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深基坑降水(轻型井点)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某深基坑降水(轻型井点)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深基坑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00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目录轻型井点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条件三、施工方案四、五、平面布置及剖面图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条件沟槽自然地面,施工现场地平面平整,且面层无坚硬的石块,道渣砖块等垃圾,地下无障碍物,挖好,以便施工冲孔。
三、施工方案1、井点选择:坞室地下连续墙先施工时,需先开挖一条大约1m深的沟槽,需采用轻型井点配合连续墙沟槽降水,降低地下水位负1.5至2m左右,以充分发挥连续墙顺利施工,现拟以地下连续墙施工前,沟槽两边采用双排井点降水,使沟槽两边的水位不能渗透沟槽内,待坞室地下连续墙作业全部结束后,在坞室坞首深基坑开挖前,坞室及坞首地下连续墙四周外边离50cm再布置轻型井点降水,连续墙外边需降至-4m左右深度,减少墙外对基坑内压力,同时-3m至4m左右走向为粉土层及粉砂,粉土渗透系数大,本工程降水宜用一级降水系统。
2、根据一级轻型井点降水,为了要达到要挖的深度及挤压力为-3m至-4m左右,需把井点支管埋置在5-6米的深度,同时缩短总管的延长,提高吸水真空扬程距离,这样就达到了一级基坑开挖的深度。
3、坞室连续墙全长464米,宽139.9米,合计周长1207米,坞首长大约140米,宽大约40米,合计周长360米,坞室坞首共计周长1567米,坞室连续墙开挖沟槽时,需沟槽降低水位时,沟槽两边需布置双排井点降水,每套轻型井点延长为60米,坞室坞首连续墙施工时,共布置52套轻型井点降水配合地下连续墙施工,在降水施工中,先布置一段轻型井点降水给连续墙施工,待地下连续墙作业做好一段后,再继续布置后一段轻型井点给连续墙施工,以此类推,等坞室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坞室地下连续墙沟槽布置井点全部拆除,再布置连续墙墙外边井点降水,坞室连续墙周长1207米,每套为延长60米,共20套降水设备,坞首连续墙周长360米,每套为延长60米,共6套降水设备,降低水位,减少基坑外边对深基坑内挤压力,待坞室、坞首深基坑内承台底板浇筑好,待养护10天左右,连续墙外边轻型井点全部拆除。
轻型井点降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新

基坑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关路污水提升泵站位于关路与纬五路穿插处的东北侧,纬五路的南侧,地面标高为16.20m。
泵房根底尺寸为12.7m*12.8m,基坑深度约为12m,基底标高为4.15m。
另外,拟建场区东侧、南侧地势较高,原为民房,现已拆迁。
厂区外东侧、南侧均有民房,最近距离民房仅为5.1m左右,为确保周边民房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平安,采用土钉墙基坑支护,根据资料显示,该土地现场地质较为复杂,上层为杂填土,地下含水量较高。
现采用土钉支护放坡形式进展降水,基坑采用三级放坡,坡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展放坡开挖,设置两级轻型井点降水。
二、场地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详见工程勘察报告。
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设计〔一〕设计依据基坑降水平面图、轻型井点降水验收规、《建筑地基根底施工质量验收规》〔GBJ50202-2002〕(二)方案选择根据上述条件和开挖要求,考虑到基坑水位比拟高,为了基坑更好、更快的施工,经过经济技术比拟并考虑施工时间,为减少施工费用,可在支护施工至第一阶梯土方开挖完毕后即标高为12.15m时进展,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最为适合本工程,具有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施工快速等诸多优点。
〔三〕方案设计〔附轻型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1、根据基坑的形成情况、土层含水量、渗透系赋存状态机施工面积,充分考虑每组井点机组的影响面积,采用环形井点降水,每根井点降水管间距1.5m左右〔详见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因为从第一级土方开挖完成后,下面还有两个阶梯,每个阶梯高度为4m,共8m左右,井点降水深度从理论上讲可以到达10.3m,但由于管路系统水头损失,其实降水深度一般不大于6m,采用一级井点降水无法满足要求,所以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
H≥4.0+h+iL式中 h—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基坑中心底面的距离,一般为0.5~1m;i—水力坡度,环形井点降水取1/10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
2、真空泵排水口应设见简单沉淀池,不可随意排放或直接排入下水道。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第1篇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轻型井点降水作为一种常用的降水方法,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深基坑工程中。本方案针对某项目基坑施工需求,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2.安全可靠: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保降水工程安全可靠。
