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2018--2019学年度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班级姓名成绩1.(1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长30厘米的圆柱,则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2.(1分)李明买了4000元国库券,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89%,到期后,他把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儿童.李明可以捐元给“希望工程”.3.(1分)学校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合唱队共有人.4.(2分)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分米的圆锥,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比它大立方分米.(3分)一个数由3个亿,6个千万,4个千,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亿.6.(3分)=25%= (填小数)= :16.7.(1分))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8.(2分)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钱数(元)10090120100125150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元.三月份比四月份度多用%.9.(1分)小明说:“我表妹是1998年2月29日出生的..(判断对错)10.(1分)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判断对错)11.(1分)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判断对错)12.(1分)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16厘米..(判断对错)13.(1分))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3,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3..14.(2分)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15.(2分)请你估计一下()最接近你自己现在的年龄.A.600分B.600周C.600时D.600月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17.(2分)在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十一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7,9.7,9.6,9.6,9.6,9.6,9.5,9.4,9.4,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A.9.6和9.6B.9.6和9.55C.9.8和9.118.(2分)某班有学生52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A.8:7 B.7:6 C.6:5 D.5:419.(8分)直接写出得数.8.7﹣7= ÷=4﹣﹣= 7×÷7×=44÷= 75÷10%=0.9+99×0.9= 93=20.(9分)解方程.(1)x÷=(2)4x+3×0.9=24.7(3)6÷﹣3.5x=6.21.(15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8+9.8+7.72+10.2 ×+×÷(﹣)××[﹣(+)] (80﹣9.8)×0.6﹣2.1 (﹣)×45.22.(8分)操作题:街心花园的直径是5米,现在在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环形路,请按1:10的比例尺画好设计图,并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23.(5分)六年级同学植树98棵,五年级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多6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24.(5分)小高家和学校大约相距4144米.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大约66厘米,按车轮每分转100圈计算,小高骑这辆车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分?25.(5分)某布料加工厂5天缝制衬衣1600件.照这样计算,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多少天?26.(5分)六一儿童节学校买回的苹果比桔子多150千克,已知桔子占苹果重量的40%,学校买回苹果多少千克?27.(10分)如图是小明和小东家到学校的路线图.(1)量一量: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是厘米和厘米.(量得的结果取整厘米数)(2)如果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请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并填在图中相应的括号里.(3)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是米.(4)某天他们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上学,同时到达学校,已知小东每分走50米,那么小明每分走多少米?(列式解答)参考答案1.188.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圆柱后,高是原来的2倍,可求出原来每个圆柱的高;表面积减少了2个底面,因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厘米,即可求出圆柱的一个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列式解决问题.解:25.12÷2×(30÷2)=12.56×15,=188.4(立方厘米);答: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88.4.点评:此题主要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本题关键是弄清表面积减少了几个面,是什么样的面.2.346.8元【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应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出即可.解:4000×2.89%×3,=115.6×3,=346.8(元).答:李明可以捐 346.8元给“希望工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息公式的应用.3.52.【解析】试题分析:由“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可知,总人数相当于7+6=13份,也就是说总人数是13的倍数,那么在“40﹣60”之间只有52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总人数就是52.解:由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6可知:总人数是7+6=13(份),即总人数是13的倍数;又因为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那么合唱队的人数就应是52;故答案为:5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要把比理解为几份和几份的比.4.7.065;14.13.【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圆锥的体积=πr2×h,代入数据即可解决问题;(2)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所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就比这个圆锥大了它的2倍,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 3.14××3,=×3.14××3,=7.065(立方分米),7.065×2=14.13(立方分米),答:它的体积是7.065立方分米,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比它大 14.13立方分米.故答案为:7.065;14.13.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3倍关系的灵活应用.5.360004008,36000.4008,4.【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可以用数位顺序表来写出这个数,有几个计数单位,这一位上就是几,没有的就写0;(2)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方法:在万位数字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前面的数字就是整数部分,后面的就是小数部分,化简后在最后加上单位万.(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看它的千万位数,利用四舍五入后把亿位后面的数省略写上单位“亿”.解:(1)3在亿位,6在千万位,4在千位,8在个位,其它数位为0,这个数写作:360004008;(2)360004008=36000.4008万;(3)360004008≈4亿.故答案为:360004008,36000.4008,4.点评:此题考查写数、求近似数:写数要先分级并依次写出各位上的数;求近似数要省略“谁”后面的尾数,就把“谁”下一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还要带上计数单位.6.1,0.25,4.【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25%,25%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可化成0.25;0.25可化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可化成最简分数;用分子1做比的前项,分母4做比的后项可化成1:4,1:4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4可化成4:16;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解:=25%=0.25=4:16.故答案为:1,0.25,4.点评:此题考查比、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7.1:3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照片上的身高:实际小华身高,可直接求得这张照片的比例尺.解:1.6米=160厘米,5:160=1:32,这张照片的比例尺为1:32.故答案为:1:32.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比例尺的时候,注意统一单位长度.8.342.5,20.【解析】试题分析:上半年有两个季度,先求出上半年的总钱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钱数;要求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百分之几,只要用多用的钱数除以四月份的钱数即可.解:(100+90+120+100+125+150)÷2=685÷2=342.5(元),(120﹣100)÷100=20%;故答案为:342.5,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9.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只要推算出1998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即可.