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案汇总之胁痛

合集下载

胁痛(肋间神经痛)病案

胁痛(肋间神经痛)病案

胁痛(肋间神经痛)病案荆州徐峰姚*平男 47岁初诊:2017年8月17日患者做体力活,砖瓦厂做搬运的,用力不当,致右侧肋间及前胸疼痛,按压加重,咳嗽疼,翻身疼,呼吸疼,口服芬必得三天效果不显,伴腹胀,大便三天未解,舌黯脉沉弦。

来我处中药治疗,给予内服中药,外敷自制活血止痛散。

中医诊断:胁痛病因病机:气滞血瘀肝经受阻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处方用药: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30克当归3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花粉30克土鳖15克大黄20克甘草15克玄胡20克青皮30克川楝子15克。

三剂煎服方法:将上药除大黄外,加水1500ml浸泡半小时,大火熬开,再用小火熬20分钟,加入大黄,再熬10分钟即可关火,每次150ml,每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药。

二诊:2017年8月25日患者当天服药2次,夜间大便通,次日又解3次,来我处敷药,疼痛减轻,后每隔一天敷药一次,肋间疼痛逐渐缓解,令其第三付药不用大黄,今天过来药已经服完,只开2剂巩固疗效。

原方去大黄加瓜蒌。

柴胡30克当归3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花粉30克土鳖15克瓜蒌20克甘草15克玄胡20克青皮30克川楝子15克。

体会:临床总是经常遇到因扭伤或摔跤引起的肋部软组织损伤,刚开始疼痛不明显,随着不停活动,过2-3天,肋间疼痛牵扯致前胸、呼吸疼、咳嗽疼、翻身则更疼,并出现大便秘结,小腹胀痛,这时候往往病人才开始重视,西医服芬必得,B1片,局部擦药、贴膏药等效果不显,来我处采用内服肋损汤(少腹逐瘀汤去炮甲加土鳖、川楝子、玄胡、大黄)疗效确切,本方主治瘀血停于肋下,痛不可忍,去炮甲价格太高,易土鳖破血行瘀,加川楝子、玄胡入肝经行气止痛,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内科—胁痛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内科—胁痛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中医内科—胁痛胁痛1.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A. 湿热内蕴B. 气滞血瘀C. 肝郁气滞D. 肝络失和E. 以上都不是2. 患者,男,45岁。

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黄身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其证候是A. 肝气郁结B. 肝郁化火C. 肝胆湿热D. 肝阴不足E. 瘀血阻滞3. 患者胸胁胀痛,走窜不定,情绪不佳则加重,胸闷气短,嗳气频作,舌苔薄,脉弦。

其证候是A. 肝胃不和B. 肝络瘀阻C. 肝气郁结D. 肝郁化热E. 肝脾不调4. 治疗胁痛肝胆湿热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龙胆泻肝汤B. 柴胡疏肝散C. 血府逐瘀汤D. 一贯煎E. 茵陈蒿汤5. 治疗胁痛瘀血阻络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 龙胆泻肝汤B. 柴胡疏肝散C. 血府逐瘀汤D. 一贯煎E. 茵陈蒿汤知识点回顾:1.[正确答案] D[考点还原]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D对)。

[答案解析] 胁痛的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

一般来说,胁痛初病在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则致胁痛;气滞日久,气不行血,则血行不畅,病变由气滞转为血瘀,或两者并见。

气滞日久,易化火伤阴;肝胆湿热所导致的胁痛,日久可耗伤阴液,导致肝阴耗伤。

上述病变发展过程说明此病起初是由于肝络失和引起(D对)。

2.[正确答案] C[考点还原] 胁痛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C 对)。

[答案解析] 题中患者以胁痛口苦为主症,故诊断为胁痛。

胁痛口苦,胸闷为湿热蕴结肝经,肝络失和,疏泄失职所致。

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纳呆,恶心,呕吐;肝病及胆,胆汁外溢,故身目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经湿热之象,故辨为肝胆湿热证。

