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合集下载

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如何提高保护与利用水平

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如何提高保护与利用水平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69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下)我国古建筑不单单是一种艺术载体与形式,更蕴含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底蕴与内涵,其自身也在时代的变迁中形成独有的艺术体系。

受到地理因素与技术层面的影响,我国古建筑通常为土木和砖石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在艺术展现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保存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

从当前实际维修与保养角度看,维护方式与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与利用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仍然需要众多学者与科研人员不断努力与探索。

1 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工作的意义古建筑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空间内的历史文物,其所蕴含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层面,更代表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代表一段历史所要诉说的精神思想。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均得到广泛的认同。

如果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古建筑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那么即便使用再先进的复原技术,也无法恢复古建筑的原有价值,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一件文物与一处历史景点的损失,更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区域内历史精神的断层。

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科学技术落后,很多古建筑采用的建筑工艺与材料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际保存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恶劣环境。

另外,很多古建筑存在时间过于久远,直接导致其结构的稳定性严重下降,很容易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实施针对性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古建筑将会很快消失。

2 古建筑保护现状与保护性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了对古建筑实施更为完善且有效的保护措施,组建了一批拥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专业维护团队。

但是,在保护古建筑时,很多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对文物的特性没有充分了解,也没有使用更合理的方式勾勒古建筑内部构件,常常随意更换建筑物内部构件,进而造成古建筑的整体结构受到很大的破坏。

古建筑保护性破坏是当前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细化拆解,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文物保护工作者对古建筑的发展历程不够了解,单纯认为古建筑的修建年份越早则越有价值,殊不知很多古建筑在长期的保存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经历数次整修与扩建,最终形成当前的建筑结构与艺术风格。

基于黄丕烈古书修补观的古籍修复“整旧如旧”研究

基于黄丕烈古书修补观的古籍修复“整旧如旧”研究

T U SH U G U A N X U E K A N NO. 12,2020图书馆学刊 2020年第12期•理论园地•吴庭宏(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非常重视古书修补,提倡修补古书要保持古书原貌。

前辈古 籍修复大师张士达先生将黄丕烈古书修补理念进行了总结,并付诸实践。

新时期古籍修复人员 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继承黄丕烈古书修补思想,在古籍修复中严格执行“整旧如旧”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好古籍修复“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的关系,以保证古籍修复质量。

[关键词]黄丕烈张士达古籍修复整旧如旧 [分类号]G 253.6古代藏书家多重视图书修补工作。

如明周嘉 胄认为收藏家要“知重装潢”[1],他强调懂得装潢应 为文献收藏家之基本素养:“为人者,不可不知医; 宝书画者,不可不究装潢。

”[1]。

清代著名藏书家黄 丕烈就是其中最懂古书装潢的代表性人物,其古 书修补观对新时期古籍修复“整旧如旧”基本原则 的确立有积极启发作用。

1黄丕烈的古书修补观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等。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

一生专注治学和 藏书,其藏书题跋中有多处涉及古书修补理念,他 认为修补古书要保持原貌。

宋刻本《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八十卷题跋 云:“……嘉庆己未冬十一月既望,装此书成,夫然 而快然,大慊于心也。

蓋余自丁已八月至今,即付 装潢几阅二载余,费且倍于得价。

然其书若有待 于余之装潢而始完善者,是书之幸实余之幸也。

初书装十四册,破烂特甚,买得后驱虫蠹鱼至数百 计,且缺叶及无字处每册俱有。

乃命工补缀,其缺 叶皆误重于他叶之腹,其无字者皆浆黏于前后叶[9] 天津图书馆守望相助,不负韶华”天津图书馆免费开放数字资源[EB /OL ].[2020-02-06].http ://w w w .tjl .tj .cn /ArticleContent .aspx?Channe lId =241&ID =20675.[10] 湖南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全面助力科学抗疫[EB /OL ].[2020-03-04].http ://220.168.54.195 : 8080/was 5/web /search ?channelid =3401.[11] 中国旅游报.一图了解《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恢复开放工作指南》[EB /OL ].[2020-02- 27].https : //w w w .mct .gov .cn /whzx /zcjd /202002/t 20200227_851460.htm .[12] Anne Ford.Other (Pandemic ) Duties as As ­signed [EB /OL ].[2020- 04- 20]. https ://ameri - canlibrariesmagazine .org /blogs /the - scoop /oth - er -pandemic —duties -as -assigned /.[13] ALA.Public Libraries Respond to COVID -19:Survey of Response & ActivitiesEB /OL ].[2020- 04-20].http : "w w w .ala .org /pla /issues /covid -19/surveyoverview .陈晨艳女,1979年生。

