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动力电池基本知识》(1)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

功能: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
22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密封圈
隔膜 限流开关
绝缘垫
23
碳材料
非碳材料
石墨
非石墨
天人 然工 石石 墨墨
硬软 碳碳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锡
基
、
过
锑
锡
渡
基
基
金
等
氧
属
化氧物Fra bibliotek化物
其他 金 属 氮 化 物 等
16
三、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
正极反应:LiCoO2==== Li1-xCoO2 + xLi+ + xe-
负极反应: C + xLi+ + xe- === CLix
适合领域
中小型移动电池 对体积不敏感的
中型动力电池
三元素 较好 160 >800 3.6 较高 33% 中小型动力电池
对体积不敏感的
磷酸铁锂 很好 150 >1500 3.2 低廉 25%
大型动力电源
目前看来,磷酸铁锂材料最适合制作大型动力电池,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 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
15
锂电池用负极材料
镍氢电池容量比镍镉电池大一倍,对人体和环境无伤害,
价格比锂电要低 ,在同等设计和一样的使用环境下,Ni-
MH电池的寿命一般比Ni-Cd电池长40% 。镍氢电池的缺点
是价格比镍镉电池要贵好多,性能比锂电池要差。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迁移和嵌入/脱嵌过程。
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1. 正极:通常使用锂化合物(如LiCoO2、LiFePO4等)作为正极材料。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负极通过电解质迁移到正极,嵌入到正极材料的晶格中。
这导致了正极材料的氧化反应。
2. 负极:通常使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并脱嵌出负极材料的晶格。
这导致了负极材料的还原反应。
3. 电解质:电解质通常是由锂盐(如LiPF6)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电解质溶液。
它充当了锂离子的传输介质,使得锂离子能够在正负极之间移动。
4. 隔膜:隔膜用于分隔正负极,防止直接电子短路。
它允许锂离子通过,但阻止电解质中的离子或电子的直接传递。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将电流通过电池,使得正极材料氧化并嵌入
锂离子,同时负极材料还原并脱嵌锂离子。
这样,电池会存储电能。
在放电过程中,当外部电路连接到电池上时,锂离子开始从正极迁移到负极,从而完成了电流的流动。
这导致正极材料的还原反应和负极材料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储存的电能。
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材料基础知识

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主材
橄榄石结构的LiFeO4
可以沿着c轴形成二维扩散运动,自由地脱出或嵌入。理论容量为170 mAh/g,导电 性能差;从LiFePO4变化为FePO4,体积减少6.81%,可以弥补碳负极的膨胀,有助于提 高电池的体积利用率。
八、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去离子水
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水是去离子水,电导率越低越好,如果用水, 电导率会很高,会造成电池短路,自耗电会很高。
NMP
负极石墨是不亲水的,少量加一些NMP可以改善石墨与水的 浸润,从而使得其与粘结剂更好的混合,最终改善极片涂布质量。
九、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隔膜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 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 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 作用。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 触而短路,此外还具有能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隔膜材质是不 导电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电池的种类 不同,采用的隔膜也不同。对于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 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 化的聚烯烃多孔膜。
七、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SBR
