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教案10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2.2 教学内容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如涡轮、泵轮、导轮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行星齿轮组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3.2 教学内容行星齿轮组的定义和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如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等)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阀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4.2 教学内容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阀体、阀门、弹簧等)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3. 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4. 能够分析常见变速器故障并制定维修方案二、教学内容1. 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1 作用: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1.2 分类: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 变速器等2. 变速器的结构组成2.1 输入轴:接收发动机传来的动力2.2 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2.3 齿轮:实现不同速比的转换2.4 同步器:实现齿轮的平稳换挡2.5 油泵:提供变速器工作所需的油液2.6 控制单元:控制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和操作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1 液力变矩器:利用油液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3.2 齿轮换挡: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实现不同的速比和扭矩输出3.3 同步器作用:消除齿轮间的转速差,实现平稳换挡3.4 控制单元作用:根据行驶条件,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使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变速器结构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变速器,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变速器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实操考试: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教学模型或实物变速器2. PPT 课件3.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4. 维修手册或教材5. 实操车辆和工具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变速器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变速器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详细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各种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车辆进行分析。
3. 分析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利用模型或实物,逐个讲解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示意图和实际操作,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换挡过程。
(完整版)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三)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六)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七)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八)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九)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一)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二)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四)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五)
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教案(十六)。
汽车自动变速器教案

将操纵手柄拨至不同位置,检查自动 变速器的升档和降档情况,以确定故 障的具体部位。
Hale Waihona Puke 故障代码检查连接故障诊断仪,查询故障码,根据 故障码提示确定故障的大致范围。
机械系统试验
对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 控制系统进行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故 障的部位。
常见故障排除实例分析
汽车不能行驶故障排除
03
确保维修场地干净 、整洁、安全
04
穿戴好防护用品, 如手套、护目镜等
拆卸与分解自动变速器
01
断开电源,卸下自动变 速器的外部连接件
02
按照规定的顺序拆卸自 动变速器的各个部件
03
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 分类和标记,以便后续 检查和维修
04
注意在拆卸过程中不要 损坏任何部件或密封件
零件清洗与检查方法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 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 决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动变速 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工作。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善 于思考、勤于实践,掌握有效的 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和成绩。
对未来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展望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动变速器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环保化的 方向发展,如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新材料和制造工艺等。
汽车自动变速器教案
目录
• 引言 • 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自动变速器维护与保养 •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 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课程目的与意义
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其在 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

2021/3/10
2
第一章 自动变速器概述
1.1 自动变速器功能 1.2 自动变速器生产厂商及型号 1.3 各车型自动变速器型号识别 1.4 自动变速器油 1.5 自动变速器构成及各系统功能 1.6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动态
2021/3/10
3
2021/3/10
4
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
2.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及结构 2.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2.3 锁止离合器的结构与原理 2.4 液力变矩器常见的故障与检修
2021/3/10
