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学期 7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列表对应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陕西蓝田人遗址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黑猩猩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B.长阳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13-14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

13-14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

七年级历史考试(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值:60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第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C.埃及D.伊拉克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大汶口人3、下列古人类处于黄河流域的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大汶口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③6、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7、要获取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须经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8、《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C.山顶洞人时期D.半坡氏族时期9、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10、“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相传下列首领禅让的顺序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C.尧→禹→舜 D.尧→舜→禹11、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12、陶器制作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粮食有了剩余C.商业发展的需要D.手工技术的进步13、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A.长相像猿,比较丑陋 B.会做项链,懂得爱美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 D.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14、《吕氏春秋》记载:“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这段材料可以说明的传说是()。

A.炎帝部落归服于黄帝部落 B.大禹疏通河道与筑堤堵水C.尧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 D.炎帝造出陶器等生活用品15、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亲传子 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 D.民主推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6分)18、识图说史:(12分)(1)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6分)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2)根据下图,说一说:(提示:请统一在下面的横线上作答!)①黄帝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3分)②哪些考古实物可以验证其中的一些传说? (3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天宝)

2014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天宝)

学校: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请----------------------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 天宝中学2014七年级上历史第一次月考 命 题:廖千慧 审 题:赵志敏 时 间:40分钟 分 数: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框内)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使用语言 B 制造工具 C 直立行走 D 群居生活 2、我们常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在远古时代同属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和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 3、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法是( ) A 选举 B 禅让 C 世袭制 D 战争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 黄帝时期 B 尧时期 C 舜时期 D 禹时期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 A 禹成为夏国王 B 启继承禹的位置 C 桀继承禹的位置 D 夏朝的建立 6、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 A 禅让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7、下列原始人类中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8、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启 汤 B 启 盘庚 C 禹 盘庚 D 禹 汤 9、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 A 建造房屋 B 原始农业的出现 C 使用磨制石器 D 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10、传说中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黄帝、炎帝—蚩尤 B 黄帝—蚩尤 C 炎帝—蚩尤 D 蚩尤—尧 11、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 .④③①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④② 12、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居民 13、夏商西周三个国家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A军队不够强大B国力衰弱C经济落后D最后一个国王实行暴政14.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1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切割猪肉,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器D.铁斧二、列举题(8分)1、列举夏商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出题人:王再霞 审题人:姜存亮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只有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才能得分)1、已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这是对下列哪一原始人的介绍 ( )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 “稻花香里话丰年”。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3.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 .黄帝 B . 炎帝 C .舜 D .禹4、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5、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建立在 ( ) A 、公元前20世纪 B 、公元20世纪 C 、公元前21世纪 D 、公元21世纪6、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 .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密封线内不要题答C.实行分封制 D .压迫奴隶和平 7、“唯殷先人,有典有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 ) A 、夏朝开始 B 、商朝开始 C 、西周开始 D 、东周开始 8、“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对哪位春秋时期政治家的评价?( )A 、商鞅B 、管仲C 、张仪D 、孙膑9、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A 、围魏救赵B 、马陵之战C 、城濮之战D 、长平之战10.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11.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A.金文 B .大篆 C.小篆 D .甲骨文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是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A .孔子B .韩非子C .墨子D .庄子二、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一次月考试题