古建筑保护中的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古建筑保护中的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目前在古建筑维修 中保护性破坏 比比皆是 , 究其 原 因是维 修
对古建筑进行 整体 翻新 , 整 旧如 新 这是 历朝 历 代 的通 常措
者 自身古建筑专业 知识不 到位 , 对文物 的价值 认识 不够 , 才会 出 施 , 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 还不把古 建筑 当成文 物来看待 , 所 以这 现木结构建筑 中出现混凝土柱 , 这种 随意更换结构形 式建筑材 料 种做法也无 可厚 非。但是 , 时至今 日仍 采 用这种 方 式保 护 古建 的现象 出现 , 在现今生 活 中有 如下 现象 : 1 ) 把有 价值 的古建筑 与 筑 , 会严 重损 害古建筑 的文物价值。 普通建筑等同看待 , 认 为既然 修缮就 应一 步到位 , 一 劳永 逸。更 修缮过程 中新更换 的构件应该适 当的做 旧, 来达 到与原建筑
换构件甚至更改结 构形式 的现 象也就不 足为怪 了。这种 现象 在 的整体协调 。但应该立碑或者记 录在 案加 以说 明 , 以免后 世人 的 宗教建筑 、 旅游 、 园林等 建筑 的修缮过 程 中最 容易发 生。2 ) 认 为 误解 。但构件的材质不应 随意替换 。 建筑年代越早越有价值 。许多古建筑都是经历 过许多代 的修缮 ,
古建筑 中一些壁画等装饰不但起 到美化建筑 的艺术作 用 , 对
建筑本身混杂 了各 个时代 的特 点。人为 的将 它统 一到一 个特 定 木质墙体也有一定的保 护作用 , 长期 的暴 露在空气 中会 自然的脱
的时代对古建筑是一种严重的破 坏。3 ) 过分 的迷信新 技术 、 新 材 落变色 , 为了保持其作用适 当条件下应该 予以重绘 , 但绘制 材料 , 料 。4 ) 用 现代 的审美观来 看待 古建 筑。每个 时代 审美观 的形 成 绘 画 风 格 等 特 征 应 进行 严格 的控 制 , 不 得 脱 离 原有 的历 史 特 点 。 都脱离不开当时 的社会背 景 、 经济基 础 、 统 治者 的导 向等 因素 的 成类似 , 甚 至千篇一律 的现象 。 雕塑等装饰物不应 进行修饰 , 因为对 于艺 术品任何额 外的修 好保护工作而不是修饰 或修 复 , 只有 当某些 艺术品的完整 性严重 影响 。以现代的审美观来修缮古建筑 , 处理 周边 的环 境往往会 造 饰 都 是 对 它 艺 术 价 值 的 损 害 。 因此 我 们 要 做 的是 日常 的维 护 , 做 在这其 中就是保护现状与恢复原状的问题 , 对于 “ 原状 ” 的理 受损且碎片完整的情况下可以考 虑粘结起来 , 但切不可 随意用现 解有两种看法 : 第一种看法是认为古建 筑的原状是指 它最初建 成 代材料替代 。 的样貌 , 在修缮过程 中应 该把后 人改 变或新增 的部 分予 以取消 , 在修缮过程中增加的加 固构件 除非必要切不 可刻意做 旧 , 如 然后按那个朝代建 筑应有 的面 貌恢复 。这 种看法进 行修 缮难 免 做 旧必会使参观者或后 世人产生 误解 , 但是整 体风格还是 应尽力 对古建筑造成保护 性破坏 。第 二种 看法是认 为古 建筑 的原状 是 与 之 协 调 。至 于 构 件 的显 露 与否 并 不 是 关 键 。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第 4期 2006年 第 4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NGTUA E OF BI N DUC AT ON Ngr r y E I i r [r

