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服务之群集配置详细步骤

合集下载

VMware vSphere Replication 6.5 安装和配置

VMware vSphere Replication 6.5 安装和配置
vSphere Replication 许可 15 vSphere Replication 网络端口 16 vSphere Replication 的操作限制 16 vSphere Replication 与其他 vSphere 功能的兼容性 16 vSphere Replication 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 17 vSphere Replication 的带宽要求 18
在典型的 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中,源站点提供了关键业务数据中心服务。目标站点是这些服务可迁 移到的备用设施。
VMware, Inc.
9
VMware 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和配置
n vSphere Replication 的工作方式第 11 页, 使用 vSphere Replication,您可以为虚拟机配置从源站点到目标站点的复制、监控和管理复制状态以及 在目标站点恢复虚拟机。
上海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 999 号 新梅联合广场 23 楼 /cn
广州办公室 广州市天河北路 233 号 中信广场 7401 室 /cn
2
VMware, Inc.
目录
1 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和配置 5
更新的信息 7
VMware, Inc.
5
VMware 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和配置
6
VMware, Inc.
更新的信息
此《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和配置》文档随每一版本的产品更新或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下表提供了《vSphere Replication 安装和配置》文档的更新历史记录。
注意 VMware Virtual SAN 是 vSphere 5.5 Update 1 及更高版本中完全支持的一项功能。

Windows MSCS 群集操作手册

Windows MSCS 群集操作手册
B. 如果在安装时选择不加入一个已存在的域,那么可以在进入WINDOWS 2000 后用手工可以加入。
具体方法:右击我的电脑,点击属性,选择网络标识,点击属性,输入要加入的域,按照向导,即可完成。
2.5.2专用IP地址和主机名在HOSTS注册
在每个节点中的\WINNT\system32\drivers\etc目录,编辑HOSTS文件,如:
4.选择DNS选项卡,将选择“在DNS中注册此连接的地址”的√删除
2.3配置公众网网络适配器
1.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
2.右键public图标,并单击属性。
3.单击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
4.键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如:192.168.10.1 /255.255.255.0 (第二个节点192.168.10.2)如下图:
· 共享的磁盘有独立的PCI存储适配器(SCSI或光纤)。启动盘适配器除外。
· 群集里的每台计算机有两块PCI网络适配器。
· 有外部存储单元,它跟所有的计算机相连。它被作为群集磁盘使用。
· 对于所有节点的所有硬件,每个插槽,每个卡,都应该是一样的。这将简化配置,消除潜在的兼容性问题。
软件要求
· 在群集里的所有计算机上,都安装了Microsoft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或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3.节点上电顺序
在安装过程中,一些节点将要关机,而另一些节点将会重启。这些步骤是必要的,保证连接到共享总线上的磁盘里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被破坏。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个磁盘没有被群集软件所保护时,不会同时有多个节点对它进行写操作。
使用下面的针对两节点的群集的。然而,如果要安装超过两个节点的群集,使用节点2所在列里的信息,确定其它节点的必要的状态。