3.经济合理: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环保节能:降水过程中,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四、降水设计方案
1.降水方法: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利用井点系统将地下水引入集水井,再通过排水设施排出。
2.井点布置:根据基坑规模、地质条件及降水需求,设计井点布置如下:
(1)井点间距:×××m;
(2)井点数量:×××个;
(3)井点深度:×××m;
(4)井点布置范围:超出基坑边缘×××m。
3.井点设备:
(1)井点管:采用×××mm××××mm××××mm的聚乙烯管;
(2)井点泵:选用×××m³/h流量的潜水泵;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项目
2.项目地点:×××省×××市
3.基坑规模:长×宽×深=×××m××××m××××m
4.基坑支护结构:×××结构
5.工程地质条件:×××层粉质黏土、×××层砂土、×××层卵石土等
6.水文地质条件:×××层地下水、×××层承压水等
三、降水设计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降水工程合法合规。
4.基坑支护结构:×××结构
5.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层粉质黏土、×××层砂土、×××层卵石土等
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深基坑降水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人工或机械设备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施工标准要求以下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针对深基坑降水施工的方案:一、详细调查在进行深基坑降水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质情况等。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 建立降水井和井点:根据基坑大小和地质情况,在基坑周围设置降水井和井点,确保能够及时排除降水。
2. 安装降水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如水泵、抽水机等。
同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降水过程1. 开启降水设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逐步开启降水设备,将基坑内的地下水抽出。
2. 监测和控制降水过程:在降水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水设备,确保地下水位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3. 处理抽出的水:抽出的地下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排入附近的水体或进行回用。
四、安全措施1. 确保降水井和井点的稳定性:在降水井和井点周围设置支护措施,确保其不会因为降水施工而发生塌方等事故。
2. 防止基坑坍塌:在降水过程中,需要对基坑进行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基坑坍塌。
3. 定期检查和维护降水设备:在降水施工期间,定期检查和维护降水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五、施工完工后1. 撤离降水设备:在基坑施工完成后,需及时撤离降水设备,并进行收尾工作。
2. 还原工地:在撤离降水设备后,对基坑进行回填和修整,还原为原始地貌。
总结:深基坑降水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施工工作,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合理的方案制定。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操作,并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完成施工后,需进行收尾工作,还原工地的原始状态。
深基坑轻型井点降水及支护

深基坑轻型井点降水及支护作者:杨军王绪胜刘英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第11期【摘要】深基坑宜采用轻型井点分级降水,并结合深水井排水方案。
首先在基槽外围设管井井点法降水,后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待水位降至基槽底以下时,开挖基槽土方。
【关键词】深井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支护0 概述通过对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分析、基坑涌水量计算,确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与深水井降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案,基坑支护采用间断锚喷支护的方式,能有效缩短工期,解决涌水量大的难题,改善了工作条件,防止了流砂发生,减少了土方开挖量,降低了降水费用,加快了施工进度。
1 地质情况在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分布,水位埋深在-2.8米,随着雨季的到来地下水位还将抬高。
含水层为粉土及粉细砂和中砂,透水性较强,富水性较弱。
地下水水质类型为HCO3′-Mg和HCO3′-Mg-(K·+Na·)-Ca型水,对砼和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层滞水,主要含水层为素填土、粉质黏土和粉质黏土中。