解:1998÷4=499…2,1998年是平年2月只有28天,没有2月29日.故答案为:错误.点评:判断闰年和平年可以根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来判断.10.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因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则=×底面积(定值),所以圆锥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11.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数的定义,2为最小的质数,但是2+1=3,3为质数.解:由于2为最小的质数,2+1=3,3为奇数.所以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除了2之外,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的说法是正确的.12.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其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来计算后判断即可.解: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底面周长)=2πr=2×3.14×8=50.24(厘米);又因为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所以:宽=长=50.24厘米;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宽又是圆柱的高,即高=50.2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13.错误【解析】试题分析:设甲圆的半径是r,则乙圆的半径为3r,根据“圆的面积=πr2”分别求出甲、乙两个圆的面积,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解:设甲圆的半径是r,则乙圆的半径为3r,则:(πr2):[π(3r)2],=(πr2):[9πr2],=1:9;故答案为:错误.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注意:圆的半径比,即直径比、周长比;圆的面积比等于半径的平方的比.14.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由此即可得答案.解:因为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所以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根据它们的关系式判断即可.15.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时=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据此将每个选项分别换算成比较接近人的年龄的单位,即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2年,600月=50年,由此做出选择.解:600月÷12=50(岁);600周÷52≈12(岁);600时÷24时=25(天);600分=10时;所以只有600周符合学生的年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16.D【解析】试题分析:逐项分析后,再选出正确的选项.解:A、分数值×分母=分子(一定),是乘积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原句错误;B、互质的两个数的公因数是1,原句错误;C、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原句错误;D、采用24时计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原句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相关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再做出选择.17.A【解析】试题分析:(1)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解答.解:(1)将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9.8,9.7,9.7,9.6,9.6,9.6,9.6,9.5,9.4,9.4,9.1因为数据个数是11,是奇数,所以中位数是9.6;(2)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9.6,所以9.6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按照各自的方法分别求出即可.18.B【解析】试题分析:学生总数和男女生人数的比已知,看哪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整除全班人数,那个比就是正确答案.解:选项A,52÷(8+7)=3…7,故不符合要求;选项B,52÷(7+6)=4,故符合要求;选项C,52÷(6+5)=4…8,故不符合要求;选项D,52÷(5+4)=5…7,故不符合要求;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否整除全班人数,从而选出正确答案.19.1.7;;3;;40;750;90;72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直接进行口算,其中4,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0.9+99×0.9,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8.7﹣7=1.7;÷=;4﹣﹣=3;7×÷7×=;44÷=40;75÷10%=750;0.9+99×0.9=90; 93=729.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牢固掌握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灵活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20.2;5.5;.【解析】试题分析:(1)题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来解;(2)题先计算3×0.9的值,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7,然后同时除以4来解;(3)题先计算6÷的值,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5x,再同时减去6,然后同时除以3.5来解.(1)x÷=x÷×=×,x=2;(2)4x+3×0.9=24.74x+2.7=24.7,4x+2.7﹣2.7=24.7﹣2.7,4x=22,4x÷4=22÷4,x=5.5;(3)6÷﹣3.5x=69﹣3.5x=6,9﹣3.5x+3.5x=6+3.5x,3.5x+6=9,3.5x+6﹣6=9﹣6,3.5x=3,3.5x÷3.5=3÷3.5,x=.点评: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上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行解答;注意等号对齐.21.29;;;;40.02;6;【解析】试题分析:(1)运用加法结合律简算;(2)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除法,最后算乘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6)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1)1.28+9.8+7.72+10.2,=(1.28+7.72)+(9.8+10.2),=9+20,=29;(2)×+×,=×(+),=×,=;(3)÷(﹣)×,=÷×,=××,=×,=;(4)×[﹣(+)],=×[﹣],=×,=;(5)(80﹣9.8)×0.6﹣2.1,=70.2×0.6﹣2.1,=42.12﹣2.1,=40.02;(6)(﹣)×45,=×45﹣×45,=15﹣9,=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2.路面的实际面积18.84m2.设计图如下:【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比例尺求出街心花园的直径和1米宽的环形路在图形上的长度,再在设计图上画出图形;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解:5米=500厘米,1米=100厘米,500×=50(厘米)100×=10(厘米)所以内圆半径为:50÷2=25(厘米)外圆半径为:25+10=35(厘米)于是以点O为圆心,分别以25厘米和35厘米为半径画圆如下:路面的实际面积为:3.14×[(5÷2+1)2﹣(5÷2)2]=3.14×(12.25﹣6.25)=3.14×6=18.84(m2).答路面的实际面积18.84m2.点评: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圆环的面积.能够根据比例尺正确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23.202棵【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五年级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多6棵,因为六年级同学植树98棵,可知六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再加上6棵就是五年级植树棵数,列出算式解答即可.解: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98×2+6=202(棵);答:五年级植树202棵.点评: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年级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24.20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大约66厘米,按车轮每分转100圈,可先求每圈长度,再求出100圈的路程,然后求出自行车的速度,然后根据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列式解答.解:66厘米=0.66米,0.66×100×3.14=207.24(米),4144÷207.24≈20(分);答:小高骑这辆车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20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本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列式解答即可.解答时注意单位的换算.25.7.5天.【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道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设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x天,1600:5=2400:x1600x=5×2400x=7.5;答: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7.5天.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判断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并找准对应量.26.250千克.【解析】试题分析:已知桔子占苹果重量的40%,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桔子比苹果重量少1﹣40%,买回的苹果比桔子多150千克,即这150千克占苹果重量的1﹣4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苹果有150÷(1﹣40%)千克.解:150÷(1﹣40%)=150÷60%=250(千克)答:苹果有250千克.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150千克占苹果重量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7.(1) 5; 6;(2)比例尺为:1:20000;填图如下:(3)1200;(4)60米.【解析】试题分析:(1)用尺子直接测量即可得到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比例尺;(3)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求得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4)他俩的时间一样,先用小东家到学校的路程÷小东的速度求出时间,然后用小明家到学校路程÷时间即可.解:(1)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是 5厘米和 6厘米;(2)5厘米:1000米,=5厘米:100000厘米,=1:20000;填图如下:(3)6÷=120000(厘米),120000厘米=1200米,答: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是1200米.(4)1000÷50=20(分钟),1200÷20=60(米),答:小明每分走60米.点评:解答图上距离的测量时,注意测量的方法;解答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法时,注意掌握比例尺的公式及应用;解答行程问题时,注意掌握基本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学生版)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6分)1.(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小明早上6时起床,为保证至少8时的睡眠时间,必须在()前入睡。