1、SBR是应用最广泛的水性粘结剂,SBR是丁苯橡胶的英文缩写,极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中,具有很 高的粘结强度以及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用在电池业作为粘结剂,粘结剂效果良好,质量 稳定。
2、粘结机理:SBR表面的基团与铜箔表面的基团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SBR乳液本身是一个亲水性和 疏水性平衡的产物,一方面通过疏水性将石墨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亲水性基团和铜箔表面基团发生缩 合反应。而CMC-Na作为一种稳定剂、悬浮分散剂,对SBR具有辅助的粘结作用,同时也可让SBR分散的更加 均匀,同时利用空间电荷的排斥作用保证整个体系的稳定。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培训教程

锂离子电池的环境适应性是指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例如,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放电性能 、容量和寿命可能会有所不同。
05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 域
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性,已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它们 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电动汽车能够拥有较长的续航里程,并且充电时间短,适合日
锂离子电池基本知 识培训教程
目 录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结构 •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 •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 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锂离子电池简介
定义与特性
定义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通 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 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
和处理异常情况。
降低成本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锂离 子电池的制造成本。
循环利用与回收
建立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减少资源浪费和 环境污染。
绿色生产
推广绿色生产理念,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 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材料复合技术
利用复合材料技术,将不同性能的 材料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 电池的综合性能。
提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高能量密度材料
研发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提 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能力。
安全性设计
通过改进电池的安全性设计,降 低电池燃烧、爆炸等风险,提高
使用安全性。
智能监控系统
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 池的工作状态和温度,及时预警
电解液作用
电解液为锂离子的迁移提供了 通道,并作为电荷传递的媒介
第一章锂离子电池 ppt课件

180mAh/g以上,远高于LiCoO2,具有价廉、无毒, 等优点,不存在过充电现象。
第一章锂离子电池
2.2.2 LiNiO2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2.2.1 存在的问题 (1)制备困难。 (2)结构不稳定,易生成Li1-yNi1+yO2。使得部分Ni位
Li层中,降低了Li离子的扩散效率和循环性能。 2.2.2.2 主要解决办法
300
(LIB, LPB, PLI,…)
250
200
150
100
Ni-Cd
Lead-Acid
50
Ni-MH Ni-Zn
lighter
0
0
40 第一章锂80离子电池120
160
200
1.8锂离子电池的典型充放电曲线和温度变化
Voltage(V) Temperature(oC)
5. 0
50
4. 0
3. 0
4425212521高温固相合成高温固相合成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固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固体反应物机械混合体反应物机械混合经高温处理使得反应物在熔经高温处理使得反应物在熔融状态下反应从而得到目标产物的材料制备方法融状态下反应从而得到目标产物的材料制备方法以lili22coco33和和vv22oo55为反应原料为反应原料混合后混合后在在680680烧结一段时间烧结一段时间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目标产物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目标产物