胁痛肝气郁结证为胸胁胀痛,走窜不定兼气滞证(A错)。

肝郁化火为灼痛,口干、口苦,心烦,无湿象(B错)。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胁痛

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胁痛

第十七单元至第十九单元合并讲解第十七单元胁痛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病因病机胁痛的常见病因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

胁痛的基本病机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

其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

其病理因素有气滞、血瘀、湿热。

辨证论治胁痛的辨证要点胁痛应首辨在气在血。

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呈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其次辨胁痛属虚属实。

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

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症。

胁痛的治疗原则胁痛之治疗原则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

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络失养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肝郁气滞证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速记:柴龙复一贯。

(2)肝胆湿热证主症:胁肋重着或灼热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瘀血阻络证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法:祛瘀通络。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4)肝络失养证主症: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张(六五)胁胀夜甚。

响动则降。

七情致伤之病。

(肝郁)橘叶香附子川楝子半夏茯苓姜渣陈气热攻冲。

扰脘入胁。

川连牡蛎夏枯草炒半夏香附炒白芥子徐(四九)劳怒阳动。

左胁闪闪。

腹中微满。

诊脉弦搏。

左甚。

当先用苦辛。

郁金山栀半夏曲降香末橘红金石斛汤(十八)气逆。

咳血后。

胁疼。

(金不制木)降香汁(八分冲)川贝(一钱半)鲜枇杷叶(三钱)白蔻仁(五分)杏仁(二钱)橘红(一钱)丁由虚里痛起。

左胁下坚满。

胀及脐右。

大便涩滞不爽。

用缓攻方法。

(湿热壅滞)小温中丸。

某痰饮搏击。

胁痛。

(痛兼痰饮)半夏茯苓广皮甘草白芥子刺蒺藜钩藤沈(三十)左胁下痛。

食入则安。

(营络虚寒)当归桂枝汤加肉桂。

朱(五二)左乳傍痛绕腰腹。

重按得热少缓。

此属阴络虚痛。

十一年不愈。

亦痼疾矣。

当归(三钱)肉桂(一钱)小茴(七分)丁香皮(五分)茯苓(二钱)淡干姜(一钱)尤(四五)痛从中起。

绕及右胁。

胃之络脉受伤。

故得食自缓。

但每痛发。

必由下午黄昏。

当阳气渐衰而来。

是有取乎辛温通络矣。

当归茯苓炮姜肉桂炙草大枣郭(三五)痛必右胁中有形攻心。

呕吐清涎。

周身寒凛。

痛止寂然无踪。

此乃寒入络脉。

气乘填塞阻逆。

以辛香温通法。

(寒入络脉气滞)荜茇半夏川楝子延胡吴萸良姜蒲黄茯苓汪(六八)嗔怒动肝。

寒热旬日。

左季胁痛。

难外舒转。

此络脉瘀痹。

防有见红之事。

静调勿劳可愈。

(血络瘀痹)桃仁归须五加皮泽兰丹皮郁金又桃仁归须丹皮桑叶川楝子皮黑山栀皮又络虚则热。

液亏则风动。

痛减半。

有动跃之状。

当甘缓理虚。

炙甘草汤去姜桂。

又痛止。

便难。

液耗风动为秘。

议用东垣通幽法。

当归桃仁柏子霜火麻仁郁李仁松子肉红花凌肝着。

胁中痛。

劳怒致伤气血。

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沈(二一)初起形寒寒热。

渐及胁肋脘痛。

进食痛加。

大便燥结。

久病已入血络。

兼之神怯瘦损。

辛香刚燥。

决不可用。

白旋复花新绛青葱管桃仁归须柏子仁王(二四)左前后胁板着。

食后痛胀。

今三年矣。

久病在络。

气血皆窒。

当辛香缓通。

胁痛

胁痛

胁痛(肝癌)一概述胁痛是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的症状。

胁痛可归属于广义的胸痛范畴。

其病机特点为气机阻滞、脉络失和、疏泄不利。

胁痛为肝胆、胁肋部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要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995年为参考。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

