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复习1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过点A (3,0),对称轴为直线x =1,给出以下结论:①abc <0;②3a +c =0;③ax 2+bx ≤a +b ;④若M (﹣0.5,y 1)、N (2.5,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3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①由图象可知:a <0,c >0, 由对称轴可知:2ba->0, ∴b >0,∴abc <0,故①正确; ②由对称轴可知:2ba-=1, ∴b =﹣2a ,∵抛物线过点(3,0), ∴0=9a+3b+c , ∴9a ﹣6a+c =0, ∴3a+c =0,故②正确;③当x =1时,y 取最大值,y 的最大值为a+b+c , 当x 取全体实数时,ax 2+bx+c≤a+b+c , 即ax 2+bx≤a+b ,故③正确;④(﹣0.5,y 1)关于对称轴x =1的对称点为(2.5,y 1): ∴y 1=y 2,故④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过点(1,0)和点(0,﹣2),且顶点在第三象限,设P=a﹣b+c,则P的取值范围是( )A.﹣4<P<0 B.﹣4<P<﹣2 C.﹣2<P<0 D.﹣1<P<0【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a>0.∵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b2a-<0.∴b>0.∵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过(1,0)点,代入得:a+b﹣2=0.∴a=2﹣b,b=2﹣a.∴y=ax2+(2﹣a)x﹣2.把x=﹣1代入得:y=a﹣(2﹣a)﹣2=2a﹣4,∵b>0,∴b=2﹣a>0.∴a<2.∵a>0,∴0<a<2.∴0<2a<4.∴﹣4<2a﹣4<0,即﹣4<P<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2<x<3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A.-12<t≤3B.-12<t<4 C.-12<t≤4D.-12<t<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对称轴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x2−2x+3,将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的实数根看做是y=-x2−2x+3与函数y=t的交点,再由﹣2<x<3确定y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详解】解:∵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b=−2,∴y=-x2−2x+3,∴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的实数根可以看做是y=-x2−2x+3与函数y=t的交点,∵当x =−1时,y =4;当x =3时,y =-12,∴函数y =-x 2−2x +3在﹣2<x <3的范围内-12<y≤4, ∴-12<t≤4,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能够将方程的实数根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是解题关键.4.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抛物线一定过原点;②方程()200++=≠ax bx c a 的解为0x =或4;③0a b c -+<;④当04x <<时,20ax bx c ++<;⑤当2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 .1B .2C .3D .4【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a b c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结合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判断. 【详解】 由题可知22ba-=,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4,0),则另一个交点坐标为()0,0, 故可得1640a b c ++=,0c =, 故可得4,0a b c -== ①因为0c =,故①正确;②因为二次函数过点()()0,0,4,0,故②正确; ③当1x =-时,函数值为0a b c -+<,故③正确; ④由图可知,当04x <<时,0y <,故④正确; ⑤由图可知,当2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故⑤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涉及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属综合中档题.5.方程2x 3x 10+-=的根可视为函数3y x =+的图象与函数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则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的范围是( ) A .010<x <4B .011<x <43C .011<x <32D .01<x <12【答案】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是函数y=x 2+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四个选项中x 的取值代入两函数解析式,找出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抛物线的上方两个点即可判定推断方程x 3+2x-1=0的实根x 所在范围. 【详解】解:依题意得方程3x 2x 10+-=的实根是函数2y x 2=+与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当x=14时,21y x 2216=+=,1y 4x ==,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13时,21229y x =+=,1y 3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12时,21224y x =+=,1y 2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当x=1时,2y x 23=+=,1y 1x==,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方程3x 2x 10+-=的实根x 0所在范围为:011<x <32. 故选C .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6.将抛物线y =x 2﹣4x +1向左平移至顶点落在y 轴上,如图所示,则两条抛物线.直线y =﹣3和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图中阴影部分)是()A.5 B.6 C.7 D.8【答案】B【解析】【分析】B,C分别是顶点,A是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连接OC,AB,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ABCO的面积.【详解】抛物线y=x2﹣4x+1=(x-2)2-3的顶点坐标C(2.-3), 向左平移至顶点落在y轴上,此时顶点B(0,-3),点A是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连接OC,AB,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ABCO的面积,S=2×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阴影部分的面积;能够将面积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7.定义[a,b,c]为函数y=ax2+bx+c的特征数,下面给出特征数为[2m,1-m,-1-m]的函数的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m=-3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3,83)B.当m>0时,函数图象截x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3 2C.当m≠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D.当m<0时,函数在x>14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D分析:A 、把m=-3代入[2m ,1-m ,-1-m],求得[a ,b ,c],求得解析式,利用顶点坐标公式解答即可;B 、令函数值为0,求得与x 轴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解决问题;C 、首先求得对称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D 、根据特征数的特点,直接得出x 的值,进一步验证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函数y=ax 2+bx+c 的特征数为[2m ,1﹣m ,﹣1﹣m]; A 、当m=﹣3时,y=﹣6x 2+4x+2=﹣6(x ﹣13)2+83,顶点坐标是(13,83);此结论正确;B 、当m >0时,令y=0,有2mx 2+(1﹣m )x+(﹣1﹣m )=0,解得:x 1=1,x 2=﹣12﹣12m, |x 2﹣x 1|=32+12m >32,所以当m >0时,函数图象截x 轴所得的线段长度大于32,此结论正确;C 、当x=1时,y=2mx 2+(1﹣m )x+(﹣1﹣m )=2m+(1﹣m )+(﹣1﹣m )=0 即对任意m ,函数图象都经过点(1,0)那么同样的:当m=0时,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1,0),当m≠0时,函数图象经过同一个点(1,0),故当m≠0时,函数图象经过x 轴上一个定点此结论正确.D 、当m <0时,y=2mx 2+(1﹣m )x+(﹣1﹣m ) 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其对称轴是:直线x=14m m-,在对称轴的右边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当m <0时,11114444m m m -=->,即对称轴在x=14右边,因此函数在x=14右边先递增到对称轴位置,再递减,此结论错误;根据上面的分析,①②③都是正确的,④是错误的. 