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敬不会上课之困惑
2009年安徽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结果

2009年安徽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结果纪念奖汪燕合肥市四里河路北合肥十张小学《论教学相长之我见》张丽萍合肥市行知学校《用爱照亮后进生》袁霞合肥市行知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三大法宝”》宋翠萍合肥十中《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张菊合肥市蜀山小学《教育教学的新高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丽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如何让家长打开心扉与您交流》陈龙吴文文合肥市第30中学《反思是成功之母》吴玉群合肥市宋村中心小学《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吴春联合肥市蜀山小学《语文课堂不能丢了范读》张勇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汪萍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让孩子乐于课外阅读》刘艳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王琦合肥市和平小学《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阚丽敏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指导家庭学习,让学生“会学”英语》臧春蕾合肥市跃进小学《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刘丽媛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瞿慧玲合肥市包河区宋村中心小学《建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张丽华合肥市凤凰城小学《让心灵快乐飞扬》孙翠薇合肥市绿怡小学《意料之外的“收获”》董伟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I don’t want to s ay goodbye》吴明亮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开始与结局》朱玉梅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发挥学生个性,提高作文水平》何成梅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剑肥东县众兴中学《让思想政治课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王榕肥东县店埠镇中心小学《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点滴谈》杨承玲肥东县众兴中学《浅议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李斌肥东县第六中学《让历史教学带给学生无尽的快乐》郑善刚肥东县第二中学《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和谐校园》许克敏肥东县第一中学《针对社会价值观特点有效提高教育实效》马祥肥东县元疃学区中心学校《捕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梁友凤长丰县实验小学《浅谈我是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郑庆长丰县城关中学《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范贤久长丰县岗集中心校《新课改——想说不爱不容易》季瑾宿州市第六小学《对小学计算教学的理性思考研究》张红宿州市第六小学《素质教育新探索》尹成飞宿州市聋人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与探索》李淑珍宿州市第十一中学《面对大班额,我们应该做什么》刘勇砀山县刘新庄学校《农村中小学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王静砀山县黄楼乡小屯小学《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之我见》张丽芳砀山县官庄镇朱李楼小学《公开课上的耐心》蒋晓莉砀山县玄庙镇权集中心校《我和新课程一起成长》崔龙标砀山县良梨镇丰棉小学《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激趣》孙宜昕砀山县周寨镇刘新庄学校《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张春雨砀山县第四中学《我与新课标一起成长》王雪梅砀山县权集乡大郭庄小学《如何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毛玉艳砀山县民族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毛玉林砀山县第五中学《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孙春砀山县周寨镇孙老家小学《情感教育,救护衰颓的精神家园》张尚清砀山县关帝庙镇毛庄小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曹珺砀山县民族中学《中学文言文教学之我践》吴凌龙砀山县朱小楼中学《普通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王硕民灵璧县韦集镇小徐小学《如何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探讨》刘雨灵璧县韦集镇小徐小学《浅谈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庄冠杰灵璧县实验小学《我的“司令”轶事》赵荣、耿新红灵璧县五中小学部、灵璧县实验小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点滴体会》李横溢灵璧县尹集镇胡王小学《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褚家营灵璧县冯庙中学《浅谈历史教学观念的转变》卢刚灵璧县一中《对“大班化”教学的思考》陈海兰灵璧县韦集中心小学《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夏彩侠灵璧县韦集镇韦集中心小学《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王春华、王兰灵璧县渔沟中学《我谈作文批改之方法》马仁伍灵璧县朱集初级中学《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孟敏萧县萧城一中《基于科学方法的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卢晓娟萧县中学《师生关系与教学相长》杨彦萧县白土镇冯楼小学《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盛方音宿州市墉桥区时村镇冲疃初中《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刍议》王浩文宿州市墉桥区时村镇冲疃初中《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陈秀平宿州市时村镇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在课堂上播撒阳光,让每个学生都灿烂起来》季芬宿州市时村镇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浅谈新时期我与学生交流的尝试和思