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A. 16cmB. 26cmC. 28cmD. 36cm2.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A. y = -2x + 3B. y = x^2C. y = 1/xD. y = 3x 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 (-2, -3)B. (2, 3)C. (-2, 3)D. (3, -2)4.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2,5,8,则该数列的第10项为多少?A. 29B. 30C. 31D. 325.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则该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A. 25πcm²B. 50πcm²C. 75πcm²D. 100πcm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锐角互余。

()2.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a ≠ 0)的解为x = [-b ± √(b^2 4ac)] / 2a。

()3.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4. 在一次函数y = kx + b中,若k > 0,则函数从左到右上升。

()5.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之比等于它们的面积之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a| = 3,则a的值为______。

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4,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

3.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则该数列的第5项为______。

4. 一个圆的周长为31.4cm,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

5. 若sinθ = 1/2,且θ是锐角,则θ的度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并给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例子。

八年级数学试卷期中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期中带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0C. 3D. -52. 已知a=2,b=-3,则a²+b²的值为()A. 1B. 5C. 13D. 93. 如果x²-4x+4=0,那么x的值为()A. 2B. -2C. 4D. -4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2,-3)B. (-2,3)C. (2,3)D. (-2,-3)5.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长方形D. 非等腰梯形6.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26cmB. 28cmC. 30cmD. 32cm7. 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且a+b>c,b+c>a,a+c>b,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b=cB. a、b、c构成直角三角形C. a、b、c构成等腰三角形D. a、b、c构成等边三角形8.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甲、乙、丙三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90分、85分、88分,那么他们的平均成绩是()A. 87分B. 89分C. 90分D. 91分9.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 6.25cm²B. 12.5cm²C. 25cm²D. 10cm²10. 下列函数中,y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的是()A. y=x²+1B. y=2x-3C. y=√xD. y=x³+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若|a|=5,则a=______。

1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3,4)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

1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cm。

八年级期中试卷数学及答案

八年级期中试卷数学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9D. √02.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4B. √25C. √2D. √03. 下列各数中,整数是()A. -3B. 2.5C. √9D. √-44.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3B. 0C. 2D. √-95. 下列各数中,负数是()A. -3B. 0C. 2D. √96. 已知x是实数,且x^2 = 4,则x的值是()A. 2B. -2C. 2或-2D. 无法确定7. 已知a、b是实数,且a + b = 0,则a和b互为()A. 相等B. 相反数C. 绝对值相等D. 无法确定8.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2)^2 = 4B. (-3)^3 = -27C. (-4)^4 = 256D. (-5)^5 = -31259.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0D. 110. 已知a、b是实数,且a^2 + b^2 = 0,则a和b的关系是()A. a = 0且b = 0B. a = 0或b = 0C. a和b都是正数D. a和b都是负数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有理数a的相反数是______。

12. 绝对值小于2的有理数有______。

13. 若|a| = 5,则a的值为______。

14. 已知a、b是实数,且a - b = 3,则a + b的值为______。

15. 已知x是实数,且x^2 - 4x + 3 = 0,则x的值为______。

16. 若|a| = |b|,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

17. 若a^2 = b^2,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

18. 若a、b是实数,且a + b = 0,则a和b互为______。

19. 已知x是实数,且x^2 + 4x + 3 = 0,则x的值为______。

20. 若|a| > |b|,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大题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大题

一、解答题(共50分)1. (10分)已知函数f(x) = 2x - 3,求函数f(x)的图像。

2. (10分)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求正方形的面积。

3. (10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4x + 3 = 0,求方程的解。

4. (10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的长度。

5. (10分)已知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1,3,7,求第n项的表达式。

6. (10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第10项的值。

7. (10分)已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x + 2y ≥ 4②2x - y <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8. (10分)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求函数f(x)的图像。

二、证明题(共20分)1. (10分)证明: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AB = 5cm,BC = 3cm,求AC的长度。

2. (10分)证明: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2,公差为3,证明第n项an > 0。

三、应用题(共30分)1. (15分)某市一居民小区共有居民1000户,调查发现,该小区居民中有50%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30%安装了空气源热泵,有20%既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又安装了空气源热泵。

求:(1)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居民户数为多少?(2)安装空气源热泵的居民户数为多少?(3)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又安装空气源热泵的居民户数为多少?2. (15分)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每天生产100个,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生产的数量比原来增加了10个。

如果按照原来的生产速度生产,需要10天完成生产任务;如果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生产,需要8天完成生产任务。