故选D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顶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8.已知抛物线y =x 2+(2a +1)x +a 2﹣a ,则抛物线的顶点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 【解析】 【分析】求得顶点坐标,得出顶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式,即可求得.抛物线y =x 2+(2a +1)x +a 2﹣a 的顶点的横坐标为:x =﹣212a +=﹣a ﹣12, 纵坐标为:y =()()224214a a a --+=﹣2a ﹣14, ∴抛物线的顶点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式为:y =2x +34, ∴抛物线的顶点经过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顶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9.四位同学在研究函数2y x bx c =++(,b c 是常数)时,甲发现当1x =时,函数有最小值;乙发现1-是方程20x bx c ++=的一个根;丙发现函数的最小值为3;丁发现当2x =时,4y =,已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发现的结论是错误的,则该同学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假设法逐一分析,分别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再判断与假设是否矛盾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 .假设甲同学的结论错误,则乙、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乙、丁同学的结论可得01442b cb c =-+⎧⎨=++⎩解得:1323b c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1212533636⎛⎫=+-=+ ⎪⎝⎭-y x x x∴当x=16-时,y 的最小值为2536-,与丙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假设乙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丙的结论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3y x =-+当x=2时,解得y=4,当x=-1时,y=7≠0 ∴此时符合假设条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 假设丙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乙、丁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乙的结论可得121b b c⎧-=⎪⎨⎪=-+⎩ 解得:23b c =-⎧⎨=-⎩∴223y x x =--当x=2时,解得:y=-3,与丁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 假设丁同学的结论错误,则甲、乙、丙的结论都正确 由甲、丙的结论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3y x =-+当x=-1时,解得y=7≠0,与乙的结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假设法求出b 、c 的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 >0;②a +b +c =2;③a 12>;④b >1,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 .1个B .2 个C .3 个D .4 个【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由图象可得, a >0,b >0,c <0, ∴abc <0,故①错误,当x =1时,y =a +b +c =2,故②正确, 当x =﹣1时,y =a ﹣b +c <0, 由a +b +c =2得,a +c =2﹣b ,则a ﹣b +c =(a +c )﹣b =2﹣b ﹣b <0,得b >1,故④正确,∵12b a ->-,a >0,得122b a >>,故③正确,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1.如图,已知点A (4,0),O 为坐标原点,P 是线段OA 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 ,A ),过P 、O 两点的二次函数y 1和过P 、A 两点的二次函数y 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 、C ,射线OB 与AC 相交于点D .当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A .5B .453C .3D .4【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过B 作BF ⊥OA 于F ,过D 作DE ⊥OA 于E ,过C 作CM ⊥OA 于M ,∵BF ⊥OA ,DE ⊥OA ,CM ⊥OA , ∴BF ∥DE ∥CM . ∵OD=AD=3,DE ⊥OA ,∴OE=EA=12OA=2. 由勾股定理得:DE=5.设P (2x ,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F=PF=x , ∵BF ∥DE ∥CM ,∴△OBF ∽△ODE ,△ACM ∽△ADE . ∴BF OF CM AMDE OE DE AE ==,,即x 2x 2255-==,,解得:()52x 5BF ?x CM 22-==,. ∴BF+CM=5. 故选A .12.抛物线y =ax 2+bx+c 的顶点为(﹣1,3),与x 轴的交点A 在点(﹣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则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①若点P(﹣3,m),Q(3,n)在抛物线上,则m <n ; ②c =a+3; ③a+b+c <0;④方程ax 2+bx+c =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可知b 2-4ac >0,所以①错误;由抛物线的顶点为D (-1,2),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然后由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A 在点(-3,0)和(-2,0)之间,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在点(0,0)和(1,0)之间,因此当x=1时,y <0,即a+b+c <0,所以②正确; 由抛物线的顶点为D (-1,2),可知a-b+c=2,然后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ba-=-1,可得b=2a ,因此a-2a+c=2,即c-a=2,所以③正确;由于当x=-1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2,即只有x=-1时,ax 2+bx+c=2,因此方程ax2+bx+c-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④正确. 故选C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如图,已知()4,1A --,线段AB 与x 轴平行,且2AB =,抛物线2y x mx n =-++经过点()0,3C 和()3,0D ,若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下平移,设平移的时间为t (秒).若抛物线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t 的取值范围是( )A .010t ≤≤B .210t ≤≤C .28t ≤≤D .210t <<【答案】B【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二次函数,得出B 点坐标,分别得出当抛物线l 经过点B 时,当抛物线l 经过点A 时,求出y 的值,进而得出t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把点C (0,3)和D (3,0)的坐标代入y=-x 2+mx+n 中,得,23330n m n =⎧⎨-++=⎩解得32n m =⎧⎨=⎩∴抛物线l 解析式为y=-x 2+2x+3,设点B 的坐标为(-2,-1-2t ),点A 的坐标为(-4,-1-2t ),当抛物线l 经过点B 时,有y=-(-2)2+2×(-2)+3=-5,当抛物线l 经过点A 时,有y=-(-4)2+2×(-4)+3=-21,当抛物线l 与线段AB 总有公共点时,有-21≤-1-2t≤-5,解得:2≤t≤10.故应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等知识,正确利用数形结合分析得出关于t 的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4.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2- 1- 0 1 2 …且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0y >.有下列结论:①0abc >;②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t ++=的两个根;③0m <203n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确定对称轴,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即可求解.