16
2.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及结构 1.1 自动变速器功能
2021/3/10
17
2021/3/10
18
1、抗震和冲击; 2、过载保护盒起动性能好; 3、有良好的自动变速性能; 4、保证动力机有稳定的工作区; 5、载荷增大时,其输出转速自动下降,反之,自动上升;
2021/3/10
13
2021/3/10
14
2.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1.1 自动变速器功能
20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15
2.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及结构 1.1 自动变速器功能
2021/3/10
5
第二章 液力变矩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液力变矩器的构成、扭矩传输原理及扭矩增 大的原理;
(2)了解锁止离合器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
2、能力目标
(1)能确定车辆出现动力不足时究竟是发动机故障还 是由液力变矩器故障引起的;
(2)能理解锁止离合器出现故障时的各种现象及掌握 故障判断的方法。
2021/3/10
6
2.1 液力变矩器的功能及结构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学教案

1.泵轮
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变矩器壳体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由于飞轮与曲轴相连,因而泵轮总是和曲轴一起转动。
2.涡轮
与变速器输入轴用花键连接。
3.导轮
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在变速器壳体的导轮轴上。
(二)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
起步和低速行驶时
Mt=Mp+Ms
中速行驶时
Mt=Mp
二、相关知识
(一)传统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1、液力变矩器——取代手动变速器使用的离合器;
2、油泵——提高自动变速器油压,便于换挡
3、齿轮传动机构——改变传动比
4、换挡执行机构——传动或制动齿轮机构
5、油路和阀板——调整档位油路
6、电子控制系统——控制油路调压
(二)自动变速器各个总成的使用
1、液力变矩器+油泵+油路和阀板——形成油压参数
液力变矩器的増矩原理
锁止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四、布置作业
1.锁止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它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
2.单向离合器双向都卡死会产生什么后果?请说明理由。
授课课题
名 称
项目二:液力变矩器检修(实训)
授课形式
实训
课时
2
教学目标
了解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熟悉并掌握液力变矩器的清洗和检修方法
教学重点
片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单向离合器
棘轮式、滚柱式、楔块式
(四)换挡执行元件的检修
1.离合器、制动器检修
2.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分解
3.行星排、单向离合器的检验
三、任务总结
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并称换挡执行机构的三元件。由于星星牌的数量和分布不同,三元件的数量和分布也会不同。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是汽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它包括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及检修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自动变速器各种型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各组成部件的工作情况及专用设备、仪器的使用,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使用。
2.熟悉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熟悉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注意事项。
4.熟练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拆检过程。
5.熟悉掌握自动变速器各基础检验目的、过程。
6.熟悉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诊断方法。
7.掌握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自动变速器概论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应用和优点。
2.自动变速器的类型和组成。
第二节自动变速器的使用1.自动变速器选杆档的使用。
2.自动变速器控制开关的使用。
3.不同工况下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历史和发展。
2.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类型。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使用。
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1.液力偶合器:组成和原理。
2.液力变矩器:组成、原理、工作特性。
第二节行星齿轮变速器1.行星齿轮机构。
2.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档执行元件。
3.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控制系统的组成。
2.液力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电液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难点: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三)教学要求1.了解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和原理。
2.熟悉液力偶合器、换档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的内部结构。
3.掌握自动变速器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检修第一节自动变速器传动部分的检修1.自动变速器的折卸和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控制电磁阀 CVT中的电磁阀,若按控制方式,同样分为开关 式和脉动线性式两类;按电磁阀控制功能主要有:主油路压力控 制电磁阀、前进档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倒档制动器压力控制 电磁阀、锁止压力控制电磁阀、无级变速带轮压力控制阀等。
(5)执行元件控制油缸 CVT中的执行元件控制油缸主要有:主动 带轮压力控制油缸、从动带轮压力控制油缸、前进档离合器压力 控制油缸、倒档制动器压力控制油缸。
5.驾驶平顺性
10.2 CVT结构
1.CVT基本结构
2.干式电磁粉离合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3.液力变矩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4.湿式摩擦离合器加金属链CVT组合型 10.2.1 CVT基本构成
1.CVT基本结构
2.干式电磁粉离合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图10-5
CVT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5)按选档/换档操作方式可分为:一般电控式、智能电子管理式、 手/自一体式。
2.特殊类型CVT结构
(1)IVT——无限变速机械无级变速器 IVT的英文全称是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这种变速器首先由英国Torotrak公司开发并 注册专利,汽车业界一直将它归入CVT分类。 (2)流体静力传动CVT 流体静力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 介质传动与静压力变化来传递能量。
3.油液过滤与冷却系统
1)选用高密度无纺织物材料制作滤清器,如三菱F1C1型CVT使用
的ATF滤清器,已达到了40μm杂物的过滤率。 2)在ATF吸入口附近增设了磁铁和高质量过滤网,利用磁铁来吸 附ATF中的金属微粒,以减小意外磨损的可能性。 3)采用两级或多级过滤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对ATF中不纯物质的 过滤率;与传统自动变速器的滤清器相比,过滤细小杂质的能力 提高了两倍以上。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主编 赵海波 张涛
