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沪渝FDI区位选择与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分析——兼论对重庆的启示
FDI在我国省际间的分布与集聚

FDI在我国省际间的分布与集聚【摘要】FDI(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三大地区各省市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在考察了我国FDI省际间时间、规模分布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FDI地区集聚化的原因:在FDI的流向选择过程中,也会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和高成本,采用“跟进策略”是外国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FDI地区分布集聚一、引言FDI在我国三大地区各省市的分布总体上是不均匀的,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体经济规模愈大,其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越多。
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把经济规模考虑进去显然更加合理。
本文在此采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指数来衡量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一个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指数越大,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该地区越集中。
仿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做法,定义我国某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指数为: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份额与GDP占全国的份额之比。
二、FDI在我国的时间规模分布首先,在FDI进入中国的初期,主要集中在广东和福建两省。
据统计,在1983—1986的4年中,这两省年均FDI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总量的60%以上。
而在1989年前,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均为5%左右。
其次,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吸引FDI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FDI逐渐开始从最初集中的区域流向了其他各省市,由南部沿海地区向东南、东部沿海以及内陆中部城市扩散。
这些区域包括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和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
截至1990年,这些省市年均签约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量均超过100个。
而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的FDI在1993—1995年间也有大幅度的增长。
同时FDI在较为集中的大省中,除了江苏以外,其余的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省的地理集中指数均有减少,尤其是广东和辽宁省更为明显。
这说明广东和辽宁省内的FDI投向从集中转为相对均衡,即从个别城市向其他的城市扩散。
浅谈地理区位因素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地理区位因素对近年成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的影响。
借助剖解成渝地区区位因素、分析其内在的表现形式,找出不利的因素和规律并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成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区位因素区域经济经济发展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factors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o keep up wit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th the help of factors, location analysis of Chengdu Chongqing region to analyze its inherent forms, find out the adverse factors and rule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solution, the cos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Keywords: Urban location factor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一、绪论近些年来,随着成渝地区经济不断的提高,在国家经济开发版图上占有重要比重,但和国内一线城市依旧存在不少差距。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1)论文

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1)论文【论文摘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
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区域差异;效应[Abstract]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
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现代服务业FDI引进策略

重庆现代服务业FDI引进策略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背景和重庆作为西部重要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际相结合,阐述了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现代服务业如何利用FDI进行发展进行了策略分析。
标签:重庆现代服务业FDI重庆作为西部的重要城市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既有优势也有不可否认的劣势,本文将对重庆如何利用FDI来发展重庆的现代服务业作一定的探索。
一、重庆利用FDI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1.顺应重庆大力发展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大趋势重庆“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外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将有选择的大力发展其优势现代服务业,而国外的资金将看到重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前途,将为重庆现代服务业的FDI引进带来良机。
2.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重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凸现,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形式日益多样化。
重庆在物流等领域有相对优势,所以要充分利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各个层面,努力发展专业性服务,进行专业化承接,并引导和加强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配套合作,促进重庆企业逐渐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销售网络体系,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3.重庆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如,金融,物流,商贸等重庆作为西部的金融中心,而且在重庆的外资银行数目为在西部第一位,这为重庆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机制;同时,重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直辖及近来特批的试验区的地位,以及重庆已存的运输商贸基础,为将来的现代物流和商贸的发展提供了其他西部城市不可具有的优势。
4.西部大开发,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重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西部地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将会吸引大量东部资金和外资流向西部,東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将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这将给重庆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良机,而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庆的投资优势及机遇

重庆的优势及机遇(一)重庆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1.区位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区位优势。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流通。
东部地区能够率先发展的原因也在于其独特的外向型区位优势所带来的要素流通优势;而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最大的制约因素也在于基础设施匮乏所带来的流通成本高昂。
在所有西部城市中,重庆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其比邻四川、湖南、贵州、陕西、湖北五省,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陆路有成渝、襄渝、渝黔、渝怀等铁路和成渝、渝黔等高速公路,水路有“黄金水道”,是西部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将于2010年开通的宜万铁路(湖北宜昌—重庆万州)将极大的缩短四川盆地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距离,降低流通成本,重庆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将形成西南地区的战略性出海口,重庆也将明显受益。
图表1:重庆的区位优势2.政策优势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而直辖市通常拥有中央的政策扶持,从北京、天津和上海直辖市的发展历程来看,直辖市的政策优势能够迅速转变为经济优势,带来辖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战略高度看,重庆作为典型的西部山区城市,在其所有的下属区县中,贫困县的比例非常高。
而与重庆接壤的川东北、贵州、湘西、鄂西地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密集分布的地区。
激活重庆,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而这无疑需要中央政策的鼎立扶持。
3.经济和产业优势重庆在抗战时期和三线搬迁中构筑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工业制造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很强。
近年来,重庆逐步行成以交通运输设备、冶金、电子等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基地。
重庆直辖后,通过“重庆模式”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总量、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方面,近年来“重庆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速度。
2009年重庆的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投资增速为30%,共完成重大招商项目40多个,投资额达600亿元。
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各项指标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