【详解】∵由表格可知当x=0和x=1时的函数值相等都为-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b a =12; ∴a 、b 异号,且b=-a ;∵当x=0时y=c=-2 ∴c 0<∴abc >0,故①正确;∵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当x=-2和x=3时的函数值相等都为t∴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t ++=的两个根;故②正确;∵b=-a ,c=-2∴二次函数解析式:2-a -2=y ax x ∵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0y >. ∴3204a ->,∴a 83>; ∵当x=-1和x=2时的函数值分别为m 和n ,∴m=n=2a-2,∴m+n=4a-4203>;故③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要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给定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值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逐条分析给定的结论是关键.15.若A (-4,1y ),B (-3,2y ),C (1,3y )为二次函数y =x 2+4x -m 的图象上的三点,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A .1y <2y <3yB .3y <1y <2yC .2y <1y <3yD .1y <3y <2y【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将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y 1=(-4)2+4×(-4)m -=16-16m - =m -,y 2=(-3)2+4×(-3)m - =9-12m - =3m --,y 3=12+4×m - 1=1+4m - =5m -,∵-3m -<m -<5m -,∴y 2<y 1<y 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三个函数值的大小不受m 的影响.16.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 向B 点运动,同时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 CD →方向运动,当P 运动到B 点时,P Q 、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APQ ∆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应分两段进行解答,①点P 在AB 上运动,点Q 在BC 上运动;②点P 在AB 上运动,点Q 在CD 上运动,依次得出S 与t 的关系式,即可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当点P 在AB 上运动,点Q 在BC 上运动时,此时,,2AP t BQ t ==2122APQ S t t t =⋅⋅=V ,函数图象为抛物线; 当点P 在AB 上运动,点Q 在BC 上运动时,此时,AP t =,APQ V 底边AP 上的高保持不变1422APQ S t t =⋅⋅=V ,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图象,理解题意,分段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17.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E 、F 同时从C 点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分别沿CB ﹣BA 、CD ﹣DA 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EF 的面积为S (cm 2),则S (cm 2)与t (s )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 可得S=﹣t 2+4t ,配成顶点式得S=﹣(t ﹣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 )2=(t ﹣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当0≤t≤4时,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4•4﹣•4•(4﹣t )﹣•4•(4﹣t )﹣•t•t=﹣t 2+4t=﹣(t ﹣4)2+8;当4<t≤8时,S=•(8﹣t )2=(t ﹣8)2.故选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18.已知抛物线y=x 2-2mx-4(m >0)的顶点M 关于坐标原点O 的对称点为M′,若点M′在这条抛物线上,则点M 的坐标为( )A .(1,-5)B .(3,-13)C .(2,-8)D .(4,-20)【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22224=()4y x mx x m m =-----,∴点M (m ,﹣m 2﹣4),∴点M′(﹣m ,m 2+4),∴m 2+2m 2﹣4=m 2+4.解得m=±2.∵m >0,∴m=2,∴M (2,﹣8). 故选C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19.在函数2yx=,3y x=+,2y x=的图象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原点的图象共有()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函数的图象即可求解.【详解】y=x+3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但对称中心不是原点;y=x2图象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函数2yx=符合条件.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性质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图像与二次函数图像的交点的个数至少有() A.0B.1C.2D.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画出图象,直接判断交点个数.【详解】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第三、四象限,开口向下,顶点在原点,y轴是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两个函数的交点只有一个,在第三象限.同理,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第三、四象限,开口向下,顶点在原点,y轴是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两个函数的交点只有一个,在第四象限.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问题,掌握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若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经过点(﹣1,0),则方程220ax ax c -+=的解为( )A .13x =-,21x =-B .11x =,23x =C .11x =-,23x =D .13x =-,21x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经过点(﹣1,0),∴方程220ax ax c -+=一定有一个解为:x=﹣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方程220ax ax c -+=的解为:11x =-,23x =. 故选C .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2.如图,抛物线y=ax 2+bx+c (a≠0)过点(1,0)和点(0,﹣2),且顶点在第三象限,设P=a ﹣b+c ,则P 的取值范围是( )A .﹣4<P <0B .﹣4<P <﹣2C .﹣2<P <0D .﹣1<P <0【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a >0.∵对称轴在y 轴的左边,∴b 2a-<0.∴b >0. ∵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2),过(1,0)点,代入得:a+b ﹣2=0. ∴a=2﹣b ,b=2﹣a .∴y=ax 2+(2﹣a )x ﹣2.把x=﹣1代入得:y=a ﹣(2﹣a )﹣2=2a ﹣4,∵b >0,∴b=2﹣a >0.∴a <2.∵a >0,∴0<a <2.∴0<2a <4.∴﹣4<2a ﹣4<0,即﹣4<P <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对于二次函数()21202y ax a x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任何满足条件的a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2,1和()0,0两点;②若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0x x =,则必有001x <<;③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若()14,P y ,()()24,0Q m y m +>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如果12y y >总成立,则112a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称性、增减性)逐个判断即可.【详解】 对于()21202y ax a x a ⎛⎫=+-< ⎪⎝⎭当2x =时,142(2)12y a a =+-=,则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2,1当0x =时,0y =,则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0则说法①正确 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1212124a x a a-=-=-+ 0a <Q1114a∴-+> 01x ∴>,则说法②错误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114x a<-+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1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因11104a-+>> 则当10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114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说法③错误0m >Q44m ∴+>由12y y >总成立得,其对称轴1144x a=-+≤ 解得112a ≤-,则说法④正确 综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2个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称性、增减性),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关键.4.