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材料特制)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长30m 宽25m 深5m 长/宽=1.226m 23.5m 15m 5m/d 水位降低值S 3.5m 30m 降水深度S’ 4.75m管的埋置深度H≥H 1+h+iL+l= 5.75m其中:2.51.012.50.116.05m其中:无压完整井Q=1.366K(2H-S)S/(lgR-lgr)=其中:Q:单井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R:抽水影响半径(m)R=1.95S(HK)1/2=S:水位降低值(m)r:井点的半径(m)群井井点(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Q=1.366K(2H-S)S/(lgR-lgx0)=其中:x0:基坑的假想半径x0=(A/π)1/2=无压非完整井Q=1.366K(2H 0-S)S/(lgR-lgx 0)=836.54m 3/天其中:K:渗透系数(m/d)H 0:抽水影响深度(m)H0=1.85(S'+l)=10.64m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KF002一、计算参数基坑平面尺寸地下水深渗透系数K 2、井点型式的确定地下水位基坑底部高程l:滤水管长度1、井点管的长度井点管的长度=H+0.3=0.2-0.3: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H 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含水层厚度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二、计算mmmm其中:S':降水深度(m)l:滤管长度(m)。
1.轻型井点降水

【例1】某工程基坑坑底面积为40 × 20m ,深 6.0m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 ,不透水层在地面下 12.3m ,渗透系数K = 15m/d ,基坑四边放坡,边坡拟为 1:0.5 ,现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点系统最大抽水深度为 7.0m ,要求:( 1 )绘制井点系统的平面和高程布置(滤管采用直径0.051m,长度1.5m)( 2 )计算涌水量高程信息题目解答思路:一、首先进行高程布置(目的:1根据所给管的条件确定埋管的位置2根据排水能力找到△h,使之为正数,保证不会出现坑底渗水情况)核心公式:h ≥ h 1 + △h + iL二、计算涌水量(目的:这是为了,为进行平面布置做准备)核心公式三、最后进行平面布置(目的:根据每个管的排水量计算管数,再确定间距,最后总长不能大于周长。
)核心公式:四、解:( 1 )高程布置基坑面积较大,所以采用环形布置,因最大抽水深度为 7.0m ,故采用 7m 井点管。
i =0.1 (i ―― 水力坡度。
对单排布置的井点,i 取 1/4-1/5 ;对双排布置的井点,i 取 1/7 ;对 U 形或环形布置的井点,i 取 1/10 。
)h ≥ h1+ △ h + iL (h ―― 井点管埋深, m;h 1―― 总管埋设面至基底的距离, m ;Δh ―― 基底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m ; i ―― 水力坡度。
对单排布置的井点,i 取 1/4~1/5 ;对双排布置的井点,i 取 1/7 ;对 U 形或环形布置的井点,i 取 1/10;L ―― 井点管至水井中心的水平距离,当井点管为单排布置时, L 为井点管至对边坡角的水平距离, m)h =7m, h1=6m, iL =0.1×(10+6×0.5+0.7)=1.37mh1+ △ h + iL =6+0.5+1.37=7.87m( 大于井点抽水深度 7m)由于基坑较深,故基坑边开挖 1m 以降低总管埋设面(就是图中挖去的缺口处)h =7m, h1=5m, iL =0.1×(10+5×0.5+0.7)=1.32m△ h =7-5-1.32 = 0.68m, 满足要求(保证△ h是正数,使基坑内不会渗出水)( 2 )涌水量计算F = (40+2 × 5 × 0.5+2 × 0.7 )×(20+2 × 5 × 0.5+2 × 0.7 )=46.4 × 26.4 = 1224.96m2(F ―― 环形井点所包围的面积)m (假想半径)m(R--抽水影响半径近似计算值,m;S ——井点管处水位降落值, m;H—水面到不透水层距离;K—渗透系数)R ′ = x+ R =19.75+145.4=165.15m (R' ―― 群井降水影响半径)采用的滤管长度为 1.5mS /( S + l )=6/ (6+1.5)=0.8 (I ―― 滤管长度,按照实际情况和经验取)H=1.84( S + l )=1.84 × (6+1.5)=13.8m> H = 10.3m (H0--有效含水深度;有效含水深度H 0的意义是,抽水是在H 0范围内受到抽水影响,而假定在H 0以下的水不受抽水影响,因而也可将H 0视为抽水影响深度。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无压非完整井 其中: Q=1.366K(2H0-S)S/(lgR-lgx0)= 915.49 m3/天 K:渗透系数(m/d) H0:抽水影响深度(m) H0=1.85(S'+l)= X0:环状轻型井点假象半径 X0=(F/π )0.5 R=1.95S(H0K)^0.5= R:抽水影响半径(m)
6.94 m 3.95 m 67.52 m
2.5 1.0 3.5 0.1 1
பைடு நூலகம்