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群集创建和配置指南

Windows Server 2003 服务器群集创建和配置指南

常规网络配置:请注意:本指南假定您正在运行默认的开始菜单。

如果您使用传统的开始菜单,那么具体步骤可能稍有不同。

同样,哪个网络专用哪个网络公用要依您的配线而定。

在本白皮书中,第一个网络适配器 (本地连接) 被连接到公用网络,而第二个网络适配器 (本地连接 2) 被连接到专用群集网络。

您的网络可能有所不同。

重命名局域网图标建议您更改网络连接的名称,以便清楚地进行识别。

例如:您可能想把本地连接 2 的名称更改为 Private。

重命名将有助于您识别网络并对其正确地分配角色。

1.单击开始,指向控制面板,右击网络连接,然后单击打开2.右击本地连接 2 图标。

3.单击重命名。

4.在文本框中键入 Private,然后按 ENTER 键。

5.重复步骤 1 至 3,然后将公用网络适配器重命名为 Public。

图 2:“网络连接”窗口中被重新命名的图标。

6.重命名的图标如上面的图 2 所示。

关闭“网络连接”窗口。

新的连接名称将出现在“群集管理器”中,并将在联机时自动复制到其他所有的群集节点。

在所有节点上配置绑定顺序网络1.单击开始,指向控制面板,右击网络连接,然后单击打开。

2.在高级菜单上,单击高级设置。

3.在连接框中,确认您的绑定顺序如下所示,然后单击确定:1.公用网络2.专用网络3.远程访问连接配置专用网络适配器1.右击您的心跳适配器对应的网络连接,然后单击属性。

2.在常规选项卡上,确认仅选定了 Internet 协议 (TCP/IP) 复选框,如下面的图 3 所示。

单击以清除所有其他客户端、服务和协议的复选框。

图 3:在“专用网络属性”对话框中,仅单击选定“Internet 协议”复选框。

3.如果您具有一个能够以不同速度进行传输的网络适配器,那么您应该手动指定一个速度及双工模式。

不要对传输速度应用自动选择设置,因为某些适配器在特定速度时可能会丢弃一些数据包。

必须根据设备卡制造商的规格说明,将所有节点上的网络适配器的速度硬性设定 (手动设定) 为相同的值。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 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 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

配置WebLogic Server 11g 集群、Session复制(Windows)目录1. 预备知识 (4)2. 本文环境 (5)3. 配置说明 (6)3.1. 集群定义 (6)3.2. 集群的好处 (7)3.3. 关键功能 (7)3.4. 集群架构 (7)3.5. 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 (9)3.6. 配置前的准备工作 (9)4. 配置WebLogic Server 集群 (11)4.1. 主控服务器配置 (11)4.1.1. 使用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 (11)4.1.2. 创建新的Domain (11)4.1.3. 选择安装域源 (12)4.1.4.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 (12)4.1.5.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13)4.1.6.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13)4.1.7. 选择可选配置 (14)4.1.8. 配置管理服务器 (14)4.1.9.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15)4.1.10. 配置群集信息 (16)4.1.11. 将“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 (17)4.1.12. 创建HTTP 代理应用程序 (17)4.1.13. 配置计算机 (18)4.1.14. 配置向计算机分配服务器 (18)4.1.15. 检查WebLogic 域配置 (19)4.1.16. 正在创建域 (19)4.1.17. 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 (20)4.2. 受控服务器配置 (22)4.2.1. 使用Configuration Wizard 进行配置 (22)4.2.2. 创建新的Domain (22)4.2.3. 选择安装域源 (23)4.2.4. 指定域的名称和位置 (23)4.2.5.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24)4.2.6. 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24)4.2.7. 选择可选配置 (25)4.2.8. 配置管理服务器 (25)4.2.9. 配置受管理服务器 (26)4.2.10. 配置群集信息 (26)4.2.11. 配置计算机 (27)4.2.12. 检查WebLogic 域配置 (27)4.2.13. 正在创建域 (28)4.2.14. 编辑WebLogic 服务启动文件 (28)4.3. 启动WebLogic 服务 (30)4.4. 将应用部署到集群上 (36)4.4.1. 点击“部署”菜单 (36)4.4.2. 锁定并编辑 (37)4.4.3. 开始安装 (37)4.4.4. 部署成功验证 (41)4.4.5. 负载均衡测试 (43)4.5. 关闭WebLogic 服务 (44)4.5.1. 在控制台中关闭服务 (44)4.5.2. 在cmd命令行下关闭服务 (45)4.5.3. 按下Ctrl+C强制关闭 (46)5. Session复制 (47)5.1. HTTP会话状态复制介绍 (47)5.1.1. 对JSP和Servlet提供集群支持 (47)5.1.2. 实现方式 (47)5.1.3. Session复制要求条件 (47)5.2. Weblogic配置要求 (48)5.2.1. 机器 (48)5.2.2. 复制组 (48)5.2.3. 分级服务器 (48)5.2.4. weblogic.xml部署描述配置 (48)5.3. 内存复制方式 (49)5.3.1. 服务器和会话对象 (49)5.3.2. 复制组故障接管 (50)5.3.3. 内存复制的要求 (50)5.3.4. 配置内存复制 (50)5.4. 内存复制配置步骤 (51)5.4.1. 复制组规划 (51)5.4.2. 复制组配置 (52)5.4.3. Session复制验证 (54)1.预备知识什么是Domain,Server,Machine,Cluster图1DomainDomain 是WebLogic Server 实例的基本管理单元。