如图,抛物线2119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D 是以点()0,4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E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接,OE BD ,则线段OE 的最小值是( )A .2B .322C .52D .3【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A 点与B 点坐标,结合题意进一步可以得出BC 长为5,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知OE=12BD ,而BD 最小值即为BC 长减去圆的半径,据此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2119y x =-, ∴当0y =时,21019x =-,解得:=3x ±,∴A 点与B 点坐标分别为:(3-,0),(3,0),即:AO=BO=3,∴O 点为AB 的中点,又∵圆心C 坐标为(0,4),∴OC=4,∴BC 长度=2205OB C +=,∵O 点为AB 的中点,E 点为AD 的中点,∴OE 为△ABD 的中位线,即:OE=12BD , ∵D 点是圆上的动点,由图可知,BD 最小值即为BC 长减去圆的半径,∴BD 的最小值为4,∴OE=12BD=2, 即OE 的最小值为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性质与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过点(-1,0)和点(3,0),有下列说法:①bc <0;②a +b +c >0;③2a +b =0;④4ac >b 2.其中错误的是( )A .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 利用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0a >,利用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得到0b <,利用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0c <,则可对A 进行判断;利用当1x =时,0y <可对B 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2b x a=-=,则可对C 进行判断;根据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对D 进行判断.【详解】解:Q 抛物线开口向上,0a ∴>,Q 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a ∴和b 异号,0b ∴<,Q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0c ∴<,0bc ∴>,所以①错误;Q 当1x =时,0y <,0a b c ∴++<,所以②错误;Q 抛物线经过点(1,0)-和点(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即12b a-=, 20a b ∴+=,所以③正确;Q 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240b ac =->,即24ac b <,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③正确;①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左同右异).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决定.6.在抛物线y =a (x ﹣m ﹣1)2+c (a≠0)和直线y =﹣12x 的图象上有三点(x 1,m )、(x 2,m )、(x 3,m ),则x 1+x 2+x 3的结果是( ) A .3122m -+ B .0 C .1 D .2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得结果.【详解】 解:如图,在抛物线y =a (x ﹣m ﹣1)2+c (a≠0)和直线y =﹣12x 的图象上有三点A (x 1,m )、B (x 2,m )、C (x 3,m ),∵y =a (x ﹣m ﹣1)2+c (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m+1, ∴232x x =m+1, ∴x 2+x 3=2m+2, ∵A (x 1,m )在直线y =﹣12x 上, ∴m =﹣12x 1, ∴x 1=﹣2m , ∴x 1+x 2+x 3=﹣2m+2m+2=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和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画出函数图形.7.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4cm ,点E 、F 同时从C 点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分别沿CB ﹣BA 、CD ﹣DA 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AEF 的面积为S (cm 2),则S (cm 2)与t (s )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类讨论:当0≤t≤4时,利用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 可得S=﹣t 2+4t ,配成顶点式得S=﹣(t ﹣4)2+8,此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4,8);当4<t≤8时,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8﹣t )2=(t ﹣8)2,此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8,0),于是根据这些特征可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解:当0≤t≤4时,S=S 正方形ABCD ﹣S △ADF ﹣S △ABE ﹣S △CEF=4•4﹣•4•(4﹣t )﹣•4•(4﹣t )﹣•t•t=﹣t 2+4t=﹣(t ﹣4)2+8;当4<t≤8时,S=•(8﹣t )2=(t ﹣8)2.故选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8.小明从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中,观察得出了下面五条信息:①c >0,②abc <0,③a -b +c >0,④2b >4a c ,⑤2a =-2b ,其中正确结论是(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详解】①由抛物线交y 轴于负半轴,则c<0,故①错误;②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可推出a>0;∵对称轴在y 轴右侧,对称轴为x=2b a ->0, 又∵a>0,∴b<0;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c<0,故abc>0,故②错误;③结合图象得出x=−1时,对应y 的值在x 轴上方,故y>0,即a−b+c>0,故③正确; ④由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可以推出b 2−4ac>0,故④正确;⑤由图象可知:对称轴为x=2b a -=12则2a=−2b ,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有:③④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关系,观察图象判断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所在位置、与x 轴交点个数即可得出二次函数系数满足条件.9.将抛物线y =x 2﹣4x +1向左平移至顶点落在y 轴上,如图所示,则两条抛物线.直线y =﹣3和x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图中阴影部分)是( )A .5B .6C .7D .8【答案】B【解析】【分析】 B ,C 分别是顶点,A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连接OC ,AB ,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ABCO 的面积.【详解】抛物线y =x 2﹣4x +1=(x-2)2-3的顶点坐标C(2.-3), 向左平移至顶点落在y 轴上,此时顶点B(0,-3),点A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连接OC ,AB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ABCO 的面积,S=2×3=6;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阴影部分的面积;能够将面积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1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abc >0;②a +b +c =2;③a 12>;④b >1,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 .1个B .2 个C .3 个D .4 个【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详解】由图象可得,a >0,b >0,c <0,∴abc <0,故①错误,当x =1时,y =a +b +c =2,故②正确,当x =﹣1时,y =a ﹣b +c <0,由a +b +c =2得,a +c =2﹣b ,则a ﹣b +c =(a +c )﹣b =2﹣b ﹣b <0,得b >1,故④正确, ∵12b a ->-,a >0,得122b a >>,故③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1.