m m m m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无压完整井 Q=1.366K(2H-S)S/(lgR-lgr)= 其中: Q:单井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R=1.95S(HK)1/2= S:水位降低值(m) r:井点的半径(m) 群井井点(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 x0:基坑的假想半径 x0=(A/π )1/2=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一、基础降水计算
1581/冷媒储罐基坑平面尺寸
KF002 宽 7m
地下水位 基坑底部高程 地下水深 渗透系数K 含水层厚度
长 深 长/宽= -0.7 -2.1 15 30 35
7m 2.1 m 1 m m m m/d m
水位降低值S 降水深度S’
2.4 m 2.75 m
二、计算 1、井点管的长度 管的埋置深度H≥H1+h+iL+l= 4.85 m 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 其中: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 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 l:滤水管长度 井点管的长度=H+0.3= 5.15 m 0.2-0.3: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 其中: 2、井点型式的确定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KF002
一、计算参数
基坑平面尺寸
长
m
宽
m
深
m
长/宽=
地下水深
m
渗透系数
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厚度
m
降水深度
m
二、计算
1、井点管的长度
H≥H1+h+iL+l=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无压完整井
Q=1.366K(2H-S)S/(lgR-lgr)= 其中: Q:单井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R=1.95S(HK)1/2= S:水位降低值(m) r:井点的半径(m) 群井井点(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 x0:基坑的假想半径 x0=(A/π )1/2=
m
其中: 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
1.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
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
l:滤水管长度
井点管的长度=H+0.5l+0.3=
其中: 0.2-0.3: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
2、井点型式的确定
无压非完整井 Q=1.366K(2H0-S)S/(lgR-lgx0)=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完整版)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XX工程公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降水方案选择·······························································2四、井点降水相关计算·························································3五、主要降水设备·······························································6六、施工工期·····································································7七、井点施工方法·······························································7八、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8九、危险点分析································································10十、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10 十一、环保措施································································11一、工程概况本期设计为2×600MW亚临界汽轮发电机组。
井点降水例题

例:设备基础施工的基坑,基坑宽8m ,长12m ,深4.5m ,土层构造:自然地面以下1m 为份质粘土,其下8m 厚为细砂层,再下为不透水层。
地下水位高-1.5m ,自然地面标高±0.00,边坡坡度1:m=1:0.5,实测的K=5m/d ,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试进行设计。
解:(1)轻型井点布置将总管设在地面下0.5m 处,先挖深0.5m 的沟槽,在槽底铺设总管。
总管选用100mm 直径的钢管。
