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5-同课异构创意教案【部编(统编)人教版2019秋小学最新改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澎湃”等10个生字,会写“蓝”“透”“耀”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景色”等14个词语;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会作者按总述—分述的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课文,想象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学会作者按总述—分述的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沙群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2. 课文内容: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南海水域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方面展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字典、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西沙群岛美丽风光的短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重点生字词。
4. 朗读课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指导并评价。
5.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7.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3. 结构:总述—分述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阅读,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学会使用总分结构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3. 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了解。
4. 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总分结构写作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深入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西沙群岛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进行朗读练习。
5.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解答、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写作方法学习:学习总分结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7. 总结与反思:总结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2. 内容:西沙群岛的基本情况,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写作方法学习。
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画。
3. 运用总分结构,写一段关于西沙群岛的介绍。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西沙群岛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会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我国领土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语法知识: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学会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色。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兴趣。
- 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交流分享:- 学生分小组,交流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 教师点评,总结重点词语。
4. 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5. 理解课文:-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6. 学习语法:- 学生找出课文中用“有的……有的……”的句式。
- 教师讲解句式的用法,学生仿写句子。
7. 拓展延伸:- 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
-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西沙群岛的环境。
8. 总结反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 地理位置- 美丽景色- 丰富物产2. “有的……有的……”的句式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物产,增强对祖国领土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中心句来概括段落大意。
(3)培养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介绍我国南海上的西沙群岛,描绘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课文结构:共五个自然段,分别从地理位置、海岛风光、海底世界、岛上的鸟粪和渔民生活等方面介绍西沙群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2)如何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我国南海上的美丽岛屿,引导学生关注西沙群岛。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圈出生字、新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用关键词和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描绘自然景观。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海洋文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6. 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祖国领土的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 生字词:蓝、透、军、舰、队、屿、珍、宝、岩、割、挺、载、埋、妨、碍、鸟粪、祖宗、阵、设、预、防、匪、徒、辈。
3. 词语解释:富饶、群岛、蓝蓝、军舰、岛屿、珊瑚礁、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物产丰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解释,如富饶、群岛等。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西沙群岛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5. 情感教育:(1)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祖国领土的重要性,珍惜祖国的大好河山。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富饶”一词造句,会区别“宝贵”与“珍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辽阔与富饶,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2. 课型:新授课。
3. 教学时长:2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富饶”一词造句,会区别“宝贵”与“珍贵”。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b.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课堂讨论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b.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a. 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b.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教学重点。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
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b. 结合课文内容,用“富饶”一词造句。
c. 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水五光十色海底珊瑚礁海里鱼类海岛鸟类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结合课文内容,用“富饶”一词造句。
3. 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饶”“瑰”“磷”“滩”等生字,会写“蓝”“透”“耀”等生字新词;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课文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 生字词:饶、瑰、磷、滩、蓝、透、耀等。
3. 课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进行词语搭配练习,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4. 品读感悟: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2. 板书内容:-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生物:瑰丽无比- 海岛上的鸟:鸟的天下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5-优质教案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
会写“蓝、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懒洋洋披甲划来划去威武拣贝壳形状渔业工人肥料祖祖辈辈富饶岛屿山崖栖息鸟粪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四、课后拓展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12周4节学习目标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如:《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22、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岛上儿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③抄写Fra bibliotek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岛上儿女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18 富饶的西沙群岛5-同课异构创意教案【部编(统编)人教版2019秋小学最新改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②检查生字新词。小黑板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