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4)常因情绪不快、进食油腻、劳累受凉等反复发作。

5 )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西医诊断依据,2001年9月在广州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诊断标准:1. 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大结节状肿块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2. 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DCP、GGTⅡ、AFU及 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3. 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分期标准:Ⅰa 单个肿瘤最大直径≤3cm,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Ⅰb 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Ⅱa 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案汇总之胁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案汇总之胁

痛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李××,男,45岁,职员,2002-02-12初诊。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三年,半年前因丧偶一直郁郁寡欢,近五个月来反复肝区胀痛,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部位走窜不定,因工作忙,未予诊治。

近二周来肝区胀痛加重,伴乏力,饮食减少,嗳气频作,遂来就诊。

查见:T:36℃,P:8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肝肋下2Cm,质中光滑,轻压痛,肝区叩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HBsAg(+)。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5IU∕L(0-60 IU∕L),谷草转氨酶(AST)62 IU∕L(0-50 IU∕L),总胆红素(SB)正常。

反复肝区胀痛5个月,加重二周。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近来因情志刺激,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而成胁痛。

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

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

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

脉弦为肝郁之象。

xx诊断依据:1、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三年。

2、有肝区胀痛、乏力、饮食减少症状。

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5IU∕L,谷草转氨酶(AST)62 IU∕L,总胆红素(SB)正常。

HBsAg(+)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胁痛-肝气郁结xx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治则:疏肝理气方药:xx疏肝散加减:柴胡6g香附9g枳壳9g陈皮6g川芎12g白芍15g垂盆草15g郁金12g青皮9g甘草3g第二站:病案书写(60分钟)曹××,女,38,干部,2002-03-19初诊。

平素嗜好高粱厚味,今中午在酒店暴饮暴食后三小时出现腹痛,开始时疼痛主要在上腹部,后逐渐转移至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刻下右上腹疼痛2小时,发热,伴纳呆,口苦,恶心呕吐,溲黄,遂来诊。

查见:T:39℃ P:96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中医师承医案分享:28胁痛近日,我临床接诊了一位患者,他主诉28胁部疼痛已有半个月之久,寻求中医师承的帮助。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综合分析,我诊断该患者为28胁痛,即肋间神经痛。

下面我将分享这个病例以及我的治疗经验。

28胁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常见于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肋骨损伤等病因。

在中医理论中,肋间神经痛是由于寒湿犯于胸胁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引发的疼痛症状。

针对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我采用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法。

首先,我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等,进一步了解他的体质状况。

然后对他进行了望、闻、问、切四诊,并结合我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经典理论,确立了患者的证型为寒湿阻滞胸胁。

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我选择了升阳化湿、行气活血的方法来治疗患者。

首先,我选用温经活络的草药进行煎煮,包括川芎、细辛、当归等。

这些草药具有温通经络、增强气血运行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寒湿阻滞的症状。

同时,我还采用了针灸疗法来辅助治疗,选择了胁部和胸腹部的穴位,如足三里、曲池等,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情志不稳定。

根据中医的理论,情志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气血的流动,从而导致疼痛症状的加重。

因此,我采用了心理疏导的方法,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经过几次治疗后,患者的28胁部疼痛明显减轻。

他告诉我,自从采用中医治疗后,他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精神状态也较之前更加稳定。

这使我对中医的疗效更加坚信,同时也增强了我继续研究和应用中医的决心。

总之,中医师承在治疗28胁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心理疏导等辅助方法,使患者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疗愈。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28胁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长期的治疗。

中医胁肋疼痛病历

中医胁肋疼痛病历

中医胁肋疼痛病历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职业:销售经理主诉:中医胁肋疼痛就诊日期:2022年6月10日现病史:王先生于近两周内出现了右侧胁肋部位的疼痛。