A. 晚上9时B. 晚上10时C. 21时D. 23时2.(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关于周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的周长比三角形大B. 树叶的周长是不可以测量的C. 周长表示图形表面的大小D. 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图形的周长3.(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你书桌上的正方体,最多能看到()个面。
A. 1B. 2C. 3D. 44.(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长和宽不可能是()。
A. 9cm、3cmB. 6cm、5cmC. 7cm、5cmD. 8cm、4cm5.(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乐乐家的电表度数如图,(单位:千瓦时),由图可知用电最多的是()月份。
A. 6B. 7C. 8D. 96.(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有1、2、3、4、5五个数,让1、2做十位数,3、4、5做个位数,可以组成()个两位数。
A. 4B. 5C. 6D. 87.(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苹果一斤售3.48元,梨一斤售2.80元,两种水果价格大约相差()。
A. 5角钱B. 6角钱C. 7角钱D. 8角钱8.(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关于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班捐书比二班多20本B. 二班捐书比一班少20本C. 两个班一共捐书290本D. 两个班一共捐书250本二、填空题(共16分)9.(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16时是下午________时,晚上9时是________时。
10.(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3.80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6元3角5分=________元11.(2018三上·甘井子期末)已知2016年是闰年,那么2019年是________年,这一年2月份有________天,下半年共有________天,全年共有________天。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期末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共21分)1.下午5时2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20时就是晚上________。
2.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70厘米=________分米3公顷=________平方米3.闰年2月有________天,9月有________天。
4.618÷3的商是________位数;200÷5的商末尾有________个0。
5.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28厘米是________米,用小数表示为________米。
6.☆÷7=24……△中,△最大可以填________,当△最大值时,☆是________。
7.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建党________周年。
到________是建党100周年。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 、“>”或“=” 。
23×18________32×18 4公顷________400平方米36厘米________0.36米0.99元________1元10.张奶奶家前6个月一共用水108吨。
平均每个月用水________吨。
二、判断题(共5分)11.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9:00表示9小时。
()13.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比最大的数小,但在它们之间。
()14.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 )15.小明面对着东方时,背对着西方。
()三、选择题(5分)16.教室的面积是40()A. 平方分米B. 平方米C. 公顷17.2500×40积的末尾有()个0。
A. 3B. 4C. 518.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可能是()。
A. 6B. 7C. 819.小红家买了30个苹果,3天吃了12个,还剩多少个?正确的列式是()。
青年小学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

青年小学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A. 相等B. 不相等C.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答案】A【考点】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解析】【解答】解: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故答案为:A。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也相等,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2.(2分)如图,三角形ABC,如果将它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4)B. (6,5)C. (5,6)【答案】C【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数对与位置【解析】【解答】解:A的位置5列6行,用数对表示是(5,6)。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移的方向和格数确定平移后A点的位置,然后根据所在的列与行用数对表示即可。
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3.(2分)下图是通过怎样的图形转换得到的()A. 轴对称B. 平移【答案】B【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解析】【解答】解:这两组图案都是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
故答案为:B【分析】平移是一个物体沿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根据图形的特点判断即可。
4.(2分)64除以2与6的和,商是多少?列式为()。
A. 64÷2+6B. 64÷(2+6)C. (64÷6)+2【答案】B【考点】100以内数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解:2与6的和是(2+6),求商列式为:64÷(2+6)故答案为:B【分析】把64作为被除数,2与6的和作为除数,由此列出综合算式即可。
5.(2分)下面()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A.B.C.【答案】B【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解析】【解答】解:A、两个图形的方向不同,平移后不能重合;B、两个图形相同,平移后能重合;C、两个图形方向不同,平移后不能重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座位号10、光明小学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尾数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1002351表示2010年入学的2班35号男生,那么2011年入学的4班43号女生的学号是()11、三(5)班有45人,做完语文作业有30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20人,每人装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卷)三年级数学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合分人复核人……………至少做完一样作业,有()人语文和数学作业都做完了。
场考号考名姓校学得分订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得分(本套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认真按要求作答)1、四边形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评卷人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1、620×5的积末尾有()个0; 601×5的积中间有()个0。
2、一个西瓜分成2块,其中一块是整个西瓜的12()线………………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2、320的6倍是();()的7倍是420;3个15是();1里面有()个4、要使341×□的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3。
()内15、长方形的周长是24分米,则长和宽可能是10分米和14分米。
() (7)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 10吨-7吨=()千克 3米=()厘米1、下面的积约是2400的算式是()。
不3米2分米=()分米 75厘米=()分米()厘米A 、4×595B 、393×8C 、6×484………………4、在○里填上“>”、“<”或“=”。
2、电影9:40开始放映,电影播放了半小时就结束了,电影是()结束的。
A 9:30B 10:20C 10:10要17○1849○7956○585小时○300分3、正方形的一条边长4分米,其余三条边的长度和是()。
………………5、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单元测试卷(题)及答案

3. 小军、 小红和小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一个小区 ,他们一起去公园 游玩。
(1)汽车还有 5 分钟出发 ,汽车什么时候出发 ?
