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管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计划管制
n 2) 改变人力数量:根据需求变化,调节人 力数量。
n 3) 改变工作时间. 增加工作班数、加班加点; n 4) 延期交货; n 5)采取措施,影响需求; n 6) 开发生产新产品;
生产计划管制
*订货-生产式系统生产计划
n 计划工作原则: n 1)按订单安排计划; n 2)近细远粗,及时调整; n 3)上粗下细,给基层较大的计划权; n 4)计划重点在任务委派、作业排序; n 5)分批计划,综合安排。
n 短期需求的生产能力:针对当球的需要而考虑的生产能 力(现有能力、设计能力)。
生产计划管制
2.3 长期生产能力决策
n 长期需求生产能力决策。 一、能力扩充策略: 1) 一次性扩充 根据未来需要,现在就把能力扩大到将 来所需的能力规模。减小总投资费用,避 免由于能力不足而丧失获得订货与盈利的 机会。但建厂期需投资大,市场风险大。 资金回收较慢,机会成本较高。
生产计划管制
5 主生产计划流程
主计划制订流程
销售计划 MPS方案
RCCP清单 关键能力平衡
YES MPS确认
NO
生产计划管制
某产品多个订单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
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加 总装提前工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区1
时区2
时区3
某时刻
需求时界
计划时界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生产计划管制
2020/11/26
生产计划管制
1. 生产系统运行模式
现货生产(Make To Stock-MTS)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MTO) 订货组装(Assemble To Order-ATO) 工程生产(Engineer To Order-ETO)
生产系统的运行目标:满足市场需要,有效利用 资源;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低成本、 高效益,强适应、快反应;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竞 争支撑力;
生产计划管制
**任务分派
n 1)根据每项订货的零部件清单,以及每种 零部件的工艺路线,把任务粉白给相应车 间;
n 2)根据工艺设计所规定的每道工序或综合 工时定额,确定该项订货在各车间或加工 中心所应承担的工作量,既负荷量。
n 3)根据车间或加工中心同类设备的数量, 工人数和工作时间,计算出各车间或加工 中心在一段时间(月)的正常生产能力。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加工) 总装提前期
时区2
时区1
某时刻
计划时界
需求时界
计划完工
计划确认时界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生产计划管制
时间顺序
5 确定主生产计划的依据
n 需求预测; n 顾客或仓库订货; n 总量计划; n 企业生产能力;
4.1 生产计划内容
n 总量生产计划(APP-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 确定一年左右时间内各月对主要产品的 产出需求,即对生产的总需求。目的是取 得各月的人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水平、 以及外包数量的最佳组合。一般计划期为618各月。
n 总量生产计划的平衡途径 1) 改变库存水平;
4、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
n 生产计划是为实现企业计划目标对生产作 业活动作出的统筹安排。
n 狭义:指生产系统的运行计划,规定了一 定时期内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品种、质量、 产量和进度。生产计划是进行生产作业活 动的纲领和依据。
n 广义:指包括生产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计划。
生产计划管制
50台 60台
30台 40台
15台 35台
时间顺 序
生产计划管制
7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n 物料需求计划分解MPS中的最终产品,确定 产品各级零部件投料、制造或采购的数量, 时间、以及完成的时间。
生产计划管制
6. 物料需求计划(MRP)
生产计划管制
2、生产能力
n 生产能力是决定实现生产计划的基本条件, 反映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能性。
n 生产能力是指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能力, 即把资源转换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n 是指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达到的 一定产品的产量,或能处理的一定原材料 的数量的转换能力。
n 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系统在一定时 期内能提供用于生产的工(台)时数。
生产计划管制
** 生产系统的运行要求
1) 按需生产—提高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反 应速度;
2) 经济生产– 减少时间消耗、材料消耗、减少 物料占用;
3) 均衡生产—产量稳定、工作量稳定; 4) 准时生产—准时、准品准、准量、准地点; 5) 文明生产—良好的生产秩序,整洁卫生的工 作环境,良好的员工精神面貌;
生产计划管制
二、维持或减少长期生产能力的策略 当由于市场需求预计不足,需求下降,
原设计的生产能力会过剩。最有效的办法 是开发新产品或转移生产别的品种,为此 在生产系统设计时,就应考虑到生产能力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必要时缩减现有生产能力,减少系统运 转时间,甚至处理部分多于设备,减少剩 余人员。
生产计划管制
生产计划管制
2.1 生产能力种类
n 正常生产能力: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佳时的 生产能力(最优能力)。
n 最大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或为赶工满足紧急 交货期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的生产能力。
n 长期需求的能力:与未来市场需求相适应,为满足市场 未来一段较长时期的需要而设计和拥有的生产能力。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 MRP)是对主生产计划 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 件的数量和时间进度计划。
生产计划管制
6. 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生产计划管制
4) 按照订货进度表中规定的每个加工阶段 的开始和完成日期,把订货分派的负荷量 和现有的正常生产能力进行平衡。若发现 超负荷,则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生产计划管制
