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动症的调查

合集下载

分析3~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分析3~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2350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23年10月第10卷第10期October.2023,Vol.10,No.10儿童睡眠医学PediatricSleepMedicine分析3~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徐晓慧(厦门市仙岳医院,厦门,361000)摘要 目的:分析3~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ADHD)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训练科收治的3~10岁ADHD儿童10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应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儿的睡眠质量,并分析ADHD的发生情况以及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经过分析比较,其中ADHD患儿100名,非ADHD儿童900名,2组之间午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DHD患儿年龄小于非ADHD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短于非ADHD组儿童,入睡时间≤10min、无打鼾、无夜间惊醒构成比低于非ADHD组儿童。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夜间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打鼾、夜间惊醒为ADHD的影响因素。

ADHD患儿PSQI总分大于非ADHD儿童,且各项指标分值均以ADHD组患儿较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ADHD存在相关性。

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主要发生在9岁,以男性居多,与睡眠之间相互影响。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睡眠质量AnalyzingtheOccurrenceof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SymptomsinChildrenAged3to10andItsRelationshipwithSleepXUXiaohui(XiamenXianyueHospital,Xiamen36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occurrenceof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inchildrenaged3~10anditsrelationshipwithsleep Methods:Atotalof1000childrenaged3~10withADHDadmittedtotheChildrenandAdoles centsPsychologicalRehabilitationTrainingDepartmentofXiamenXianyueHospitalfromJanuary2019toJanuary2023werese lectedastheresearchsubjects Thesymptomsofthetwogroupsofchildrenwerecomparedusingthe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 tyDisorderDiagnosisScale,andthesleepqualityofthetwogroupsofchildrenwascomparedusingthe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 AndanalyzetheoccurrenceofADHDanditsrelationshipwithsleepquality Results:Afteranalysisandcompari son,therewere100childrenwithADHDand900childrenwithoutADHD Therewas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innaptimebetweenthetwogroups(P>0 05) ChildrenwithADHDareyoungerthanthoseinthenonADHDgroup,haveshorternight timesleeptime,sleeptime≤10minutes,nosnoring,andnonocturnalawakening TheproportionofchildrenwithADHDislowerthanthoseinthenonADHDgroup 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gender,age,nighttimesleeptime,timetofallasleep,snoring,andnocturnalarousalweretheinfluencingfactorsofADHD ThetotalscoreofPSQIinchildrenwithADHDwashigherthanthatinnonADHDchildren,andthescoresofallindicatorswerehigherintheADHDgroup 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therewasacorrelationbetweensleeponsettime,sleepdisorders,daytimedysfunction,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andADHD Conclusion:ADHDsymptomsinchildrenmainlyoccurattheageof9,mostlyinmales,andin teractwithsleep.Keywords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SymptomsinChildren;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0.029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也被称为多动症,具体为儿童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与同龄儿童比较,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情绪冲动[1]。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问卷模板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家长/教师: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多动症(ADHD)的现状,为相关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本问卷旨在收集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请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所有信息仅用于研究目的,我们将严格保密。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孩子姓名:()2. 性别:()- 男- 女3. 年龄:()4. 家庭住址:()5. 学校名称:()二、行为表现观察以下问题请您根据孩子在最近三个月内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0分:从未出现- 1分:偶尔出现- 2分:经常出现- 3分:频繁出现6. 孩子是否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0分- 1分- 2分- 3分7. 孩子在学习、做作业或玩耍时,是否经常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 - 0分- 1分- 2分- 3分8. 孩子是否经常无法安静地坐着,需要不断变换姿势?- 0分- 1分- 2分- 3分9. 孩子是否经常在需要安静的环境中说话或发出噪音?- 0分- 1分- 2分- 3分10. 孩子是否经常在不适当的时候跑来跑去或攀爬高处?- 0分- 1分- 2分- 3分11. 孩子是否经常无法等待轮到自己,在排队或等待时显得急躁? - 0分- 1分- 3分12. 孩子是否经常无法完成作业或任务,因为容易分心或无法坚持?- 0分- 1分- 2分- 3分13. 孩子是否经常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可能导致受伤的行为? - 0分- 1分- 2分- 3分14. 孩子是否经常与同伴发生冲突,因为冲动或缺乏耐心?- 0分- 1分- 2分- 3分15. 孩子是否经常在学习或工作中,由于粗心大意而犯错?- 0分- 1分- 2分- 3分16. 孩子是否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架或骂人?- 1分- 2分- 3分三、其他相关信息17. 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状之一?- 是:(请说明)- 否18. 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状之一?- 是:(请说明)- 否19. 您认为孩子是否存在多动症的可能?- 是- 否20. 您对多动症的了解程度如何?- 很了解- 一般- 不了解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请您在提交问卷前,仔细核对填写内容。

