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大全

离子反应大全

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2OH-+2HCO3-+Mg2+=Mg(OH)2↓+CaCO3↓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2HCO3-+Ca2++2OH–=CaCO3↓+2H2O+CO32–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 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CO32–+2H2O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2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2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OH–=H2O23、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24、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25、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26、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Mg2++SO42–=BaSO4↓+Mg(OH)2↓27、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28、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29、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H++SO42–+OH–+Ba2+=BaSO4↓+H2O3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3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3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33、物质的量之比为1:1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2O=Na++AlO2–+2H2↑34、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35、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36、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Al(OH)3+OH–=AlO2–+2H2O37、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Al(OH)3+3H+=Al3++3H2O38、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Al3++3HCO3-=Al(OH)3↓+CO2↑39、硫酸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2Al3++3CO32–+3H2O=2Al(OH)3↓+3CO2↑40、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41、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3H2O=Al(OH)3↓+3H+42、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Al3++3AlO2–+6H2O=4Al(OH)3↓4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AlO2–+6H2O=Fe(OH)3↓+3Al(OH)3↓44、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AlO2–+H++H2O=Al(OH)3↓45、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46、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AlO2–+NH4++H2O=Al(OH)3↓+NH3↑47、金属铁溶于盐酸中:Fe+2H+=Fe2++H2↑48、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49、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3Fe2+50、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S+H+=Fe2++H2S↑51、硫化钠与盐酸反应:S2–+2H+=H2S↑52、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2–+Br2=S↓+2Br–53、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54、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2Fe3++H2S=2Fe2++S↓+2H+55、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钠溶液:2Fe3++S2–=S↓+2Fe2+56、硫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2Fe3++3S2–=S↓+2FeS↓57、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2Fe3++2I–=2Fe2++I258、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59、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60、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Fe3++3SCN–=Fe(SCN)361、氯化铁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2Fe3++3Zn=2Fe+3Zn2+62、锌与稀硫酸:Zn+2H+=Z n2++H2↑63、锌与醋酸:Zn+2CH3COOH=CH3COO–+Zn2++H2↑64、锌与氯化铵溶液:Zn+2NH4+=Zn2++NH3↑+H2↑65、氯化铁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2Fe3++2I-=2Fe2++I266、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67、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68、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Fe3O4+8H+=2Fe3++Fe2++4H2O69、氧化铁溶于盐酸:Fe2O3+6H+=2Fe3++3H2O70、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2O3+2I-+6H+=2Fe2++I2+3H2O71、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应制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Fe(OH)3+3H+72、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73、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2Fe3++2Cl-74、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氯气:2Fe2++4I-+3Cl2=2Fe3++2I2+6Cl-75、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2I-+Cl2=I2+2Cl-76、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2I-+Cl2=I2+2Cl-77、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I-+3Cl2+3H2O=6H++IO3-+6Cl-78、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2Br-+Cl2=Br2+2Cl-79、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水:H2SO3+Cl2+H2O=4H++2Cl-+SO42-80、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铁:H2SO3+2Fe2++H2O=4H++2Fe2++SO42-81、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双氧水:H2