v 11 N . o.6 o4 A g20 u .O 6
的问题, 不独作为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 在教学过程 诸如中国古代文论 , 中国文学批评 史, 中国文学思想 中有许多难点 , 更主要 的是 , 到现在为止 , 门课程 史等等名称成 为大家各 自的阵地, 这 至今没 有统 ~。 的名称 、 内容依然 没有定论。即便那些在学术界颇 由于《 古代文论》 涉及两个方面 : 理论体系和文论文 有影响的学者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所 以, 在 本 , 现 在理论体系方面 , 大家使用古今中外的理论在进 普通高校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甚至没有一 行体系建构 , 整体上也没有大碍。但是 , 在文本 的校 本让大家都认 同的教材。不 同的名称 、 不同的教学 勘 、 、 注释 理解方面 , 其实还是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的, 重点 、 不同的教学方 法时时在影 响着教 与学 双方。 那么对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 笔者以为“ 整旧 本 文想就 自己在 教 学 过 程 中发 现 的 问题 , 主要 是 关 如 旧” 整 旧如 新 ” 和“ 是我 们 在 教 学 过程 中应 该 遵循 于 文论文 本 的文 字 梳 理 与理 解 上 谈 点 自己的 看 法 , 的原 则 。 希望大家共同关注。 这个学 科建 立 之初 , 被称 为“ 国文学 批 评 史” 中 ,
面, 应该注 意“ 旧如旧” 整旧如新” 整 和“ 原则的双向配合。
关键词 :古代文论 ; 教学 ; 方法 沧
中图分类 号 :6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09—1 8 20 )4— 06—0 5 (0 60 0 3 4 3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最新年文档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最新年文档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这个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的中心点,通常就是城市中心区。

通常一个城市的发展大多围绕中心城区展开,城市中心承载着城市功能与活动的主要部分。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其市政配套和功能结构一直处于更新与再开发之中,所以城市中心往往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对旧城改建的定义是: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仔细斟酌,这个定义实际上主要包含了两重意思:改善更新和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即整旧如新和整旧如旧。

但是在旧城改建的过程中,怎样做到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操作。

旧城改建的区片主要有五种类型,结合这些具体类型,提些策略和建议。

类型一:城市中心区一一功能 多元,高端引领作为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内通讯、 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非常完 备,学校、医院、金融和商店等配套设施也相对集中,并且城市 中心区拥有核心区位与交通枢纽优势。

但弱势在于建筑密度大, 公共绿地少、生活环境质量差、停车场以及停车泊位少等。

最典 型的案例便是 : 早期上海市卢湾区、静安区、黄浦等中心城区进行的旧区改造。

润更高的商业项目, 但开发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对承 接大面积旧城改造的企业而言,需要注意改造区域内的功能调 节。

城市中心改造的项目不能减少街道的数量和面积, 以保证人 们接触的机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保留部分不同品质的建筑,在满足区域视觉整体性的前提下, 尽量提供针对不同经济能力消 费者的多样化功能需求, 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能需要, 不同时段内区域人口的密集度。

关于创新的成语大全

关于创新的成语大全

关于创新的成语大全新益求新----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创新的成语大全,欢迎阅读。

1.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整旧如新----修整陈旧的、破损的东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样。

3.履常蹈故----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4.翻陈出新----陈:陈旧。

从旧的翻造出新的。

5.翻然改进----翻然:变动的样子。

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6.后浪催前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7.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同“依样画葫芦”。

8.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9.依葫芦画瓢----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10.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11.反其意而用之----其:他的;意:意义;用:使用。

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典故等。

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

12.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13.师其意不泥其迹----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

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14.有例不兴,无例不灭----列:惯例,指旧有的常规;兴:提出;灭:废除。

有惯例就不再起用新办法,无惯例也不能违背常规。

指遵循旧的典章制度。

15.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

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16.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指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17.日程月课----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

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18.不主故常----故常:旧的常规、习惯。

不拘于老的一套。

四字成语第三个是如的

四字成语第三个是如的

四字成语第三个是如的万事如意案堵如故案堵:同“安堵”,安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爱者如宝将喜爱的东西视同珍宝众心如城〖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口如一〖表述〗许多人都说道同样的话,观点或意见一致。

同“众口一辞”。

终始如一〖解释〗终:结束;始:开始。

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自始至终,一直维持不变。

整旧如新〖表述〗修整陈旧的、损坏的东西,并使之如同代莱一样。

原来如此〖解释〗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原来是这样。

音容如在〖表述〗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

形容对死者的怀念。

同“音容宛在”。

轩盖如云〖解释〗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

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须髯如戟〖表述〗髯:两颊上的胡子。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