求:(1)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产品?(2)这批产品共有多少个?。

初二数学题期中试卷含答案

初二数学题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0D. 2答案:C2. 已知a<0,b<0,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0B. a+b>0C. a-b>0D. a×b>0答案:D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πB. √2C. 3.14D. √-1答案:C4.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4B. √-1C. √9D. √0答案:B5. 下列各数中,负数是()A. -2.5B. 0C. 2.5D. -2答案:A6.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2B. 0C. 2D. -2.5答案:C7. 已知x²=4,则x的值是()A. ±2B. ±1C. ±4D. ±3答案:A8. 下列各数中,质数是()A. 1B. 4C. 6D. 7答案:D9. 下列各数中,合数是()A. 2B. 3C. 4D. 5答案:C10. 下列各数中,偶数是()A. 1B. 2C. 3D. 4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 有理数a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答案:-a12.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__________。

答案:±313. 有理数0的倒数是__________。

答案:不存在14. 有理数a与b的乘积为0,则a、b中至少有一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015. 下列各数中,-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答案:±√5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³×(-3)²(2)(4/5)×(3/2)÷(2/3)答案:(1)-2³×(-3)²= -8×9 = -72(2)(4/5)×(3/2)÷(2/3) = (4×3×3)÷(5×2×2) = 36÷20 = 9/517. 已知x²+4x+4=0,求x的值。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无限循环小数)D. -√32. 已知a,b是实数,且a+b=0,那么a和b的关系是()A. a=bB. a=-bC. a和b不相等D. a和b相等或互为相反数3. 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 = a² + 2ab + b²B. (a-b)² = a² - 2ab + b²C. (a+b)² = a² - 2ab + b²D. (a-b)² = a² + 2ab - b²4.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4cm,腰长为6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10cmB. 12cmC. 16cmD. 20cm5. 下列函数中,图象为一条直线的是()A. y = 2x + 3B. y = x² - 1C. y = 3/xD. y = 2√x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是2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7. 如果|a| = 5,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8. 在△ABC中,∠A = 45°,∠B = 60°,那么∠C的度数是______。

9.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

10. 函数y = 2x - 3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且斜率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55分)11. (10分)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3)² - 2×(-3)×2 + 2²(2)√(49 - 14√3)12. (10分)解下列方程:(1)2x - 3 = 7(2)3(x + 2) - 2x = 513. (10分)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AB=6cm,腰AC=8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B.2C.﹣2D.±16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3.1415926B.√4C.√﹣83D.π 3.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3,0)B.(﹣2,1)C.(0,﹣1)D.(2,﹣1)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3=√5B.3√3-√3=3C.√3×√5=√15D.√24+√6=45.已知点(-1,y 1),(3,y 2)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y 1,y 2的大小关系是( ) A.y 1<y 2 B.y 1=y 2 C.y 1>y 2 D.不能确定6.已知(k ,b )为第四象限内的点,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大致( )A. B. C. D.7.已知{x =1y =﹣1是方程x -my=3的解,那么m 的值( )A.2B.﹣2C.4D.﹣48.我国古代《算法统宗》里有这样一首诗:"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每一间客房住7人,那么有7人无房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9人,那么就空出一间客房,设该店有客房x 间、房客y 人,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7x +7=y9(x -1)=y B.{7x +7=y 9(x +1)=y C.{7x -7=y 9(x -1)=y D.{7x -7=y9(x +1)=y9.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且AC=3,AB=1,若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 ,则A 和M 两点间的距离为( )A.0.4B.√10-2C.√10-3D.√5-1(第9题图) (第10题图)10.甲、乙两车从A 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 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 城的距 离y (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1(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 、B 两城相距300千米;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t =54或15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电影票上"8排5号"记作(8,5),则"6排7号"记作 . 12.。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718B. 3.14159C. √2D. 0.33333...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第三边长x满足的条件是:A. x > 1cmB. 1cm ≤ x < 7cmC. 7cm < x < 10cmD. x = 7cm3. 函数y = 2x - 3的图象不经过第几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另一个数的立方根,那么这个数是:A. 1B. 0C. -1D. 85. 一个圆的直径是14cm,那么它的半径是:A. 7cmB. 14cmC. 28cmD. 21cm6.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4D. 16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和4cm,那么它的体积是:A. 24cm³B. 12cm³C. 6cm³D. 9cm³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9. 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补角的一半,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30°B. 45°C. 60°D. 90°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和12cm,那么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 函数y = 3x + 2的斜率是______。