10.1 概述 10.1.1 CVT的特点 10.1.2 CVT技术的发展历程 10.1.3 典型CVT类型 10.1.4 CVT使用特性 10.2 CVT结构 10.2.1 CVT基本构成 10.2.2 动力接续装置 10.2.3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10.2.4 液压控制系统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2.双行星齿轮组结构特点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图10-18
CVT方向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1.CVT方向转换系统基本结构
2.双行星齿轮组结构特点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图10-19
行星齿轮组结构对比图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图10-20
大众01J型CVT系统的集成式电液控制单元
3)采用两级或多级过滤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对ATF中不纯物质的过 滤率;与传统自动变速器的滤清器相比,过滤细小杂质的能力提 高了两倍以上。
4)免维护型过滤器与ATF冷却器组成一体(图10-17),要求定期或定 时更换。
图10-17
大众01J型CVT过滤与冷却系统构成
1.CVT方向转换系统基本结构
(1)ATF油泵 CVT使用的ATF油泵,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大流 量、单独传动等特点。
(2)液压控制主阀体 CVT液压控制主阀体是由各压力控制阀、稳 压阀、手动阀、电磁阀、相关液压控制油路,以及安装这些基本 阀门与液控油路的阀体等组成的总成。
(3)手动阀体 CVT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手动阀控制机构,是个相对 独立的子系统;在有的CVT液控系统中,主动阀和倒档限止阀等 元件组合成一个单独的手动阀体,再与主阀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2.7 换档控制系统
图10-21
CVT换档控制系统示意图
10.3 CVT工作原理
10.3.1 CVT传动特点
图10-22
CVT传动比变化示意图
10.3.2 CVT变速过程
10.3.3 CVT变矩控制来自10.4 CVT控制原理
10.4.1 自动控制模式
图10-23
CVT自动控制模式控制原理
1.CVT由于其经济性、动力性、驾驶平顺性等特性,已经被越来
越多的汽车厂商在其产品中使用。 2.通常,CVT可分为动力接续装置、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电子控 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方向转换系统和换档控制系统等几部分。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3.现在CVT多采用金属传动带(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作为传动结构。 4.CVT的电控系统是由各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元件与连接线 路等部分构成。
2.CVT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元件 3.油液过滤与冷却系统 10.2.4 液压控制系统
1.CVT液压控制系统典型结构
图10-15
三菱F1C1型CVT液压控制系统
1.CVT液压控制系统典型结构
图10-16
大众01J型CVT液压控制系统
2.CVT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元件
(1)ATF油泵 CVT使用的ATF油泵,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大流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图10-12
传动带轮结构(主动)
(3)传动带轮的组成 主、从动带轮组都由锥形可动盘与固定盘两 部分组成;固定盘一侧被固定,可动盘靠近压力油缸一侧,在油 压作用下,可动轮盘在球笼式滑架上可轴向滑动(图10-12)。
量、单独传动等特点。 (2)液压控制主阀体 CVT液压控制主阀体是由各压力控制阀、稳 压阀、手动阀、电磁阀、相关液压控制油路,以及安装这些基本 阀门与液控油路的阀体等组成的总成。 (3)手动阀体 CVT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手动阀控制机构,是个相对 独立的子系统;在有的CVT液控系统中,主动阀和倒档限止阀等
图10-8
电磁粉离合器工作原理
2.液力变矩器
图10-9
CVT中的湿式摩擦离合器
3.湿式摩擦离合器
1.金属传动带结构与工作原理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
10.2.3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1.金属传动带结构与工作原理
(1)扇形推块式钢带 新式扇形推块式金属传动带,由两条多层金
属环和几百个“壬”字形金属推块片横向迭合而成(图10-10),各 钢片间无任何的胶粘和焊接,所有的金属钢片依靠两边平行多层 金属环串连和引导,所有金属钢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主、从动 轮的锥面接触并产生摩擦。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图10-10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构成与受力原理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图10-11 扇形推块式钢带传动过程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3)传动带轮的组成 主、从动带轮组都由锥形可动盘与固定盘两 部分组成;固定盘一侧被固定,可动盘靠近压力油缸一侧,在油 压作用下,可动轮盘在球笼式滑架上可轴向滑动(图10-12)。
2.特殊类型CVT结构
10.1.3 典型CVT类型
1.典型CVT结构分类
1)按CVT控制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两大类。
2)按传动带形式可分为:V形橡胶带传动式、V形或扇形承推钢带 式、多片金属链带式。 3)按传动构件驱动形式可分为:V形或扇形金属带V轮式、多片金 属链带V轮式。 4)按动力接续方式可分为:干式电磁粉离合器、液力变矩器、湿 式摩擦离合器。
5.CVT的控制单元根据换档控制信息,如汽车行驶速度(输出轴转
速),自动控制CVT内各元件工作和传动状态,以实现不同的传动 比与转矩比控制,进而实现自动换档控制过程。
6.在CVT无级变速传动过程中,因主、从传动带轮间的直径连续
可调,其传动比就能实现无级变速过程,也无需中断动力传递。 1.CVT分为哪几部分组成? 2.CVT的动力传递路线是什么?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3.简述CVT的变速过程。 4.CVT如何实现自动换档控制?
5)按选档/换档操作方式可分为:一般电控式、智能电子管理式、
手/自一体式。
1)按CVT控制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两大类。
2)按传动带形式可分为:V形橡胶带传动式、V形或扇形承推钢带 式、多片金属链带式。
3)按传动构件驱动形式可分为:V形或扇形金属带V轮式、多片金 属链带V轮式。
4)按动力接续方式可分为:干式电磁粉离合器、液力变矩器、湿 式摩擦离合器。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10.2.7 换档控制系统 10.3 CVT工作原理 10.3.1 CVT传动特点 10.3.2 CVT变速过程 10.3.3 CVT变矩控制 10.4 CVT控制原理 10.4.1 自动控制模式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10.1 概述
10.1.1 CVT的特点
图10-1 无级变速机构组件
1.第一代CVT——橡胶带传动式
2.第二代CVT——V形金属带传动/干式电磁粉离合器 3.第三代CVT——智能与手动/自动一体化 10.1.2 CVT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CVT——橡胶带传动式
2.第二代CVT——V形金属带传动/干式电磁粉离合器
3.第三代CVT——智能与手动/自动一体化
1.典型CVT结构分类
(4)动力传动路线
1)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输入轴与主动带轮。 2)主动带轮通过金属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与输出轴。 3)最后经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传递给驱动车轮。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
图10-13
金属传动链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