多动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

多动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分析蒋贵荣吕欢注意缺陷多动症是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对儿童的成长极为不利。

注意缺陷多动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①以涣散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②以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③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症。

本文从多动——冲动为主的注意缺陷多动症的角度分析,从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的原因及个案研究、矫正措施作一概述,以最大限度减轻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许多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和攻击行为都束手无策,声称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

有此症状的儿童特别需要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攻击行为的原因后,才能进一步的采取相应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1 概念辨析1.1 幼儿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由于儿童言语功能和思维等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初期,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而攻击性行为表现得尤为突出。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的理论流派在给攻击性下定义上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分歧。

从客观性角度分析侵犯性指身体上的攻击(打、踢、咬)、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

学前儿童大部分攻击行为是针对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把小伙伴和教师作为攻击对象。

1.2 模仿性攻击性行为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运用波波玩偶实验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他让被试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辱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孩子玩这些玩偶。

结果许多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

班杜拉在对行为习得的叙述过程中提出了人类的观察模式,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重要地位,这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传”的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ADHD儿童并无攻击之意,也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他们只是从模仿中习得,如果没有得到家长及时正确的引导,就会形成攻击性行为。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多动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这部分儿童,心理学调查研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学调查研究,对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儿童多动症,也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通常表现为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行为,给儿童本人、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

了解其病因对于开展心理学调查研究至关重要。

病因方面,儿童多动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具有较高的遗传风险,家族研究发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有较高的家族发病率。

此外,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稳定性、学校教育水平等也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行为发展。

心理学调查研究通过对这些病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干预措施。

心理学调查研究不仅关注多动症的病因,更重要的是对其症状进行准确的描述与评估。

根据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多动症包括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个维度。

注意力缺陷表现为无法持续关注、经常分心、做事缺乏条理等;多动冲动则表现为过度活跃、难以安静、冲动行为等。

心理学调查研究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室观察等方法来评估儿童的症状和行为表现。

在多动症的治疗方面,心理学调查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刺激性药物为主,如甲基苯丙胺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多动症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儿童有效,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因此,心理学调查研究重点关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教育干预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教授儿童一些适应性的行为技巧和自我控制策略来改善其注意力和行为问题。

家庭疗法则着重对家庭关系和家长教养方式进行干预,帮助家长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和正确的教育方式。

教育干预则通过提供适应性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帮助儿童提高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龄初期多动症儿童课堂现状调查

学龄初期多动症儿童课堂现状调查

学龄初期多动症儿童课堂现状调查
1、请问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是否遇见过多动症儿童?【单选题】
○ 是
○ 否
2、请问您现在所带的班级是否有多动症儿童?【单选题】
○ 是
○ 否
3、请问您现在所带班级的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单选题】
○ 以注意力缺陷为主
○ 多动—冲动为主
○ 组合型
4、请问您现在所带班级的多动症儿童的性别比例是?【单选题】
○ 男生多
○ 女生多
○ 一样多
5、请问您所带班级的多动症儿童的成绩如何?【单选题】
○ 好
○ 一般
○ 差
○ 时好时坏
6、您所带班级的多动症儿童最喜欢以下哪门课程?【单选题】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美术
7、请问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面对多动症儿童时,通常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措施?【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通过美术来解决儿童多动症问题是否可行?为什么?【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1)多动症的表现:南京龙蟠医院多动症诊疗中心专家介绍:多动症患儿的病情,因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病因、教育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有轻有重,表现形式也有多种多样,最主要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相适应的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及情绪等问题。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

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

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

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2)活动过度: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

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

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多动有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

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

二是境遇性多动。

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3)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

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

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

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

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

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156 例儿童多动症脑电图分析

156 例儿童多动症脑电图分析

156 例儿童多动症脑电图分析摘要】目的:探讨156例儿童多动症脑电图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156例儿童多动症患者,定义为儿童多动症组。

儿童多动症组年龄4~16 岁,其中男性100 人,女性56 人,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共156 例,年龄5~15 岁,其中男性90人,女性66人。

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脑电图仪采用美国艾迪宝有限公司的NOR532型32导脑电图仪,脑电图仪脑部头皮电极放置参照国际通用标准。