5 主生产计划理论
时区(Time Zone)与时界(Time Fence)
某产品生产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时区3
n 2) 改变人力数量:根据需求变化,调节人 力数量。
n 3) 改变工作时间. 增加工作班数、加班加点; n 4) 延期交货; n 5)采取措施,影响需求; n 6) 开发生产新产品;
生产计划管制
*订货-生产式系统生产计划
n 计划工作原则: n 1)按订单安排计划; n 2)近细远粗,及时调整; n 3)上粗下细,给基层较大的计划权; n 4)计划重点在任务委派、作业排序; n 5)分批计划,综合安排。
n 短期需求的生产能力:针对当球的需要而考虑的生产能 力(现有能力、设计能力)。
生产计划管制
2.3 长期生产能力决策
n 长期需求生产能力决策。 一、能力扩充策略: 1) 一次性扩充 根据未来需要,现在就把能力扩大到将 来所需的能力规模。减小总投资费用,避 免由于能力不足而丧失获得订货与盈利的 机会。但建厂期需投资大,市场风险大。 资金回收较慢,机会成本较高。
生产计划管制
5 主生产计划流程
主计划制订流程
销售计划 MPS方案
RCCP清单 关键能力平衡
YES MPS确认
NO
生产计划管制
某产品多个订单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
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加 总装提前工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区1
时区2
时区3
某时刻
需求时界
计划时界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生产计划管制
2020/11/26
生产计划管制
1. 生产系统运行模式
现货生产(Make To Stock-MTS) 订货生产(Make To Order-MTO) 订货组装(Assemble To Order-ATO) 工程生产(Engineer To Order-ETO)
生产系统的运行目标:满足市场需要,有效利用 资源;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低成本、 高效益,强适应、快反应;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竞 争支撑力;
生产计划管制
**任务分派
n 1)根据每项订货的零部件清单,以及每种 零部件的工艺路线,把任务粉白给相应车 间;
n 2)根据工艺设计所规定的每道工序或综合 工时定额,确定该项订货在各车间或加工 中心所应承担的工作量,既负荷量。
n 3)根据车间或加工中心同类设备的数量, 工人数和工作时间,计算出各车间或加工 中心在一段时间(月)的正常生产能力。
总提前期 或 计划跨度
累计提前期(采购+加工) 总装提前期
时区2
时区1
某时刻
计划时界
需求时界
计划完工
计划确认时界 时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生产计划管制
时间顺序
5 确定主生产计划的依据
n 需求预测; n 顾客或仓库订货; n 总量计划; n 企业生产能力;
4.1 生产计划内容
n 总量生产计划(APP-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 确定一年左右时间内各月对主要产品的 产出需求,即对生产的总需求。目的是取 得各月的人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水平、 以及外包数量的最佳组合。一般计划期为618各月。
n 总量生产计划的平衡途径 1) 改变库存水平;
4、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
n 生产计划是为实现企业计划目标对生产作 业活动作出的统筹安排。
n 狭义:指生产系统的运行计划,规定了一 定时期内生产或提供产品的品种、质量、 产量和进度。生产计划是进行生产作业活 动的纲领和依据。
n 广义:指包括生产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计划。
生产计划管制
50台 60台
30台 40台
15台 35台
时间顺 序
生产计划管制
7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n 物料需求计划分解MPS中的最终产品,确定 产品各级零部件投料、制造或采购的数量, 时间、以及完成的时间。
生产计划管制
6. 物料需求计划(MRP)
生产计划管制
2、生产能力
n 生产能力是决定实现生产计划的基本条件, 反映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能性。
n 生产能力是指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能力, 即把资源转换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n 是指生产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达到的 一定产品的产量,或能处理的一定原材料 的数量的转换能力。
n 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系统在一定时 期内能提供用于生产的工(台)时数。
生产计划管制
** 生产系统的运行要求
1) 按需生产—提高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反 应速度;
2) 经济生产– 减少时间消耗、材料消耗、减少 物料占用;
3) 均衡生产—产量稳定、工作量稳定; 4) 准时生产—准时、准品准、准量、准地点; 5) 文明生产—良好的生产秩序,整洁卫生的工 作环境,良好的员工精神面貌;
生产计划管制
二、维持或减少长期生产能力的策略 当由于市场需求预计不足,需求下降,
原设计的生产能力会过剩。最有效的办法 是开发新产品或转移生产别的品种,为此 在生产系统设计时,就应考虑到生产能力 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必要时缩减现有生产能力,减少系统运 转时间,甚至处理部分多于设备,减少剩 余人员。
生产计划管制
生产计划管制
2.1 生产能力种类
n 正常生产能力: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经济效益最佳时的 生产能力(最优能力)。
n 最大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或为赶工满足紧急 交货期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的生产能力。
n 长期需求的能力:与未来市场需求相适应,为满足市场 未来一段较长时期的需要而设计和拥有的生产能力。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 MRP)是对主生产计划 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 件的数量和时间进度计划。
生产计划管制
6. 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生产计划管制
4) 按照订货进度表中规定的每个加工阶段 的开始和完成日期,把订货分派的负荷量 和现有的正常生产能力进行平衡。若发现 超负荷,则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生产计划管制
5 主生产计划理论
时区(Time Zone)与时界(Time Fence)
某产品生产计划在时间上的时区分布关系
时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