(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 ?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
4. 一根长 24 米的木棒 ,每 4 米锯一段 ,锯一次用 4 分钟。锯完这根木 棒用多长时间 ?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秒针 分针 时针 秒针 60 秒 时针 1 时 2. 时 分 秒 秒 3.1 60 1 1 60 1 4.5 秒 5. (1)分 (2)时 (3)秒 (4)秒 6. 小明 小丽 二、 1. ? 2. ? 3. √ 4. √ 5. ? 三、 60 300 240 180 70 72 20 四、 > < > < < < = = 五、 1.6 :00 30 6:30 50 7:20 2.3 :00 90 4:30 15 4:45 3.3 :45 210 7:15 310 12:25 六、 1.9 时 20 分-35 分=8 时 45 分 2.11 时 45 分+5 分=11 时 50 分 3. (1)8 时+5 分=8 时 5 分 (2)他们 9:30 到达公园。 9 时 30 分-8 时 5 分=1 时 25 分 4.24 ÷4=6(段) (6-1 )×4=20(分)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 有些钟面上有 3 根针 , 它们分别是 ( )、( )、 ( ), 其中 ( )走得最快 ,它走一圈是 ( ),( )走得最慢 ,它走一大格 是( )。 2.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 )、( )。计量很短的时 间时 ,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 3. 秒针走一小格是 ( )秒,走一圈是 ( )秒,也就是 ( )分。分 针走一小格是 ( )分,走一圈是 ( )分,也就是 ( )时。 4.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 ,经过的时间是 ( )。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 40( )。 (2)爸爸每天工作 8( )。 (3)李静跑 50 米的成绩是 13( )。 (4)做一次深呼吸要 4( )。 6. 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 50 米跑测试 ,成绩如下 :小红 9 秒, 小丽 11 秒 ,小明 8 秒,小军 10 秒。 ( )跑得最快 ,( )跑得最 慢。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2018-2019学年数学知识竞赛试卷(解析版) 人教新课标(2014秋)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知识竞赛试卷一、认真思考,谨慎填空(每小题2分,共32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十字路口红灯一次的时间约是35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9.2.找规律:(1)7、11、19、35、;(2)1、4、9、16、25、.3.一本书共有100页,页码依次为1,2,3,4…100,数字“2”在页码中共出现了次.4.一根8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厘米.5.小琳4时30分20秒开始做作业,做好作业是4时52分18秒,小琳用了分秒完成作业.6.小小做一道加法题,他把第二个加数420看成了240,结果算出和是390,正确的结果是.7.按要求把2、4、6、8这四个数填入□里.要使积最大:□□□×□要使积最小:□□□×□8.老师带着13名同学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次.9.珍珍前四次数学单元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她想再努一把力,在下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后,使五次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那么珍珍在下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中至少需要考分.10.家乐超市促销期间,汽水买4瓶送1瓶,乐乐和他的9个同学每人想喝1瓶汽水,那么只需买瓶汽水.11.一种细菌,每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经过4分钟后,这种数量是原来的倍.12.9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3.小猴摘了6个桃子,猴妈妈给小猴3个桃后,猴妈妈拥有的桃是小猴的3倍,猴妈妈原来有个桃子.14.在一道减法算式里,把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600.你知道被减数是.15.王阿姨剪一个窗花需要3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从9:40开始剪,剪好10个窗花后是时分.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6分)16.(1分)把一张纸分成6份,3份就是这张纸的六分之三.….(判断对错)17.(1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4倍,宽扩大4倍,它的周长就扩大4倍.….(判断对错)18.(1分)小东读500个字要用3分30秒,小芳读500个字要用200秒,小芳比小东慢10秒.….(判断对错)19.(1分)秒针从“5”走到“9”,经过4秒.….(判断对错)20.(1分)把一个周长32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那么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不可能等于16厘米.….(判断对错)21.(1分)三(1)班读过《安徒生童话》的有20人,读过《格林童话》的有27人,有8人两种书都读过,至少每人读过其中的一本,这个班共有学生55人.….(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22.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的人数可能是()人.A.26B.27C.2823.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个,问一共有()人.A.81B.25C.32D.12024.一个数先减去2再加上3,再乘以2,最后再除以3是6,这个数是多少?()A.18B.10C.825.一块一边靠墙的长方形土地长6米,宽3米,给它围上篱笆(靠墙的一边不围),篱笆长不可能是()A.15米B.18米C.12米26.3☆8×6是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那么下面三个数中()可能是它的得数.A.2028B.1508C.1964四、计算我能行(15分)27.(5分)简便计算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25×7×8903﹣597.28.(5分)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29.(5分)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如图重叠着,求这个图形的周长.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5×5+6+6=37分)30.(5分)甲、乙两厂共283人,乙、丙两厂共386人,丙、丁两厂共488人.甲厂和丁厂共有多少人?31.(5分)一张长方形纸,长28厘米,宽15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余下的长方形纸的周长是厘米.32.(5分)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图.这3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33.