抗干扰力大的动态脑电图连接线连接,按照儿童在进行脑电图的配合情况,专人记录视反应、过度换气等指标,伪差处作标记。

分析两组脑电图异常结果、异常率、异常率程度及两组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

结果:儿童多动症组异常脑电图: a波为基本节律,a波调节调幅不良;θ 波较多,无调幅,视反应不明显;慢活动背景上夹杂尖波、棘波、尖-慢波等癫痫样放电波增多。

对照组异常脑电图:以a波为基本节律,a波调节欠佳,调幅不良,视反应差。

θ波较少,无调幅,视反应不明显。

儿童多动症组和对照组异常率分别为9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多动症组和对照组脑电图重度、中度、轻度例数分别为(16、60、41;1、14、1 9),χ2 检验后,发现重度、中度、轻度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儿童多动症组和对照组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比较儿童多动症组和对照组异常分娩分别为(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我们认为儿童多动症组异常脑电图重度、中度、轻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异常分娩可能有关。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脑电图分析;缺陷多动症【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24-01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
一、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ec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 ADHD),也称多动性障碍(hyperactivity disorders),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行为障碍为 特征的综合症,其症状一般在7岁前表现出来, 8~10岁为发病高峰期,男孩多于女孩。
一、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 (一)活动过多 (二)注意力缺陷 (三)冲动任性 (四)学习困难
(五)行为问题

三、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一)生理原因 (二)家庭环境
生理原因
1.遗传因素 国内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中的父母幼时顽皮 多动的人数比率为36. 4%,有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数 比率为27. 1%。儿童多动症具有家族性倾向,西 尔弗发现在40%的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同胞和亲属 中也患有多动症。Matheny在1976年进行双胞胎的 纵向观察,发现同卵双生子,其中一个患多动症,另一 个发病率达100%。异卵双生子,一个患多动症,另一 个患病率为17%。
2、多动易冲动行为 (1)手肢经常动个不停或者在座位上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3)常常在不合适的场合过多地奔跑或攀高; (4)常常难以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 (5)常常活动不停,好像身上装着马达; (6)经常讲话过多; (7)常常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便急于回答; (8)常常难以排队等候; (9)经常插嘴他人的讲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二、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根据DsM一Iv诊断标准,凡满足注意缺 陷或多动易冲动行为的症状6条以上并至少 持续6个月,可诊断为多动症。
1、注意缺陷 (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 到细节,或者发生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 (2)在学习、工作或游戏时,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 (3)与之对话时,显得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常常不能听从教导去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 (5)往往难以完成有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6)往往逃避、不喜欢或不愿意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 久的工作或家务; (7)经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东西,如玩具、作 业本、铅笔、课本、学习用具等; (8)经常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分心; (9)经常忘记日常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多动症的调查(1)多动症的表现:南京龙蟠医院多动症诊疗中心专家介绍:多动症患儿的病情,因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病因、教育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有轻有重,表现形式也有多种多样,最主要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相适应的注意力障碍、多动冲动及情绪等问题。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

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

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

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

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

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2)活动过度: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

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

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

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

多动有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

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

二是境遇性多动。

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3)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

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4)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

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

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

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

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5)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如扣纽扣、系鞋带、用剪刀等动作不灵活,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容易将相近的字读错或写错,走路下成直线。

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左右不分、上下不分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注:中华医学会关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DSM-IV诊断标准:注意缺陷: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2、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3、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4、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5、常常难以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他活动;6、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等);7、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8、很容易受外界而分心;9、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多动-冲动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3、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4、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5、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像有个机器人在驱动他;6、常常话多;7、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8、在活动中常常不能耐心地排队等等轮换上场;9、常常打断或干扰他人(如别人讲话时插嘴或干扰其他儿童游戏)。

(1)多动症的原因:多动症可分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三种。

病因中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病例中各有侧重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患本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孪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的多动症同病率达100%,而异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仅占17%。

2.神经生理学因素许多研究认为该症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是由于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多动症儿童脑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提出示本症具有生物学基础。

3.脑部轻微损伤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如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史者。

但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并非为本症的主要病因,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多巴胺、β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关,而多巴胺递质不足又与基因遗传有关。

4.社会心理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铅中毒。

研究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症儿童血中含铅量较高。

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汽车的汽油燃烧时,化合物的铅会挥发成气体进入空气中,被儿童吸入体内。

用含铅的玩具、餐具,使儿童体内铅蓄量过大,可能引起本病。

(2)社会文化因素有人发现不少多动症患儿的家庭有喜高音调、快节奏和近似噪音音乐的嗜好。

当今许多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

(3)教育因素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

①放任型: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早丧,子女缺乏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偏离、社会适应不良,入学后易有多动表现。

②专制型:家长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在家中或学校中经常受到指责、打驾,儿童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紧张可致多动。

老师的歧视、冷漠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致病。

③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养成任性习惯,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

④相关型:父母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稳,耳漏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

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

总之,家庭教育和父母对子女态度不当、家庭背景不良是多动症致病的重要原因。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症。

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

,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

过去曾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近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又称其为注意力不足症。

这类患儿长大后,多动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其违法行为、教育困难、病态人格等精神障碍仍高于常人。

