需ATP。 反应原理:(图11-10)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随从链在连接酶作用下连
成一条链。 拓扑酶 DNA复制后 DNA超螺旋装配成染色体(图1111)
图 11-3 复制叉
11-3-1 DNA复制起始点
图 11-6 拓扑酶I及II的作用特点
图 11-7 rep解链酶
图 11-8-1 DNA Pol 催化的链延长反应
DNAPol肽链上具有三核酶活性区
图 11-8 DNA Pol III的二聚体作用
图 11-9 DNA Pol III催化前导链与随从链的合成
第二节 反转录作用(reverse transcription)
RNA指导下的DNA合成作用,以RNA为模
板在反转录酶催化下,由dNTP聚合成DNA 的作用,新生DNA分子存有RNA基因组的 信息。 [体系] RNA模板、反转录酶、引物tRNA、 dNTP Zn2+
一、反转录酶过程
[反转录酶]: 作用:1、 RNA指导的DNA合成。 2、 RNA水解反应。 3、 DNA指导的DNA合成。 特点:无外切酶活性,转录错误率高2X104。图 11-12
(3)脱氨基作用:常发生在嘧啶。例如: 胞嘧啶脱氨基 尿嘧啶 使C:G改为U:G.(图11-15) 三、 DNA损伤修复机制 1、光修复:略 2、切除修复:先切除DNA损伤序列,再合成补充切 除的片段。 [参与的因子] UvrA、UvrB、UvrC (图11-16) 3、重组修复:切除错误片段,自另一条复制好的 链中找相应片段补充。反应需要RecA等蛋白参与。 4、SOS修复: DNA损伤后,应急诱导产生的修复作 用称SOS修复,此系统由十几个修复蛋白组成。调 控蛋白LexA参与此系统的启动。 四、真核生物DNA损伤的修复
第一节 DNA 复制 一、复制的特征 (一)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两个子代分子中各有一条链来自亲代,各有
另一条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 复制。
(二)半不连续合成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是连续合成的,而另 一条链是不连续合成。 ☆体内仅含催化5’3’合成的DNA酶。
二、反转录酶病毒(retrovirus) 性质:一类RNA病毒,含反转录酶,因致癌 又称RNA肿瘤病毒。 如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引起AIDS。 1、组成:核心RNA,蛋白外壳。 2、病毒生活周期:早、晚两期 早期:进入细胞后放出病毒RNA DNA整 合进宿主染色体。 晚期:转录和翻译。
打结与解结
环连与解环连
(图11-6) (2)解链酶 ------复制蛋白rep 作用:ATP供能时,解开DNA双链。 前导链结合rep蛋白,随从链 结合解链酶II Ⅲ (图11-7)。 (3)单链结合蛋白--SSB
作用: SSB与解开DNA单链结合,保护稳定DNA 与新复制DNA单链结合,以防降解。
一、突变的意义 1、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2、基因型改变。(表型不变) 3、致死性的突变。(消灭病原体) 4、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二、突变的因素及类型 1、 DNA损伤因素:物理---紫外线 化学---诱变剂 2、 DNA损伤类型:(表11-4) (1)环丁基二聚体:相邻dTTP形成二聚体,干扰 DNA合成。大肠杆菌、酵母含光化酶,可切开环丁基 环,反应需要光。 (2)脱嘌呤作用:正常体内即有碱基与核糖的糖苷 键断裂嘌呤脱落。
图11-6 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
表 11-3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图 11-10 连接反应
图 11-11复制全程
图 11-13 RSV与HIV基因图
图 11-14 端粒酶
表 11-5 与DNA修复缺陷有关的疾病
图 11-15 损伤机制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DNA Replication
DNA
复制
转录 反转录
RNA
复制
翻译
蛋白质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DNA的生物合成:细胞内合成DNA的过程
1、复制:以DNA作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 即将DNA携带的信息传至子代DNA。 2、 反转录:DNA合成也可以RNA为模扳指导 A链延长起主要作用,细菌中 1000dNTP/秒加入。
(4) DNA复制的保真性: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 对规律。 聚合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聚合 酶对错误碱基的校读(proofread)作用。
2、真核生物DNA pol 特性与大肠杆菌相似,共五种: (表11-3) pol :催化前导链及随从连的合成,
超螺旋DNA
拓扑酶
松弛
解链酶
解开双链
SSB
复制开始
2、引发 (需引发酶及引发前体参与) ——引物酶 作用:以DNA为模板,自5’3’合成RNA小 片段, 3’末端为-OH,长短:十几到几十个核苷 酸。
(二) DNA链的延长 反应体系: DNA模板, DNA聚合酶, dNTP, 引物,Mg2+离子
60年代冈琦片段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合成5’3’前导链(leading strand)是连续 的,方向与复制叉一致。 合成3’ 5’随从链时,方向与叉相反,合成 不连续,各片段连成一条链。(图11-5)
二、复制过程和参与酶及因子 (一)复制的起始(分两步) 1、螺旋的松弛与解链 (1)拓扑异构酶---能改变DNA空间构型的酶 作用: DNA复制时松弛超螺旋,以利复制叉的 行进及DNA合成,合成后再引向超螺旋。 功能:不清楚,可催化体外拓扑异构化反应, 分两型。
过程:引物3’-OH dNTP ppi 引物-dNMP 反应式:DNA+dNTP (DNA)n+1+ppi 反应机理:(图11-8加1)磷亲核攻击。
1、真核与原核中DNA聚合酶(DNApol) 有几种类型,作用方式相同,但各具特性及功能。 1)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3种)
(1)pol : 催化5’3’的聚合作用,合成20 个核苷酸即离开模板,填充空隙。 (2) pol : 5’3’ DNA合成及3’ 5’外切 酶活性,体内功能不清楚。
例1、 RSV基因结构图,全长10kb (图11-13) 1、gag:编码四种病毒核心结构蛋白。 2、pol:编码反转录酶。 3、env:编码外壳蛋白。 4、src:编码的蛋白引起细胞转化。 5、LTR:调节表达序列。 例2、 HIV:感染人T4淋巴细胞,使病人丧失免疫能力, 死于感染。 基因结构含gag 、pol 、env和两个LTR,功能同RSV。
1、 DNA修复缺陷疾病。(表11-5) 2、酵母的紫外损伤修复系: RAD(radiation sensitive,RAD)基因: (1)rad 3基因:编码解链酶 (2)rad10基因:编码蛋白与大肠杆菌UvrA及UvrC 蛋白的序列相似,提示与大肠杆菌DNA修复机制相 似。
图 11-2
CsCl梯度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