(5分)亮亮和奶奶九月节余260元,比十月少节余了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34.(5分)把一根10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短木,每锯下一段需要10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35.(6分)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算一算: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36.(6分)三(1)班37名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去郊游,可供租用的车有两种:甲种车可乘6人,乙种车可乘4人.要求不能有空座,请你写出至少3种不同的租车方案.第一种方案:甲种车辆、乙种车辆;第二种方案:甲种车辆、乙种车辆;第三种方案:甲种车辆、乙种车辆.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知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认真思考,谨慎填空(每小题2分,共32分)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十字路口红灯一次的时间约是35秒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9毫米.【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十字路口红灯一次的时间,应用时间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秒”做单位;计量一本数学书的厚度,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毫米”做单位;据此得解.【解答】解:十字路口红灯一次的时间约是35 秒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9 毫米.故答案为:秒,毫米.【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找规律:(1)7、11、19、35、67;(2)1、4、9、16、25、36.【分析】(1)11﹣7=4;19﹣11=8;35﹣19=16;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是4,8,16…这一个数列的后一个是前一个数的2倍,由此35与要填的数的差,然后求解;(2)1×1=1,2×2=4,3×3=9,4×4=16,5×5=25,每一个数是它的项数的平方数,由此得出答案.【解答】解:(1)16×2=3235+32=67要填的数是67.(2)(2)62=6×6=36故答案为:67,3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数列,找出规律,由此利用规律解决问题.3.一本书共有100页,页码依次为1,2,3,4…100,数字“2”在页码中共出现了20次.【分析】把这100个数按2出现在个位、十位、百位的情况一一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进一步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①1~99中,2在个位出现10次,十位出现10次,共20次;②三位数时,2没出现所以,数字2在页码中出现了20次答:数字“2”在页码中共出现了20次.故答案为:20.【点评】完成本题要根据数字的位置特点及自然数的排列规律细心分析,做到不重不漏.4.一根8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20厘米.【分析】对折一次,把绳子平均分成2份,再对折就把绳子平均分成了2×2=4份,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绳子的长度,然后把分米数换算厘米数.【解答】解:8÷(2×2)=8÷4=2(分米)2分米=20厘米答:每段绳子长是20厘米.故答案为:20.【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知道对折n次,就是把绳子平均分成2n份,再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解.5.小琳4时30分20秒开始做作业,做好作业是4时52分18秒,小琳用了21分58秒完成作业.【分析】用小琳做好作业的时刻减开始做作业的时刻就是小琳做作业所用的时间.【解答】解:4时52分18秒﹣4时30分20秒=21分58秒答:小琳用21分58秒完成作业.故答案为:21,58.【点评】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注意:秒数不够减时,向分钟数借1当60秒,加上原来的秒数再减,同样,分钟数不够减时,向时数借1当60分钟,加上原来的分种数再减.6.小小做一道加法题,他把第二个加数420看成了240,结果算出和是390,正确的结果是570.【分析】因为另一个加数没有变化,因此这个加数为390﹣240,然后加上420,即为所求.【解答】解:390﹣240+420=150+420=570答:正确的结果是570.故答案为:570.【点评】先求出另一个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按要求把2、4、6、8这四个数填入□里.要使积最大:□□□×□要使积最小:□□□×□【分析】据乘法的性质可知,乘法算式的因数越大,积就越大;因此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就要使这两数尽量大;根据数位知识可知,数的高位的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同理,乘积小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要使积最大:642×8;要使积最小:468×2;故答案为:642,8;468,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大与最小问题,明确数的高位的数字越大,其值就越大;反之,其值就越小;这一规律是完成本题的关键.8.老师带着13名同学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4次.【分析】共有13+1=14人,由于一只船只能载5人(无船工),所以每次需要一个人做船工,则前面每趟可以渡5﹣1=4人,所以需要14÷4=3(次)…2(人),由于最后一次还剩2人,不是剩下1人,所以还需要一只船;据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3+1=14(人),14÷4=3(次)…2(人),最后2人还需要一次,所以,需要:3+1=4(次);答: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4次.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关键知道最后一次由于不能超过5人,所以尽管还剩2人,还需要一次是解决本题不可忽视的条件.9.珍珍前四次数学单元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她想再努一把力,在下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后,使五次的平均成绩达到90分,那么珍珍在下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中至少需要考98分.【分析】根据题干,用90乘5求出5次数学测试的总成绩,再减去88乘4求出的4次数学测试的总成绩,即可求出第五次测试的成绩.【解答】解:90×5﹣88×4=450﹣352=98(分),答:珍珍在下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中至少需要考98分.故答案为:98.【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平均成绩×测试次数=测试总成绩,分别求出5次测试和前4次测试的总成绩即可解答问题.10.家乐超市促销期间,汽水买4瓶送1瓶,乐乐和他的9个同学每人想喝1瓶汽水,那么只需买8瓶汽水.【分析】乐乐和他的9个同学每人想喝1瓶汽水,则需要1+9=10瓶汽水.