基坑上口尺寸可为12m ×16m ,平面布置采用环状井点,使井点管距基坑边缘1m ,则总管长度:L=[(12+1×2)+(16+1×2)] ×2=64 m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埋设深度(不包括滤管);H A ≥ H 1+h+IL= (4.5-0.5)+0.5+1/10×14/2= 5.2 m选用直径为50mm,长6m 的井点管与直径50mm,长1m 的滤管埋入土层中5.8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井点管和滤管全长为7m,滤管下端距不透水层1.7m,为无压非完整井轻型井点.(2) 基坑涌水量:基坑长宽比小于500(2)1.366lg lg H S S Q K R x -=- 其中,基坑中心要求降水深度, S=4.5-1.5+0.5=3.5 m' 4.8S m =' 4.80.82' 5.8S S l ==+ H 0=1.85(4.8+1)=10.73m > 含水层厚度, 取H 0=H=7.5m1.95 1.95 3.5R ==⨯08.95x m === 代入公式Q=1.366×5×60 =410 (m 3/d)(3) 井点管数量和间距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65650.05117.34q ππ==⨯⨯= (m 3/d) 井点管数量 n=1.1×(410/17.34)=26(根) 井距 D=64/26 = 2.46 m确定井距 2.4米,实际井点管数量27根.。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材料特制)

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示例某多层厂房地下室呈凹字形,其平面尺寸如图1-76所示,基础底面标高为-4.5m,电梯井部分深达-5.30m,天然地面标高为-0.40m。
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标高在-1.40m以上为亚粘土,再往下为粉砂土,地下水静水位在-1.80m处,土的渗透系数为5m/d。
基坑边坡采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出0.5m。
图1—76 某地下室现场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并在凹字形中间插入一排井点,如图1-77所示。
井点管的直径选用50mm,布置时距坑壁取1.0m,其所需的埋置深度(从地面算至滤管顶部)用(公式1-54)计算,则至少为:(4.5-0.4)+0.5+17.5×0.1=6.34m由于考虑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以6m为宜及现有井点管标准长度为6m,因此将总管埋设在地面下0.6m处即先挖0.6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
此时井点管所需的长度:6.34-0.6+0.20(露出槽底高度)=5.91(m),(小于6.0,可满足要求)。
电梯井处的基坑深度比其他部分要深0.8m ,所以该处井点管长度改用7m。
井点管的间距,考虑粉砂土的渗透系数不大,初步选用1.6m 。
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长度根据图布置方式算得:2(67.6+2×1.0)+(46.4+2×1.0)+(46.4-2×1.8-2×1.0) = 276.2 (m)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三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图1—36 某工程基坑轻型井点系统布置a )平面布置图(1、2、3—三套抽水设备编号、同时表示挖土时情况);b )高程布置图现将以上初步布置核算如下。
1)涌水量计算按无压不完整井考虑,由于凹字形中间插有一排井点,分为两半计算:含水层的有效深度H0按表1-9求出:,所以mH (99.10)00.194.4(85.10=+=)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2.35.08.15.4m s =+-=83.00.194.494.41'/=+=+s s抽水影响半径R 按公式(1-58)求出:)(25.46599.102.395.1m R =⨯⨯=井点的假想半径X0按公式(1-59)求出:涌水量Q 按公式(1-57)求出:因此,按总管周长比例计算,整个基坑总涌水量为2)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 按公式(1-62)求出:)/(4.1750.105.01416.36533d m q =⨯⨯⨯=井点管数量n 按公式(1-63)求出:井点管间距D 按公式(1-64)求出:,取m 6.1因此,整个基坑井点管数量为(根) 3)抽水设备选用真空泵,根据每套机组所带的总管长度为276.2/3=92(m),选用W5型干式真空泵。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及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条件:井点抽水量必须大于场地范围的涌水量才能达到降水目的1.涌水量计算根据地下水位是否有压力,水井分为无压井和承压井.根据水井是否达到不透水层,分为完成井和非完成井.(只有无压完成井比较完善)1.环形井点(1).无压完成井的涌水量计算Q=1.366K【(2H-S)S/lgR-lgX.】K=地下水穿透土层的系数,单位 M/dH=含水层的厚度(原有地下水位到不透水层)s=水位降低值(原有地下水位倒降低后水位)R=抽水影响半径;R=1.95s√HK(√为开方)X。
=整个降水系统假想半径 X。
=√f/π (f为井点面积)(2)无压非完整井(仍用上述公式,只是将H换成地下水有效深度H。