我国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在1.3%-13.4%之间。

其起病始于学龄前,但能确诊者多为学龄期,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

男多于女,其比例4:1至9:1。

(1)行为教育:家长和教师负有重要责任。

所谓"三分药物,七分教育" 就是这个意思。

对此类儿童,不论父母、教师和医务人员都应本着关心、爱护的心情,耐心、细致的进行治疗教育和管理,不应厌烦、责骂或体罚。

事实证明,体罚、责骂有害无益,即使对有不良行为者,也应进行正面教育,不应施加压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这方面包括心理治疗、行为疗法和家庭疗法等。

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2)西医疗法:药物主要以利他林、匹莫林、咖啡因、米拉脱灵等中枢神经兴奋剂。

药物剂量因人而异,从小剂量开始,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都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己随便用药、停药。

药物疗程一般要持续半年,服药时禁用鲁米那或各种含有此药的补液,少食辣椒,不可用牛奶冲服。

(3)中医疗法:近年来,中医对儿童多动症治疗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方法也不少,主要以滋阴潜阳、温肾养心、宁神益智、健脾化湿等基本治则进行论治,(3)多动症个案:(1)成人也有多动症,早在1976年,美国专家就对儿童期有多动症病史的21~60岁的成人进行调查,发现67%的对象仍然存在注意困难、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定、冲动、易发脾气等症状,与儿童多动症有着延续性,因而提出了成人多动症的概念。

晏先生因为行为幼稚、不愿意工作,而由其母亲陪同来就诊。

其母说:晏先生从小顽皮好动,在学校总是违反纪律,上初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后辍学。

送他学一些技术,他干两天就说“没味”而不做了。

给他找份工作,他上班时擅离职守和朋友打台球,结果被辞退。

他看见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否有用就买,经常买些儿童玩具,回来玩两下就扔在一边。

给他介绍个女朋友,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要去领结婚证……其母不解,他都20多岁了,怎么为人处事像个10来岁的孩子?医生经过了解,得知他既往身体健康。

他母亲孕7个月早产,没有相关的家族史。

晏先生自己说,他什么都觉得新鲜,谈女朋友也一样,第一眼看上去就喜欢。

他说他也想工作、挣钱,但是一做事就特别烦,总是想快点做完吧,又老是做不完,最后只好不做了。

经评估、诊断,晏先生患有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多动症)。

给予利他林每天早、中各10毫克服用。

一个月后,其母说他简直换了一个人,每天早上5点起床和母亲一起做生意,收工后主动清点收入,存入银行……成人多动症与儿童多动症的症状相似,也是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表现,只是由于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

例如:注意力不集中不再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完不成作业,而是坚持性差,不愿意从事枯燥而冗长的工作;多动不再是爬上爬下、打打闹闹,而表现为坐立不安、内心烦躁;冲动不再是大发雷霆、和同学打架,而是做事不加思考、行为莽撞。

这些症状可导致成人期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工作效率差、人际关系不和谐、花钱随意、性行为较乱等。

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因为多动症患者对自己的情况缺乏洞察力,对自己的症状引起的损害估计不足,因此需要配偶、父母、朋友提供相关的信息。

也十分有必要回顾一下患者在儿童期是否有多动症的症状表现等。

另外,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如果既往曾符合多动症的诊断标准,目前仅存在部分症状,则可以诊断为“多动症部分缓解型”,以适用于成年人。

(2)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一、问题提出:近几年来,部分低年级学生多动症现象较普遍。

他们在生活中会为家长、为教师制造一系列的麻烦,家长疲惫,老师头疼,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主要行为:李子昂平时不爱说话,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上课不爱听讲,总摆弄着东西,教师批评只能安静的认真听讲几分钟,又摆弄起来,平时会拉女孩小辫,打别人,其外婆说该生在家,总不能专心去做事,成绩不理想。

三、进行辅导:首先,我找其外婆谈话记录如下:师:李子昂平时爱和你们交往吗?遇到问题乐意请你们解决吗?其外婆:我对他要求较严格,他父母不在身边,我作为外婆总想多管教,不能让他的父母失望。

师:他上课时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儿钻桌子底,在家也这样吗?其外婆:在家也这样。

他写作业时,我坐在旁边辅导,他的名堂特多.师:孩子有多动症趋向.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用温情引导他,多关心他,降低对他的要求,好吗?其次,我找李子昂谈话.我:你有许多玩具吗?李(声音提高了些,略带自豪):我有可多玩具了,有汽车、飞机、坦克……可是妈妈和外婆只想要我学习,不让我玩.我:哟!你有这么多玩具,只要你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把玩具将给你玩,好吗?李(点点头):老师,你真好!我太调皮了吗?我:谁说的?我觉得你很乘,你听老师说一说,你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写得很工整,要是多有几个朋友就更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