超市买4瓶送1瓶,10÷(4+1)=2瓶,即可获送2瓶,只需买10﹣2=8瓶,再加上送的2瓶,即能达到所需的数量,那么他们只需买的有8瓶.【解答】解:1+9=10(瓶)10÷(4+1)=10÷5=2(瓶)10﹣2=8(瓶)答:只需买8瓶汽水.故答案为:8.【点评】在此类问题中,如果需要数量为x,优惠方案为买y送z,则获送的数量=x÷(y+z).11.一种细菌,每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2个,经过4分钟后,这种数量是原来的16倍.【分析】题题意可知,一种细菌,1分钟后变成2个,2分钟后则变为2×2=4个,3分钟后,2×2×2=8个,…,即其分裂的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所以4分钟后分裂的个数为24=16个,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4分钟个数是:2×2×2×2=24=16(个);16÷1=16.答:这种数量是原来的16倍.故答案为:16.【点评】完成本题的关健是据题意推理其分裂的个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12.9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分析】9个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3=15厘米,据此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即可.【解答】解:拼成正方形如图:边长是:5×3=15(厘米)周长:15×4=60(厘米)故答案为:60.【点评】根据9个小正方形的拼组方法,得出拼组后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3.小猴摘了6个桃子,猴妈妈给小猴3个桃后,猴妈妈拥有的桃是小猴的3倍,猴妈妈原来有30个桃子.【分析】猴妈妈给小猴3个桃后,则小猴有(6+3)个桃子,这时猴妈妈拥有的桃是小猴的3倍,由此用乘法求出这时猴妈妈桃子的个数,然后加上3即可.【解答】解:(6+3)×3+3=27+3=30(个)答:猴妈妈原来有30个桃子;故答案为:30.【点评】明确小猴后来有(6+3)个桃子,这时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求出这时猴妈妈桃子的个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在一道减法算式里,把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600.你知道被减数是300.【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得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等于2个被减数,依此用600除以2即可求解.【解答】解:600÷2=300答:被减数是300.故答案为:300.【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关键是熟悉被减数=减数+差的知识点.15.王阿姨剪一个窗花需要3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她从9:40开始剪,剪好10个窗花后是10时19分.【分析】剪一个窗花需要3分钟,每剪好一个后她会休息1分钟,也就是剪一个窗花需要4分钟,而第十个窗花剪好后不算休息时间,所以剪好10个窗花需要9×4+3=39分钟,9:40加上39分钟即可求出剪好10个窗花后是几时几分,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9×4+3=36+3=39(分钟)9时40分+39分=10时19分答:剪好10个窗花后是10时19分.故答案为:10,19.【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剪最后一个窗花不算休息时间.二、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6分)16.(1分)把一张纸分成6份,3份就是这张纸的六分之三.…×.(判断对错)【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研究的,本题只说了“分成6份”,没说“平均分成6份”,所以就不能确定3份就是这张纸的六分之三,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题干没说“平均分”,所以“把一张纸分成6份,3份就是这张纸的六分之三”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注意分数的意义首先要满足“平均分”这个前提条件,这是容易出错的地方.17.(1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4倍,宽扩大4倍,它的周长就扩大4倍.…√.(判断对错)【分析】假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则扩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4a和4b,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分别计算出原来和现在的周长,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原来长方形的周长:(a+b)×2;扩大后的周长:(4a+4b)×2=(a+b)×8;周长扩大:[(a+b)×8]÷[(a+b)×2]=4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的灵活应用.18.(1分)小东读500个字要用3分30秒,小芳读500个字要用200秒,小芳比小东慢10秒.…×.(判断对错)【分析】把3分30秒化为210秒,再根据用的时间多的慢,可得小东慢,再用小东用的时间减小芳用的时间得出慢多少秒,再判断即可.【解答】解:3分30秒=210秒,210﹣200=10(秒),答:小东比小芳慢10秒,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工程问题,关键是明白用的时间多的慢.19.(1分)秒针从“5”走到“9”,经过4秒.…×.(判断对错)【分析】钟面上分12大格,每个大格又分5小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个数字,即一大格是5秒,从“5”到“9”走过了4个数字,即4大格,是4×5=20秒,据此解答.【解答】解:4×5=20(秒)秒针从“5”走到“9”,经过20秒,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20.(1分)把一个周长32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那么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不可能等于16厘米.…√.(判断对错)【分析】如图所示,将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有以下两种剪法,所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比原长方形的一半多一个长或宽,所以周长都应大于(32÷2)厘米.【解答】解:如上图所示,将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有两种剪法,所得到的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比原长方形的一半多一个长或宽,所以周长都应大于:32÷2=16(厘米),不可能等于16厘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直观作图,即可求得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21.(1分)三(1)班读过《安徒生童话》的有20人,读过《格林童话》的有27人,(判有8人两种书都读过,至少每人读过其中的一本,这个班共有学生55人.…×.断对错)【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20加上27求出两者的人数和,再减去8人,可得这个班的总人数,再和55人比较即可.