2.3.2 LiMn2O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热稳定性差,易形成氧缺位,使得循环性能 较差。 主要解决办法
利用Co、Ni等元素掺杂替代,稳定结构,提高比 容量和循环性能。到目前为止,LiNiO2和LiMn2O4的 研究虽有一些突破,有一些应用,但还有许多关键问 题没有解决,在性能方面还与LiCoO2有着较大差距。 目前LiCoO2仍是小型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
关于锂电池的基本知识

首先进行一些基础的解释,解释一下锂电池的这些指标,看到现在有很多很多的新手甚至是老鸟总被这些指标弄得一头雾水的在此作为一个知识性的普及吧!应该对大家有用说的不对的欢迎指正。
1.电压:通常有3.6V锂离子电池,3.7V锂聚合物电池他们在%电压方面的%充电和使用基本上可以归为一类,标准放电平台都是3.0V~4.2V 也就是安全电压。
当然这个使用上的一类只是电压上的!电流方面锂离子电池远远不如锂聚合物电池。
稍候阐述。
2.容量:通常有mAh Ah等。
这是一个复合型单位,mA,A代表的是电流 1000MA=1A (A:安培amper)H当然就是时间(H:Hour,小时)这些都是英文的简写。
例如一块电池如果是1000mAh的那么就代表该电池在1小时放完自身所有电量的情况下(从4.2V~2.0V)(V:volt 伏特)能够达到1000mA的平均电流。
或者简单一些可以理解为能够以1000mA的电流放电持续1小时。
1000MAH可以换算为1Ah,这里大家存在一个误区,可能简单的认为我们以2000mAh的电流放这块电池那么这块电池的放电时间就可以坚持半小时。
这样说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严谨的。
因为随着电流的增加电池的内阻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在不断的增加,并且电池的内阻越是大电流的情况下体现的越明显,因为外部电路的电阻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必然减少而电池内阻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效率降低发热增高,所以刚才提到的举例的那块电池在2000MAH下放电时间必然少于半小时并且电流越大这点体现的越明显,也就是说这块电池在10A的情况下放电时间将远远少于6分钟!还有另一种容量单位,在模型中不常用,就是瓦时(WH)瓦特/每小时简单的说就是用电压乘以电流得到的。
仍然是上边举例的电池1000ma放电1小时那么它的电量就是3.7Vx1000mah=3700mWh(毫瓦/小时)=3.7WH代表这块电池能够以3.7瓦的功率放电1小时。
换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了,例如我的450级直升机的电池是3S1P 2200MAH 20C 11.1V的那么我的这个电池就是大概是120W左右这样用电池的24.4Wh除以120W约等于0.2小时=12分钟了。
锂电池基础知识

(一)锂电池的构成锂电池主要由两大块构成,电芯和保护板PCM(动力电池一般称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芯相当于锂电池的心脏,管理系统相当于锂电池的大脑。
电芯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外壳构成,而保护板主要由保护芯片(或管理芯片)、MOS管、电阻、电容和PCB板等构成。
锂电池的产业链结构如下图:电芯的构成如下面两图所示:锂电池的PACK的构成如下图所示:(二)锂电池优缺点锂电池的优点很多,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环保。
锂电池的缺点就是,价格相对高,温度范围相对窄,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保护系统)。
(三)锂电池分类锂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大类:一次性不可充电电池和二次充电电池(又称为蓄电池)。
不可充电电池如锂二氧化锰电池、锂-亚硫酰胺电池。
二次充电电池又可以分为下面根据不同的情况分类。
1.按外型分:方形锂电池(如普通手机电池)和圆柱形锂电池(如电动工具的18650);2.按外包材料分:铝壳锂电池,钢壳锂电池,软包电池;3.按正极材料分: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三元锂(LiNi x Co y Mn z O2)、磷酸铁锂(LiFePO4);4.按电解液状态分: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电池(PLB);5.按用途分:普通电池和动力电池。
6.按性能特性分:高容量电池、高倍率电池、高温电池、低温电池等。
(四)常用术语解释1. 容量(Capacity)指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锂获得的电量。
我们在高中学物理是知道,电量的公式为Q=I*t,单位为库伦,电池的容量单位规定为Ah (安时)或mAh(毫安时)。
意思是1AH的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用1A的电流放电可以放1个小时。
以前的NOKIA的老手机的电池(像BL-5C)一般是500mAh,现在的智能手机电池800~1900mAh,电动自行车一般都是10~20Ah,电动汽车一般都是20~200Ah等。
2. 充放电倍率(Charge-Rate/Discharge-Rate)表示以多大的电流充电、放电,一般以电池的标称容量的倍数为计算,一般称为几C。
锂电池基础知识科普

外壳 2
2
电池基础知识
储能装置
物理储能
化学储能
飞轮储能
压缩空气 储能etc...
铅酸电池
钠流电池
锂离子电 池etc...
电容器
储能装置分类
电磁储能
超导电磁 储能etc...