SO3++H2O2=2H++H2O+SO42-82、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83、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l2+HCO3=Cl-+CO2+HClO84、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O32-+H2O+Br2=SO42-+Br-+2H+85、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SO32-+H2O2=SO42-+2H2O86、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4H++2Br-+SO42-87、单质铁溶于过量稀硝酸中(NO):Fe+NO3-+4H+=Fe3++NO↑+2H2O88、过量单质铁溶于稀硝酸中(NO):3Fe+2NO3-+8H+=3Fe2++2NO↑+4H2O89、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3-+8H+=3Cu2++2NO↑+4H2O90、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Cu+2NO3-+4H+=Cu2++2NO2↑+2H2O91、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2Ag++Cu=2Ag+Cu2+92、用氨水吸收少量SO2:SO2+2NH3+H2O=2NH4++SO32-93、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SO2+NH3+H2O=NH4++HSO3-94、稀硝酸中通入SO2:3SO2+2NO3-+2H2O=3SO42-+2NO↑+4H+95、浓硝酸中通入SO2:SO2+2NO3-=SO42-+2NO2↑96、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 NH3↑+H2O97、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Ca2++SO2+ClO-+H2O=CaSO4↓+Cl-+2H+98、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2:CO32-+H2O+2SO2=CO2↑+2HS O3-99、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H2S+Cu2+=CuS↓+2H+ 100、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S2-+Cu2+=CuS↓101、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2OH-+H2↑+Cl2↑102、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2Cu↓+O2↑+4H+ 103、电解氯化铜溶液:Cu2++2Cl- Cu↓+Cl2↑104、电解熔融氯化钠:2Na++2Cl-(熔融) 2Na+Cl2↑105、电解熔融氧化铝:4Al3+ +6O2- 4Al+3O2↑106、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MnO2+2Cl-+4H+Mn2++Cl2↑+2H2O107、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108、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3Cl2+6OH-=5Cl-+ClO3-+3H2O109、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HCO3-110、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ClO-+Cl-+2H+=Cl2↑+H2O111、氯酸钾与浓盐酸:ClO3-+5Cl-+6H+=3Cl2↑+3H2O 112、硫化钠、亚硫酸钠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2S2-+SO32-+6H+=3S↓+3H2O113、NO2溶于水:3NO2+H2O=2H++NO3-+NO↑114、NO2通入亚硫酸钠溶液:SO32-+NO2=SO42-+NO↑115、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H2O HSO3-+OH- 116、碳酸钠的第一步水解:CO32-+H2O HCO3-+OH- 117、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118、硫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3S+6OH-=2S2-+SO32-+3H2O119、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2CH3COO-+2H++SO42-=BaSO4↓+2CH3COOH 120、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121、醋酸与氨水反应: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 122、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6H5OH+OH-=C6H5O-+H2O123、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C6H5OH+Fe3+=[Fe(C6H5O)6]3-+6H+124、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C6H5O-+CH3COOH=C6H5OH+CH3COO-125、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H2O+CO2=C6H5OH+HCO3-12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C6H5OH+CO32-=C6H5O-+HCO3-127、碳酸钙跟甲酸反应:CaCO3+HCOOH=Ca2++CO2↑+H2O+HCOO- 128、甲酸钠跟盐酸反应:HCOO-+H+=HCOOH 129、小苏打溶液与甲酸溶液反应:HCOOH+HCO3-=CO2↑+H2O+HCOO-130、Na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3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5H2O2+2MnO4-+6H+=5O2↑+2Mn2++8H2O132、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与双氧水:2Fe2++H2O2+2H+=2Fe3++2H2O133、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134、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CO2:5C2H4+12MnO4-+36H+=10CO2↑+12Mn2++28H2O 135、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CH3COOCH2CH3+OH-=CH3COO-+HOCH2CH3136、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溶液:(C17H35COO)3(C3H5O3)+3OH-=3C17H35COO-+CH2(O H)CH(OH)CH2OH137、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CH3CH2Cl+OH-=CH3CH2OH+Cl-138、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Ag++NH3•H2O=AgOH↓+NH4+139、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2NH3•H2O=[Ag(NH3)2]++2H2O140、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3NH3+H2O+2Ag↓14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2++2OH-=Cu(OH)2↓14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14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144、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Zn2++2NH3•H2O=Zn(OH)2↓+2NH4+145、硫酸锌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Zn2++4NH3•H2O=[Zn(NH3)4]2++4H2O。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
一、定义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

