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跨合拢吊架检算(22工字钢)

合集下载

连续钢构梁支架检算

连续钢构梁支架检算

一、计算说明计算时关键考虑中间跨距最大的最不利情况进行检算。

结构计算依据为《钢结构设计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Q235钢设计值[σ]=205MPa。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依据设计要求,为保证梁体结构和支架稳定性,该梁分两次浇注,首先浇注右幅梁体,待梁体养护龄期达到7天后,在浇注左幅梁体。

1.1 主要参数: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C40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素砼容重为25 KN/m3,钢筋容重取0.15Kg/ m3)。

竹胶板木模选120cm×240cm×2cm矩形模板,弹性模量E=5.0×103MPa,密度为б1=700Kg/m3,静弯强度[σ]=11MPa。

钢管外径48mm,厚3.5mm,截面积为489mm2,惯性矩I=12.18cm4,抵抗矩W=5.079cm3,每米长自重38.4N/m,回转半径i=15.78mm。

I10工字钢截面抵抗矩W=49cm3,截面惯性矩I=245cm4,每米重量11.261Kg/m。

I36a工字钢的截面抵抗矩W=877.6cm3,截面惯性矩I=15796cm4,每米重量60Kg/m,设计值[σ]=205MPa。

松木密度440kg/m3,抗弯强度[σ]=17MPa,抗剪强度[fv]=1.7MPa,弹性模量E=10×109Pa。

I50a工字钢每米重量93.61Kg/m,I=46472cm4,W=1858.9cm3。

直径52.9cm螺旋焊钢管,8mm壁厚,每米重量103.29kg/m, 截面抵抗矩W=1680.55cm3,截面惯性矩I=44450.54cm4,回转半径i=18.42cm,截面积S=130.88cm2重力加速度g取9.8。

二、方案选择2.1架空方案钢构梁侧模板选用竹胶板木模,单块尺寸为120cm×240cm×2cm,梁侧模板竖向支撑选用100mm×100mm松木,间隔30cm布置。

连续梁合拢方案

连续梁合拢方案

连续梁合拢⽅案京沪⾼铁⼤汶河特⼤桥跨京沪线⼯程48+80+48m连续梁合拢⽅案⼀、编制依据1、通桥(2008)2368A-Ⅳ⽆碴轨道48+80+48现浇预应⼒混凝⼟连续梁(双线);2、京沪⾼速⼤汶河特⼤桥施⼯图(京沪⾼京徐施桥-21补26);3、跨京沪线48+80+48m连续梁施⼯⽅案。

4、《铁路混凝⼟强度检测评定标准》(TB10425-94);5、《铁路混凝⼟⼯程施⼯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程施⼯质量验收暂⾏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7、《铁路混凝⼟⼯程施⼯技术指南》(TZ210-2005);8、《客运专线铁路桥涵⼯程施⼯技术指南》(TZ213-2005);9、《铁路⼯程结构混凝⼟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J342-2004);10、《铁路⼯程施⼯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J259-2003)(TB10401.2-2003/J260-2003);11、《铁路专线⾼性能混凝⼟暂⾏技术条件》;⼆、⼯程概况48+80+48m连续梁共设三个合拢段,即两个边跨合拢段、⼀个中跨合拢段。

合拢段箱梁截⾯与现浇段远离梁端的截⾯相同,中跨合拢段设横隔墙⼀道,每个合拢段长2m,混凝⼟22.078m3,梁段重57.402t,截⾯⾼3.85m,底板及顶板厚度40cm,腹板厚度48cm。

三、施⼯⽅案全桥箱梁合拢顺序为先合拢边跨,后合拢中跨。

边跨及中跨均利⽤⼀侧挂篮合拢。

1、边跨合拢边跨10号块混凝⼟浇筑完成后,挂篮前移2m,利⽤挂篮底模、外侧模、内模作为合拢段模板。

挂篮移动的同时,在相应中跨10号块位置加3.2吨配重,配重采⽤⽔箱(⽔桶)注⽔⽅案。

挂篮移动前,必须拆除现浇段底板与挂篮前下横梁冲突部分⽀架(约1m长),便于挂篮⾏⾛及安装。

现浇段施⼯过程中,应根据挂篮的锚固位置预留相应空洞。

普通钢筋及预应⼒管道安装完成后,在每天的最底温度完成刚性连接。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跨度箱形连续梁悬灌技术已在公路、铁路桥梁中广泛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完成两“T”构施工后,开始合拢段施工,特别是中跨合拢段的施工方案,关系到连续梁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如何在温度变化时,保证合拢段混凝土的质量,是合拢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结合省界萍水特大桥悬浇预应力箱形梁中跨合拢段施工的实践以及对合拢时各工况的分析,运用应力应变条件,推导计算方法,确定出合拢技术参数。