所有电池都是可以提供动力的, 只是大与小的关系(较大规模 的储能装置可以超过GWh,而 应用与蓝牙耳机或者手机电池 上的电池仅为0.1-5Wh),因此 只要是可以称之为能量储存的 载体都可以被称为动力电池;
21
隔膜
结构 生产方法 优点
缺点 应用范围
不同材质和结构隔膜的特点
PP
单层、双层
干法
机械强度高 耐热性好 透过性好 安全关断性能不如PE (闭孔温度>150℃)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 大功率电池
PE 单层、双层 干法、湿法 均匀性好 安全性好(闭孔温度约 130℃) 耐高温性能不如PP
二次电池
PP/PE/PP 三层 干法 综合了PP、PE膜优点, 机械强度好,安全性更 高
➢ 按制造方法分 干法、湿法
➢ 按结构分 单层PP、PE 双层PP、PE 三层PP/PE/PP
制造方法 代表厂家
单向拉伸法
日本宇部 深圳星源 台湾高银
干法 吹膜法 美国Celgard
双向拉伸法
新乡格瑞恩 桂林新时
湿法
日本:Asahi,Tonen, Nitto,三井 美国:Entek 韩国:Wide、W-Able、 SK、W-scope 中国:佛山金辉
两种不同的极板在均相或者 异相的介质中,由于存在并 产生的电势差,在外加负载 的驱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内部电流的移动产生电 流。如果电化学反应可以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锂离子电池结构——隔膜
材质:单层PE(聚乙烯)或者 三层复合PP(聚丙烯) +PE+PP 厚度:单层一般为0.016~0.020mm 三层一般为0.020~0.025mm
34
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应用:
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 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如环境水分小 于20ppm的手套箱内)。
17
放电平台
锂离子电池完全充电后,放电至3.6V时 的容量记为C1,放电至3.0V时的容量记 为C0,C1/C0称为该电池之放电平台 行业标准1C放电平台为70%以上
18
放电倍率
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常用"放电倍率"表示,即 电池的放电倍率用放电时间表示或者说以一 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来 表示,由此可见,放电倍率表示的放电时间 越短,即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电流越大。 (放电倍率=额定容量/放电电流) 根据放电倍率的大小,可分为低倍率 (<0.5C)、中倍率(0.5-3.5C)、高倍率 (3.5-7.0C)、超高倍率(>7.0C) 如:某电池的额定容量为20Ah,若用4A电流 放电,则放完20Ah的额定容量需用5h,也就 是说以5倍率放电,用符号C/5或0.2C表示,为 低倍率。
24
如何计算充电时间
充电时间(小时)=充电电池容量(mAh)/ 充电电流(mA)*1.5的系数 假如你用1600mAh的充电电池,充电 器用400mA的电流充电,则充电时间 为:1600/400*1.5=6小时
25
锂离子电池保护线路——过充电保 护
过充电保护: 过充电保护 IC 的原理为: 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 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 终止充电状态。此时,保护 IC 需检 测电池电压,当到达 4.25V 时(假设 电池过充点为 4.25V)即启动过度充 电保护,将功率 MOS 由开转为切断, 进而截止充电。
3
电池术语与及使用基本常识
4
容量
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 量,以符号C表示。常用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 时(Ah)或毫安时(mAh)。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 的最高理论值。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 量的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 论电量,单位为Ah/kg(mAh/g)或Ah/L(mAh/cm3)。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它 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 Ah,其值 小于理论容量。 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 标准,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 限度的容量。
圆柱型 正极极 耳 密封圈 隔膜
限流开 关
绝缘垫
正极 负极
负极极 耳
31
锂离子电池结构——正极
正极物质:钴酸锂+碳黑+PVDF
正极基体:铝箔(约0.020mm厚)
正极集流体:铝带(约0.1mm厚)
32
锂离子电池结构——负极
负极集流体:镍带(约0.07mm厚)
负极基体:铜箔(约0.015mm厚)
负极物质:石墨+CMC+SBR
19
充电循环寿命(Cycle life)
电池在完全充电后完全放电,循环进行, 直到容量衰减为初始容量的75%,此时 循环次数即为该电池之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与电池充放电条件有关 锂离子电池室温下1C充放电循环寿命可 达300-500次(行业标准),最高可达 800-1000次。
20
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
电池不管在有无被使用的状态下,由于 各种原因,都会引起其电量损失的现象。 电池完全充电后,放置一个月。然后用 1C放电至3.0V,其容量记为C2;电池初 始容量记为C0;1-C2/C0即为该电池之月 自放电率 行业标准锂离子电池月自放电率小于 12% 电池自放电与电池的放置性能有关,其 大小和电池内阻结构和材料性能有关
21
化成
电池制造后,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 将其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改善电池 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 性能的过程称为化成,电池只有经过 化成后才能体现真实性能。
22
分容
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使得 电池的实际容量不可能完全一致,通 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并将电池 按容量分类的过程称为分容
规格:
溶剂组成 DMC:EMC:EC =1:1:1 (重量比) LiPF6浓度 1mol/l
质量指标:
密度(25℃)g/cm3 1.23±0.03 水分(卡尔费休法) ≤20ppm 游离酸(以HF计) ≤50ppm 电导率(25℃) 10.4±0.5 ms/cm
35
以磷酸铁锂为正级材料的动力电池 特点
5
内阻