北京与河北、上海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选取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北京与河北地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结合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分析了这几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策与建议一、绪论(一)选题的原因与背景区域经济均衡与协调发展一直都是国家区域战略的核心。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利用增长极的经济优势发挥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成功实现极化效应到扩散效应的过渡,对于区域经济协调与均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均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也逐渐进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范围。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差距产生的原因这两方面。
Bjom等(2001)选取1988年~1995年期间中国10个省份的城市收入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样本城市的收入差距都在急剧扩大。
Aguighier(1988)和Yang(1990)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与中国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存在密切关系。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区域经济状况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几个典型的经济圈的状况来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从全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
张桂芳(2008)等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科研教育状况等五个指标对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辐射理论的京、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比较

城 市集 中,中心城市的资本边际效率开始降低 ,相对 的周边地
区的资本边际效益将 提高 ,因此 中心城市 的资本 以及部分产业 向周边地区转移 ,促进周边地 区经济 的发展 ,在这样的一个过
3 辐射的 内容。根据经济辐射的定义 ,经济辐射是指经济 . 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城市的辐射圈之内。
3 .聚集效应 与溢 出效应 。在 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期 ,由于 中 心城市 的资本边 际收益 比较高 ,因此周 边地 区的资本 、资源 、
人才等倾 向于向中心城市流动 ,这就是 中心城市 的聚集效应 。
但 是从 长 期 的 发 展 来 看 ,随 着 中心 城 市 的发 展 ,其 资 本 的 边 际
程 中中心城 市与周边地 区的经济能够协调的发展 ,这就是 中心
4 经 济 论坛 2 0 ・0 0 8 1
维普资讯
G V R M N 关注政府 ■■■■■ O E N E T・
之间进行 的资本 、人才 、技术 、市场 、信息等 的流动 和思想 观 念、思维方式 、生活习惯 等方面的传播 ,由此可见 ,在经济辐 射中资本 、人才 、技术 、市 场 、信息 、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 、 生活习惯等等都是辐射 的主要 内容。 4 辐射 的媒介。经 济辐射也要借助各种媒介 ,这些媒介 主 . 要包括交 通网 、信息 网、关 系 网等等 ,即经 济辐 射是通 过 交
面 , 中心 城 市 和 周 边 地 区之 间建 立 起 发 达 的公 路 、铁路 网 ,可 以尽 可 能 地 缩 小 中心 城 市 与 周边 地 区 的距 离 ,减 少 辐 射 过 程 中
6 辐射的结果 。作 为经济辐射来说 ,我们所追求 的是通过 . 经济发展水平 高的中心城市和经 济发展水平低的周边地 区之间
FDI对重庆经济的影响分析