他描述疼痛感为胀痛和刺痛交替出现,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并且向右肩背部放射。

他回忆起在疼痛发作之前,曾过度进食油腻食物,并且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工作。

此外,他还注意到疼痛在劳累后明显加重,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

既往病史:王先生没有明显的慢性疾病或手术史。

偶尔会有饮食过度和工作疲劳的情况,但无其他重要疾病史。

个人史:王先生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嗜好较少,不吸烟、不喝酒。

每周保持适量运动,但近期因工作忙碌,运动时间减少。

工作压力较大,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与目前的胁肋疼痛有关。

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王先生的全身状况良好,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都在正常范围内。

在胁肋区域进行压痛检查时,王先生描述了明显的疼痛反应。

其他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为了进一步明确疾病的原因,医生安排了以下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胆固醇水平、胸部X线片等。

结果显示除了胆固醇轻度升高外,其他检查结果正常。

中医辨证分析:根据王先生的症状和检查结果,中医师诊断为肝胆湿热胀滞型。

根据中医理论,湿热胀滞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痛感产生。

王先生嗜食油腻食物、长时间坐着工作以及工作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与肝胆湿热胀滞型中医辨证相符。

治疗方案:中医师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1. 草药调理:根据王先生的辨证情况,中医师开具了清热解毒、利湿通气、疏肝理气的草药方剂。

王先生每日饭后服用,共连续服用7天。

2. 饮食建议:中医师建议王先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避免过度进食。

同时,建议王先生适量增加运动,注意劳逸结合,缓解工作压力。

3. 休息调理:中医师建议王先生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平时多活动活动,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保持良好的姿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病案汇总之胁痛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李××,男,45岁,职员,2002-02-12初诊。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三年,半年前因丧偶一直郁郁寡欢,近五个月来反复肝区胀痛,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部位走窜不定,因工作忙,未予诊治。

近二周来肝区胀痛加重,伴乏力,饮食减少,嗳气频作,遂来就诊。

查见:T:36℃,P:8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肝肋下2Cm,质中光滑,轻压痛,肝区叩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HBsAg(+)。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5IU∕L(0-60 IU∕L),谷草转氨酶(AST)62 IU∕L(0-50 IU∕L),总胆红素(SB)正常。

反复肝区胀痛5个月,加重二周。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近来因情志刺激,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而成胁痛。

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

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

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

脉弦为肝郁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1、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三年。

2、有肝区胀痛、乏力、饮食减少症状。

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75IU∕L,谷草转氨酶(AST)62 IU∕L,总胆红素(SB)正常。

HBsAg(+)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胁痛-肝气郁结西医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治则: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g 香附9g 枳壳9g 陈皮6g 川芎12g白芍15g垂盆草15g 郁金12g 青皮9g 甘草3g第二站:病案书写(60分钟)曹××,女,38,干部,2002-03-19初诊。

平素嗜好高粱厚味,今中午在酒店暴饮暴食后三小时出现腹痛,开始时疼痛主要在上腹部,后逐渐转移至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刻下右上腹疼痛2小时,发热,伴纳呆,口苦,恶心呕吐,溲黄,遂来诊。

查见:T:39℃P:96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体态偏胖,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右上腹胆囊区明显触痛和肌卫,莫菲氏征(+),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3×10∕L,N:90%。

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正常。

主诉:右上腹疼痛2小时,伴纳呆,口苦,恶心呕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平素嗜好高粱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内生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导致胁痛。

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口苦纳呆,恶心呕吐。

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溲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是肝胆湿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1、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

2、右上腹疼痛,有疼痛发射至右肩背部,发热,纳呆,恶心呕吐,口苦,尿黄。

3、体检:右上腹胆囊区明显触痛和肌卫,莫菲氏征(+)。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3×10∕L,N:90%.血淀粉酶正常,尿淀粉酶正常。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胁痛-肝胆湿热西医诊断:胆囊炎治则: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g 山栀12g黄芩12g 木通3g 车前子包30g泽泻15g 郁金12g 青皮9g 茵陈30g 黄柏15g金钱草15g六曲9g水煎服第三站:病案书写(60分钟)黄××,男,52岁,职员,2002-03-22初诊。