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

二、发生条件
1、生成沉淀:如Ba²⁺与SO₄²⁻结合生成BaSO₄沉淀。

2、生成气体:如H⁺与CO₃²⁻反应生成CO₂气体和H₂O。

3、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OH⁻结合生成H₂O(弱电解质)。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化学方程式。

2、拆写成离子形式: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难溶物、气体、弱电解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使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数目和种类相同的离子可以删去。

4、检查方程式:检查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是否守恒。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₂O。

拆写成离子形式为H⁺ + Cl⁻ + Na⁺ + OH⁻ = Na⁺ + Cl⁻ + H₂O。

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后得到H⁺ + OH⁻ = H₂O。

四、离子反应的意义
1、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离子反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反应的实质是某些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表示一类化学反应:一个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多个化学反应。

如H⁺ + OH⁻ = H₂O 可以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钾等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②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弱酸、 弱碱、水),非电解质用化学式表示。
③微溶物的写法。微溶物的澄清溶液写成离子形式; 浑浊或沉淀时写成化学式。如澄清石灰水表示为 “Ca2+ + 2OH-”,而石灰乳则表示为“ Ca(OH)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④氨水作为反应物写成NH3· H2O;作为生成物,浓 度小时写成NH3· H2O ,若有加热或浓度很大时写成 NH3(标↑)
Na2S+FeCl2==FeS↓+2NaCl
要考虑沉淀的性质和环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在酸性溶液中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Zn+2H+==Zn+H2↑ Br2+2I-==2Br-+I2 2Fe3++Cu==2Fe2++Cu2+ ◆原电池、电解池反应 铜锌原电池: Cu2++Zn==Cu+Zn2+ 电解食盐水:
5、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既可表示某一个化学反应的本质; 又可表示某一类化学反应的本质。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 + OH- = H2O
该离子方程式还可表示强酸强碱间的中和反应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①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均拆成离子形式。
⑤可溶性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开写。 如NaHCO3应拆成“ Na+ + HCO3-”
⑥离子方程式通常表示的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离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有色离子:Cu2+蓝MnO4-紫红Fe3+黄Fe2+浅绿Cr2O72-橙黄Cr3+灰绿复分解型Ag ++CI-AgCI ↓生成沉淀MgCO3(S)+ 2OH-→Mg(OH)2(S)+CO32-沉淀转化H ++ OH-H2O 有水生成H++ Ac-H Ac 有弱酸生成NH4++ OH-NH3⋅H2O 有弱碱生成2H++CO32-→CO2↑+H2O 生成气体NH4++ OH-−−→NH3↑+ H2O氧化还原型四大氧化离子:MnO4-(H+) NO3-(H+) ClO- Fe3+五大还原离子:S2->SO32->I->Fe3+>Br-注:如果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离子,加入一种氧化剂如何反应?先氧化还原能力强的,再氧化还原能力弱的。

双水解型AI3+与PO43-、HCO3-、CO32- 、CIO-、AIO2-、SiO32-、S2-、HS-、SO32-、HSO3-的反应Fe3+与以上除S2-、HS-外AIO2-、SiO32-与所有的弱碱阳离子。

Eg:Cu2+,Mg2+,Fe2+,NH4+等CIO-除氨根离子外的所有的弱碱阳离子Eg:2AI3+ +3S2- + 6H2O→2AI(OH)3↓ +3H2S↑AI3+ + 3HCO3-→AI(OH)3↓ + 3CO2 ↑2AI3++ 3CO32- +3H2O →2AI(OH)3↓+ 3CO2 ↑AI3++3 AIO2-+6H2O→4AI(OH)3↓注:Fe3+与除S2-、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并非双水解反应;Fe3+与除SO32-、HSO3-发生双水解反应,而并非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型NH3+ H+→NH4+Fe3+与SCN-的反应:Fe3+ + 3SCN-→Fe(SCN)3 血红色与苯酚的反应:Fe3+ + 3C6H5O-→Fe(O C6H5)3 紫色与亚铁氰酸钾的反应:K++Fe3+ + Fe(CN)64-→KFe[Fe(CN)6] ↓蓝色沉淀Fe2+与铁氰酸钾的反应:K++Fe2+ + Fe(CN)63-→KFe[Fe(CN)6] ↓蓝色沉淀Ag+与一水合氨反应:Ag++2NH3→Ag(NH3)2+。

名词解释离子反应

名词解释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重新排列的过程。

离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于溶液、晶体等中。

二、离子的特性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它们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其他离子或物质。

离子可以是正离子(阳离子)或负离子(阴离子),带有正电荷的离子通常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负电荷的离子通常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三、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酸会释放出氢离子(H+),碱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

酸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的反应。

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捐赠电子。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时,产生了难溶于水的物质,称为沉淀。

沉淀反应常用于分离和检测离子,根据不同的离子,可以根据沉淀物的不同形状、颜色等进行定性分析。

4. 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反应是指固体离子交换树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置换作用的反应。

离子交换反应在水处理、离子交换色谱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水处理: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药物制备:离子反应可以用于药物制备中的晶体生长和沉淀反应等。

3.核化学:核反应中的粒子和核之间也可以发生离子反应,这对核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电池:电池中的充放电过程是一种离子反应,正负极之间的电子传导和溶液中离子的迁移决定了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离子反应的示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离子反应示例:1.NaCl + AgNO3 → AgCl + NaNO32.HCl + NaOH → NaCl + H2O3.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4.CuSO4 + Zn → ZnSO4 + Cu5.KMnO4 + HCl → KCl + MnCl2 + H2O + Cl2六、离子反应的影响因素离子反应的速率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的存在等。

离子反应笔记整理

离子反应笔记整理

离子反应笔记整理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
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发生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沉淀、气体、水或其它化合物,从而使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的一种反应。

二、离子反应的类型
酸碱反应:酸碱溶液混合,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互作用,生成新的物质。

络合反应: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络合物。

双水解反应: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三、离子反应的规律
同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其反应规律为: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强酸+弱碱=强酸+弱碱;弱酸+弱碱=强酸+强碱。

