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 行星地球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1~3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①星光闪烁的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流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运行中的“嫦娥一号” B.天空中的白云C.地球上的陨石 D.安全回家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这首童谣,完成4~6题。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A. 1级B. 2级C. 3级D. 4级6.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全部属于()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A.①②③B.①③⑤C. ②③④D. ③④⑤下图表示天体系统的不同级别。

据此完成7~9题。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天体系统分别表示的是()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C.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页 1 第8.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9.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读下表中的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10~12题。

行星质量体积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地球为1)(地球为1)地球分时56 23°26' 1.00 1.00 231年0.15 ' 24时37分 0.11 年1.9 火星°23590.060.06日58.6 88日<28°水星10.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1.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和地球上一样③火星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④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人教地理必修一第1章(行星地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地理必修一第1章(行星地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1章(行星地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一)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首场流星雨。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 B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C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解析】第1题,图中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

第2题,由于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因此来自宇宙空间的流星体会由于摩擦作用而燃烧掉,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D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C.太阳能发电D.煤炭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C )A.低纬度、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解析】第1题,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这是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

其他均为直接利用。

第2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使用太阳灶做饭。

(三)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解析】90°W在0°经线以西。

读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A、B、C、D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A.点A B.点BC.点C D.点D3.图中A、C、D、E、F各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B点相同的个数是( B )A.2个B.5个C.3个D.1个【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而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四)1.周期为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的自转C.地球的公转D.黄赤交角的存在【解析】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一、选择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① ② ③ 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各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B、除两极点外,各处自转线速度均相等C、赤道处线速度约为南北纬60°纬线处的二倍D、50°N的自转角速度比南回归线大3.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A.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B.1太阳日——24小时C.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D.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4.关于北京和香港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5、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元旦B、国庆节C、劳动节D、教师节6、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太阳直射点: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B、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D、在南回归线以北并向南移动7.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365日9时6分10秒B. 1恒星年C.1回归年D.365日5时48分46 秒8、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10.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角速度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二、综合题11、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四个地球位置上画上赤道和地轴。

⑵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下面为两国轮廓图,A、B两城市分别是甲、乙两国的首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Ⅰ比例尺比图Ⅱ小B.甲国的面积较乙国大C.甲、乙两国面积相当D.甲、乙两国气候相似2.我国“嫦娥四号”月球飞行器即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可能遇到的最大威胁是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强C.陨石撞击多D.月球引力小3.某地日出时间7时,则该地的昼长时间是()A.14小时 B.10小时 C.8小时 D.16小时科技日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太空网29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宣布,哈勃太空望远镜已于26日恢复正常运转。

本月早些时候,哈勃的一个定向仪器故障迫使工程师将其切换到安全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4.哈勃望远镜所属的天体系统中,不属于哪一级天体系统()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5.哈勃望远镜类似于下列哪一类天体?()A.恒星B.行星C.彗星D.卫星我国某市(34°N,117° 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左图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右图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指向左前方(影子方向为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

据此完成下题。

6.当运动员身影如左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右图中的点为()A.①B.②C.③D.④7.此时比赛已进行约A.18分钟B.30分钟C.42分钟D.54分钟8.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

读下图完成下题。

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A.20°N附近B.25°N附近C.30°N附近D.35°N附近9.某日13时,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的航班,经3小时飞行,到达东京(约140°E)成田国际机场。

飞机到达时的当地时间是A.17时B.18时C.19时D.20时10.我国古代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中涉及的天体分别属于A.恒星、卫星B.行星、流星C.恒星、行星D.星云、卫星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同步练习-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同步练习-人教版

高一地理人教版行星地球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 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 总星系B. 河外星系C. 太阳系D. 银河系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读右图,回答2~3题。

2.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A. A处B. BC. C处D. A处和C处3.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 英国、墨西哥B. 挪威、芬兰C. 意大利、西班牙D. 印度、巴基斯坦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

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

据此回答4~7题。

4. “众星捧月”这一天文奇观中,能体现出______级天体系统A. 1B. 2C. 3D. 45.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A. 金星和火星B. 土星和金星C. 木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6.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A. 金星和火星B. 土星和金星C. 木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7. 天文学家能对“众星捧月”作出预测,让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是因为A. 天文学家们认识了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B. 天文学家们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C. 天文学家们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长期观测的结果D. 天文学家们借助了先进的观测仪器8.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 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C. 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h9. 如果用a线表示晨线,b线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10. 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是A. (0°、20°W)B. (23°26′N、30°E)C. (60°S、70°W)D. 北极点11. 一艘行驶于大洋的帆船,下列各处线速度最大的是A. 船最前端B. 船帆C. 船底D. 桅杆顶端12. 下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虚线表示运动物体的实际方向,正确的是A. 1B. 2C. 3D. 413.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作用不明显B.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北岸较长江南岸侵蚀严重C. 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任何偏移D. 在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向西偏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同步测试题(四套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同步测试题(四套汇总)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图1A.①地月系B.②银河系C.③太阳系D.④河外星系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A.总星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回答第4、5题。