【关键词】省界萍水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跨合拢应力应变1.工程概况沪昆客专杭长湖南段HCTJ 1标省界萍水特大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老关镇与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交界处,桥梁全长1565.175m,两联连续梁分别位于省界萍水特大桥的16#~19#墩及41#墩~44#台,孔径布置均为48m+80m+48m,每联连续梁全长177.5m,连续梁箱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米,箱梁底宽6.7米,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中支点处梁高6.65米,跨中9米直线段及边跨13.25米直线段梁高为3.85米,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米。

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1×7—15.2—1860 —GB/15224—2003预应力钢铰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采用两端张拉,平均控制拉力603kN。

2.合拢段施工方案2.1合拢施工步骤1)省界萍水特大桥16#~19#墩连续梁共计3个合拢段,在完成16号墩~17号墩及18号墩~19墩边跨合拢后解除17#及18#墩临时支座,形成由T构到两个简支悬臂结构的转换。

2)将一个挂蓝移动至另一个悬臂梁端,把挂蓝外模滑移纵梁拉至对面悬灌梁翼缘板下悬吊固定,再分别将底模和侧模拉过去收紧固定。

在合拢段两悬臂间设置支顶钢架。

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上升,梁体伸长挤压合拢段混凝土,设置支顶钢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混凝土承担梁体伸长所施加的压力。

合龙段吊架计算书

合龙段吊架计算书

第1标涉铁工程38#、39#墩现浇梁合龙段吊架检算设计:复核:审核:成员: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设计依据 (3)三、合龙段设计 (3)3.1 主要技术参数 (3)3.2荷载及组合 (4)3.3施工注意事项 (5)四、吊架计算 (5)4.1支腿 (5)4.2 吊架吊杆 (8)五、底模系统 (9)5.1 模板 (9)5.2 方木 (10)5.3 纵梁 (10)5.4 横梁 (12)5.5 底模吊杆 (13)六、结论 (13)第1标涉铁工程38#、39#墩现浇梁合龙段吊架检算一、工程概况进出场主线高架桥桩号范围:K2+225~K2+515,主线高架桥跨铁路段采用一联(55+2*90+55m)=290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其中38#、39#主墩T 构采用转体施工,箱梁现浇采用支架施工。

高架桥平面线形位于曲线上,曲线半径R=600m。

梁体各控制截面梁高分别为: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为2.5m,中支点处梁高为5.5m,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横截面为斜腹板单箱五室,箱梁顶宽为32m,箱梁底宽20.656~22.724m,顶板厚28cm,腹板厚为50~70cm,底板厚由跨中32cm按2次抛物线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80cm,中支点处加厚到100cm。

38#、39#墩中支点处与薄壁墩对应设置厚1.2m的横梁,0#梁段长度13m,一般梁段长度分别为3m、3.5m和4m,转体施工支架现浇段一次现浇2个梁段。

38、39号墩中支点0号梁段长度13m,40号墩中支点0号梁段长度11m;一般梁段长度分成3m、3.5m和4m,中跨合拢段长3m,边跨现浇段长4.88m。

最大悬臂浇筑块重3792kN。

移动式防护吊架构造如下图1.1所示:图1.1移动式防护吊架方案设计图移动式防护棚架由防护底板、下横梁、上横梁、支腿、走行梁、轨道及吊杆组成。

二、设计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热轧型钢》GB/T 706-2008;《锻件用结构钢牌号和力学性能》GB/T17107-1997;《项目施工临时设施建设标准》QZTQJ J0002-2014《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TB10110-2011;《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三、合龙段设计3.1 主要技术参数①钢弹性模量E s=2.06×105MPa;②材料强度设计值:Q235钢d<16mm,f=215MPa,f V=125 MPa;16mm<d<40mm,f=205 MPa,fv=120 MPa。