Windows Server 2003故障转移群集配置指南

Windows Server 2003故障转移群集配置指南

VMware Workstation 6.0 中Cluster配置指南目录一、群集介绍 (3)二、群集专业术语 (3)三、实验环境介绍及要求 (4)1、拓扑图 (4)2、软件配置说明 (4)(1) DC软件配置信息 (4)(2) Cluster Node A软件配置信息 (4)(3) Cluster Node B软件配置信息 (5)3、硬件配置要求 (5)(1) 网卡 (5)(2) 共享磁盘 (5)四、安装群集前的准备工作 (6)1、创建共享磁盘 (6)(1) 创建用来保存共享磁盘的目录 (6)(2) 创建仲裁磁盘 (6)(3) 创建数据共享磁盘 (7)(4) 验证共享磁盘是否成功创建 (7)(5) 附加共享磁盘 (8)2、网络及系统配置 (10)(1) 创建群集服务帐户 (10)(2) 添加群集A记录 (12)(3) ClusterNodeA上的共享磁盘配置 (12)(4) 网络配置 (16)(5) ClusterNodeB上的共享磁盘配置 (21)五、安装群集服务 (24)1、在A节点上新建一个群集 (24)2、将B节点加入现有群集 (29)六、配置群集服务 (35)1、群集网络配置 (35)2、心跳适配器优先化 (37)3、仲裁磁盘配置 (38)4、创建一个启动延迟(此操作非必需) (39)5、测试群集安装 (40)七、故障转移测试 (42)1、初级测试 (42)2、高级测试 (44)(1) 手工模拟故障1次 (44)(2) 手工连续模拟故障4次 (45)(3) 停止群集服务测试 (47)(4) 模拟意外断电时故障转移 (49)八、结束语 (50)一、群集介绍服务器群集是一组协同工作并运行Microsoft群集服务(Microsoft Cluster Service,MSCS)的独立服务器。

它为资源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故障恢复、可伸缩性和可管理性。

它允许客户端在出现故障和计划中的暂停时,依然能够访问应用程序和资源。

MySQL中的异步复制与多主复制配置方法

MySQL中的异步复制与多主复制配置方法

MySQL中的异步复制与多主复制配置方法MySQL是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Web应用和企业级系统中。

MySQL中的数据库复制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备份和高可用性解决方案,它可以将一个数据库的变化同步到其他多个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数据的冗余和负载均衡。

在MySQL中,有两种常见的复制方法,即异步复制和多主复制。

本文将介绍MySQL中的异步复制和多主复制的配置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异步复制的配置方法异步复制是MySQL中最常见的复制方式之一。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主数据库上记录所有的数据变更操作(如插入、更新、删除等),然后将这些变更操作以二进制日志的形式存储起来。

接着,从数据库通过一个IO线程将这些二进制日志传输到一个或多个从数据库,然后通过一个SQL线程将这些日志中的变更操作在从数据库上执行,从而实现数据的同步。

要配置MySQL中的异步复制,首先需要在主数据库上启用二进制日志功能。

这可以通过在主数据库的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项来实现:```log_bin = mysql-bin```然后,需要创建一个专门用于复制的MySQL账号,并赋予该账号复制的权限。

可以使用以下SQL命令来创建该账号:```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lication_user'@'slave_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其中,`slave_host`是从数据库的主机名或IP地址,`password`是该账号的密码。

