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歌_星空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星空(节选)郭沫若美哉!美哉!天体于我,不曾有今宵欢快!美哉!美哉!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爱!永恒无际的合抱哟!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哦,你看哟!你看那双子正中,五车正中,W形的Cassiopeia(仙后座)横在天河里。
天船积尸的Perseus(英仙座)也横在天河里。
半钩的新月含着几分凄凉的情趣。
绰约的Andromeda(仙女座),低低地垂在西方,乘在那有翼之马的Pegasus(飞马座)背上。
北斗星低在地平,斗柄,好像可以用手斟饮。
斟饮呀,斟饮呀,斟饮呀,我要饮尽那天河中流荡着的酒浆,拼一个长醉不醒!【注】双子、五车、天船、积尸都为星座名。
(1)下列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A.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爱!B.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C.半钩的/新月含着几分/凄凉/的情趣。
D.我要饮/尽那天河中/流荡着的/酒浆,拼一个/长醉不醒!(2)诗人发挥新奇美好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
请举例并作简要赏析。
(3)请认真阅读下面这节小诗,以“仰望星空”为题目仿写几句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情感。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答案】(1)B(2)诗歌第二节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星星与诗人共舞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
(3)我仰望星空,它闪烁着爱与理想;那宽广的天河,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想、追寻未来。
【解析】【分析】(2)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选择其中一方面结合诗句赏析即可。
诗歌把春芽写成孩童,如“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
诗人的想象丰富将春芽沐浴阳光写成“抓住天边/那一弯/飘动的彩虹”,将春芽吮吸雨露写成“穿进/用美梦/磨成的针”。
故答案为:⑴ B;⑵诗歌第二节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星星与诗人共舞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⑶我仰望星空,它闪烁着爱与理想;那宽广的天河,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遐想、追寻未来。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经过几个递 进的联想,建立起新的联系,请完成 下列的联想: “星星”和鱼 “报 刊”和皮球”
星星—天空—乌云—雨 水—江河—鱼 报纸—纸浆—树林—田 野—足球场—皮球
本课小结
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 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 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
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第一节赏析: 街灯
联比多 想喻亮
远远的街灯明了,
明星
明 人间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色。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闪 群星闪烁的姿态。 现 明星之多;诗人的欣喜之情。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点 暗示天上有人把街灯点亮了。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思考下列问题:
1.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下,哪节 写实,哪节写想像?
答: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 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2. 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
答: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3.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给人一 种怎样的感觉?
答: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
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 静的美。
4. 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
答: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5. 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不知道天河在哪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天上的街市》选⾃郭沫若第⼀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
⽽《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郎织⼥的传说,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说进⾏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诗内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的向往和追求。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
那隔河的⽜郎织⼥, 定能够骑着⽜⼉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
教案 ⼀、教学⽬标: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
⼆、重点: 品味诗歌语⾔。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课时。
四、教学过程: (⼀) 情境导⼊: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隐约闪着⼏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光?我请⼤家⼀起来看图⽚,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简称PP):星空图⽚。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彩图,那在诗⼈眼⾥星空⼜是怎样的?请⼤家打开课⽂《天上的街市》,⾛近郭沫若,⾛进他的星空世界。