合拢段支架受力检算.doc

合拢段支架受力检算.doc

目录1、工程概况 (2)2、合拢段施工方法 (2)3、荷载分析 (2)3.1、边跨合拢段荷载分析 (2)3.2、中跨合拢段荷载分析 (3)4、底模系统验算 (4)5、边跨合拢段內箱承重梁验算 (4)6、中跨合拢段內箱钢管架验算 (6)6.1、10×10cm方木验算 (6)6.2、12×14方木验算 (7)7、主桁架验算 (8)8、挂篮抗倾覆验算 (10)沿潭大桥合拢段支架受力检算1、工程概况沿潭大桥左右线分离,起讫里程分别为ZK28+279.48~ZK29+156.52、K28+305.38~K29+094.52,主桥上部结构为65+110+6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箱梁根部高度6.5m,跨中高度2.5m,梁宽12.25m,设置2%横坡。

主桥单幅设边跨合拢段2个,中跨合拢段1个,混凝土标号均为C55,方量分别为16.23m3、20.16m3。

其区别在于,中跨合拢段设置有35cm厚横隔板,边跨合拢段没有横隔板。

2、合拢段施工方法主桥合拢总体按照先边跨合拢后,再进行中跨合拢施工。

中跨、边跨合拢段均采用吊架施工,吊架利用菱形挂篮改制而成。

进行边跨合拢时,先将挂篮前移至边跨现浇段13′#段梁端头,固定底模后吊点装置并提升前吊杆使底模紧靠13′#段梁端砼,然后安装内、外刚性支撑,绑扎钢筋、预应力并安装内模,并临时张拉2×ST1、 2×SB1钢束,对11′#梁段设置200KN水箱配重,最后边浇筑砼并同步卸载,砼浇筑完成时水箱内水亦卸载完毕。

养身混凝土后,拆除临时张拉钢束的约束,对称张拉2SB1~2SB5、4ST1~4ST2连续预应力钢束并锚固压浆。

中跨合拢施工方法与边跨合拢段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侧悬浇箱梁11#段完成后,一侧的挂篮必须后移一定距离,另一侧的挂篮前吊杆方可就位到11#梁段的端头。

3、荷载分析3.1、边跨合拢段荷载分析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时,顶板混凝土荷载传递到內箱模板,然后传至內箱底部承重大梁,再将大梁上的吊杆反力传至已浇筑的11′、13′#梁段顶板砼上。

大跨度连续梁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

大跨度连续梁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

大跨度连续梁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张兴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0021摘要:随着交通的发展,大跨度连续梁的修建越来越多,连续梁合拢段如何锁定是合龙施工时的关键工序。

本文结合湘桂铁路扩改建工程三街漓江铁路双线特大桥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合拢锁定方案、温度应力计算、劲性骨架设置、劲性骨架容许力计算和锚固钢板的焊缝检算,为大跨度连续梁合拢段劲性骨架设计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

1、工程概况湘桂铁路扩改建工程设计速度为200km,采用有碴轨道。

三街漓江铁路双线特大桥上跨G322国道(交角为230),为(72+128+72)m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该桥采用C55混凝土,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直腹板梁,箱梁顶板宽12.2m,底宽6.7m,,梁高纵向按照二次抛物线y=+5.5变化,支点梁高10m,边支点及中跨梁高5.5m,全桥分为2个T构,共71个节段施工,节段长度分为3、3.5、4三种,采用三角形挂篮悬臂浇注施工,施工周期为9天。

主跨为128m是湘桂铁路永柳段最大的连续梁。

2、合拢锁定方案(72+128+72)m连续梁挂篮施工合拢段长均为2.0米,合拢段劲性骨架主要由型钢支撑和梁体预埋件组成。

型钢支撑通过锚固钢板焊接在梁体预埋件上。

按照设计要求,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

(1)边跨合拢。

边跨合拢利用挂蓝做为吊架施工,由于边跨现浇段为自由端,因此温度应力对边跨合拢影响很小,用4组I45a 工字钢锁定。

锁定时可将工字钢一端焊接好,另一端在合拢前在进行焊接,劲性骨架锁定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并解除边跨支座限位装置,使边跨梁体处于活动状态。

(2)中跨合拢。

中跨合拢利用挂蓝做为吊架施工,并对两个悬臂端利用水箱进行配重,每端配重为合拢段量体重量的一半即34t。

体外劲性骨架采用2I45a,共4组,每组骨架均用钢板焊接连接,组成整体受力。

锁定时可将工字钢一端焊接好,另一端在合拢前在进行焊接。

同时张拉2N36、2N37钢束,张拉力为400kN。

边跨合拢段方案

边跨合拢段方案

(80+128+80)m悬臂现浇连续箱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专项技术方案1 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本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为××跨×××特大桥××~××号墩、××跨××高速特大桥××~××号墩(80+128+80)m悬臂现浇连续箱梁边跨直线段及合拢段的施工,施工计算按照最高墩七里店边墩施工设计计算。