接下来,在从数据库上需要启用复制功能。

可以通过在从数据库的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配置项来实现:```server_id = 2replicate-do-db = database_namemaster-host = master_hostmaster-port = master_portmaster-user = replication_usermaster-password = password```其中,`server_id`是从数据库的唯一标识符,`database_name`是需要复制的数据库名,`master_host`是主数据库的主机名或IP地址,`master_port`是主数据库的端口号,`replication_user`是上一步中创建的复制账号的用户名,`password`是该账号的密码。

安装服务器群集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要求

安装服务器群集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要求

安装服务器群集的硬件、软件和网络要求服务器群集是一个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集群系统,用于提高系统性能、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安装服务器群集需要满足一系列硬件、软件和网络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要求。

一、硬件要求1.服务器服务器是构建服务器群集的核心硬件设备,需要选择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的服务器。

以下是服务器的硬件要求:- 处理器:服务器应搭载支持多核心、高频率的处理器,以确保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 内存:服务器应配备足够的内存容量,以满足高并发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 存储:服务器应具备高速、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例如固态硬盘(SSD)或RAID阵列。

- 网络接口:服务器应支持高速网络接口,例如千兆以太网或光纤通信接口,以实现快速数据传输。

2.网络设备服务器群集需要依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以下是网络设备的硬件要求:- 交换机:选择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个端口的交换机,以满足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需求。

- 路由器:安装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的路由器,确保网络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防火墙:配置防火墙确保服务器群集的网络安全,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软件要求1. 操作系统服务器群集需要在操作系统上进行配置和管理。

以下是操作系统的软件要求:- 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支持服务器集群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 高可用性软件:安装支持服务器群集高可用性功能的软件,如Windows Server Failover Clustering或Linux Heartbeat。

2.应用程序根据实际需求,在服务器群集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以下是应用程序的软件要求:- 数据库软件:如果需要部署数据库服务器群集,选择适应的数据库软件,如Microsoft SQL Server集群或MySQL集群。

- 应用程序服务:安装支持群集的应用程序服务,如Web服务器群集或文件共享群集。

三、网络要求服务器群集的性能和可靠性受网络的影响,需要满足一定的网络要求。

Windows 2008+Oracle 10G 故障转移群集配置完整版

Windows 2008+Oracle 10G 故障转移群集配置完整版

Windows 2008+Oracle 10G 故障转移群集配置完整版一、故障转移群集环境介绍1、逻辑拓扑图2、服务器AOS:win 2008 entprise sp1 ServerName:ora1Pubic_IP:192.168.0.6/24 DNS:192.168.0.200 Heartbeat_IP:192.168.0.1/243、服务器BOS:win 2008 entprise sp1 ServerName:ora2Public_IP:192.168.0.7/24 DNS:192.168.0.200 Heartbeat_IP:192.168.0.2/245、群集clusterDomainName: ClusterName:clusterCluster_IP:192.168.0.5/246、存储设备仲裁盘Q:1GB共享盘F:500GBH:200GB二、准备工作1、服务器A、B网卡的设置(1)网卡优先级:“Heart”网卡顶置(2)修改服务器A和B的“Heart”网卡属性2、服务器A和B防火墙设置:把两片网卡勾去掉,不然彼此不能正常通信。

三、创建仲裁盘与共享盘:安装存储管理软件,把仲裁盘与共享盘分配到服务器A和B。

四、加入域:把服务器A和B加入到域五、安装和配置故障转移群集1、分别在服务器A和B上安装“故障转移群集管理”(1)开始-->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右击左上角“功能选项”,选择“添加功能”(2)选中“故障转移群集”(3)确认选择并开始安装(4)安装成功,点击关闭。