考》胡翠云泗县五中《诚信考试感觉真好》姚玉斌泗县瓦韩小学《我和新课改一起成长》施德东马鞍山市第六中学《转变教育观念,紧跟课程步伐》余海平马鞍山市师范附属小学《电化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江海涛马鞍山市师范附属小学《浅议如何利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姜艳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新音乐新课堂——我和新课程一起成长》胡勇马鞍山市雨山区新建小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创儿童安全通道》曹克俊马鞍山市慈湖二小《校本化、课程化、体系化——马鞍山慈湖二小建设和谐校园初探》虞雪萍马鞍山市慈湖二小《“趣”字为导,在活动中学英语》杨敏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和谐师生关系轻松课堂教学》苏玉玉颍上县迪沟中心小学《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宋进颍上县迪沟中心学校《说说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张克军阜阳市颍州区大田中学《巧妙设置问题激活政治课堂》马金鹏界首市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本资源,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刘全界首市东城中心校《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型”学困生》王丽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关注细节成就品质》刘文雯太和县二职高《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于彩侠太和中学《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黄林燕凤阳县示范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共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锁巍明光市高王中学《农村义务教育的调查》梅崇兵来安县半塔中学《适应社会发展共创和谐校园》张仁春含山县昭关镇鲍庆小学《我们是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钱华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学校《琐谈农村小学音体美教师队伍建设》孙玉龙池州贵池区实验小学《自我反思自主学习》伍德宝枞阳县周潭中学《浅论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合作发展、提高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包来富泾县黄村中学《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建议》万邦海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追求理想的数学课堂提问》曹燕黄山区谭家桥中心学校让文本成为学生快乐的舞台宋华歙县中学做一名思考型的班主任汪宏兵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中学体验性学习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张良合肥五中《探究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和合理评价》杨一苇合肥市永红路小学《让班级中弥漫书香》韩梅合肥市永红路小学《点燃希望的火把成就美好的明天》张正茂合肥市行知学校《浅谈<上课的激趣>》杨吉梅合肥市行知学校《提高数学课堂训练的几点实践体会》陶余华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气息》孙晓岚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以生为本教学相长》邓云合肥市文博中学《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瞿德军合肥市古城小学《以班级为平台运用新策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项娟合肥市包河苑小学《让真情伴随孩子的一生》卫琴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阮仁飞合肥市岗西小学《让学生快乐从学字抓起》李琼合肥市南徐小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育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与思考》陶波合肥市第三十九中学《我和新课程一起成长》程凤媛合肥市和平小学《谈谈学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曾申芳合肥金融学校《试探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信心的建立》谢波合肥市跃进小学《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努力实现教学相长有效途径的研究》吴艳、赵民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多角度发觉孩子闪光点》姚海霞合肥市第三十中学《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王芳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从教学过程入手,探讨幼儿园“说画”教学》李涓涓合肥市宋词中心小学《丰富的课堂导入艺术》胡文梅长丰县张庙小学《浅析农村教师现状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崔马良长丰县师范附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数学课堂》卫平胜肥西县柿树岗乡界河学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王尚兵肥西县花岗镇四合中心学校《磨炼自己为人师表》陶建华肥西农兴中学《非智力因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谢丽珍肥西肥高刘中学《合作有道突显实效》刘玉梅砀山县黄楼乡小屯小学《让留守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周金凤砀山县关帝庙镇孟庄小学《论教学中个性的跳跃》郑新丽砀山县周寨镇刘暗楼小学《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方法创新》苏侠砀山县砀城镇刘阁小学《如何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杜宏伟砀山县砀城镇毛园中学《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让作文伴随学生成长》花安宁砀山县程庄中学《语文课堂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汪雯砀山县朱小楼中学《小议我是如何上好政治课的》张冰清砀山县权集乡大郭庄小学《创设真实生动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朱洪敏砀山县赵屯镇卞楼小学《应用题教学应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汤亚娟砀山县砀城镇毛园初中《英语教学中转化“差生”的策略》申红梅灵璧县实验小学《把握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发展》崔海芹