1.2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80+128+80m连续梁》施工设计图及补遗文件;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6).《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1.3编制原则本施工方案编制以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招标补遗文件以及国家现行客运专线及其它设计及施工规范、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有关法规为依据及业主关于鹰架施工文件《××铁安质(2011)217号文》,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标段两个大跨度连续梁由于梁高,按照业主要求采用鹰架施工,按照优质、安全、高效的原则编制,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

同时取消满堂支架法施工方案。

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我部两联连续梁分别在××和××两次跨越××高速公路,设计为(80+128+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地理位置位于××北端和×××北。

既有××高速公路从主跨下通过,公路与线路成144°交角。

桥梁布置图如下:图一、跨××高速特大桥××~××#墩80+128+80m联悬臂现浇连续箱梁立面图2.2 桥梁设计概况本连续梁位于××客运专线DK××+×××~DK××+××段跨××高速特大桥的××#~××#墩之间,梁全长291.2m,一联三孔(80+128+8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挂蓝悬灌施工,地理位置位于北张村北端,运风高速公路从主跨下通过。

跨铁路转体桥中跨合龙段施工安全措施

跨铁路转体桥中跨合龙段施工安全措施

跨铁路转体桥中跨合龙段施工安全措施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快速的发展,为减少对原有铁路的运行造成影响,多采用转体桥来进行施工,保证中跨合龙段施工安全是后续作业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国道310线郑州西南改建工程上跨京广铁路立交工程(52+92+52)m跨铁路转体桥合龙段施工为实例,详细介绍了东、西两侧转体就位后,处于京广铁路上、下行之间中跨合龙段吊架施工工艺流程及安全措施,为后期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跨铁路转体桥;中跨合龙段;安全措施一、工程概况新建的国道310线郑州西南改建工程上跨京广铁路立交工程是(52+92+52)m跨铁路转体桥,双幅宽度33.06米,单侧转体长度88米,东、西副转体总重量均为11730吨,东侧主桥与京广铁路上行线交角为78.8°,西侧主桥与京广铁路下行线交角为74.1°。

中跨合龙段处于京广线上、下行之间,梁长4m,梁高2.5m,边缘最近距离封闭网3.38m。

京广线是铁路的主动脉,线路运行非常繁忙,由于合龙段下方环境恶劣,邻近既有铁路,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安全风险极大,为保证中跨合龙段吊架法施工的安全进行应当积极做好过程中的安全管控,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的安全、高效的进行,避免影响下方的接触网线及既有线行车安全。

二、中跨合龙段施工(1)施工准备:现浇梁施工过程中进行合龙吊架预埋孔的施工,在悬臂梁端预埋直径5cmPVC管作为精轧螺纹钢吊杆孔,预埋直径10cm施工孔洞作为卷扬机钢丝绳穿越用,预埋孔施工位置需准确,并对直径10cm预留孔位置钢筋进行局部加强。

(2)合龙架安装:转体前在东、西转体桥的端头安装合龙吊架下横梁,合龙段吊架设2根双45a工字钢组合横梁,单根长36米,分3节组合而成。

采用吊车将分段的下横梁(下横梁长36m,分三段制作,12m+12m+12m)吊装至梁底支架上,然后拼装成整根下横梁,下横梁各段采用法兰连接拼接成整体横梁。

单侧下横梁采用6根2m使用Ø32mm精轧螺纹钢紧固在转体梁端底板上,转体时合龙吊架下横梁随桥梁一同转体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大道普左线中跨吊架设计检算
一、吊架方案
1. 中跨合拢侧模采用挂蓝侧模系;
2.底横梁采用2I220工字钢,纵梁采用I220工字钢,腹板下间距为30cm,底板下间距为30m,上铺10×10cm方木,间距为20cm,底模板为厚15mm 的竹胶板;
3.吊杆为υ32mm(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吊点为两端6个点(外侧2个,内侧4个).
二、计算主要技术参数
1、混凝土自重
梁段长度2m时,混凝土圬工量为33.9m3,自重为90t;混凝土超灌系数1.03,动载系数为1.2,混凝土容重按2.65计算。