不同物质相互反应时,其反应规律为:氧化性强物质+还原性强物质=还原性较弱物质+氧化性较弱物质。

离子反应总是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四、离子反应的应用
在化学实验中,离子反应可以用来检测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含量。

在工业生产中,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制备新的物质,如酸碱中和制备盐和水。

在环保领域,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在医疗领域,离子反应可以用来制备药物和治疗疾病。

五、离子反应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如避免产生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清洗和干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在进行离子反应时,要注意实验温度和浓度的控制,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产物。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四、离子反应1、电离( 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HNO3 = H+ + NO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 == K++ Cl―Na2SO4 == 2 Na++SO42―AgNO3 ==Ag++ NO3―BaCl2 == Ba2++ 2Cl―NaHSO4 == Na++ H++SO42―NaHCO3 == Na++ HCO3―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反应ppt课件

离子反应ppt课件

定义

01
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数量,活度则是指离子在
溶液中的实际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与浓度的关系
02
一般情况下,离子浓度越高,活度越高。但在高浓度时,活度
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活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03
离子活度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活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CHAPTER 03
离子反应动力学
电离常数
衡量电解质电离程度的重要参数,与温度有关。
酸碱理论
定义
酸碱理论是指解释酸和碱的性质 及其反应机制的一种理论。
常见的酸和碱
强酸(如盐酸HCl、硫酸)、弱酸 (如碳酸、磷酸)、强碱(如氢氧 化钠、钾)、弱碱(如氨气、铜离 子)等。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释放氢离子,碱接受氢离子,从 而发生反应。
离子浓度与活度
CHAPTER 04
离子反应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
电位滴定法
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位的变化 ,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终点,从 而得到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速
率等数据。
离子选择电极法
利用特定离子的选择性电极,测 定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具有快
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离子色谱法
用于分离和测定溶液中不同离子 的含量,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
活化络合物
指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暂 时性的高活性的中间产物 。
离子反应速率方程
质量作用定律
指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 的浓度和反应常数成正比 ,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 基本规律。
速率方程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 物浓度的关系,根据质量 作用定律可得到。
动力学方程
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 物浓度的关系,根据实验 数据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2+ + SO42- + Ba2++ 2Cl- == BaSO4↓+ Cu2++ 2Cl-
以物质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 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化学式形式。 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化学式形式。
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Cu2+ + SO42- + Ba2+ + 2Cl- == BaSO4↓+ Cu2+ + 2Cl-
滴液操 作错误
玻璃棒 位置错误
漏斗下口 位置错误
引流操 作失误
学 情
成功了! 成功了
积极思考、 积极思考、 热情参与, 热情参与, 改变学生 的被动学 习状态。 习状态。
教学 方法
不好 意思
学情 分析
以提问、听写的方式复习旧知识,为讲新课做铺垫。 以提问、听写的方式复习旧知识,为讲新课做铺垫。 以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以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定义
有 离 子 参 加 的 反 应
条件
性 物 质 、 难 电 离 物 质 生
实质
书写步骤
意义
的 成 难 溶 物 质 、 挥 发 某 些 离 子 减 少。 写 离 某 个 反 应
表 示 一 定 物 质 间
类 型 的 离 子 反 应
可 表 示 所 有 同 一
流 程
正向思 维训练
流 程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H+ + OH- == H2O 示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 + OH- == H2O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 表示一定物质间 的某个反应, 的某个反应,而且 可表示所有同一 类型的离子反应。 类型的离子反应。
2、写出可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可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启示 CO32- + Ca2+ = Ca CO3↓ 逆向思 维训练 Na2CO3 + CaCl2= CaCO3↓+ 2NaCl Na2CO3+ Ca(OH)2 = Ca CO3↓+2 NaOH