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巧用多媒体,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陈茂兰灵璧县冯庙中学《浅变转化潜能生的“五给”教育》朱辉灵璧县张营中学《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谢士龙灵璧县渔沟中学《戴着镣铐跳舞》侯范景灵璧县渔沟中学《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把握提问的五个“度”》路建来灵璧县禅堂中学《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尹晓颖灵璧县尹集中心学校《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郝朝章萧县王寨镇郝洼初中《浅谈英语写作》孟侠萧县龙城镇职业教育中心《以人为本,师生共建和谐课堂》王艳萧县白土镇中心小学《爱心与耐心永驻我心——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靳程宿州市墉桥区桃沟乡中心学校《关注差异,因势利导,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武平利宿州市墉桥区夹沟镇五柳小学《给我们一个多彩的暑假》李文君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做一名与时俱进的班主任》于彬马鞍山市南山小学《对“解决农村教师缺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思考》赵小红马鞍山市育才小学《谈“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蔡扣玲、张红香马鞍山市采石小学《尽力做一位人民满意的教师》郑坤妹马鞍山市雨东小学《尝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谢荣马鞍山市雨山区四村小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孙明华马鞍山市雨山区四村小学《适应新课标提高阅读教学》杨霞马鞍山市金玉兰小学《构筑希望同沐阳光》艾学东马鞍山市金玉兰小学《优化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敏感》武耀颍上县迪沟镇中心小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黄楠颍上县迪沟镇黄洼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黄楠颍上县迪沟中心小学《在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蔡允芝颍上县迪沟中心小学《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刘永福阜阳市颍泉区泉颍中心学校《作文评语串爱的效应》王海林阜阳颍州区大田中学《让网络走进农村中学作文课堂》凡卫国界首中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办学理念》郭继华界首市大黄中心学校《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误区之浅析》程秀灵太和县太和中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梁锋太和中学《心中有数,目中有人》鲍正英太和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付林太和中学《浅析新课改形势下的历史教学法》姚伶燕太和中学《构建“和谐有效”的英语课堂》肖艳太和中学《巧设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范文华临泉县第一中学《浅谈临泉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郑旭滁州中学《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探讨教师培训工作》俞静凤阳县示范幼儿园《多媒体“挑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杨帆定远县定远中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刘灯霞来安县半塔中学《浅谈建设和谐校园》张长龙来安县半塔中学《谈当前教育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建议》韩建波天长市天长中学《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武守灵利辛县刘家集乡陈郢初中《切实做好农村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徐淑琴东至县尧渡镇中心学校《把课堂还给学生》许琴贵池区殷汇中心小学《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实践探索》尹若汉淮南市潘集区泥河中心学校《在小学作文修改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刘群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学《浅析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因素》汤仁斌铜陵县流潭初级中学《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探微》韦宏英芜湖市鸠江区新世纪学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王金霞繁昌一中《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杨汪兵繁昌县二中《关注学情促进发展——浅议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佐明祁门胥岭中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毕红飞休宁县五城中学《关于农村初中学生减负初探》胡接兵祁门凫峰中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主导作用》徐好高黄山区谭家桥长源小学《拓展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能力》郭寿平黟县二中小学部《新理念下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例谈》叶嘉珠歙县溪头中心学校《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朱明云合肥市庐阳区古城小学《生活即教育——浅谈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王义全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周婷婷合肥市兴集小学《各方努力共建和谐校园》李笑雪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何焱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构建和谐校园,誓做瑶海文明人》张华合肥市跃进小学《阅读教育的有效策略——情感激活》潘锋合肥市瑶海实验小学《课课有异生生有别》高龙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大学《大班额面对新课程的教师策略》吴艳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在言传身教中陶冶爱》洪芳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游戏是儿童成长的空气》疏丽云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无限地接近无尽地关爱》王永平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