施工人员、机具施工荷载按0.25t/m2计算。

梁段的各部位重量见下表:
三、底模系检算:
1、纵梁:
1.1中纵梁(按均布荷计算)
1.1.1荷载计算:为两个均布荷载,一是底板和顶板均作用在中纵梁上,
另一是中隔板作用在中纵梁上(仅作用在中间60cm 宽度)。

q1=(6.66+5.16)×1.2×1.03×26.5/6/2=33KN/m q2=10.58×1.2×1.03×26.5/6/0.6=97KN/m
由于纵梁间距为30cm ,则作用在纵梁(I22工字钢)上的均布荷载为: q1=33×0.3=10KN/m q2=97×0.3=29KN/m 1.1.2强度检算: 受力图如下:
弯矩计算(KN/m ):
M1=
m KN b l q b ∙=-⨯⨯⨯=-⨯⨯75.13)5.032(810
2)2(8 M2=m KN b l q b ∙=-⨯⨯⨯=-⨯⨯5.10)2.132(8
29
6.0)2(8 M max = M1+M2=24.25KN ·m 剪力计算(KN ):
R=(10×2+29×0.6)/2=18.7KN
材料特性:I22工字钢 材质Q235 [σ]=170mpa ,
A=4218mm 2 I x =3.406×107mm 4 W x =3.09×105mm 3 S X =1.78×105mm 3 b=7.5mm 则弯应力为:
σ=7910
09.310*3.245
6
max =*=x W M mpa <[σ]=170 mpa ,合格。

剪应力:
τmax =5
.7104.31078.1107.187
5
3max ⨯⨯⨯⨯⨯=⨯⨯b I S Q X X =14mpa a<[τ]=100 mpa ,合格 1.2边纵梁(按均布荷计算) 1.1.1荷载计算:
q=4.8×1.2×1.03×26.5/2=78.6KN/m
由于纵梁间距为30cm ,则作用在纵梁(I22工字钢)上的均布荷载为: q=78.6/3=26.2KN/m 1.1.2强度检算: 受力图如下:
弯矩计算(KN/m ): M=
m KN b l q b ∙=-⨯⨯⨯=-⨯⨯36)5.032(8
2
.262)2(8
剪力计算(KN ): R=26.2×2/2=26.2KN
材料特性:I22工字钢 材质Q235 [σ]=170mpa , I x =3.406×107mm 4 W x =3.09×105mm 3 S X =1.78×105mm 3 b=7.5mm 则弯应力为:
σ=11610
09.310*365
6max =*=x W M mpa <[σ]=170 mpa ,合格。

剪应力:
τmax =5
.72104.31078.1102.26275
3max ⨯⨯⨯⨯⨯⨯=
⨯⨯b I S Q X X =20mpa a<[τ]=100 mpa ,合格 2、托梁
2.1.荷载计算:
q1=(6.66+5.16+10.58)×1.2×1.03×26.5/6/2=61KN/m q2=4.8×1.2×1.03×26.5/0.6/2=131KN/m 后托梁受力分析如下:
弯矩计算:
腹板处,按腹板对称受力,则
M=
m KN b l q b ∙=-⨯⨯⨯=-⨯⨯43)6.03.12(8
131
3.1)2(8 底板处,按连续梁受力计算,则 M=
m KN l q ∙=⨯=⨯208.110
61
1022 剪力计算(KN ): 腹板处:
R=(0.6×131+1.8×61)/2=94KN 底板处: R=1.8×61=110KN 2.2.应力验算
材料特性: 尺寸2I220工字钢,[σ]=170mpa , I x =3.406×107mm 4 W x =3.09×105mm 3 S X =1.78×105mm 3 b=7.5mm 材质Q235;[σ]=170mpa
弯应力: σ=7010
09.3*210*435
6max =*=x W M mpa <[σ]=170 MPa ,合格。

剪应力:
τmax =5
.72104.31078.110110275
3max ⨯⨯⨯⨯⨯⨯=
⨯⨯b I S Q X X =38MPa<[τ]=100 MPa ,合格 3、精轧螺纹钢筋检算:
吊杆采用6根32mm (PSB830)精轧螺纹钢筋,安全系数为1.85,每根32mm [P]=830×3.14×162/1.85/1000=360KN 。

F =110KN <[P]= 360KN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