【解答】解:20+27﹣8=47﹣8=39(人)39≠55所以,这个班共有学生39人,而不是55人,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容斥原理之一,即两量重叠问题:A类与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22.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的人数可能是()人.A.26B.27C.28【分析】把这4个数看成一组,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的人数就是除以4,余数是2的数.【解答】解:26÷4=6…2;27÷4=6…3;28÷4=7;这一排可能的人数是26.故选:A.【点评】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23.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个,问一共有()人.A.81B.25C.32D.120【分析】因为从前、后、左、右数,小红都是第5个,所以每行都有:5×2﹣1=9人,由此利用方阵问题中: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即可解答.【解答】解:每边人数是:5×2﹣1=9(人),共有:9×9=81(人),答:一共有81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行、列排列特点求出每边人数.24.一个数先减去2再加上3,再乘以2,最后再除以3是6,这个数是多少?()A.18B.10C.8【分析】此题应从后向前推算,除以3是6,在没除之前应是3×6=18;乘以2以后是18,那么在没乘之前是18÷2=9,加上3以后是9,再没加之前这个数就是9﹣3=6,减去2是6,在没减之前这个数就是6+2=8;据此解答.【解答】解:3×6÷2﹣3+2=18÷2﹣3+2=9﹣3+2=6+2=8答:这个数是8.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最后得到的数量,从后向前进行推算,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思维进行解答.25.一块一边靠墙的长方形土地长6米,宽3米,给它围上篱笆(靠墙的一边不围),篱笆长不可能是()A.15米B.18米C.12米【分析】要求篱笆所用的米数,如果篱笆的长边靠墙,需要的篱笆的米数=长+宽×2;如果篱笆的宽靠墙,需要的篱笆米数=长×2+宽,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篱笆的长边靠墙,需要的篱笆:6+3×2=6+6=12(米)如果篱笆的宽边靠墙,需要的篱笆:6×2+3=12+3=15(米)答:如果给菜地围上篱笆(靠墙的一边不围),篱笆长12米或15米,不可能是18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26.3☆8×6是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那么下面三个数中()可能是它的得数.A.2028B.1508C.1964【分析】根据题意,用因数6依次去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根据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知,因为因数6乘三位数个位上的8,6×8=48,满四十,所以在积的个位上要写8并向前一位进4,用因数6乘三位数百位上的3,6×3=18,所以根据这两种情况判断,只有选项A符合要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四、计算我能行(15分)27.(5分)简便计算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25×7×8903﹣597.【分析】①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②运用乘法交换律简算;③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解答】解:①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15+125)+(120+130)+(135+145)+(140+150)+155=240+250+280+290+155=490+280+290+155=770+290+155=1060+155=1215②125×7×8=125×8×7=1000×7=7000③903﹣597=903﹣(600﹣3)=903﹣600+3=303+3=306【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分析数据找到正确的计算方法.28.(5分)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进行推算即可.【解答】解:根据竖式可得:百位上向千位上有进位,只能是1,可得△=1;个位上:○+○的和末尾数是8,由4+4=8,9+9=18,可得○是4或9;假设○=4;十位上:8+□的末尾是4,由8+6=14,可得□=6,向百位上进1;百位上:○+△+1=4+1+1=6,没有进位;所以,○不等于4,由此可得○=9,向十位上进1;十位上:8+□+1的末尾是9,由8+0+1=9,可得□=0;百位上:○+△=9+1=10,成立;由以上可得竖式是:.【点评】本题非常巧妙地考查了对整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数位的进位等知识要点的熟悉掌握程度.29.(5分)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3厘米,如图重叠着,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分析】周长比原来减少了4条宽的长度,即比原来减少了重叠部分的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然后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周长:(7+3)×2×2﹣3×4=40﹣12=28(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重叠部分的正方形的周长减少了的周长,本题也可以利用“割补法”通过变形求出图形的周长.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5×5+6+6=37分)30.(5分)甲、乙两厂共283人,乙、丙两厂共386人,丙、丁两厂共488人.甲厂和丁厂共有多少人?【分析】根据题意和容斥原理,知道用甲乙两厂共有的人数加上丙、丁两厂共有的人数减去乙、丙两厂的总人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283+488﹣386=771﹣386=385(人),答:甲厂和丁厂共有385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利用容斥原理解答即可.31.(5分)一张长方形纸,长28厘米,宽15厘米,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余下的长方形纸的周长是56厘米.【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余下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宽等于28﹣15=13厘米,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5+(28﹣15)]×2=(15+13)×2=28×2=56(厘米)答:余下的长方纸的周长是56厘米.故答案为:5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即可逐步求解.32.(5分)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图.这3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分析】3个连在一起,重叠了4个铁环的厚度;先求出3个铁环的长度,然后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就是铁环连在一起的长度;据此解答.【解答】解:5毫米=0.5厘米,两个:4×3﹣0.5×4=12﹣2=10(厘米);答:这3个铁环连在一起有10厘米.