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P 从A 出发,沿A B C A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AP 的长度y 与运动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 与D ;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详解】根据题意得,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B 时以及从点C 运动到点A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 与选项D 不合题意;点P 从点B 运动到点C 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选项B 符合题意,选项A 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12.已知二次函数223(0)y ax ax a a =--≠,关于此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该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4a -B .该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1,0,3,0-C .若该图象经过点()2,5-,则一定经过点()4,5D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y=a (x 2-2x-3)=a (x-3)(x+1)令y=0,∴x=3或x=-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3,0)与(-1,0),故B 成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令x=1代入y=ax 2-2ax-3a ,∴y=a-2a-3a=-4a ,∴顶点坐标为(1,-4a ),故A 成立;由于点(-2,5)与(4,5)关于直线x=1对称,∴若该图象经过点(-2,5),则一定经过点(4,5),故C 成立;当x >1,a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a <0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少,故D 不一定成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3.如图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其对称轴为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20a b +=;③930a b c ++<;④若12310,,,23y y ⎛⎫⎛⎫-- ⎪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12y y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 <0,根据对称轴得到b=-2a >0,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得到c >0,则可对①进行判断;由b=-2a 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到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则可判断当x=3时,y=0,于是可对③进行判断;通过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可对④进行判断.【详解】解:∵抛物线开口向下,∴a <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2b x a=-= ,∴b=-2a >0,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 ∴c >0,∴abc <0,所以①错误;∵b=-2a ,∴2a+b=0,所以②正确;∵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当x=3时,y=0,∴930a b c ++=,所以③错误;∵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103132-<-< 点13,2y ⎛⎫- ⎪⎝⎭到对称轴的距离比点210,3y ⎛⎫- ⎪⎝⎭ 对称轴的距离近, ∴y 1>y 2,所以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 2+bx+c (a≠0),二次项系数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 >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 <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 和二次项系数a 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 与b 同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左; 当a 与b 异号时(即ab <0),对称轴在y 轴右;常数项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抛物线与y 轴交于(0,c );抛物线与x 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b 2-4ac=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b 2-4ac <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14.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 ﹣b 2<0;②4a+c <2b ;③3b+2c <0;④m (am+b )+b <a (m≠﹣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抛物线和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4ac﹣b2<0,∴①正确;∵对称轴是直线x﹣1,和x轴的一个交点在点(0,0)和点(1,0)之间,∴抛物线和x轴的另一个交点在(﹣3,0)和(﹣2,0)之间,∴把(﹣2,0)代入抛物线得:y=4a﹣2b+c>0,∴4a+c>2b,∴②错误;∵把(1,0)代入抛物线得:y=a+b+c<0,∴2a+2b+2c<0,∵b=2a,∴3b,2c<0,∴③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y=a﹣b+c的值最大,即把(m,0)(m≠0)代入得:y=am2+bm+c<a﹣b+c,∴am2+bm+b<a,即m(am+b)+b<a,∴④正确;即正确的有3个,故选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5.若A(-4,1y),B(-3,2y),C(1,3y)为二次函数y=x2+4x-m的图象上的三点,则1y,2y,3y的大小关系是()A.1y<2y<3y B.3y<1y<2y C.2y<1y<3y D.1y<3y<2y【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将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y 1=(-4)2+4×(-4)m -=16-16m - =m -,y 2=(-3)2+4×(-3)m - =9-12m - =3m --,y 3=12+4×m - 1=1+4m - =5m -,∵-3m -<m -<5m -,∴y 2<y 1<y 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在于三个函数值的大小不受m 的影响.16.函数2y ax b y ax bx c =+=++和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b 的符号,针对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开口方向,分类讨论,逐一排除.【详解】当a >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或一、二、三或一、三、四象限,故A 、D 不正确;由B 、C 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x=-2b a>0,且a >0,则b <0, 但B 中,一次函数a >0,b >0,排除B .故选C .17.平移抛物线2:L y x =得到抛物线L ',使得抛物线L '的顶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仍在抛物线L '上,下列的平移中,不能得到满足条件的抛物线L '的是( )A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B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向左平移3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92个单位 D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9个单位【答案】D【分析】通过各个选项的平移分别得到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再判断原点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即可.