房寺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一)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题前括号中)()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最早进入氏族时期的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粮食种植及房屋建筑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A、生产力发展水平B、自然条件C、地域生活习惯D、生活时代()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最早种植诗中所说的粮食作物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某海外旅行团来到了中国,他们旅行的第一站想先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你认为他们应该去A、大禹陵B、黄帝陵C、炎帝陵D、秦始皇陵()6、《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宗法制D、分封制()7、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世袭制B、禅让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8、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9、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A、商朝建立定都于殷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D、“殷”字吉利()10、下列制度在西周没有实行过的是:①禅让制②郡县制③世袭制④分封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朝代灭亡的历史,这个朝代是A、西周B、商朝C、夏朝D、东周()12、“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国庆60周年献礼曲《国家》的歌词,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秦朝B、商朝C、夏朝D、西周()13、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炎黄战蚩尤()14、《越绝书》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一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一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用手劳动B、直立行走C、制造工具D、群君生活3、传说中有人发现钻木可取火,人类从此可方便地烧熟食了,这种生活与哪种人的生活类似()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4、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A、小麦与玉米B、大豆与棉花C、水稻与粟D、土豆与红薯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氏族时,在猎获一头野兽后,要将其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是下图中的()6、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有()①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②已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③会使用天然火④生活的集体是氏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7、我国已经发现的人类,按时间顺序先后为()①元谋人②山顶洞人③北京人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8、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蚩尤部落联盟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9、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B、黄帝C、仓颉D、尧10、禹传子,“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了世袭制C、禅让制仍继续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11、商纣王与夏桀相似的是()A、暴君B、励精图治C、任用贤人D、开国之君12、我国古代施行“炮烙之刑”,用严酷刑法镇压人民的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13、下列制度中,不属西周实行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等级制14、商朝曾多次迁都,盘庚将都城迁到()A、毫B、殷C、朝歌D、镐京15、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半方尊C、铜爵D、秦始皇陵铜车马1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17、下列事件,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都B、牧野之战C、晋楚争霸18、从夏商灭亡得到启示()A、实行禅让制才能确保王朝巩固B、建立强大国家机构才能确保王朝巩固C、实行世袭制才能确保王朝巩固D、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9、某剧组为拍摄一部有关北京人的纪录片布置场景,下列场景不能采用的是()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过着群君生活20、在我国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14年七年级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反思

14年七年级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反思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教学反思江南美人转眼1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又告一段落,结合一段时间以来的教改以及授课体会进行如下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依据和新的平台。

今年我担任的是七年级3班、4班、14班、15班和16班的历史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来看,各位同学虽然行为习惯不尽相同,知识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个别同学没有学习目标懒惰。

但有一点,这几个班的同学都比较遵守纪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历史都很感兴趣,热情很高,课堂状态很好,但从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同学很不理想,经过反思认为:1、从教师本身来讲,过分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些东西,没有按要求落到实处,尤其是对有些同学的自满现象和没有严厉要求。

2、个别环节检查的不及时。

3、从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还是开卷考试对基础的东西不背,而且有自满现象,都抱着侥幸心里觉得不背还行。

4、一部分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混日子懒惰,没有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

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上课要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要有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设计悬念和情景,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

(3)要能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

2014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candy

2014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candy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出卷人:曾真(请将姓名、班级、座号写到反面的左侧)一、选择题(请把最理想的选项代号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40分)1、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气候变化B、自然环境C、食物D、劳动2、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反映出的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不包括()A、生活在大河流域B、已进入磨制石器时代C、以种植农业为主D、已经出现成熟的文字3、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河姆渡B、大汶口C、半坡D、山顶洞4、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炎帝C、黄帝、炎帝D、女娲5、黄帝和炎帝打败蚩尤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赤壁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6、在我国历史上,取得“首领”地位的方式有禅让、世袭、分封及武力夺取等多种途径。

下列历史人物中终结禅让制开世袭制先河的是。

()A、尧B、启C、汤D、秦始皇7、“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具备什么条件的人可被推举为首领( )A、有才有德的人B、父子C、母女D、叔侄8、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主要原因是()A、治理黄河流域的水灾有功B、具有强烈的公而忘私精神C、非常乐于帮助部落联盟中的成员D、与部落联盟首领舜的关系非常密切9、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字是一样的。