2 降水方案选择深井井点降水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使地下水通过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
本井点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8m),不受吸程限制,渗水面积大,排水效果好;井距大,对土层的干扰小;可用于各种情况,不受土层限制;成孔(打井)用人工或机械均可,较易于解决;井点制作、降水设备及操作工艺、维护均较简单,施工速度快;如水管采用钢管、塑料管,可以整根拔出重复使用;单位降水费用较轻型井点低(80~120元/m)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大,成孔质量要求严格。
轻型井点系在基坑外围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使基坑保持干燥状态,可以改善工作条件,防止流砂发生,边坡系数可增大,从而减少了土方开挖量。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组织方案

大通路I标段综合管沟轻型井点降水施工专项应急预案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锡鸿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O—三年九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现场情况 (4)四、基坑涌水量计算 (5)五、井数确定 (6)六、降水井设计参数 (6)七、降水井施工工艺 (6)八、降水井施工 (7)九、抽水阶段降水情况监测 (10)」、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6、大通路一标段道路工程地质详勘及物探报告;7、大通路一标段综合管沟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无锡市太湖新城综合管沟(南湖大道~运河西路)工程,大通路管沟。
工程起始南湖大道端K0+060,终于瑞景路。
与瑞景路现有管沟联通总长约380M。
管沟位于道路南侧人行道位置,顶面埋深2M。
沿线共设端井一只,工井一只,通风口一处,投料口两处,并有两处过路管。
本工程砼采用C25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管沟单仓断面尺寸为3.7m*3.7m。
每延米开挖土方量为:74.25M3,全工程开挖方量约为:14987M3。
(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本次勘查所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地表至10.00M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沉积物,划分为4个主要层次;各地基土层的分布规律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其特征描述如下:(1-1)层表土:灰~黄灰色,较浅,结构松散;道路沿线普遍分布,厚度:0.20~0.60m,平均0.35M ;层底标高:3.25~4.39M,该层土路基分布较密实,力学性能好。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1.工程参建各方主体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施工单位:总包单位:中4.该厂房位置自然地坪实测平均标高为10.4米,室内±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5米。
该基础土方开挖垫层底标高分别为-7.750m、-5.750m、-3.650m、-2.850m 等四种标高。
基坑开挖实际深度为0.75-6.65m。
5.本工程基坑危险性较大部位共有两处,一处位于1-01A与1-D轴与1-16与1-24轴之间,另一处位于1-P与1-S与1-11与1-18轴之间,基底标高为-7.75米。
面积约1000m2。
二、编制依据:1.FAB1厂房基坑降水设计方案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三、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类型属废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平均标高约10.4m。
2.土体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和评述根据江苏华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工程地质基础研究报告,地质土的构成与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1.耕土(Qal):灰褐色,松散,不均,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地段夹碎砖、石子等;场地均有分布。
2.2.粉土(Q4al):灰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低,粘粒含量较高,局部层段含塑状薄层粉质粘土;场地均有分布。
2.3.粘土(Q3al):黄褐色、褐黄色,硬塑,切面光滑有光泽,含铁锰氧化物和结核砂礓(粒径约3-8 cm),局部层段砂礓富集成层,干强度、韧性高,局部层段夹有粉土薄层;场地均有分布。
2.4.A中细砂(Q3al):黄色,密实,饱和,分选性好,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含云母碎片,颗粒圆润;场地均有分布。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含计算书)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主要结构类型:16#~18#、24#~26#楼为剪力墙结构,21#楼(运动中心)为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抗震等级:24#楼为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为二级;16#、17#、18#、21#楼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土质、水位:本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