让历史课“活”起来》刘艾明合肥市城西桥学校《重在科学安排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汪敬智合肥市五十中《将减负进行到底——浅谈如何减轻语文学习负担》王晓燕肥东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罗玉霞肥东县杨店中学《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方法的研究》李道宽长丰县陶楼中学《面壁十年图破壁——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陶磊、董芙蓉长丰县杨庙中心校《爱你其实很容易——谈我的几点课外促读方略》偶俊梅合肥市高新区永和学校《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李苗宿州二中《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张敏砀山县程庄镇坡里初中《浅议学生能力的培养》杨春梅砀山县民族中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齐建立砀山县砀城镇毛园初中《减轻初中学生学业负担的措施浅谈》刘金岭砀山县第五中学《浅谈课堂互动的技能技巧》侯鑫砀山县朱小楼中学《辩论式政治教学法探究》刘利萧县龙城镇帽山中学《新课标下的教学相长》陈圳宿州市墉桥区时村镇冲疃初中《浅谈如何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韩猛泗县吴圩中学《把准学生思想脉搏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牛丹马鞍山市第四中学《构建和谐校园之合作》奚云马鞍山市雨山区黄山中心小学《敢说,会说,想说——“三练法”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秦莉马鞍山市采秣小学《纵谈小学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焦妹颍上县迪沟中心学校《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张标颍上县迪沟中心学校《“适度”而非“过度”》吴芳颍上县迪沟中心学校《课外语文教学探究》黄楠颍上县迪沟镇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中的主要问题与策略》马伟、贺学玲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中心学校《坚持师德引领,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李继虎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枣庄中心小学《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浅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冉增、陈涛、范亚君颍东区老庙镇杜寨小学《学前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程国林界首市颍南中心校罗庄小学《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郑轶界首一中《普通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侯晓莉太和中学《重预设性教学目标也不忽视生成性目标》云丽太和中学《我和新课程一起成长》张传喜太和中学《运用诱思方法,促进学生发展》肖庆云明光市紫阳中学《快乐的英语教学》孙静来安县长山林场小学《用心聆听早恋的故事》傅小平来安县半塔镇中心学校《班级体建设策略创新的研究》方其海全椒县马厂中学《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应用状况分析》黄俊巢湖市特殊教育学校《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聋校教学方式的创新》周广健涡阳县第一中学《深化课堂改革培养探究意识》张亚飞利辛县一中《普通高中大班额的问题研究》王坚蚌埠市第三十一中学《对减轻中小生学业负担的思考》章新德泾县二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理能力》叶金和祁门县安凌中学《农村中学管理要体现和谐观》张寿朋黄山区一中《浅谈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因素》凌利歙县北岸中学《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汪祎合肥市新庄小学《多媒体教学在<雨点>一课中的应用》樊允浩合肥市行知学校《数学教学中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策略》宇业发合肥市黄港小学《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思考》费雯婷合肥市曙宏小学《构建面向“农远”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刘燕合肥市第64中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顾惠琴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浅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张乐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梁静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浅谈如何转化非智力型后进生》潘元元合肥市和平小学东校《走进心灵的关爱教育》席俊生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小议“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吴翠玲合肥市蚌埠路第三小学《每生每天课外阅读在我班》童花合肥市和平小学《“数一数”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梁秀梅合肥市跃进小学《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陈曦合肥市跃进小学《语音,学好英语的敲门砖》侯克勇合肥市城西桥学校《合肥市中学体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方法》章文联合肥市庐阳中学《尊重事实灵活运用——教育观点新解读》闻超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巧用方法成功转化班级“长发”生》余海平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浅议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杨道华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中考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几点思考》胡克敏合肥26中《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候大军合肥市黄山路小学《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沈光煜肥东县第一中学《加强县级师训机构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盛恩立肥东县八斗学区高塘小学《从生活中领悟教育之道》万文道肥东梁园中学《试论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邵世远肥东县八斗中学《浅探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我发展》宋勇长丰县庄墓职业中学