【详解】解:由A 选项可得L '为:2(1)2y x =--,则顶点为(1,-2),顶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1,2),当x =-1时,y =2,则对称点在该函数图像上,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由B 选项可得L '为:2(1)2y x =+-,则顶点为(-1,-2),顶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1,2),当x =1时,y =2,则对称点在该函数图像上,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由C 选项可得L '为:239()22y x =+-, 则顶点为(-32,-92),顶点(-32,-9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2,92), 当x =32时,y =92,则对称点在该函数图像上,故C 选项不符合题意; 由D 选项可得L '为:2(3)9y x =+-,则顶点为(-3,-9),顶点(-3,-9)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3,9),当x =3时,y =27≠9,则对称点不在该函数图像上,故D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如图1,在△ABC 中,∠B =90°,∠C =30°,动点P 从点B 开始沿边BA 、A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 ,设△BPQ 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为x (s ),y 与x 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 的中点时,PQ 的长为( )A .2B .4C .3D .3【答案】C【解析】【分析】点P 、Q 的速度比为3:3,根据x =2,y =63,确定P 、Q 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B =a ,∠C =30°,则AC =2a ,BC =3a ,设P 、Q 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 ,则点P 的速度为3a T ,点Q 的速度为3a ,故点P 、Q 的速度比为3:3, 故设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v 、3v ,由图2知,当x =2时,y =63,此时点P 到达点A 的位置,即AB =2×3v =6v , BQ =2×3v =23v ,y =12⨯AB ×BQ =12⨯6v ×23v =63,解得:v =1, 故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3,AB =6v =6=a ,则AC =12,BC =63,如图当点P 在AC 的中点时,PC =6,此时点P 运动的距离为AB +AP =12,需要的时间为12÷3=4,则BQ =3x =43,CQ =BC ﹣BQ =63﹣43=23,过点P 作PH ⊥BC 于点H ,PC =6,则PH =PC sin C =6×12=3,同理CH =3,则HQ =CH ﹣CQ =333,PQ 22PH HQ +39+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1,2,将抛物线21322y x x =-+沿坐标轴平移一次,使其经过点P ,则平移的最短距离为( )A .12B .1C .5D .52【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出平移后P 点对应点的坐标,求出平移距离,即可得出选项.【详解】 解:21322y x x =-+=()215322x --, 当沿水平方向平移时,纵坐标和P 的纵坐标相同,把y=2代入得:解得:x=0或6,平移的最短距离为1-0=1;当沿竖直方向平移时,横坐标和P 的横坐标相同,把x=1代入得:解得:y=12-, 平移的最短距离为152=22⎛⎫--⎪⎝⎭, 即平移的最短距离是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能求出平移后对应的点的坐标是解此题的关键.20.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i 论:①abc >0;②b 2﹣4ac >0;③2a+b =0;④a ﹣b+c <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 首先根据开口方向确定a 的取值范围,根据对称轴的位置确定b 的取值范围,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确定c 的取值范围,根据抛物线与x 轴是否有交点确定b 2﹣4ac 的取值范围,根据x =﹣1函数值可以判断.【详解】解:Q 抛物线开口向下,0a ∴<,Q 对称轴12b x a=-=, 0b ∴>,Q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0c ∴>,0abc ∴<,故①错误;Q 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240b ac ∴->,故②正确;Q 对称轴12b x a=-=, 2a b ∴=-, 20a b ∴+=,故③正确;根据图象可知,当1x =-时,0y a b c =-+<,故④正确;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范围求2a 与b 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是解题关键.。

26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

26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复习[1]
y=a(x-1)2-2 ∵这段抛物线经过点(2,3) ∴ 3=a(2-1)2-2 解得:a=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1)2-2=5x2-10x+3
1. 把二次函数y=x 2+bx+c的图象先向左平移 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二次函 数y=x 2 -4x+4的图象. 试确定 b、c的值.
由①得:m>-1 ∴ m=1
此时,二次函数为: y=2x2,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轴, 且经过(-3,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指出 x>0时,y随x的变化情况.
3、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与y=3x2的形 状相同,且其顶点坐标是 (0,1),则其表达式 为 y=3x2+1 或y=-3x,2+1
|a|越大,开口越小
直线x=h
(h,0)
顶点是最低点
顶点是最高点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
而减少
而增大
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
而增大
而减少
4、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
1)、抛物线y=a(x-h)2+k有如下 特点:(1)当a>0时, 开口向上;
关于y轴对称
(0,c)
顶点是最低点
顶点是最高点
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
而减少
而增大
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
而增大
而减少
3、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
y=a(x-h)2
a>0
a<0
图象
开口 对称性
顶点
增减性
h>0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1-人教版正式版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1-人教版正式版

课题;二次函数(1)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熟练运用图象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学会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能正确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3.能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最大利润问题、最大高度问题、最大面积问题等.会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解决实际问题.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应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运用,能把相关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采用“解读考试要求----知识梳理----师生构建知识网络-----题组训练,夯实基础-----考点剖析----针对训练----回顾反思-----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总结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本节课我通过回顾知识点来巩固二次根式的主要内容,然后利用知识树,帮助学生梳理本章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师生互动完成典型例题,揭示解题技巧,再通过变式训练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始终抓住中考这条主线, 从中考命题趋势分析入手,引导学生针对中考的热点问题复习回顾,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课前准备:教师:导学案、课件.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知识要点回顾,以及知识树的构建.教学过程:一、解读中考,弄清目标活动内容1:中考要求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运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从图像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处理方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师生互动,补充完善,达成共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中考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把握复习的方向,明确复习的重点,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二、知识梳理,厚积薄发(多媒体展示,课前学案完成)活动内容1:导入新课导语:华罗庚教授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

A复习22.1.1《二次函数》

A复习22.1.1《二次函数》

解:如图,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 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 直角坐标系.
