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精品课件.ppt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
谢谢观看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2021/1/142021/1/142021/1/14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1/142021/1/14January 14,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9:20:30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42021/1/142021/1/14Jan-2114-Jan-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42021/1/142021/1/14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42021/1/142021/1/142021/1/141/14/2021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11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1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内容: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具有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比赛。
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探究交流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小朋友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10 10 10 10 10 10 108 ()()5 ()4 ()3 2()()6 ()7讲评:××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
2、通过“看看想想”,探讨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提问:球场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讲述: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照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
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学生口答: 6+4= 4+6= 10-6= 10-4=提问: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第55页,试着填一填。
讲述: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总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
这些算式就是今天学习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这类加、减法会议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3、通过“玩玩想想”,探索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独立操作,写算式。
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合作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花片的情况,逐步得到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全部算式。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优质课教案_11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的加法和10减几。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花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律动:儿歌导入,激发兴趣欣赏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谈话:“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做作业呀,理书包呀,洗袜子呀----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做!”每个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双手就有10个手指。
师生互动游戏:谁愿意和老师玩个拍手游戏?师生合作演示:我拍1,我拍9(10可以分成9和1……)一、复习。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好吗?有一种球,它不用手玩,用脚踢,能猜出它是么球吗?(足球)你喜欢玩足球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场足球比赛吧,不过想去看足球比赛先得答对老师的题目,你们有信心吗?(说出方框里的数)2、小结:这些都我们学习的10的组成。
小朋友们掌握的不错啊!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看足球比赛吧。
二、自主探究。
1、例题谈话:瞧,这是球场一角,小朋友们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生:……)根据小朋友穿衣服的颜色,我们可以分成绿队和黄队。
数一数,绿队有几人,黄队呢?根据这样的一幅图,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说:6+4=10 4+6=10 10—6=4 10-4=6,师板书)看这样的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四道算式,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生:两道加法算式与两道减法算式的意思。
请小朋友说一说:6、4、1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用手势来表示)问:假如没有图你怎样算出6+4=10 10—6=4呢?(学生:根据10的分与合)小结:请小朋友齐读这4道算式,观察这2道加法算式,它们的得数都是(10)!这两道减法算式都是用(10),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
2.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3.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
二、教学内容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认识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3.进行简单的加减口算。
三、教学重点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3.进行简单的加减口算。
四、教学难点1.进行简单的口算。
2.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五、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
2.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3.教师准备数学游戏道具。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10以内的数字1.教师出示数码卡片,让学生逐个数出其数值。
2.教师出示各种小玩具,让学生数出其数量。
3.教师出示黑板,让学生在上面写出各种数字。
4.教师给学生出现一些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码卡片或小玩具。
第二课认识得数是10的加法1.教师出示10个球,把其中5个放在盒子里,剩下的5个放在旁边。
2.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其中5个球是什么颜色,另外5个球是什么颜色。
3.教师出示正十边形,上面写有数字1~10。
4.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快速相加得出答案。
5.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十”,让学生大声念出来。
6.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字的加和是多少。
第三课认识得数是10的减法1.教师出示10个球,让学生观察。
2.教师把其中4个球放进盒子里,剩下的6个球放在旁边。
3.教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其中4个球是什么颜色,另外2个球是什么颜色。
4.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减”,让学生大声念出来。
5.教师出示数字,让学生说出这个数字减去某个数,得出的答案是多少。
第四课进行简单的口算1.教师给学生出示大拇指,让学生数出有几个拇指。
2.教师给学生出示各种玩具,让学生数出相应的数量。
3.教师出示各种数字,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口算。
4.教师给学生出示某个数字,让学生说出该数字加上几能得到1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公开课课件、人教一下《认识人民币 》课件