)计算出的H。
必须与实际含水层厚度H相比较当H。
>H时依然取H(3)承压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N)÷(lgR-lgX)]×[√M÷(L+0.5)r]×√(2M-L)÷MM=上层不透水层至下层不透水层r=井点管半径(4)承压非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S ÷(lgR-lgX。
)2.单根井点管水量计算q=65πdl(k) [l=滤管长度. d=井管直径将k开三次方]3.井点管数量及距离的计算(D可取0.8 1.6 1.2 2.0)数量n=1.1(Q÷q)距离D=L÷n(L为总管总长)D是否符合管上间距要求、对比取出管上间距再次求井管数量4.设备选择采用干式真空泵井点设备.型号W5.W6W5:L<100m数量<80根W6:L<120m数量<100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真空表;压力表始终≥55K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示例
某多层厂房地下室呈凹字形,其平面尺寸如图1-76所示,基础底面标高为-4.5m,电梯井部分深达-5.30m,天然地面标高为-0.40m。
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标高在-1.40m以上为亚粘土,再往下为粉砂土,地下水静水位在-1.80m处,土的渗透系数为5m/d。
基坑边坡采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出0.5m。
图1—76 某地下室现场
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并在凹字形中间插入一排井点,如图1-77所示。
井点管的直径选用50mm,布置时距坑壁取1.0m,其所需的埋置深度(从地面算至滤管顶部)用(公式1-54)计算,则至少为:
(4.5-0.4)+0.5+17.5×0.1=6.34m
由于考虑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以6m为宜及现有井点管标准长度为6m,因此将总管
埋设在地面下0.6m处即先挖0.6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
此时井点管所需的长度:
6.34-0.6+0.20(露出槽底高度)=5.91(m),(小于6.0,可满足要求)。
电梯井处的基坑深度比其他部分要深0.8m ,所以该处井点管长度改用7m。
井点管的间距,考虑粉砂土的渗透系数不大,初步选用1.6m 。
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长度根据图布置方式算得:
2(67.6+2×1.0)+(46.4+2×1.0)+(46.4-2×1.8-2×1.0) = 276.2 (m)
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三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图1—36 某工程基坑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a )平面布置图(1、2、3—三套抽水设备编号、同时表示挖土时情况);
b )高程布置图
现将以上初步布置核算如下。
1)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不完整井考虑,由于凹字形中间插有一排井点,分为两半计算:含水层的有效深度H0按表1-9求出:
,所以
m
H (99.10)00.194.4(85.10=+=)
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2.35.08.15.4m s =+-=
83.00
.194.494
.41'
/
=+=+s s
抽水影响半径R 按公式(1-58)求出:
)(25.46599.102.395.1m R =⨯⨯=
井点的假想半径X0按公式(1-59)求出:
涌水量Q 按公式(1-57)求出:
因此,按总管周长比例计算,整个基坑总涌水量为
2)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
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 按公式(1-62)求出:
)/(4.1750.105.01416.36533d m q =⨯⨯⨯=
井点管数量n 按公式(1-63)求出:
井点管间距D 按公式(1-64)求出:
,取m 6.1
因此,整个基坑井点管数量为(根) 3)抽水设备选用
真空泵,根据每套机组所带的总管长度为276.2/3=92(m),选用W5型干式真空泵。
真空泵所需的最低真空度按下式求出:hk=10(h+∆h),∆h 为水头损失,可近似取1.0~1.5。
a
k P h 70)0.10.6(10=+⨯=
)
(231416
.34.488.340m X =⨯=)
/(135323
lg 25.46lg 2
.3)2.399.102(5366.13d m Q =-⨯-⨯⨯=)
/(2246)
4.488.34(22
.27613533d m =+⨯
86
4
.171353
1.1=⨯=n )
(93.186
)
4.488.34(2m D =+=
1736
.12
.276=
水泵所需的流量
水泵的吸水扬程
m
H s 0.70.10.6=+≥
水泵的总扬程由于本工程出水高度底,不必考虑。
根据水泵所需的Q 与Hs ,查表1—7,选用3B33型离心泵。
)/(34)/(8243
2246
1.133h m d m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