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

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下笔如神〖表述〗指写起至文章去,文思奔流,例如存有神力。

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似醉如痴〖解释〗犹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脚伤,丧失自造。

似水如鱼〖表述〗像是鱼和水一样无法返回。

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多指男女情人。

色胆如天〖表述〗形容贪图淫欲胆量非常大。

如醉如梦〖表述〗形容处在不冷静、糊涂状态中。

如醉如狂〖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

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梦如醉〖表述〗形容处在不冷静、糊涂状态中。

同“如醉如梦”。

如痴如梦〖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同“如醉如梦”。

如痴如狂〖表述〗形容神态脚伤,不能自制。

亦指是某人某事所飞溅。

同“如醉如狂”。

倾盖如故〖解释〗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疾恶如风〖表述〗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是狂风猛洗一样。

疾恶例如雠〖表述〗憎恶坏人坏事就鹿憎恶仇人一样。

同“疾恶如仇”。

积甲如山〖解释〗兵甲堆叠如山。

极言其多。

同“积甲山齐”。

碧空如洗〖解释〗碧空:浅蓝色的天空。

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创新有方法的高端词

创新有方法的高端词

创新有方法的高端词1.新益求新:已经新了,还要求更新。

2.整旧如新:修整陈旧的、破损的东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样。

3.履常蹈故: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4.翻陈出新:陈:陈旧。

从旧的翻造出新的。

5.翻然改进:翻然:变动的样子。

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6.自我作古:作古:创始。

由我创造。

指不沿袭前人。

7.自我作祖:自:从,由。

由我创新,不循旧法。

指不因袭前人旧例,有所创新。

8.求新立异:力求新奇异样,以示与众不同。

9.另开生面: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10.自我作故:由我创新,不循旧法。

11.筚路蓝缕: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12.革故鼎新:指去除旧的,建立新的;革除旧弊,创立新制。

多指改朝换代或施政有重大变革等。

13.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百不同。

14.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15.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16.气象一新: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17.革图易虑:改变计谋策略。

18.泛驾之马:泛驾:不服人驾驭。

不服从驾驭的马。

比喻很有才能而不循旧规的人。

形容敢于创新的人。

20.弃旧开新:弃:抛弃;开:开创新的,也形容事物向前发展21.辞无所假:辞:文词;假:利用。

写文章时用词有所创新,没有因袭前人。

形容文章自成一家,有独特的风格。

22.断鳌立极:比喻开创新局面,创建伟业,树立最高准则。

23.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

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城市改造发展传承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

这个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的中心点,通常就是城市中心区。

通常一个城市的发展大多围绕中心城区展开,城市中心承载着城市功能与活动的主要部分。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其市政配套和功能结构一直处于更新与再开发之中,所以城市中心往往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对旧城改建的定义是: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仔细斟酌,这个定义实际上主要包含了两重意思:改善更新和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即整旧如新和整旧如旧。

但是在旧城改建的过程中,怎样做到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操作。

旧城改建的区片主要有五种类型,结合这些具体类型,提些策略和建议。

类型一:城市中心区——功能多元,高端引领
作为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内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备,学校、医院、金融和商店等配套设施也相对集中,并且城市中心区拥有核心区位与交通枢纽优势。

但弱势在于建筑密度大,公共绿地少、生活环境质量差、停车场以及停车泊位少等。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早期上海市卢湾区、静安区、黄浦等中心城区进行的旧区改造。

城市中心区改造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诸如商业活动减少、居住环境恶化以及
周末和夜晚成为死城等,是开发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

由于拆迁成本与容积率的要求,城市中心改造需要边际利润更高的商业项目,但开发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对承接大面积旧城改造的企业而言,需要注意改造区域内的功能调节。

城市中心改造的项目不能减少街道的数量和面积,以保证人们接触的机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保留部分不同品质的建筑,在满足区域视觉整体性的前提下,尽量提供针对不同经济能力消费者的多样化功能需求,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能需要,以增加不同时段内区域人口的密集度。