4.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C.到达银河系D.始终在太阳系5.火星与地球()A.表面温度相同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D.都有液态水存在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

答案第四题选D;答案第五题选C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5~6题。

(2010春季)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答案第5题选B;答案第6题选D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

据下表回答第8题。

8.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的相比()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近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距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答案选A综合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行星地球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1.我国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列16-18小题2.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 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C. 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D.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是()A. 北京B. 拉萨C. 上海D. 重庆4.下列能源是太阳能的是()①水能②核能③沼气能④地热能⑤天然气⑥潮汐能⑦风能A. ①③⑤⑦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⑥D. ②⑤⑥⑦5.以下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7.8.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极点为中心,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节气为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_(东或西)侧。

(4)A 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

(5)此时全球与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______。

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1/2(6)这一天,汕头、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__。

9.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所属的(南北、东西)半球分别是____ ,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同步课时练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基础巩固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第1~2题。

1.“嫦娥四号”所绕转的月球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四号”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A.①②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1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第2题,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四号”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

答案:1.C 2.C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行星M是( )A.土星B.水星C.火星D.金星4.地球与木星相比( )A.二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B.二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地球的密度和质量都比木星大D.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解析:第3题,火星轨道处于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第4题,地球与木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木星是巨行星,地球属于类地行星,木星质量大,密度小;地球距日较近,表面温度比木星高。

答案:3.C 4.B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距日远近适当B.体积和质量适当C.有液态水D.有卫星绕转解析: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了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地球有适当厚度的大气层。

地球上存在生命与有卫星绕转没有关系。

答案:D美国科幻片《阿凡达》讲述了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其所在恒星系统距离我们约4.4光年)开采矿产资源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智慧生物)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故事。

据此完成第6~7题。

6.假如“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可能属于( )①总星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纳美人”是我们假想的外星人,地球上之所以有人类存在,是因为(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的行星解析:第6题,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而“潘多拉”星球所在恒星系统距离我们约4.4光年,故属于银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行星地球)
李仕才
一、选择题
(一)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 B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C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解析】第1题,图中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

第2题,由于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因此来自宇宙空间的流星体会由于摩擦作用而燃烧掉,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二)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D )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D.煤炭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C )
A.低纬度、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第1题,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这是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

其他均为直接利用。

第2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使用太阳灶做饭。

(三)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解析】90°W在0°经线以西。

读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A、B、C、D各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3.图中A、C、D、E、F各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B点相同的个数是( B )
A.2个B.5个
C.3个D.1个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而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

(四)1.周期为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公转
D.黄赤交角的存在
【解析】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2.读右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弧线是昏线
【解析】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下一刻将进入白昼,故A项正确;据图可知,C点位于夜半球,故B项错误;D点和E点的自转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故C项错误;AB 弧线为晨线,故D项错误。

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B )
【解析】根据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判断。

4.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B )
A.4月30日1时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D.5月1日9时
【解析】北京为东8区,比纽约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注意4月只有30天。

(五)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下列四地昼最长,夜最短的是( D )
A.广州B.武汉
C.天津D.哈尔滨
【解析】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解析】3月21日至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再变快。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内由小变大再变小。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变大再变小。

南半球昼长由长变短再变长。

(六)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D )
A.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B.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C.在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
D.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先感到左右摇晃,然后是上下颠簸
【解析】地震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2.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个圈层是( B )
A.岩石圈和地幔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D.地壳和地核
【解析】地幔和地壳是以莫霍界面为界。

(七)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 C )
A.24小时B.12小时
C.20小时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
A.太原B.长春
C.南昌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C )
A.4小时B.10小时
C.20小时D.24小时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

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民日报2016年1月4日电:1月4日,科学家小行星命名仪式举行,5位科
学家获小行星命名: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

这些小行星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国际永久编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而正式命名的。

材料二太阳系模式图。

(1)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A__,表示地球的是__G__。

(填字母)
(2)在图中恰当位置画出“北航星”的运动轨道并画出公转方向。

__图略(轨道在F和E轨道之间,方向为逆时针)。

__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两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太阳系__,其中心天体是__太阳__,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__体积巨大、质量巨大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__。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__。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第(2)题,“北航星”属于小行星,而太阳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同。

第(3)题,图中表示的是太阳系模式图,因而图中有两级天体系统,其中,太阳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巨大,其引力吸引其他成员绕其旋转,因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第(4)(5)题,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需要分清自身条件和宇宙环境条件。

(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__标注略(逆时针方向)__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23时56分4秒__,即一个__恒星日__。

(4)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_A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ABCD__。

10.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__6月22日至12月22日__。

(2)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__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__。

(3)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__6月22日至9月23日__。

(4)地表各点一年中接受阳光直射的次数:
①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中有__1__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点一年中有__2__次阳光直射的机会。

③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__无__(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6月22日至12月22日;一直向北移的时段是12月22日至次年的6月22日;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的时段是6月22日至9月23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对于南北回归线上的各点一年有一次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点有2次直射机会,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各点一年中无阳光直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