10
10
7
2
Hale Waihona Puke 下一步9+1= 1+9=
下一步
9 + 1 = 10 1 + 9 = 10
10 - 1 = 10 - 9 =
下一步
8+2= 2+ =
下一步
8 + 2 = 10 2 + 8 = 10
10 - 2 = 10 - =
下一步
7+3= +=
下一步
7 + 3 = 10 3 + 7 = 10
元
角
分
纸
硬
币
币
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来。 10角是1元
=
10角=1元
一张2角可以换 ( 2)张1角
1、一张5角能换( 1 )张2角和 ( 2 )张1角。
2、能换( 1 )张2角和( 3 )张1角。
3、能换( 5 )张1角。
一张1元可以换( 5 )张2角
一张1元可以换(2)张5角
10 - 3 = -=
下一步
6+ = +=
下一步
6 + 4 = 10 4 + 6 = 10
10 - = -=
下一步
5+5 =
10 - 5 =
下一步
做一做
1.找朋友
做一做
2.
2 10 - 6 =
8
3 10 - 7 =
9
退出
认识人民币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 单位:元、角、分。 2、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 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合理用钱。
( 5 )元
( 10 )元
( 20 )元
( 50 )元
( 100 )元
2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百校联赛”一等奖

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
九、观后感:
明光市实验小学
教师示范课教学设计暨观课评议活页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人
朱俊前
学科
数学
时间
班级
一(3)
授课地点
录播教室
听课人
课题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通过主题图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并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学会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媒体课件一套,练习纸等。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观课旁批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由上周明光市小学生足球比赛说起----
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场足球训练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说一说--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球场上绿队(左边)有几人黄队(右边)有几人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并且小组内把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苏教版(共12张PPT)

5. 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 = 10
10 - =
6.圈一圈,填一填。 每班分2个,够分( 5)个班。
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67页想想做做3、4、5、6题。 2、完成补充习题34页1-3题
要求:认真思考 独立完成 坐姿端正 书写工整
4 + 6 = 10
5 + 5 = 10
6 + 4 = 10
7 + 3 = 10
8 + 2 = 10
9 + 1 =10
4.
2+8 = 10 10-8 = 2 7+3 = 10
10-1 = 9 1+9 = 10 6+4 = 10
3+7 = 10 10-2 = 8 9-9 = 0
5+5 =10 10-7 = 3 10-3 = 7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 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 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 联想能力
自学指导:
(1)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这些小朋友被分成几 部分? (2)穿黄衣服防守的有几个人?穿蓝衣服进攻的有几个人? (3)根据图意分别写出四道加法和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4)你写的算式和书上的一样吗?把书上的算式再计算一遍,并填 上结果。 (5)说一说每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及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6)根据10的任意一种分与合的情况可以写出几道加法和减法算式? (时间4分钟,比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自学最认真)
6 + 4 = 10 4 + 6 = 10
10 - 4 = 6 10 - 6 = 4
把10个花片抛一抛,写出算式。
+= += -=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优质公开课课件

和是10的加减和10减几
6+4= 10 10-4= 6 4+6= 10 10-6= 4
6 7
8 10 7 10 6 10
5 10 6 4 10 7 3 10 8 2 10 9 1 10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52021/10/252021/10/2510/25/2021 11:15:45 P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52021/10/252021/10/2510/25/2021
9
10
10
2
10
8
3
10 10
7
5
பைடு நூலகம்
再见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52021/10/25October 25,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52021/10/252021/10/252021/10/25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1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具有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比赛。
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探究交流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小朋友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10 10 10 10 10 10 10
8 ()()5 ()4 ()3 2()()6 ()7
讲评:××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
2、通过“看看想想”,探讨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提问:球场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讲述: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
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照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
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答:6+4= 4+6= 10-6= 10-4=
提问: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第55页,试着填一填。
讲述: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总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
这些算式就是今天学习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这类加、减法会议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
3、通过“玩玩想想”,探索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独立操作,写算式。
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合作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花片的情况,逐步得到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的计算。
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最佳学习“球”。
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及时记忆。
4、轻松一刻(课间操)
讲述: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检测完善
1、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如:师说“我出8”生答“我出2”师说“8+2=10”生答“2+8=10”。
2、10减几。
讲述: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也要考考大家。
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五、作业设计
1、“想想做做”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
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板书设计:
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情景图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再次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的理解。
让学生说每一道算式的意思,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练习,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不高。
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等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