《求实变革突破发展——安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孙玉权合肥市高新区城西桥学校《浅谈初中作文教学》钱旭东肥西县高刘中学《浅谈高中地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张俊田肥西县铭传初级中学《让孩子们“创新”的翅膀飞起来》武洋宿州市二职高《浅析我国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淑珍砀山县民族中学《化解师生之间心理隔阂的小窍门》毛彩芳砀山县葛集镇黄河中学《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浅探》黄娟砀山县四中《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张公社砀山县葛集镇窦集中学《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李娟砀山县李庄初中《浅谈班主任教育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邵甲敏砀山县朱楼镇四新中学《构建自信课堂体验成功人生》陈四环砀山县赵屯镇薛口小学《浅析学生作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邓惠娟砀山县砀城镇赵堤口小学《浅论怎样与一、二年级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孙彦丽砀山县赵屯镇薛口小学《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鲁小忠灵璧县冯庙镇第三小学《我班开展“六个一”活动》陈衡灵璧县韦集镇韦集中心小学《班主任如何在教学、生活中关爱留守儿童》赵敏灵璧县灵城镇南李小学《构建安全体系共享校园和谐》赵敏灵璧县灵城镇南李小学《当板凳落下之后》杜蕾萧县赵庄中学《谈谈作文教学的质朴与真淳》。
河北大学的好老师

蹭课一族:河北大学谷钟汝(904374049)
郭秀媛
吴永臻
杨宝忠
李济中 刘玉凯 闵洁 谷峰 容新芳 郭献亭 康丽 范志慧 李金善
人文学院的郭秀媛老师 ,
超级棒
郭秀媛老师讲课就是散
文的艺术。借用一下前人
的说法,“事又少讲课又
好 人又大气 无聊的俄
苏文学她都能讲出花儿
来 而且气质不俗 内外
兼修”。
管理学院
学识超级丰富,几乎没有
他不知道的事。我们马上
米新丽
齐媛 吕志毅 王铁群 康军徽 崔丽杰 薛国良
王华玲
时永乐 聂菊
贺国庆
付松涛 石俊杰 严广芬 高献红 梁志林 彭焕平 吴晓燕 俞运虹 谷晨
齐肖鹏 李士忠,禄永义 韩成武 胡京武 黄云明
管理学院
物理学院
文学院 教育系
感谢那些让我受益的老 师——曾经是河大新闻 学院的北漂人 管理学院
教学有方! 她教好几门课,我们上的 人力资源管理。有方法 教外国文学的 人很漂亮 喜欢她的风格 历史系的吕志毅,那才叫 有学问!!!! 有深度 幽默的郁闷男人 不错的小脾气老师 据说是河北大学四大才 子之首,年轻时候是个大 帅哥 堪称演讲家,让我这个历 史不好的人也喜欢上听 历史课了
看照片上开心的笑容,回忆先生那句“于黄绮先生的
师徒情意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就会不禁骄傲地昂起头
——我是杨宝忠先生的弟子!我爱您,恩 师!
人文学院
大学四年,有幸遇见四位 恩师。
人文学院
德高望重,做人光明磊 落,出世入世合而为一 , 做人做到这个上,值了 和学生很亲近 和蔼可亲讲课生动可谓 大师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我们的院长 博导 也带 过我们半学期课(古代文 学史) 非常有趣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王静伟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时代.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总页数】1页(P196)
【作者】王静伟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第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3.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4.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5.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

2023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2023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1(467字)今天早上,在妈妈的陪同下观看了山东农科频道播出的由中大附属中学王金战老师主讲的《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看了之后,真是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反思一下自己了。
听了王老师讲的怎样提高成绩,我听了非常高兴,有什么办法能考出好成绩呢?听了王老师的话后,才明白,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而是和平时老师要求的一样,就是复习、预习,反复巩固老师讲的基础知识,多看课外阅读,有助加强理解能力。
还有自身的心理问题,对自己没信心或是越想考好越害怕,成绩就越不好,心理负担重。
这些都能导致不爱学习,成绩上不去,必须克服。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争取克服考试紧张的问题。
回到家中,我一定会按老师的要求复习、预习,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我不能急躁,要向家长请教,家长也要多多鼓励我,不要拿我和别的同学比,我要多和家长沟通在校学的知识,和家长再学习交流一下。
从今以后,我一定按以上要求做到。
家长也要做到哦!2023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2(550字)学习,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学生的职责。
学习不是为父母、老师而学,而是为自己学的。
可是怎样去学,有什么方法学的轻松点。
就连自己还没找到适合的方法。
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学习本来就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
相反的,学习是乏味枯燥的,根本没有专家所说的那么的有乐趣。
说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受苦的,前半辈子吃苦多,后半辈子就会幸福快乐。
这句话是对的。
不同的人会对学习有不同的态度。
学神、学霸、学渣这三个词都是来形容不同等级的学生。
可是我们真的只屈于这三个词吗?那么容易认输吗?我们还年轻,还有梦,不可以只认命。
学习好的人也是他们拼出来的,而那些成天羡慕他们的人又做到了什么。
你们付出了么,拼了么。
你们没有!我知道现在的学习压力大,有些人承受不了。
可咬咬牙不就过来了吗,有什么好抱怨的。
学习本来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别挡住成长的视线

别挡住成长的视线
王永军
【期刊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我上班的路上要经过一所小学,每天都会遇到不少接送孩子的家长。
孩子们坐在电动车或自行车的后座上,大都不太老实,特别是男孩子,总喜欢身子向后反坐着。
偶尔,还会遇到大胆的孩子站立在车子后座上,扶着家长的肩膀向前伸头张望,更有甚者会做出杂技般玩耍的动作。
纵是遇到家长的厉声呵斥,孩子们也不过是稍作收敛,不一会儿便又故态重演了。
我感到几分好奇,纳闷孩子们为何会选择那些别出心裁的坐姿?难道仅仅是因为淘气吗?带着疑问,我悄悄询问了一位刚下车子的男孩儿,孩子嘿嘿笑道:“我爸个子太高了,我在后面啥也看不见,于是就自己想办法了呗!”