∵AB=4 ∴A(-2,0) B(2,0)
∵OC=4.4 ∴C(0,4.4) 设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为
y ax2 4.4
∵抛物线过A(-2,0)
4a 4.4 0 a 1.1
∴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为 y 1.1x2 4.4
下平移3个单位,得抛物线y=x2+bx+c,则( B )
A.b=2 c= 6
B.b=-6 , c=6
C.b=-8 c= 6
D.b=-8 , c=18
6.若一次函数 y=a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
象(C限),y则二次函数 yy=ax2+bx-3 的y 大致图象是y
ox
ox
ox
ox
A -3
B -3
AB 30米,这时水面离桥顶的高度h是()
A、5米 B、6米;C、8米;D、9米
y
x
0
h
A
B
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
是8m,宽是2m,抛物线可以用 y 1 x2 4 4
表示.(1)一辆货运卡车高4m,宽2m,它能通过该隧道 吗?(2)如果该隧道内设双行道,那么这辆货运卡车 是否可以通过?
·5 ·C
·
·
·
·
·· -3 –2
· o B·
–1 · 1
· 2
x
·

·-3
-4
交点式: y a ( x x1 )( x x 2 )
y
例3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 点为A(-3,0)、B(1,0),又经过 点C(2,5),求其解析式。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一轮复习课件(共21张PPT)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一轮复习课件(共21张PPT)
4
点拨:解决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三点一轴”,其中“三点”
是指区间的两个端点和抛物线的顶点,“一轴”指的是对称轴,结合配方法,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及分类讨论思想即可解题.
点拨
【追踪训练 2】已知函数 f(x)=-x2+2ax+1-a 在[0,1]上的最大值为 2,求
实数 a 的值.
【解析】函数 f(x)=-(x-a)2+a2-a+1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a,且函数图象开
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解题思路,并且能避开复杂的推理与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解决
二次函数问题时,注重“形”与“数”的有机结合.
【突破训练 2】已知函数 f(x)=x2-2x+4 在区间[0,m](m>0)上的最大值为 4,最小
值为 3,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1,2] .
【解析】作出函数 f(x)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
3-2
【解析】(1)函数 f(x)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
1
3-2
2
2
∵0<m≤ ,∴
2
.
≥1,
∴g(m)=max{|f(-1)|,|f(1)|}=max{|3m-2|,|4-m|}=max{2-3m,4-m}.
又∵(4-m)-(2-3m)=2+2m>0,∴g(m)=4-m.
解析
3-2
(2)函数 f(x)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x=
1
3
, 3 ,则 f
1
2
=
.
【解析】(1)设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f(x)=xα,∵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
,
3
1
2
3 ,∴3-α= 3,解得 α=- ,

2022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二次函数本章复习总结作业课件新版浙教版202211231172

2022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二次函数本章复习总结作业课件新版浙教版202211231172
②当 300<x≤400 时,w =(80-71)x=9x,当 x=400
时,w 有最大值是:9×400=3600,∴一次性批发 A
品牌服装 x(100≤x≤400)件时,x 为 190 元或 200 元时,
w 最大,最大值是 3800 元.
如图是一款抛物线型落地灯筒示意图,防滑
螺母C为抛物线支架的最高点,灯罩D距离地面1.5
米,最高点C距灯柱的水平距离为1.6米,灯柱AB
=1.5米,若茶几摆在灯罩的正下方,则茶几到灯
柱的距离AE为多少米( A )
A.3.2
B.0.32
C.2.5
D.1.6
(2020·毕节)已知y=ax2+bx+c(a≠0)的图象
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2.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且x1<x2,-1<x1
C.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上平移1个单 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下平移1个单 位长度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4与x轴交于点A, B(点A位于点B的左侧),
C为顶点,直线y=x+m经过点A,与y轴交于点D. (1)求线段AD的长; (2)平移该抛物线得到一条新拋物线,设新抛物线 的顶点为C′.若新抛物线经过点D,并且新抛物线的顶 点和原抛物线的顶点的连线CC′平行于直线AD,求
(3) 零 售 商 到 此 服 装 厂 一 次 性 批 发 A 品 牌 服 装 x(100≤x≤400)件,服装厂的利润为w元,问:x为何 值时,w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1)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y=-x+110; (2)当x=200时, y=-20+110=90, ∴90×200=18000(元), 答:需要支付18000元;

初中数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二次函数 复习知识归纳

初中数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二次函数 复习知识归纳

二次函数(注意图像辅助功能)1、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基本表示形式y=ax 2+bx+c(a ≠0),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

称为y 为x 的二次函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2、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 2+bx+c(a ≠0)顶点式:2()y a x h k =-+224()24b ac b y a x a a-=-+ 交点式:12()()y a x x x x =-- 即与x 轴有两个交点(x 1,0)(x 2,0)3、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对称轴:2b x a=- 顶点坐标:24(,)24b ac b a a-- 与y 轴交点:(0,c )a ——开口方向b ——对称轴与a 左同右异(可以用对称轴2b x a =-来判断) 4、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在此类题目中通常用图形进行辅助作图(作图无需精美,只需要表达出开口方向,题目中已知的坐标需要经过,例如:对称轴、顶点、与x 轴交点、与y 轴交点或是给出的普通坐标)增减性: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 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5.图像的平移当做到此类题目时,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首先,我们在图像平移的过程中需要确认,图像的形状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说图像的大小、开口方向及大小都未改变,所以a 是始终没有变动的(一般式中的a )具体不太清楚可以画出出a 不同,其他相同的二次函数进行比较(例如可以观察y=4x 2与y=x 2之间的差异,实际上a 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无需死记硬背,图形辅助记忆)一般图像平移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用一般式进行计算,因为a 未变,所以此式子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两个坐标进行计算,由原式找出两个比较简单的坐标,例如x=1、x=0、x=-1等整数带入得到原坐标,后将坐标也进行相应的平移操作,得到新坐标,带入新的二次函数,求得最终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o 1 2 x
y=4a+2b+c
(4)当x=-2时, y=4a-2b+c
…………… ……………
练习: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 上图所示,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填序 ② ③ 号) . ① abc>0, ② 4a-2b+c<0, ③ 2a+b>0, ④ a+b+c<0,⑤ a-b+c>0, ⑥ 4a+2b+c<0,
y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C)
(D)
2.如图抛物线 y ax 5 x 4a 与x轴相 交于点A、B,且过点C(5,4). (1)求a的值和该抛物 线顶点P的坐标. (2)请你设计一种平移 的方法,使平移后抛物 线的顶点落在第二 象限,并写出平移 后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方法小结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一般式:y=ax2+bx+c
2、顶点式:y=a(x-h)2+k
(已知条件是什么?)