以下提供几种城市中心改造产品和改造实例供开发企业借鉴。

高端商业——休闲购物是除居住功能之外最能吸引人气的功能结构,但是私家车的增多,郊区地产以其较低密度居住环境,日渐成熟的内外配套,正不断吸纳从旧城中心迁出的居民,市中心改造的商业要同郊区购物中心直面竞争,就不能再沿用同质的商业产品。

从国外城市的经验来看,高端商业从事最好的商业形态,在保证边际收益的同时又能带动整个片区的住宅品质。

步行系统——很多情况下,旧城自带的商业项目已经拥有固定的购物客群,但是其往往同时担负着城市干道的职责,加上传统设施营业场所腹地过于狭窄,容易造成商业流与人流混杂。

但是,如果简单加以拓宽,将造成较大规模的拆迁,使开发成本剧增。

因此,建议在旧城内的商业项目添加步行系统,如步行街与天桥系统,改变人车混杂的交通危险性,并增强购物的舒适性,通过网络把与平行的零售和服务设施连接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局部调整商业品质还是拆除重建,成功的商业中心改造都需要耗费极大的成本。

所以商业中心改造应该慎之又慎,分阶段分地域逐步改造。

与此同时,在保护历史建筑与景观风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商业以及公共空间,不是简单地开发客源市场购买力,而是要引导甚至重塑整个市场的消费趋势。

类型二:历史文化区——维系文脉,挖掘价值
城市的今天是长期历史沉积形成的,是一个传承变迁乃至创造的过程。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址,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安的钟鼓楼、南京的夫子庙、黄山的屯溪老街等等。

城市历代古城建筑真实地记录了城市个性的发展和演进,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也是城市底蕴和魅力所在,更是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城市现状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片段,所以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打破或推倒原有固化的遗址遗迹及其环境风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所证明。

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等都是如此,它们都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随着城市保护意识的增强,一种由“建筑更新+功能置换+商业运作”的开发模式日渐普及,代表项目如以青岛租界地、上海新天地等,通过引入现代的商业经营管理运作,转变市场对于旧建筑的认知,使消费者对旧城印象从破乱不堪转变到富有文化品味。

类型三:混合居住区——配合政府,统筹操作
混合居住区通常位于城区的中间圈层,是早期规划短视的产物,由于历史原因,混合居住区内集中了居住、商业、工业、市政设施等多种土地类型,道路狭窄、建筑密集,区域内人口购买层次低,无力承担改善居住置业的成本,且混合区内工业以小型企业居多,徒增拆迁难度。

根据国家关于旧区改造的原则,开发商必须对道路进行拓宽或翻修,增设公共配套设施,这样一来改造费用大大增加,加之有许多地块多出于偏街僻巷,市场运作升值空间小,风险非常大。

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这些居住密度高、区位条件差、资金难于平衡的地块,通常避而远之,但是政府为了实现统一规划,通常混合区与区位好的土地捆绑推出,成片改造。

所以想要参与大面积旧城改造的企业必然会遇到混合区改造,同时出于对提升改造地区的品位和开发档次,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要顾及到混合区对于其单体项目的影响。

类型四: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建管并重
城市边缘区是近50多年来因城市扩展所包围的原城边村居。

所以许多城市边缘区一般仍有集体经济与行政合一的组织机构,建筑杂乱密集,而其中最典型的形态当属城中村。

由于二元体制的惯性,这种“都市中的村庄”仍旧实行农村管理体制,因此在建设规划、土地利用、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都与现代城市的要求相距甚远,甚至出现管理上的真空。

目前,北京、深圳、珠海、广州、南京、杭州、西安等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都已纷纷启动,其中深圳渔港村的改造方式值得许多开发企业研究。

类型五:工业聚集区——依托基础,发挥特色
在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工业企业的布局因为城市规模增大、城市功能调整而变得不再合理。

从国外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都经历过工业厂房的调整改造。

由于工业区产权结构与建筑结构简单,且容积率较低,拆迁量相对住宅片区要小很多。

此外工业区供电、供气、给排水设施的容量优于普通住宅,所以工业区改造往往免除大规模的市政投入。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业聚集区改造不是简单的厂房拆除和产业置换,而是牵涉到更深层次的产业设计与厂房再利用。

特别是牵扯到当地支柱型工业企业的改造,由于该工业区攸关整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慎重。

在具体更新进程中,工业集聚区的改造一般又可以分为小型工业区的产业置换、混合工业区的渐进改造和大型工业区的产业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