2、待A和B都安装完了之后,开始创建故障转移群集了(A和B可以一起创建,群集会自动关联仲裁盘和数据盘的;也可以先创建一个,然后把另外一个添加到群集)(1)在管理工具里点击故障转移群集(2)点击右上角“创建一个群集”(3)选中要加入群集的服务器A和B(4)通过浏览选中服务器A和B(5)测试群集的安装环境(6)测试通过后,下一步就是输入群集名和群集IP(一般来说测试通过的话群集也就差不多成功一大半了)(7)确认群集信息(8)此群集已创建完成3、模拟群集故障转移环境:(1)停掉活动节点的群集服务,把群集切换到不活动节点上(2)关机或重启活动群集的服务器,切换到另一台上群集切换没问题的话,接下来可以直接安装数据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网络配置:心跳线和外网网卡不能同一个网段。

最好设置计算机名,简单好记。

计算机名:test01
心跳线外网
计算机名:test02
心跳线外网
由于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的安装过程中DNS是不被安装的,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去添加,添加方法如下:“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然后再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则可以看到如下画面:
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网络服务都会被添加,可以点击下面的“详细信息”进行自定义安装,由于在这里只需要DNS,所以把其它的全都去掉了,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安装:
然后就是点“确定”,一直点“下一步”就可以完成整个DNS的安装。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请保证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光盘位于光驱中,否则会出现找不到文件的提示,那就需要手动定位了。

域控制器安装
安装完DNS以后,就可以进行提升操作了,先点击“开始—运行”,输入“Dcpromo”,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
在这里直接点击“下一步”:
在这里由于这是第一台域控制器,所以选择第一项:“新域的域控制器”,然后点“下一步”:
既然是第一台域控,那么当然也是选择“在新林中的域”:
在这里我们要指定一个域名,我在这里指定的是,
这里是指定NetBIOS名,注意千万别和下面的客户端冲突,也就是说整个网络里不能再有一台PC的计算机名叫“demo”,虽然这里可以修改,但个人建议还是采用默认的好,省得以后麻烦。

在这里要指定AD数据库和日志的存放位置,如果不是C盘的空间有问题的话,建议采用默认。

这里是指定SYSVOL文件夹的位置,还是那句话,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修改:
第一次部署时总会出现上面那个DNS注册诊断出错的画面,主要是因为虽然安装了DNS,但由于并没有配置它,网络上还没有可用的DNS服务器,所以才会出现响应超时的现像,所以在这里要选择:“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DNS,并将这台DNS服务器设为这台计算机的首选DNS服务器”。

“这是一个权限的选择项,在这里,我选择第二项:“只与Windows 2000或Window 2003操作系统兼容的权限”,因为在我做实验的整个环境里,并没有Windows 2000以前的操作系统存在”
这里是一个重点,还原密码,希望大家设置好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个密码,千万别忘记了,因为在后面的关于活动目录恢复的文章上要用到这个密码的。

这是确认画面,请仔细检查刚刚输入的信息是否有误,尤其是域名书写是否正确,因为改域名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有的话可以点上一步进入重输,如果确认无误的话,那么点“下一步”就正式开安装了:
几分钟后,安装完成:
点完成:
点“立即重新启动”。

然后来看一下安装了AD后和没有安装的时候有些什么区别,首先第一感觉就是关机和开机的速度明显变慢了,再看一下登陆界面:
多出了一个“登陆到”的选择框:
进入系统后,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属性”,点“计算机”
怎么样?和安装AD以前不一样吧,其它的比如没有本地用户了
由于从网络安全性考虑,尽量少的使用域管理员帐号,所以先在域控制器上建立一个委派帐号,登陆到域控制器,运行“dsa.msc”,出现“AD用户和计算机”管理控制台:
先来新建一个用户,展开“”,在“Users”上击右键,点“新建”-“用户”:
然后出现一个新建用户的向导,在这里,我新建了一个名为“swg”的用户,并且把密码设为“永不过期”。