试判断,他姓( )A、夏B、秦C、唐D、宋10、周灭商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仗是()A、涿鹿之战B、鸣条之战C、牧野之战D、殷之战11、昏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平王D、周幽王12、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3、在西周,你觉得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发生?()A、人不人之间不平等,被分成几个等级B、天子的王位由儿子继承C、天子把土地分给亲属、功臣D、天子年老时,征求各诸侯的意见推举有才能的人做他的继承人14、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赵、魏、秦B、齐、韩、赵C、韩、赵、魏D、楚、燕、齐15、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国家是()A、魏国B、秦国C、楚国D、齐国1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正确的军事策略B、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C、正确的外交策略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1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8、下面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秦国)某人发迹的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以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19、了解身边的“历史”很有意义,如果你要了解自己父母童年的历史,以下方案中最可行的一种是( )A、网上问卷调查B、访谈父母的老师和同学C、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D、整理父母童年的照片后去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20、下列王朝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夏朝,商朝、西周、东周B、夏朝、商朝、东周、西周C、商朝、夏朝、西周、东周D、商朝、夏朝、东周、西周选择题答题卡(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未填入不得分)二、改错题(请将错误的词语填在错误栏并写出订正,每题2分,共20分)21、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是170万年前的北京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城三中2014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测
七年级历史下册(1-7)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后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朝实现全国大一统的局面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2、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坐龙舟从洛阳南下巡游江都。

他依次要经过( )
A 通济渠 江南河
B 通济渠 邗沟
C 江南河 永济渠
D 江南河 邗沟 3、下列各项表达最能反映隋朝的历史特点是( )
A 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大一统
B 开凿了大运河
C 统治者十分残暴
D 繁荣而短暂 4、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应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 ) A 南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明朝
5、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这位统治者是( ) A 唐高宗帝 B 唐太宗 C 唐高祖 D 唐玄宗
6、武则天称帝时,将“唐”改为“周”。

然而人们还认为她是唐朝皇帝,主要是因为( )
A 武则天的统治时间很短
B 武则天创立的国号,大臣们不予承认
C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
D 武则天继承了唐太宗的一系列政策 7、 下列事件中,属于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是( )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唐太宗革除唐初“民少吏多”弊政的主要措施是(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合并州县
C 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D 增加科举考试题目 9、唐玄宗继位后,励精图治,提倡节俭,使唐朝的政局为之一新,在历史上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之治 10、右图所示农具创制于( )
A 汉朝
B 三国时期
C 隋朝
D 唐朝
1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重视的问题是( ) A 轻徭薄赋 B 改革管制 C 对官吏不信任 D 重要人才
12、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藩镇割据的形成 B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唐末爆发农民起义 D 安史之乱
14、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 洛阳
B.长安
C.扬州
D. 成都
15、唐朝和日本之间最早的实际贸易形式是()
A赠品与回礼 B海上交换物品 C送岁币 D出口商品到对方
1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17、下列对唐朝对外关系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唐朝对外交往远达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B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对外贸易十分繁荣
C 来自日本的鉴真对发展中日关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贞观时期,玄奘西游天竺,解决佛经中的难题
18、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时期()
A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各民族
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C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D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臣服于唐朝
19、唐朝时候,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之间的交往 D求取佛经教义
20、唐朝时候,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A以佛经为纽带 B使臣互通往来 C技术交流 D民居商贸往来Array 21、右下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的人
物,他是()
A高僧鉴真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22、下来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做出了贡献
D他们都接受过唐朝的册封
23、小华要参加班里举行的唐诗朗诵会,他只能挑以下那篇作品()
A《窦娥冤》 B《雨霖铃》 C《早发白帝城》 D《念奴娇.赤壁怀古》
24、赵州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梁要早()
A 600多年
B 700多年
C 800多年
D 1200多年
25、学习完中国古代史,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中华帝国的衰落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2分)
26、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辈出,其中“房谋杜断”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27、隋唐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________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8、唐朝贞观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后来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还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了_______________,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________以及我国________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9、被誉为“药王”的是_________;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________.
30、唐朝都城长安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_________________,市是______________。

三、识图题(共16分)
31、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右图这条运河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分) (2) 图中A 点是_________.B 点是________. (2分) C 点是________,D 河段是_________.(2分)
(3)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了这条运河,全长是多少?(4分)
(4)开凿这条运河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A
D
B
四、材料题(共2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长策”指的是什么?(2分)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2分)
(4)请你简述该制度的发展历程。

(8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尔。

(1)材料二中尺带珠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结合材料一谈谈这种亲戚关系确立所一句的相关吏实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一的说法有什么关系(6分)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