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精校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市模拟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
A.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D.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区分词语的意义,从语境出发,选择合适的词语。
“源远流长”意思: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博大精深”意思:意思是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
“博学多识”意思:知道得很多,学识很广,非常有才干。
“独具匠心”意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据此确定第一个空应填“源远流长”。
接下来选择关联词,“增加书写的美感”和“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间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
“高雅”的意思:指高尚雅致,“优美”意思:指美好、美妙的意思,“典雅”意思: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也形容人富于学养,庄重不俗。
泛指古代典籍。
“精致”意思:精巧细致;细密。
据此确定最后一空应为“高雅”。
故选A。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
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______________。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
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语句排序题。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 蘸水(zhàn)附和(hè)阔绰(chuò)腼腆(diǎn)B . 间或(jiàn)胚子(pēi)踹一脚(chuài)避讳(huì)C . 啐骂(cuì)不省人事(xǐng)星宿(xiù)作揖(yī)D . 侥幸(jiǎo)带挈(qiè)恐吓(hè)魁梧(kuí)2. (2分) (2020七上·义乌期末)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不动生色一尘不染妄下断语惊慌失措B . 参差不齐刨根问底美不胜收截然不同C . 眼花嘹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神采奕奕D . 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大相径庭3. (2分)读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选词填空()。
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A . 有史以来B . 有记载以来C . 自古以来D . 从古至今4. (2分)(2015·黄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象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知识积累及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亘.古(gèn)干涸.(hé)追溯.(sù)潜.心贯注(qiǎn)B. 绮.丽(qǐ)藩.篱(fán)亵.渎(xiè)风雪载.途(zài)C. 剽.悍(piāo)谀.词(yú)蓦.然(mò)龙吟凤哕.(huì)D. 诘.责(jié)胆怯.(qiè)嘈.杂(cāo)大庭.广众(tín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 项中“潜”应读qián。
B项中“藩”应读fān。
D项中“嘈”应读cáo。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狩猎璀粲不可救药戛然而止B. 琐屑狼藉锋芒毕露黯然失色C. 哽咽逃窜不容质疑红装素裹D. 窒息萧索相得益彰融汇贯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璀粲——璀璨。
C:不容质疑——不容置疑。
D:融汇贯通——融会贯通。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 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 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D. 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9题,共28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惩.戒(chéng)推崇.(chóng)取缔.(tì)锐不可当.(dāng)B.哀悼.(dào)归省.(shěng)两栖.(qī)深恶.痛疾(è)C.星宿.(xiù)镌.刻(juān)挣.脱(zhèng)前仆.后继(pū)D.顷.刻(qīng)汲.取(xī)倔.强(jué)拈.轻怕重(zhān)2.(2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端祥摇曳语无伦次眼花瞭乱B.翩然喧嚣与日俱增心旷神怡C.感概斑斓振耳欲聋人情世故D.天娇制裁大相径廷坦荡如砥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草原上,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的佳句比比皆是。
C.春天的劳动湖草长莺飞....,漫步在劳动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D.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地演讲,赢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D.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2分)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热爱祖国、报纸杂志、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暖”“奋不顾身”等,称为褒义词;“愚蠢”“丑陋”“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C.“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内的语音交互问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语音识别技术”。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用“梨花”比喻人物的是哪一句?()A.千树万树梨花开B.驿路梨花处处开C.梨花一枝春带雨D.梨花枝上层层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比喻冬雪。
B比喻雷锋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C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
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D指梨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只有花的芬芳,水的澄清..,天的庄严和纯洁,以及一切秋虫的歌唱。
B.狭隘..而自私的心灵,可以变成自己的地狱,广阔而开朗的心灵,却可以成为他人的天堂。
C.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特别喜欢同他聊天。
D.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高谈阔论....,而是你说做就做的执行力。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澄清:形容水清而透明。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狭隘:指不宽阔,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或非常局限。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褒贬使用不当;D.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今诗文名句默写。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__________,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2)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3)心忧炭贱愿天寒(4)雾凇沆砀(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C.丰饶怀恋心无旁鹜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详解】A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C项,心无旁鹜——心无旁骛;D项,尊循——遵循。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基因测序已经变成相关平台的流水作业,产业界则视基因测序成为新的商业“风口”。
B.最近几年,因为学龄儿童暴增,学位趋紧,武汉市严控“年满6岁”入学年龄的片区增多。
C.在与会专家看来,湖北省大遗址项目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D.随着我市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老旧电梯逐年增多,电梯故障频繁,电梯问题投诉量仍然居高不下。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视……”与“成为”杂糅。
改为:近年来基因测序已经变成相关平台的流水作业,产业界则视基因测序为新的商业“风口”。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名句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_____,晓月当帘挂玉钩。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第一二·五)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中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中的大丈夫:大丈夫当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心志和崇高品德;当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当有夏完淳《别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视死如归的赤子情怀。