这样点“下一步”,直到完成,就可以完成用户的创建。

然后在“”上点击右键,先择“委派控制”:
就会出现一个“委派控制向导”:
点击“下一步”:
点击中间的“添加”按钮,并输入刚刚创建的“swg”帐号:
然后点“确定”:
再点“下一步”:
在上面的画面中,暂时不需要让该用户去“管理组策略链接”,所以在这里,仅仅选择“将计算机加入到域”,然后点“下一步”:
最后是一个信息核对画面,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话,直接点“完成”就可以了。

既然是提升为域控制器,那么DNS组件也是要添加的,添加方法和我的第一篇文章中所定的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添加完成后,同样是点击“开始”-“运行”-“dcpromo”:
出现的向导和操作系统兼容性同安装第一台域控时是一样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那个画面:
安装第一台时选择的是“新域的域控制器”,这里要选择的是“现有域的额外域控制器”,然后点“下一步”:
在这里,输入域的管理员帐号的密码,在“域”里填入相应域的DNS全名或NetBios名,点“下一步”:
在这里一定要填入现有域的DNS全名,然后再点“下一步”,接下去的操作和安装第一台域控制器时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再写下去了,直到完成就可以了。

至于在两台域控制器的域环境下,其中一台损坏,如何让另一台接替工作,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一一详解。

群集安装:
步骤面向双节点群集,配置过程中两个节点的状态要求:
步骤:
1、确认额外域控制域已经关闭(备域关机)。

顺序开启磁盘阵列柜、主域控制器。

2、检查网络适配器的DNS是否配置正确,因为域控制器创建后,DNS会被重新配。

3、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群集管理器”,开始配置第一台群集管理器;
3、在“打开连接”的欢迎框中,要选择“创建新群集”,创建第一台群集管理器而言;
4、在“向导”中,直接“下一步”;
5、配置“群集名称和域”时,域名不要改动,群集名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填写;
6、选择计算机名时,默认的为本机名称,可以“下一步”继续;
7、在群集配置时,计算机自动搜索并配置磁盘阵列柜,挑选磁盘阵列柜中一个最小的磁盘来作为仲裁磁盘(如果之前划分过1G大小的磁盘,此时会将该盘作为仲裁磁盘。

仲裁磁盘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群集失效;所以,除了进行群集管理外,不要使用仲裁磁盘执行其它任务。

),此处,如有错误可以点击日志察看,非红色警告可以继续“下一步”;
8、群集的IP地址,必须是网络中没有被使用的IP地址,可以是临时的IP地址,在群集创建完成后可以变更的;
9、群集服务帐户的用户名为创建域控制器时配置的域用户名称和密码,本文配置用户为swg;
10、在提示推荐配置时,可以详细察看配置明细,如需要可以保存配置日志;
11、创建群集时,如果存在严重错误,会有红色进度条警示,非红色警示可以“下一步”;
12、恭喜“完成”;
13、群集管理器创建完成后,系统自动登录群集,在群集管理器中可以看到本机的名称已经登录;在右侧的栏中为“运行”状态;
14、配置管理群集:右键点击左栏群集的根目录,点击“属性”;
15、需要察看配置的是“网络优先级”内容,将私网服务(心跳服务)的网卡(Private)排在第一位,公网网卡(Public)服务排在后;
16、右键察看两块网卡的属性,公网网卡的角色为“所有通讯(混合网络)”,私网网卡的角色为“只用于内部群集通讯(专用网络)”;
至此,群集创建完毕,双机热备的第一台服务器系统部分已经完成,可以进行其他的服务安装了。

配置备份服务器
17、首先一定确认磁盘阵列柜和主域控制器的已经开启并且群集已经安装完毕。

18、启动额外域控制器(test02)。

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群集管理器”,开始添加群集管理器;
19、在“打开连接”的欢迎框中,要选择“添加节点到群集”;
20、查找或输入前面所创建的群集名称;群集服务配置向导会自动提供前面在安装主域控制器时选定的用户名称,输入该用户名称的口令后一路点击下一步并最终结束配置。

21、打开“群集管理器”,如果配置正确,将看到主域控制器和额外域控制器两个节点的名称,表明群集已被正常配置并已开始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