抗浮设计水位绝对标高为0.7米,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工程施工时严禁采用地下水。
二、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孔均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①耕植土、②粉质粘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③粉砂层及以下砂层中的孔隙潜水。
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海水补给。
勘察期间为枯水期,稳定水位埋深0.2~1.2m,稳定水位标高0.49~0.97m,地下水位受季节降水量控制,年变化幅度在1~1.5m左右,每年的7~9月份为丰水期,地下水最高水位出现在8~9月份。
三、降水方案确定本工程场区地面绝对标高为2.45~3.74米,建筑室内地面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4#楼为 4.20;25#楼、26#楼为4.95;16#楼为4.65;17#楼、18#楼为4.95;21#楼(运动中心)为4.35。
基坑底标高(相对标高)为-6.2~-7.5米,基坑开挖深度为 4.23~6.45米,降水深度为 4.73~6.95米,水位下降高度2.35~3.64米。
根据该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工程各单体结构特点拟采用以下降水方案:16#、17#、18#、24#、25#、26#楼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及临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将地下水位降低至满足工程要求。
21#楼(运动中心)由于基坑开挖面积大,开挖深度较深,近6.5米,降水深度较大约6.95米,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满足不了实际降水需要,因此运动中心将采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沿开挖基坑周边分两次布置两级降水井进行降水以满足施工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降水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目录
轻型井点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条件
三、施工方案
四、
五、平面布置及剖面图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条件
沟槽自然地面,施工现场地平面平整,且面层无坚硬的石块,道渣砖块等垃圾,地下无障碍物,挖好,以便施工冲孔。
三、施工方案
1、井点选择:坞室地下连续墙先施工时,需先开挖一条大约1m深
的沟槽,需采用轻型井点配合连续墙沟槽降水,降低地下水位负
1.5至2m左右,以充分发挥连续墙顺利施工,现拟以地下连续
墙施工前,沟槽两边采用双排井点降水,使沟槽两边的水位不能渗透沟槽内,待坞室地下连续墙作业全部结束后,在坞室坞首深基坑开挖前,坞室及坞首地下连续墙四周外边离50cm再布置轻型井点降水,连续墙外边需降至-4m左右深度,减少墙外对基坑内压力,同时-3m至4m左右走向为粉土层及粉砂,粉土渗透系数大,本工程降水宜用一级降水系统。
2、根据一级轻型井点降水,为了要达到要挖的深度及挤压力为-3m
至-4m左右,需把井点支管埋置在5-6米的深度,同时缩短总管的延长,提高吸水真空扬程距离,这样就达到了一级基坑开挖的深度。
3、坞室连续墙全长464米,宽139.9米,合计周长1207米,坞首
长大约140米,宽大约40米,合计周长360米,坞室坞首共计周长1567米,坞室连续墙开挖沟槽时,需沟槽降低水位时,沟
槽两边需布置双排井点降水,每套轻型井点延长为60米,坞室坞首连续墙施工时,共布置52套轻型井点降水配合地下连续墙施工,在降水施工中,先布置一段轻型井点降水给连续墙施工,待地下连续墙作业做好一段后,再继续布置后一段轻型井点给连续墙施工,以此类推,等坞室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坞室地下连续墙沟槽布置井点全部拆除,再布置连续墙墙外边井点降水,坞室连续墙周长1207米,每套为延长60米,共20套降水设备,坞首连续墙周长360米,每套为延长60米,共6套降水设备,降低水位,减少基坑外边对深基坑内挤压力,待坞室、坞首深基坑内承台底板浇筑好,待养护10天左右,连续墙外边轻型井点全部拆除。
4、在井点打好正常运转后,根据日出水量情况,一般情况2至3天,
连续墙沟槽可进行试开挖,开挖沟槽连续墙施工时,其两边井点继续降水,待连续墙做好一段,井点拆除一段,继布置后一段井点。
5、沟槽土层渗透系数大,从集水总管尺寸考虑,按总管的1.5m间
距进行埋设,基总管的标高按放在自然土平面上。
6、主要机械设备
根据施工顺序,设计工程量及现场用水、用电等综合考虑本工程,计划连续墙施工时进轻型井点10套设备,至连续墙施工结束后,在深基坑连续墙墙外施工打井点时,再进降水设备10套,共计进场20套轻型井点降水设备。
四、主要施工及质量措施
1、施工顺序→面层碎石清理→开挖沟槽→水冲法冲孔→埋设井点
管→连接总管→安装抽水设备机组→试抽水。
2、冲孔直径不小于15mm,深度比滤管底深500mm,以上是多余深度
尺寸填深粗砂。
3、井点降水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试抽,合格后每根井管从井口
到下0.5m-1m用粘土填塞。
4、在井点正常运转后,将采取人员进行管理,检查机组运转,施工
打井时有施工队长保持与甲方联络。
五、平面布置及剖面图见后面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