【总页数】1页(P89-89)
【作者】王永军
【作者单位】山东平阴县职教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8
【相关文献】
1.拿开挡住你目光的那块纸板--个人成长中危机与生机的辩证关系
2.别挡住孩子们的视线
3.拿开挡住你目光的那块纸板——个人成长中危机与生机的辩证关系
4.用
叶子挡住成长中毕露的锋芒5.全视线愿与客户共同成长——2011上海·全视线商务研讨会圆满召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

《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是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系列书的第二本,与第一本《寻找不一
样的教育》相比,更多了些沉静和理性的思考。
整本书,没有宏大的理论探讨,而是在娓娓道
来中消解了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
无论是从引领成长的“内功”上,还是从文章可读性的“外在”上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教师心灵读本。
——张国宏《德育报》社社长、总编辑
王维审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读书、观察、实践、思考、记录……让思想与情感之根植入教育大
地的深处。
就这样默默地吸纳着,积蓄着,准备着。
终于,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叶绿了,花开了。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这本书,就是他绽开的一枚叶子,里面是他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营养。
——李振村《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
王老师是一个相信自己就是光,而且时时刻刻用这样的光去引渡他人,去激起更多光的人。
他
生于贫瘠,超越贫瘠成为他最基本的姿态;他身处体制的底层,但始终以民间的立场,自觉、
坚定地去找寻与呼唤教育的光明与自由。
他的教育思考已经远比自己的“身份”更有影响力,从
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草根的力量,也更能相信教育改善的可能。
——张文质著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倡导者
购买方式:
1、当当网。
登陆当当网,搜索“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或“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语文课上的困扰

语文课上的困扰作者:马志国来源:《新班主任》2019年第08期现象:多个角色让我陷入迷茫王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
尽管工作繁重,但王老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而,最近一件事却让他感到迷茫和困惑。
在一节语文课上,学生读课文的声音渐小,直到没有。
教室的寂静暴露了几个混在其中说话的同学。
他们正肆无忌惮地在读书声的掩护下聊得热火朝天,忽然暴露在安静中,声音分外刺耳。
“可以了吗?大家都停了!不要说话了。
”王老师忍住气说了他们几句。
这已经是这节课的第二次了。
王老师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要理解他们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平时在心理辅导和班主任工作中,他和学生都是平等沟通,为此还收获了几个学生“好哥们儿”。
但是,今天这些学生却一点儿都不给他面子……课还是要继续讲下去的。
王老师一边请学生回答问题,一边时不时地分出精力用目光去提醒那几个同学。
但稍不注意,那几名学生又会说上那么一两句。
终于,王老师忍无可忍,怒火中烧,“啪”一声把课本摔到桌子上:“怎么回事?还让不让同学们听课了?你们是不是班级的一员?你们心里还有没有班集体的荣誉?说了好几次了,一点自觉性都没有!”他一边训斥,一边走向他们:“你们站起来,抬起头,是男子汉上课就不要说话。
保证过多少次了?是男子汉说话就要算数!今后怎么办?”“我们以后不说了!”他们垂着眼皮,急急地表态。
问题看似解决了,王老师却陷入了角色的困扰中。
作为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师生关系不该这么紧张,但不严厉一些,又怎能上好语文课?分析: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很多老师一样,这位老师也遇到了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困扰。
在戏剧舞台上,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我们也都扮演着不同角色。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指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它规定了与人的身份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体现了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麻烦的是,没有谁在社会生活中只扮演一个角色。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激发策略初探

第5期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激发策略初探
2022 年
学生当然会喜欢。 三、语文学习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学
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 说,要使学生"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 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 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
作者简介:王封,硕士,中级教师,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 17 •