13. 一个圆的半径是7cm,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0cm³,长是5cm,宽是4cm,那么它的高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八年级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函数y=√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0B. x≥2C. x≤2D. x<22.点A的坐标是(2,8),则点A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下列各曲线表示的y与x的关系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4.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7=0,则方程可变形为()A. (x−8)2=16B. (x+8)2=57C. (x−4)2=9D. (x+4)2=96.方程x2-4x-6=0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相等实根B. 有两个不等实根C. 没有实根D. 以上答案都有可能7.已知点(-5,y1),(2,y2)都在直线y=-2x上,那么y1与y2大小关系是()A. y1≤y2B. y1≥y2C. y1<y2D. y1>y28.如图,矩形ABCD中,AB=1,AD=2,M是AD的中点,点P在矩形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运动,到达点D运动终止.设△APM的面积为y,点P经过的路程为x,那么能正确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9.若x=2是关于的x方程x2+mx-6=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______.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2)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11.若关于x的方程(m-2)x2-2x+1=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请写出一个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并且与y轴交于点(0,1)的直线表达式______.13.若代数式x2-2x+b可化为(x+a)2+2,则a=______,b=______.14.将直线y=2x+2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直线表达式为______.15.一次函数y=2x+4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P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0的2倍,得到线段OP1;又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OP1的2倍,得到线段OP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P3,OP4,…OP n(n为正整数).那么点P6的坐标是______,点P2014的坐标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17.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4x2=3x (2)x(x-4)=4x-16(3)x2+4x-1=0(用配方法)(4)2x2-8x+3=0(用公式法)四、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8.0分)1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a2-1=0的一个根为0,求出a的值和方程的另一个根.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3=0.(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实数根;(2)如果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整数根,且m为正整数,求m的值;20.如图,直线l1:y=2x与直线l2:y=kx+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交于点P.(1)直接写出不等式2x>kx+3的解集.(2)设直线l2与x轴交于点A,求△OAP的面积.21.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对居民用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按每年用水量统计,不超过18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5元收费;超过180立方米不超过2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7元收费;超过2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9元收费.(1)设每年用水量为x立方米(180<x≤260),按“阶梯水价”应缴水费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明明家预计2018年全年用水量为200立方米,那么按“阶梯水价”收费,她家应缴水费多少元?22.列方程解应用题:A地区2015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600万人,2017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864万人,若2016年、2017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2)如果2018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2018年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多少万人?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直线y=2x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y=-1x+3的图象相交于点A.2(1)求点A的坐标;(2)若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O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正半轴上,且线段OA、OB(OA<OB)的长分别等于方程x2-5x+4=0的两个根,点C在y轴正半轴上,且OB=2OC.(1)求A、B、C三点坐标;(2)将△O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O′BC,求直线B′C的表达式.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0),点B在x轴上,直线y=-2x+a经过点B与y轴交于点C(0,6),直线AD与直线y=-2x+a相交于点D(-1,n).(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点M是直线y=-2x+a上的一点(不与点B重合),且点M的横坐标为m,求△ABM的面积S与m之间的关系式.答案和解析1.【答案】B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掌握二次根是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A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5.【答案】D本题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先把二次系数变为1,即方程两边除以a,然后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再把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这样把方程变形为:(x-)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7.【答案】D【解析】故选:D.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即可;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动点函数的图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注意要分类讨论.9.【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10.【答案】2【解析】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点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是解题关键.11.【答案】m<3且m≠2【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2.【答案】y =x +1【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 (k≠0),当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从左到右上升;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函数从左到右下降.