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得分评卷人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悉戒(cheng)推崇(ch ong)取缔(t i )B.哀悼d ao)归省(s h的g )两栖(q i)C.星宿(x凶)镌刻(j uan )挣脱(z hen g)D.顷刻(qing)汲取(x i)伽强j ue)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端祥摇曳语无伦次眼花隙乱B.翩然喧嚣与日俱增心旷神怡C.感概斑澜振耳欲聋人情世故D .天娇制裁大相径廷坦荡如砾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草原上,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B.在李白的诗中,这种看似妙手偶得的佳旬比比皆是。
C 春天的劳动湖草长莺飞,漫步在劳动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D. 演讲大赛上,参赛者们栩栩如生地演讲,赢得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D.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试卷(齐齐哈尔市)第1页(共8页)锐不可当(do ng)深恶痛疾(吟前1.卜后继(p u)拈轻怕重(z h如)5. 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热爱祖国、报纸杂志、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情色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暖”身”等,称为褒义词;“愚蠢”“丑陋”“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C."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内的语音交互问题。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语音识别技术”。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写作能力的高低意味着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大,甚至也可衡量出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程度。
B.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未来机器人将接手人类的大部分工作,但也有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表示认同。
C.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近50岁左右才由经济学转行,开始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D.“口袋公园”的出现,犹如沙漠中的绿洲,满足了周边居民对绿色和休闲的需求。
【答案】D【解析】【详解】A.前后不一致,句末加“的高低”;B.表意不明,“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表示认同”中“这”所指内容不明确;C.“近”与“左右”重复,删除其一;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下列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男子体操队正式成立,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B.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奥运冠军殷剑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艰苦训练。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豆蔻年华: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B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含贬义。
C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使用语境明显错误。
二、名句名篇默写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闻天语,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________________,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伯牙善古琴》)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3.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è)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书画因诗文而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磨的冰雕作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得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面对那句“人的心灵....”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我们难以拥有.....都更为博大..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A.文中“心灵”“广袤”和“比”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介词。
B.文中“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分别是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
C.“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一句中的主语是“人们”。
D.“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中两个“、”应改为“,”。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
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雨果,法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7.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3)《渔家傲·秋思》中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游山西村》中写景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8.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作品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匡超人、虞育德等。
C.祥子在杨先生家拉包月,主人不把仆人当人看。
有一次在送走一位女客人之后,因杨太太的无礼,忍无可忍的祥子愤怒地辞掉了这份工作。
D.《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称它们为清道夫。
(2)《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快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
请你分析同时武官出身,做过都头、提辖、殿司制使得鲁智深和杨志的不同性格。
再分别写出一个与他们各自相关的故事情节。
(“智取生辰纲”除外)(4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9—11题,共7分)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70华诞,为此我校九年(5)班将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班级举办以“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具体步骤。
(3分)10.活动开始前,班主任委派你邀请张校长参加本次活动,你将怎样邀请?(2分)11.参加本次活动后,请你写一句座右铭,激烈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2分)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2—28题,共3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12—16题。
(共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12.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分)(1)尝趋.百里外趋:(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材: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14.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人之为学有难易乎15.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
(2分)16.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
(3分)(二)阅读《“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一文,回答第17—20题。
(共7分)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7.阅读全文,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分)18.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19.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
C.从夏、商、周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D.“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
(三)阅读《不老的额头》一文,回答第21—24题。
(共9分)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
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
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
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
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
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