第5期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2022 年
识到,语文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工作和 生活。
语文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一名学生的 《海底两万里》一书在学校不见了,班级每个同学 都有这本书,他的书又没写名字。于是他找到语 文老师,老师引导学生写了寻物启事,描述他的书 是什么样子的,并配上图片,让学生打印出来,贴 到走廊失物招领栏。当天学生跟老师说,那个寻 物启事起作用了,书被一个同学拿错了,看到寻物 启事后还了回来。可见,学好语文,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积累、专心、持之 以恒,这是苟子在《劝学》中讲到的学习应有的态 度和方法,对于当今学生的学习依然适用。引导 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语感,通过表达锤炼思维。
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 目标,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时,教师要及时给予 表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 势,也要学会挖掘学生语文学习潜力,让学生形成 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强化学习动机。教师还要 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 题进行正确归因,比如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学习 态度、学习方法等。
来划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对真理进 的特点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之惑
文章摘要:语文“教什么”的争论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大家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都引经据典,试图从纵横两个方面来探寻这个看似简单的难题。
本文将简述语文教学之现状、新课标定义、“二元说”之疑惑,结合教学实际,针对“教什么”提出:语文课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生命体验”基础上的语言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
现状之惑
带了十几年的语文,近来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困惑之下,遍访周遭同事,或未思之,或深有同感。
听专家讲课评课,或偏语用,或偏文学,不一而足,听来听去,越是无所适从,不辨西东。
于是向学生虚心请问,得出结论是,他们也不知语文该学啥,更不知道老师教啥,只知道学与不学收获区别不大。
于是想到北京大学中文系针对在校大学生做的一次名为“我观中学语文”的调查,结果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有的说:“高中语文实际上就是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课、现代文阅读牵强理解课、作文应试造假课……即使不上语文课,最后一年勤学苦练突击复习,高考得个130分也大有可能。
中学语文教育究竟要往何处去?”有的则认为在高考的功利性挤压下,中学语文“刻板、教条、贫乏和单一”,只能让人反感,甚至“一见到语文考试就头痛,全凭运气……”,或者“中学语文可能是最令学生反感的一个学科,厌学情绪普遍存在。
”“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不多,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这是一种悲哀。
”
果如此,真是语文的悲哀,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悲哀。
那么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在高考的挤压下的语文课又该重视什么?专家眼里的或重语用或重文学,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标准之惑
想搞清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就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语文是什么,这是语文的核心概念。
经过反复争论和权衡,终于,新课标一锤定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可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问题一个个出来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指什么?语文课怎样上才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又怎样才能实现统一?统一的标准在哪里?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定性并没有很好的从理论上解决语文“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大多仍处在不知语文教什么的迷雾之中,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泛语文”、“反语文”的非理性倾向。
看来教学大纲核心课程标准除了简单的要求以外,没有内涵界定也无外延限制的做法同样没有起到“标尺”的作用。
这样看似给了教师的教带来了极大的自由空间的做法,同时带来的是极大的混乱。
在很多教师那里,“悟”来“悟”去结果就只是“乱”,进而照本宣科,带着困惑得过且过,从来也没真正搞明白教什么、怎样教。
那么,面对现行教材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无所不有,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所不包的单篇选文集锦的状况,我们教师该如何去体现课程内容,哪些是属于课程
内容的知识?“用教材教”教什么?困惑!茫然!