发现HBsAg阳性史十年,因无不适症状,故未作进一步检查。

一个月前因与邻居吵架后出现肝区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未予诊治。

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加重,且自觉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遂来诊。

查见:T:36.5 ℃P:72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中等体形,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肝区叩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52IU∕L(0-60 IU∕L),谷草转氨酶(AST)128 IU∕L(0-50 IU∕L),总胆红素(SB)16umoI∕L(3.4-22 umoI∕L.)。

HBVM(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 (+),B超:慢性肝损。

主诉:胁痛一个月,加重二周。

辨病辨证依据:年老体虚,精血亏损,肝阴不足,又兼肝郁化热,耗伤肝阴,不能濡养肝络,故而胁痛。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为阴虚胁痛之特征,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

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

肝木乘土,脾失健运,四肢筋骨失于濡养,故倦怠乏力。

舌质红,苔少,脉弦细,均为阴虚内热之象,西医诊断依据:1、发现HBsAg阳性史十年。

2、胁痛,乏力,头晕目眩,心烦,口干咽燥。

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52IU∕L(0-60 IU∕L),谷草转氨酶(AST)128 IU∕L (0-50 IU∕L),总胆红素(SB)16umoI∕L(3.4-22 umoI∕L.)。

4、HBVM(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

5、B超:肝损。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胁痛-肝阴不足西医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治则: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为主方生地15g 杞子15g 北沙参15g麦冬9g 当归9g川楝子12g山栀9g 女贞子15g 黄精15g 麦芽15g酸枣仁15g水煎服Unit 11.离婚的传言不过是为他的新电影炒作的手段而已。

The rumor about his divorce is just a ploy to gain publicity for his new film.2.他孤注一郑,用父母留给他的所有钱来开一家工厂。

He took a gamble on starting a factory with all the money his parents had left him.3.赢得那场重要的比赛之后,他们把队长抬到肩膀上欢呼着胜利。

After winning the important game they hoisted their captain to their shoulders in shouting triumph.4.在全球化热潮中,我们要堤防不同文化的冲突。

In the rush to go for globalization, we should watch out for collision of cultures.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麻烦是不足为奇的。

In the circumstances it wa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re was trouble.6.这个婴儿非常健康。

The baby is the very picture of health.7.人们已经意识到儿童接触有关暴力和色情电视节目的危害。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dangers of exposing children to violence and sex on TV.8.我们始终考虑到我们是在为谁制作这部电影。

We always had in mind for whom we were making the film.Unit 21.只有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能够完全理解这一点。

(live through)Only those who have lived through a similar experience can fully appreciate this.2.科学家们一直没弄明白这些粒子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figure out ) Scientist have been hard pressed to figure out how these particles form and interact.3.我要特别感谢每一个在这些年来以不同方式作出贡献了的人。

(in one way or another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pecial thanks to everyone who has contributed over the years in one w ay or another.4.团队环境中员工个人的成功能带来公司的成功。

(result in)The individual success of the employees in a team environment results in success for the company.5.这场战争,虽说从军事角度而言是成功的,却令经济几乎崩溃。

(in terns )The war, although successful in military terms, left the economy almost in ruins.6.他决定把自己的精力用到有益的事上,而不是整体守在电视机前。

(channel sth into …)He decided to channel his energies into something useful, instead of being sitting in front of the T V set all day long.7.力气和勇气是有区别的.生存需要力量,生活需要勇气。

(it takes sth to do sth)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strength and courage. It takes strength to survive. it takes courage to live.8.她天生就是个非常温柔亲切的人,总是乐于向别人伸出援手。

(by nature)She was by nature a very affectionate person, always ready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others.Unit 31.听说他的新书是根据发生在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的真事写的。

(rumor has it that)Rumor has it that his new book is based on a true story about a family in a small Tennessee to w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