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受到阻力,使电池的电压降低, 此阻力称为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 因为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地 改变。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又包括 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内阻的存在,使电池放电时 的端电压低于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 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欧姆电阻遵守欧姆定律;极化电阻随电流密度增加而 增大,但不是线性关系,常随电流密度的对数增大而 线性增大。
正极 活性物质(LiCoO2\LiMnO2\LiNixCo1-xO2\LiFeO4) 导电剂、溶剂、粘合剂、基体 负极 活性物质(石墨、MCMB) 粘合剂、溶剂、基体 隔膜(PP+PE) 电解液(LiPF6 + DMC EC EMC) 外壳五金件(铝壳、盖板、极耳、绝缘片)
30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6
负载能力
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连接在用电器上 时,带动用电器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即为电池的负载能力。
7
内压
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 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 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 素影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池 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 于电池内聚集所致 。
27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XCoO2、LiXNiO2 、 LiXMnO2 或LiFeO4 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 电解质为溶解有锂盐LiPF6 、 LiAsF6等有机溶液。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被形象 的称为“摇椅电池”。 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 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
循环寿命长:循环寿命高达 2,000 次以上,为铅酸的 5倍、 镍镉的4倍以上。 放电功率大:放电功率分别为铅酸、镍氢电池的 6.6、2.5 倍, 极适用在需要高功率的工具电池,大型动力电池,特别是车 用电池部分。 充电时间短:充电时间不到 2 小时,仅需铅酸电池的1/4、 镍镉的1/2。 转换效率佳:转换效率达95%,优于铅酸的60 %、镍镉的 70%。 轻薄短小:体积重量仅为铅酸的50%,镍镉的70%。 无污染,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记忆效应是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的,由于传统工艺中 负极为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电池在它们 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 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次级放电平台。电池会储存这 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 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 上。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 同样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电都将 加深这一效应,使电池的容量变得更低。 要消除这种效应,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小电流深 度放电(如用0.1C放至0V)一是采用大电流充放电 (如1C)几次。 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均无记忆效应
8
充电率(C-rate)
C是Capacity的第一个字母,用来表示电 池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数值。 例如:充电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100mAh 时,即表示以1100mAh(1C)放电时间可 持续1小时,如以200mA(0.2C)放电时间 可持续5小时,充电也可按此对照计算。
9
终止电压(Cut-off discharge voltage)
指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电池不宜再 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值。 根据不同的电池类型及不同的放电条件, 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的要求也不同,因 此规定的电池放电的终止电压也不相同。
10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 OCV)
电池不放电时,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 被称为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会依电池正、负极与 电解液的材料而异,如果电池正、负极 的材料完全一样,那么不管电池的体积 有多大,几何结构如何变化,其开路电 压都一样的。
28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
正极反应:LiCoO2==== Li1-xCoO2 + xLi+ + xe负极反应: C + xLi+ + xe- === CLix 电池总反应: LiCoO2 + C ==== Li1-xCoO2 + CLix 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 逆反应。
29
锂离子电池结构
13
过放电(Over discharge)
电池若是在放电过程中,超过电池放电 的终止电压值,还继续放电时就可能会 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 的可逆性遭到损坏,使电池的容量产生 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