借鉴之惑
于是有人试图从国外母语教学的理念与设置上找到借鉴。
作者谈到在对语言知识的认识上,国外母语课程都强调语言知识内容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国外母语课程大都认为语文课程不以掌握语言知识内容为直接目的和取向,语文课程不能为学习语言知识内容而学语言知识内容,语言知识内容的选取要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服务,要对学生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语文素养起作用。
他借用美国著名课程专家泰勒的话解释了有效的学习经验的四种特点:第一,培养思维技能;第二,有助于获得信息;第三,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第四,有助于培养兴趣。
因此,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经验,并为其获得这些经验创设具体的环境和实践的机会,应该是课程研制时所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而最能够使这一考虑得到体现的就是在课程文件中明确下来并使其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得以有效的实施。
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语文课不以传授知识为重,而应该偏重思维技能,偏重人格和兴趣的培养。
然而,我们仔细想过,依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在包罗万象的文本里,我们怎么取舍?怎么才算做有效的教学?怎么才能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中达到最佳的平衡?这外来标准似乎也没有给我们提供一条解构“什么是语文”这一核心命题的途径,更或许这外来的“洋货”是否真的和我们传之千年的“国货”可以并论,进而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语文教学的“宵小”,我们依然是困惑
“二元”“三元”之惑
有人提出语文“二元论”。
瑞士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中,语文被分成“言语”和“语言”,认定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它的意义是概括的。
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行为,含有个人理解体验在内的,所以它的意义是具体的。
关注语言的是语言学,文学关注的是言语。
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再用他人的言语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说一出,也招致了质疑。
质疑者提出就作者开篇立论所提出的“语言是属于社会的,但它的实际存在是已进入语言环境以后的话语。
这种已经进入语言环境中的话语,带有说话人自己的经验内容,我们称为言语”说,应该提出第三个概念——话语。
如果说“语言”是具有工具性的,言语具有人文性,那么话语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说语言是一种工具,那么言语只是话语的工具,而话语才是社会领域里人与人交流的工具。
所以语文教学通过言语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言语作品作为一种精神载体,是各门学科做共同的教学对象,但是面对对共同的言语作品,各门学科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是不一样的,文学选择的是情感,语言学选择的语言,而语文则选择话语。
有关调查显示的中学生语文水平低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读不懂“话”、无“话”可说、不善说“话”。
而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话语”,在“言语”“语言”之间摇摆:或放逐人文,使语文变成语言;或放逐语言,是语文变成科学、文学、文化课。
“二元”“三元”之争还在继续,也许还会有“四元”“五元”出现,也许争
论越多,我们理解得越透彻,但是虽然现在理解了语文之弊,却依然对于改变这种弊端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式。
迷雾渐去
只要我们仔细想想,其实不难找到中学语文不受重视,渐处边缘的原因,正如王力先生所言“语文本可无师自通”,而广大教师又不到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找不到自己可以施展本领的用武之地,大家都在误打误撞,结果搞得中学语文教育狼狈不堪。
抛开那些天花乱坠、看似很有道理的各种理论,细细思考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看看周围我们的学生现在上了十几年学居然还是文理不通的作文,就会发现我们的教学最需要的也许不是只重视思想而忽略训练的,以“课程内容虚无为代价”的“泛人文化”的所谓“述而能作”式的教育,反而是要落到地上,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把自己“自发的语言”转化为更符合规范、切于需要的形式,并且通过反复的约束与训练养成合乎语言规范的习惯,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变成一座桥梁,使学生获得看似和课本知识没有什么联系的能力与习惯。
非此,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就缺少了扎实的附着力,变得虚无飘渺。
然而,“文以载道”。
在北大调查问卷中,也有很多人提到中学语文对其精神起到了引领作用。
这似乎是对我们上文的否定。
不可否认,语言和思维、情感、思想,“相互依存,互为表里”,我们永远不可能抛开后三者单讲语言行为、能力和习惯的培育,只能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的源泉,让他们凭借语言、感悟、移情,进而益趣,使语文课成为丰富情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使我们培育他们语言习惯的“伎俩”成为可能。
所以,语文课是要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生命体验”基础上的语言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切实的关注“语文行为”。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才能不陷入到“文与道”的平衡困境中。
叶圣陶先生曾言“潜心会本文”,要求对文本潜心玩味,在把玩琢磨文字的过程中,达到和作者的“会心”,让前辈圣人的“文心”通过“潜心”阅读“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文句的揣摩、诵读,真正读懂文章。
这点似乎也和高考命题“关注文本”要求相类。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老师的任务也许就逐渐明朗了:努力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勇于读书、醉于读书。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要在课堂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读书方法,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
至于很多人都在诟弊的语文的“量”与“面”的问题,我以为无需太多烦恼。
正如前文所言,语文本可“无师自通”,我们大可让课外的能够的“自通”的“有益”之开卷来裨益课内之不足,只要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给他们方法,培养他们的习惯,就基本可以高枕无忧地达到“教学”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温儒敏《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语文学习》2009年第一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黄强军《国外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内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王宁《语言与言语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建设》2006年第二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陈涛《语文教什么》,《语文学习》2006年第十一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徐江《从“述而不作”到“述而能做”》,《语文学习》2007年第五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钱理群《何为“语文”》,《语文学习》2007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