由于y=kx+b 与y 轴交于(0,b ),当b >0时,(0,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当b <0时,(0,b )在y 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13.【答案】-1 3【解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4.【答案】y =2x -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平移变换,正确记忆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15.【答案】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答案】(0,-64)或(0,-26);(0,-22014)【解析】根据题意得出OP 1=2,OP 2=4,OP 3=8,进而得出P 点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点P 6的坐标以及点P 2014的坐标.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的旋转问题;得到相应的旋转规律及OP n 的长度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答案】解:(1)4x 2-3x =0,所以x 1=0,x 2=34;(2)x (x -4)-4(x -4)=0,所以x 1=x 2=4;(3)x 2+4x =1,所以x 1=-2+√5,x 2=-2-√5;(4)所以x 1=4+√102,x 2=4−√102. 【解析】(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2)先把方程变形为x (x-4)-4(x-4)=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3)利用配方法得到(x+2)2=5,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4)先计算出判别式的值,然后利用求根公式写出方程的解.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也考查了配方法和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8.【答案】解:当x =0时,原方程为a 2-1=0,综上所述,a 的值是±1,方程的另一个根是-1.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将x=0代入原方程求出a 值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1)证明:△=(3m +1)2-4×3m =9m 2-6m +1=(3m -1)2.∵不论m 为任何实数时总有(3m -1)2≥0,即△≥0,∴不论m 为任何实数,此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mx 2+(3m +1)x +3=0,即(mx +1)(x +3)=0,解得:x 1=-3,x 2=-1m .∵方程mx2+(3m+1)x+3=0有两个不等的整数根,且m为正整数,∴m=1.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原方程的解.20.【答案】解:(1)不等式2x>kx+3的解集为:x>1;(2)把x=1代入y=2x,得y=2,∴点P(1,2),∵点P在直线y=kx+3上,∴2=k+3,解得:k=-1,∴y=-x+3,当y=0时,由0=-x+3得x=3,∴点A(3,0),×3×2=3.∴S△OAP=12【解析】(1)求不等式2x>kx+3的解集就是求当自变量x取什么值时,y=2x的函数值较大;(2)求△OAP的面积,只要求出OA边上的高就可以,即求两个函数的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求线段的长度的问题一般是转化为求点的坐标的问题来解决.21.【答案】解:(1)当180<x≤260时,y=5×180+7(x-180),即y=7x-360;(2)当x=200时,y=7x-360=7×200-360=1040(元).答:按“阶梯水价”收费,她家应缴水费1040元.【解析】(1)不超过18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5元收费;超过180立方米不超过260立方米的部分按每立方米7元收费,据此列式整理即可得解;(2)把x=200代入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是分段函数的求解以及函数值的求解,要注意各段内水量的表示方式不同.22.【答案】解:(1)设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600(1+x)2=864,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2)864×(1+20%)=1036.8(万人).答:预计2018年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1036.8万人.【解析】(1)设A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5年及2017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2018年A 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2017年A 地区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1+增长率),即可求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23.【答案】解:(1)将直线y =2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解析式为:y =2x -2,根据题意得出:{y =2x −2y =−12x +3, 解得:{x =2y =2. 故A 点坐标为:(2,2);(2)如图所示:∵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 (2,0)或(4,0).【解析】(1)利用一次函数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解析式,进而求出两函数交点坐标;(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图象,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平移变换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4.【答案】解:(1)解方程x 2-5x +4=0得x 1=1,x 2=4,∵OA <OB ,∴OA =1,OB =4,∵A 、B 分别在x 轴正半轴上,∴A (1,0)、B (4,0);又∵OB =2OC ,且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OC =2,则C (0,2);(2)∵将△O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后得△O ′BC ,∴OB =O ´B ´=4,OC =O ´C ´=2,∠COB =∠C 0´B ´=90°,∠OCO ´=∠BCB ´=90°∴O ´(-2,2)、B ´(-2,-2),设直线B ´C 的解析式为y =kx +b , 把B ´(-2,-2),C (0,2)代入得{b =2−2k+b=−2,解得{b =2k=2,∴直线B ´C 的解析式为y =2x +2. 【解析】(1)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5x+4=0可确定A (1,0)、B (4,0);再利用OB=2OC ,且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可确定C 点坐标;(2)利用旋转的性质得OB=O´B´=4,OC=O´C´=2,∠COB=∠C0´B´=90°,∠OCO´=∠BCB´=90°,则可确定O´(-2,2)、B´(-2,-2),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也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5.【答案】解:(1)∵直线y =-2x +a 经过点B 与y 轴交于点C (0,6),∴a =6,∴y =-2x +6,∵点D (-1,n )在y =-2x +6上,∴n =8,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b =8−3k+b=0,解得:{b =12k=4,∴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4x +12;(2)令y =-2x +6=0,解得:x =3,∴B (3,0),∴AB =6,∵点M 在直线y =-2x +6上,∴M (m ,-2m +6),①当m <3时,S =12×6×(-2m +6),即S =-6m +18;②当m >3时,S =12×6×[-(-2m +6)],即S =6m -18. 【解析】(1)首先将点C 和点D 的坐标代入求得两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首先求得点B 的坐标,进而求得线段AB 的长,根据点M 在直线y=-2x+6上设出点M 的坐标,分m 大于3和小于3两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问题,在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时,常常联立组成方程组,难度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