FDI对重庆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文章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索罗模型为基础模型,建立外商投资与重庆市内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得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研究表明,外资的流入确实能够促进重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影响一、引言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国家引入外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我国西部地区来说,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突出,外商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早在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就提出了他的经济增长模型。
该模型常常用于研究外商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索罗模型表明,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
索罗模型不像哈罗德—多马模型只强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它强调了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共同作用,同时认为技术进步不仅会改变劳动生产率,而且会改变资本产出比率,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变量加在经济增长模型中。
索罗模型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本文采用索罗模型来研究外商投资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将外商投资f作为另一个因变量引入函数中,重新定义K为国内资本存量①。
索罗模型函数形式为:二、重庆外商投资概况2008年重庆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 000亿元,年均增长11%,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 000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 000亿元,比2 000年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0 000元,比2000年增长62%以上,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700元,比2000年增长43%以上。
外资对重庆经济的作用巨大。
外资的引入情况见表1。
由数据可见,外商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大于其对GDP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选择 的因素
我国各省市 F I D 的影响因索,主要有 : 资金投 入、人力
投入 、 科技投入 等。 从 现有 的对 中国及中 国各 省市 的 F I D 影响 因素研究
集聚效应
反映各市的 F I D 聚集程度
( D 累计量 ,97年为基期 , FI 19 滞后一期 )
C I
( 摘 要 ] 本文利用 Pn a aeD诅模型分析了 1 7 2O 年京 津沪渝四直辖 市 F I FI l 9 — O4 9 D 与 D 聚集效应 、
区域辐射效应之 间的关 系。在相对微观 的层 次上 ,回归分析表 明 F I F I D 与 D 聚集效应 、区域辐射 效应之 问存在 着明显的正 向关系,但 这种 关系在四直辖 市之 间明显不同。根据分析 结论 ,提 出了一些提 高重庆
C— Q
维普资讯
第 20 第 1 2卷年12期 O 2 56 月
工 业技 术经济
V.,o2 总 o5N. 1 第 1 2
18 5 期
京津沪渝 F I D 区位选择与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分析
— —
兼论 对重 庆 的启示
孙 建
(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6) 007
的分析中把重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处理 , 并着重考 察聚集效应与辐射效应与京津沪渝 F I 位选择的关系, D区
收稿 日期 :20 _ 0 6 1 4 基金项 目:重庆市科委课题 “ 资本流动风险对重庆引资能力 的影 响” ( 目编号 :2oc m,) 项 o s  ̄ o ,主持人周兵 ;重 庆工商大学校 级 课题 ( 目编号 :3960 ) 项 1 187 ,主持人邹璇
引资能力的建议 。 [ 关键词 】 F 中圈分类号]F2. ( 240 文献标识码]A
以弥补相关研究 中的这种不足并与相关研究进行 比照。 1 引 言 C.h.(91[ 认为,区位面积、劳动力市场条 2 变量选取及实证模型 osl 19) 】 i 1 . 件 、交通运输 、税收和地 方政府 支 出是影 响 F I D 区位选 21 变量的选取
—
位选择 的主要因素 。吴先华 、郭际 (o ) 20 L利用 计量 经 56
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影响中国 F I D 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 析。考察了金融深化指标、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存量、
产业结构 因素等 对 F I D 区位选择 的影 响;刘荣 添 、林 峰
20)及中经网的有关数据。 05
(96 18)提出, 最初是用来测欧盟区域的中心——边缘程
度的指标 ,这里用 来反 映各市 对 相邻地 区的辐射 影 响。
其中G P表示与区域 i Di 相邻的区域 j G P 代表i 的 D。 、j 两区域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采用省会城市问的直线距 离来表示,D表示 i i i 区域内距离,定义为与区域 i 等同面 积的圆的半径。数据来 自于各直辖市的统计年鉴 (98 19
鲜有对京津沪渝外商 直接投资影 响因素的 比较 、实 证分
析。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文献 中,对 区域辐射效应与
FI D 区位选择 的相 关性 的研 究也 不多见 。因此 ,在 本文
式中 FI D 表示各 市每年 吸引的外商直接 投资量, LG 0 表示对其取对数。按 Pnl a 模型设定的过程 ( ae Dt a 李 子奈、叶阿忠, 00 20E ;高铁梅,20[J,F 9 06]) 检验的结 0
后 凯、贺灿 飞 、王新 (01l对特定 城市 F 秦皇 20 )J 4 1一 口 岛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 孙俊 (a2 贝从 全 国的角 2 t J0 ) 度对 F I D 的区位进行 了研究 ,认 为产业结构 、优惠政策 、
开放水平 、市场化程度 以及教育水 平是影响我 国 F I D 区
择的主要因素。Bm zi等 (98 j0 o m tn e 1 ) 贝验证了劳动力 9
综合以上分析并考 虑数据 的可得性 ,本文设 定 了两
D1 来表示京津沪渝 四市 F I 、C D 的聚集程度和 素质对 F I D 区位选择的影响。王剑、徐康宁 (o4L对 个变量 F I I 20) 3 J 辐射影响,见表 1 。表 1中 c 中心指 数由 Keltl I e ea b el 江苏省内 F I D 的分布规律、特征、区位进行了研究;魏
一
96 —
维普资讯
第 26 第 月 2O 2 5 卷 2期 O 年11
工业技 术经 济
V.,o2 总 o5N1 1 . 第 2
18 5 期 衰 5 回归模型的截距项
果如表 2所示。
Fxd E t ie 匿 8
表2 F 检验结果
表 1 相关变量及说明 本文考察的 F I D 变量及说明
F) 1n
( o )J0 2  ̄c贝 利用 Pa a 模型研究了我国三大区域 F I o ’ meDt l a D
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 7 个方
面 ;陈林生 、李刚 (0 4 I 利用 P e Dt 模 型分 析了 20 ) 】 s n a ala
来看, 在数据及实证分析上基本上都把重庆归人到四川
来进 行 处理 ( 刘 荣 添、林峰 (05 、陈 林 生、李 刚 如 20 ) (O4 2O )等 ) 。笔者认为 ,在我 国西部 大开发的背景之下 ,
辐射效应
反映各市对相邻地区的辐射影响
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庆,其直辖市的作用与地位
日益凸现 。所 以在相关 的研 究 中就应该 把它 独 立出来 ,
C 晋 +” I Jv i =
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理论形式为:
胍 ( D) +B 胍 ( D1 + ・ ( I + F I =a ・ F I) x 胍 C)
单独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来处理,并且在已有的文献中也 22 计量模型的设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