知 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首 页
重点: 重点: 了解离子反应,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了解离子反应,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通过对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习, 通过对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习,不但可以 加深对初中所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加深对初中所学相关内容的理解,而且是在 高中学 习电离平衡、水的电离、溶液的PH、酸碱中和滴定、 习电离平衡、水的电离、溶液的 、酸碱中和滴定、 盐类水解、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重要内容的基础。 盐类水解、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重要内容的基础。 基础
学 生
学习方法不科学
的 特 殊 性
学生配合 不默契
学生之间 互不熟悉 首 页
师生互动 不协调
师生之间 互不了解
分组实验探究
培 养 动 手 能 力 培 养 观 察 能 力 培 养 分 析 能 力 培 养 科 学 态 度 培 养 合 作 精 神
首 页
CAI
复习导入
强化微观认识
NaCl溶液 溶液
分组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 溶液反应的本质。 与BaCl2溶液反应的本质。” 得出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 得出离子反应的定义、实质、 反应条件,引出离子方程式。 反应条件,引出离子方程式。
知识与能力: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
含义,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含义,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离子方 程式的书写方法。 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小组讨论使学 通过分组实验、
生了解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通过课堂练习, 生了解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通过课堂练习, 使学生巩固提高,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使学生巩固提高,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实验探究
能力培养
讨论归纳
合作交流 分享成果 学会书写 知识到能 力的迁移
步骤讲解
演练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 离子反应的理解。 离子反应的理解。 首 页
巩固提高
小结(板书)、作业 小结(板书)、作业 )、
再见!
回答:电解质的定义? 回答 电解质的定义?强 电解质的定义 弱电解质的定义? 弱电解质的定义?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真正达到 课后练习的目的, 课后练习的目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 。 1、做课后第一题可巩固所学概念 。 、 2、做课后二、三、四题可强化书写离子方程式 、做课后二、 的技能 。 3、做课后第五题可锻炼学生使用实验分析的方法 、 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能 力得到提升。 力得到提升。
A、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B、大理石溶于醋酸 CO32- + 2CH3COOH = 2CH3COO- + H2O + CO2 ↑ C、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C、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2H+ + 2OH- = 2H2O Fe+ Cu2+ = Fe3+ + Cu
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Cl- + Ag+ = AgCl↓
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 ④、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 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是否相等 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SO42- + Ba2+ == BaSO4↓
流 程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H+ + OH- == H2O 启
1、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D ) 、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Cl- 、H+、NO3-、Ag+ B、SO42-、K+、Ba2+、OHC、CO32- 、Na+ 、NH4+ 、Ca2+ D、NO3-、Cl-、K+、Fe3+
流 程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问题
溶液与BaCl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 实质是什么 是什么? 实质是什么? SO42- + Ba2+ == BaSO4↓ NaOH溶液与 溶液与HCl溶 溶液与 溶 液反应的实质? 液反应的实质? Na2CO3溶液与 溶液与HCl 溶液反应的实质? 溶液反应的实质? 溶液与 反应的实质 反应的实质 溶液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
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 学习化学的科学态度;通过分组实验和小组讨 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首页
回忆
听写板演:水溶液中 听写板演 水溶液中NaCl、 水溶液中 、 BaCl2、AgNO3、CuSO4 的电离方程式。 的电离方程式。
再现
NaCl在水中溶解和电 在水中溶解和电 离的微观过程。 离的微观过程。
强化电解 质在水溶 液中电离 的微观认 识。
问题
溶液与BaCl 溶液混合后, 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后,现象是 什么?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 什么?参加反应的微粒是什么?
导入新课
流 程
复习 导入
编号

NaCl 溶液

BaCl2 溶液

AgNO3 溶液
阅读 教材
实 验
CuSO4 溶液
CuSO4 溶液
实 验 Ⅱ 中 滤液 有白色沉淀生 成,滴加稀硝 酸,沉淀不溶 解。
分组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 液仍为蓝色。 液仍为蓝色。
有白色沉淀生 成,滤液为蓝 色。
培养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合作精神。 科学态度,合作精神。 流程
难点: 难点: 了解离子反应是什么, 了解离子反应是什么,即建立离子反应
的微观认识。 的微观认识。
微观粒子肉眼看不到、摸不着, 微观粒子肉眼看不到、摸不着,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微 观认识,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是比较困难的。 观认识,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是比较困难的。
初中知识基础差
生源质量差
实验动手能力差
共 同 特
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分解反应是离 子反应的一类。 子反应的一类。
问题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讨论
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条件
溶液中离子反 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 生成气体
生成难 生成难 溶物质 生成挥发性物质 生成挥发性物质 挥发性 生成难电离物质 生成难电离物质 难电离
流 程
归纳
生成水
反应的实质是某 些离子减少。 些离子减少。
以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为例 书写离子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CuSO4 + BaCl2 == BaSO4↓+ CuCl2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 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 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 表示。 式表示。
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以师生交流、指导实验、引导解疑,带领学生学习。 以师生交流、指导实验、引导解疑,带领学生学习。 以课件演示离子反应的微观动画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 以课件演示离子反应的微观动画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 以指导练习来检验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以指导练习来检验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以归纳小结来结束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以归纳小结来结束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