3、交点式:y=a(x-x1)(x-x2)
(已知条件是什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系数a,b,c与图象的关系
a决定开口方向:a>0时,开口向上, a
3、如图直线l经过点A(4,0)和B(0,4)两点,它与二 次函数y=ax2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P点,若 △AOP的面积为6. y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D为抛物线上一点, 使△AOD面积是△AOP的面积 的4倍,求D点坐标。
B
P O
E
A
x
知识运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12-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 于点A(3,0),交y轴于点B. y C (3)点 (1) (2) 在抛物线是否存在一 求抛物线和直线 P是抛物线(在第一 AB B 点P,使 的解析式; 象限内 )S 上的一个动点, = S ,若 △PAB △CAB D 存在,求出 连结 PA,PBP ,当 点的坐标; P点运动 1 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到顶点 C时,求△CAB的. O A 1 S 铅垂高CD及 CAB ;
y
y x
x
o
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a、b、c的符号为( A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几个特例: y
(1)当x=1 时, y=a+b+c (2)当x=-1时, y=a-b+c (3)当x=2时,
知识回顾
问题二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坐标原点,它的顶点坐标 2-2 y=2(x-1) 是(1,-2),则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 2.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2,0),B(4,0),与y轴交 于点(0,8).则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2x+8 y=-x _________; 3.抛物线y=-2x2-8x-4是由 抛物线y=-2x2通过怎样平移得到?
图12-2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 直线 y=x+m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 其中A(3,4),B在y轴上, (1)求m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与A ,B不重合) 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相交于E点, 设线段PE的长为h,点P的横坐标为x,求h与x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和x的取值范围. (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 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 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不存在说明 理由.
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 y 图所示,则a、b、c的符号为( C)
A、a>0,b=0,c>0 C、a>0,b=0,c<0 B、a<0,b>0,c<0 D、a<0,b=0,c<0
o
x
4、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次函数 y=ax+c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C )
二次函数第一单元复习
知识回顾
一般地,形如 y=ax²+bx+c (a,b,c是数, a≠ 0 )的函数叫做 二次函数。
问题一
向上 对称轴 1.二次函数y = 4(x-3)2 +7的开口方向_________, x=3 >3 (3,7),当x_________ 是直线 ________ _, 顶点坐标是_________ 时,y随着x的增 <3 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 大而增大;当x_________ x= 3 时,函数y的值最小,最小值是 7 . 向下 2.二次函数y=-2x2-8x-4的开口方向_________, 对称轴 直线x=-2 顶点坐标是(-2,4) <-2 时,y随着x的增 是_________, _________,当x_________ 大而增大;当x_________ >-2 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 x= -2 时,函数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 4 .
y
x -2 -1 o 1 2
知识综合
1.已知抛物线C1:y=(x-2)2+3. (1)若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关于y轴对称, 2+3 y=(x+2) 则抛物线C2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 (2)若抛物线C3与抛物线C1关于x轴对称, 2-3 y=-(x-2) 则抛物线C3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 (3)抛物线C2与抛物线C3是否关于原点对 称?
a、b同时 决定对称轴 位置: a<0时,开口向下 a、b同号时对称轴在y轴左侧 a、b异号时对称轴在y轴右侧 b=0时对称轴是y轴
a,b
c
c决定抛物线 c>0时抛物线交于y轴的正半轴 与y轴的交点: c=0时抛物线过原点 c<0时抛物线交于y轴的负半轴
练习: 1、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a、b、c的符号为( ) B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铅垂高
h
水平宽 图12-1
C
a
知识拓展 4.如图,已知点A(-4,8)和点B(2,n)在抛物线 2 y ax 上. (2) A的对应点为 A′, (1)平移抛物线,记平移后点 求a的值及点B关于x轴对称点 P的坐标, 点 B的对应点为 B′,点 C(-2 0) 和点D(-4,0) 并在 x轴上找一点 Q,使得 AQ, +QB 最短,求 是 x轴上的两个定点. 出点 Q的坐标; y A ②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 ①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 8 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 个位置时, A′C+CB′ 最 6 使四边形A′B′CD的周长 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 4 B 2 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 解析式; D C -4 -2 O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4 x 2 -2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知识运用 3.阅读材料: 如图12-1,过△ABC的 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 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 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 “水平宽”(a),中间的这 B 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 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 面积的新方法:,即三角形 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 积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