(⼆) 简介作者: 问:⼤家以前有⽆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章? 出⽰投影:郭沫若先⽣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诗⼈学者,代表诗集有《⼥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 1、请⼤家打开课⽂,⾃由⼤声地读⼀读,完成两件事: ①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具书或询问⽼师解决。
②要求读准字⾳、节奏,读得流利。
郭沫若的作品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历史剧本《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莹》《高渐离》;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翻译书目《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年,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年,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年,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年,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年,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年,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年,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年,群益著作书目年份及出版社介绍《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前茅》(诗集)1928年,创造社《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虎符》(剧本)1942,群益《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孔雀胆》(剧本)1943。
郭沫若诗词 郭沫若十首最经典的现代诗

郭沫若诗词郭沫若十首最经典的现代诗郭沫若的诗集如下:《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
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女神》。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
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郭沫若诗词,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个诗集郭沫若诗词,饱含着诗人眷念祖国的深厚情感,歌颂了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了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表达了对工农群众的敬仰和颂扬,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情讴歌。
《潮汐集》分为两部分,按写作时间近远编次。
诗集的前一部分为《潮集》,选入作者解放后诗集《新华颂》以后的作品,后一部分为《汐集》,是作者解放前所在新旧体诗词,包括少数早期作品,其中很多是作者此次从日记中选录出的。
《百花齐放》总共收入100种花的诗歌和木刻画,另加一篇“其郭沫若诗词他的花”,全书全有101首诗配画。
其中一百首每一首咏花一种,第一百零一首是《其他一切花》。
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郭沫若的诗集还有那些郭沫若的诗集还有那些郭沫若的诗集还有郭沫若诗词:《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具体内容如下郭沫若诗词:1、《女神》郭沫若作。
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
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郭沫若诗词我的母亲郭沫若诗词!》、《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建议安排2课时)[学法引导]学习这两首诗,首先要了解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及诗人1921年写这两首诗时的经历和思想情绪,准确把握这两首诗的主题。
联想和想像的运用是这两首诗的一个学习重点。
这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情调都颇为相似,但描写的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和想像也不同。
《天上的街市》描写的是繁星满天的晴朗的夜空,想像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而《静夜》描写的则是白云遮空的夜空,想像了“鲛人”在天河岸边的“对月流珠”,突出了静谧的氛围。
学习中,要仔细体会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培养想像力。
此外,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学习中应反复吟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把握其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读出其内含的感情。
[典题例析]例题:《天上的街市》一诗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像的?试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文是考查学生对联想和想像这两个概念的了解和掌握。
所谓联想,就是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
两个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彼此有一定的联系:或在空间或在时间上相接近;或相似;或有对立关系,或有因果关系……所谓想像,则是在原有感悟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
参考答案:在本诗中,诗人根据“街灯”和“明星”的相似点——星星点点,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顺着这一联想,诗人在后三节进而展开想像:天上有美丽的街市、天市上陈列着珍奇物品、天上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样,将虚构的“仙境”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课时训练]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2