【点评】本题要考虑实际情况,属于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33.(5分)亮亮和奶奶九月节余260元,比十月少节余了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分析】先依据加法的意义求出十月份节余的钱,即260+30=290元,进而依据加法的意义即可得解.【解答】解:260+30+260=290+260=550(元)答:两个月一共节余了550元.【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34.(5分)把一根10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短木,每锯下一段需要10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分析】锯成2米一段,可以锯成10÷2=5段,锯了5﹣1=4次,锯一次用了10分钟;共要用:10×4=40(分钟);据此解答.【解答】解:(10÷2﹣1)×10=4×10=40(分钟)答:全部锯完需要40分钟.【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锯的次数=段数﹣1.35.(6分)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算一算: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分析】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20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380克,由此可知,5﹣2=3杯水的重量为380﹣200=180克,所以每杯水的量为180÷3=60克,所以则空瓶的重量为200﹣60×2=80克.【解答】解:一杯水的重量为:(380﹣200)÷(5﹣2)=180÷3,=60(克).一个空瓶的重量为:200﹣60×2,=200﹣120,=80(克).答:一杯水重60克,一个空瓶重80克.【点评】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每杯水的重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6.(6分)三(1)班37名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去郊游,可供租用的车有两种:甲种车可乘6人,乙种车可乘4人.要求不能有空座,请你写出至少3种不同的租车方案.第一种方案:甲种车2辆、乙种车7辆;第二种方案:甲种车3辆、乙种车5辆;第三种方案:甲种车4辆、乙种车4辆.【分析】租车时,要考虑全部的人数和每种车可坐的人数,可以考虑甲种车租1、2、3、4辆,剩下的人租乙种车,也可全租甲种车或全租乙种车.【解答】解:方案一:甲种车租2辆,乙种车租:(37﹣6×2)÷4≈7(辆);方案二:甲种车租3辆,乙种车租:(37﹣6×3)÷4≈5(辆);方案三:甲种车租4辆,乙种车租:(37﹣6×4)÷4≈4(辆).故答案为:2,7,3,5,4,4.【点评】此题考查租车的问题,要考虑全部的人数和每种车可坐的人数,再决定怎么租.注意取值用进一法.。
南山牧场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南山牧场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计算48×72时,第二个积百位上的“3”是表示()。
A. 3个百B. 33个百C. 3个十D. 没意义【答案】A【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解析】【解答】解:“3”在百位上,就表示3个百.故答案为:A.【分析】计算乘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因为7是十位数字,与48相乘后的积表示几个十,写数时同样把相同数位对齐,所以这个百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百.2.(2分)下面的时刻中,()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21时05分A. 9:05B. 晚上9:05C. 2:05【答案】B【考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解析】【解答】解:A、没有说明是早上还是晚上,不能用24时计时法21时05分表示;B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21时05分;C、不能表示为21时05分。
故答案为:B【分析】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早上、上午、下午或晚上,24时计时法不需要说明,能直接判断时刻。
3.(2分)下面各单位营业时间最长的是()A. B. C.【答案】A【考点】24时计时法时间计算【解析】【解答】选项A,广信超市的营业时间是:晚上9点=21时,21时-6时=15小时;选项B,邮局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1时-8时=3小时,下午:5时-2时=3小时,3+3=6小时;选项C,游乐园的营业时间是:下午5时=17时,17时-8时=9小时;因为15小时>9小时>6小时,所以广信超市的营业时间最长.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将普通计时法改成24时计时法,然后用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营业时间,据此求出各选项的营业时间,再比较时间长短即可.4.(2分)一根绳子总长是16米,这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是()米。
A.4B.6C.32【答案】A【考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析】【解答】16÷(2×2)=16÷4=4(米).故答案为:A.【分析】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平均分成两份,将一根绳子对折两次,表示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2)份,要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5.(2分)小明每天读25分钟英语,3周读了()分钟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人总分得分
一、我会思考,我会填。
(24分)
1、(4分)我叫明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我的身高大约是13(),体重约
25()。
我每天大约睡9(),早上刷牙一般要3(),佩戴好红领巾只需20()。
我家离学校约500(),早上7:50从家出发,20()就到学校,我到学校的时刻是()。
2、(2分)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是()毫米,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3分) 1米-10厘米=()厘米 120分=()时 2时40分=()分()米=5千米()吨-400千克=600千克 24厘米+()厘米=5分米
4、(3分)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小时○150分 4分米○39厘米 60毫米○6厘米
3
1○
8
1
7
5○
7
3
5
2○
2
1
5、(2分)□÷6=8……○,算式中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6、(2分)□÷◎=6……6,算式中除数最小是(),被除数最小是()。
7、(2分)用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8、(2分)如图,○□□◎◎◎○□□◎◎◎○□□……第57个图形是( )。
9、(2分)有4位小朋友,每两个人互相通一次电话,一共通()次电话。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
第1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