听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总体要求: 朗读这首诗总的原则是要把握美好、 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 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 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具体要求: (1)读诗歌,分清节奏; (2)读诗歌,念准重音; (3)读出感情。
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 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 的联想?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 了那些遐想? 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 呢? 4.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拓展思维
《静夜》在写法上有美、雅、奇三个特点: • 音韵美:
•
•
这首诗不长,仅8行2节,节奏匀称。第一节诗1、3行,2、4行 分别押韵,韵脚间隔回环,诗句错落有致。诗的1、2行及3、4行两 两对应,句式整齐,旋律基本相同,有一种齐整的美。第二节1、2、 4行押韵,句式结构与第一相反,具有一种音乐的流动美。全诗语言 优美流畅,充满了幻想色彩。 第一节写景。淡淡的月光,笼罩着翠绿的松林,还有旁近的村 庄。月色白而淡,是一种朦胧的美;松林绿而浓,有一种苍劲之美。 夜空明净,月朗星稀,抬头还可依稀瞧见团团白云,更有几点星星点 缀天幕,似从白云缝隙漏出……而这种“雅”的氛围,是一种俗心难 成的无言的教化。 诗人面对飘渺的星空,浮想连翩。晴空高穹,银河该在何处?站 在村边松林远远望去,只见一片白色迷蒙,如烟、似雾,虚幻空灵。 而银河岸边,只怕有一位鲛人对月伤心,泣泪而成珠。写作本诗时, 已是“五四”运动退潮后的低沉时期,思想上的苦闷与矛盾,内心中 的痛苦和煎熬,让诗人怎能不鲛人泣珠、杜鹃啼血象奇:
•
想象训练
仿照示例写句
•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开放了……
月 光 照 在 地 上
郭沫若《星空》艺术风格分析

郭沫若《星空》艺术风格分析作者:雷炜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8期摘要:《星空》出版于1923年,共34首诗,作于1921年10月至1922年12月,这时新文化阵营分化,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时期。
文章主要分析郭沫若《星空》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郭沫若;《星空》;艺术风格原名郭开贞的郭沫若可以说是我国新诗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他还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剧,于此同时他还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学家、考古学家。
郭沫若身处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共同组织创建了创造社,并从事有关新文学的运动。
可以说正是郭沫若这些著名的学者文人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几十年。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出国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其中的浪漫主义气息浓厚,成功的为我国新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相比之下,《女神》表现出来的是激扬进取的旋律,仿佛是战士休憩的歌咏,唯美而又清新,呈现出的是一种雄美和瑰丽。
而作为郭沫若的第二本诗集,《星空》在艺术风格上则完全不同,虽同样在歌咏,但是歌咏之间却包含着沉重。
五四热潮褪去以后,尽管时局混乱,但是郭沫若等一代文人依旧秉持着对新文化的渴望与追求,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他们的文辞之间表现出来的是对飞翔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延续了《女神》中不灭的最自由的向往,虽然文辞依旧优美,但是笔触之间却要含蓄的多。
所以整体来讲,郭沫若在《星空》一集所表现出来的是细腻、哀婉的艺术风格。
其实就诗的本质而言,《女神》之后,郭沫若的《星空》则更少了些许诗情,多了些许诗意。
一、《星空》的艺术风格构造郭沫若在《星空》一集中对于题材的选取以及抒情方式的运用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譬如说读过《星空》的读者们相比都不会忘记《天上的市街》这首诗。
其实郭沫若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北洋军阀割据的时代,当时的社会就像是一个屠宰场、坟墓,所有苦难都降临在百姓的身上,而诗中所述意境“天上的市街”则鲜明的与客观的现实社会形成了对比,用虚幻的、朦胧的、人们渴望的那个美好的市街来反衬出中国大地的满目疮痍以及丑陋不堪的人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哉!美哉!
天体于我,不曾有今宵欢快!
美哉!美哉!
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爱!
永恒无际的合抱哟!
惠爱无涯的目语哟!
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哦,你看哟!
你看那双子正中,五车正中,W形的Cassiopeia横在天河里。
天船积尸的Perseus也横在天河里。
半钩的新月含着几分凄凉的情趣。
绰约的Andromeda,低低地垂在西方,乘在那有翼之马的
Pegasus背上。
北斗星低在地平,斗柄,好象可以用手斟饮。
斟饮呀,斟饮呀,斟饮呀,我要饮尽那天河中流荡着的酒浆,拚一个长醉不醒!花毡一般的Orion星,我要去睡在那儿,叫织女来伴枕,叫少女来伴枕。
唉,可惜织女不见面呀,少女也不见面呀。
目光炯炯的大犬,小犬,监视在天河两边,无怪那牧牛的河鼓,他也不敢出现。
天上的星辰完全变了!
北斗星高移在空中,北极星依然不动。
正西的那对含波的俊眼,可便是双子星吗?
美哉!美哉!
永恒不易的天球
竟有如许变换!
美哉!美哉!
我醉后一枕黑酣,天机却永恒在转!
常动不息的大力哟,我该得守星待旦。
我迎风向海上飞驰,人籁无声,古代的天才
从星光中显现!
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
泪珠一样的流星坠了,已往的中州的天才哟!
可是你们在空中落泪?
哀哭我们堕落了的子孙,哀哭我们堕落了的文化。
哀哭我们滔滔的青年
莫几人能知
哪是参商,哪是井鬼?
悲哉!悲哉!
我也禁不住滔滔流泪......
哦,亲惠的海风!
浮云散了,星光愈见明显。
东方的狮子
已移到了天南,光琳琅的少女哟,我把你误成了大犬。
蜿蜒的海蛇
你横亘在南东,毒光熊熊的蝎与狼,你们怕不怕Apollo的金箭?
哦,Orion星何处去了?
我想起《绸缪》一诗来了。
那对从昏至旦地
欢会着的爱人哟!
三星在天时,他们邂逅山中;
三星在隅时,他们避人幽会;
三星在户时,他们犹然私语!
自由优美的古之人,便是束草刈薪的村女山童,也知道在恒星的推移中寻觅出无穷的诗料,啊,那是多么可爱哟!
可惜那青春的时代去了!
可惜那自由的时代去了!
唉,我仰望着星光祷告,祷告那青春时代再来!
我仰望着星光祷告,祷告那自由时代再来!
鸡声渐渐起了,初升的朝云哟,我向你再拜,再拜。
1922年2月4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