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前三章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做人的经典著作。
本文将为您带来《弟子规》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上起:夫人之见室宇,必先自修也。
人之所以穷者,其心不诚;所以伤者,其志不专;所以恶者,其心不正;所以乱者,其事不治。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谦以脩其為人,致脩其为家;死则以脩其为国家。
人之道,脩身也。
道之脩也,正其家也;家之脩也,齐其国家也。
国家者,天下之大者也;而家乃国之小者也。
是故脩家而天下治矣。
脩其家者,先脩其身也;脩其身者,先脩其心也;脩其心者,先脩其意也。
第一章:弟子规篇1.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而学文。
2.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3.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4.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5.亲所当,敬尔执。
亲所恶,远而避。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6.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察吾微。
第二章:小子宜师友篇7.执恭以孝,弟子忠。
儿不畏死,于父母面前功;夫不畏诛,于君王之政功。
牝鸡司晨,案牡酒以奠。
听訩而学,诲人不厌。
8.朝学宜,夕则寝。
一义勿舍,犹孝也;忠信所笃,不爽也。
凌云志,玄龟策,择木所欲。
明乎举,昧若掩。
9.诗书志,礼乐节;今之学,不可废。
诗可乐,学益志;好读书,明以趋。
讲说辨,心得其实;或耐以聆。
10.凡讲说,宜详讨,其所疑,畏缩苟;若彼问,则编述;有若德,则要务。
第三章:为人处事篇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身远,虽令不践;其身亲,亦复如然。
12.身有伤,贻亲忧;言不让,亲恶羞;下劳上,贻骂名;颜色憔悴,亲心伤。
13.亲由言,著于行;行小节,义不生。
损友来,益友反;损友去,亦反损。
14.亲于手,身务恭;亲于身,心务恭。
弟子规全文注音a4打印

弟子规全文注音a4打印弟子规全文(注音)第一章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
我心柔、胆识旺。
对父母,要有礼,对兄弟,要友爱。
对长幼,要宽容,对亲友,要诚实。
对师长,要恭敬,对众人,要礼让。
第二章弟子的服从志效忠,心谦虚。
告诉我,主人召,各奔走。
年纪小,要守时,哭不闹。
吃不饱,等长大。
第三章弟子的言行与人交,言语恳。
见不对,质问时。
君明察,行计较。
不违令,遵约法。
不轻举,不妄动。
不骄傲,心安宁。
不争强,不抢劫。
第四章弟子的修身早起床,立勤行。
洗脸涤心灵。
早吃饭,定分量。
净身处,要整齐。
脱粗鲁,态度文。
晚睡觉,憩容颜。
戒傲慢,厚待人。
第五章弟子的上学读书时,心专心。
明理孝顺亲。
多学问,数组音。
昼夜人,诚恳心。
潇洒妙,面对人。
守课本,细心品。
机杼劳,必得真。
第六章弟子的劳动下田间,勤劳力。
争朝夕,不敷衍。
厨房里,端稳妇。
择锐意,须要忍。
计细微,进劳男。
外人柔,内人严。
第七章弟子的恭敬见宾客,要恭敬。
不失礼,有择星。
众官位,多难辨。
当问询,心题诚。
官由天,禄由人。
第八章弟子的整齐食必餐,内公公。
面必洁,监有人。
衣装齐,带要整。
不偷尝,莫吃剩。
第九章弟子的禀承动有节,宜有时。
禀法教,心要诚。
明礼数,精罚从。
持分寸,正不过。
第十章弟子的友爱斗心胸,要宽广。
与人交,要真诚。
劝离恶,远邪念。
助好友,共进步。
第十一章弟子的廉洁弟子要廉洁自守,远离贪,莫染污。
不抢夺,不收贿。
心要纯,手要干。
第十二章弟子的勉励自厚德,自尊贵。
身不尚,名不贵。
低调做,高清楚。
尺有度,寸有理。
第十三章弟子的敬畏敬天父,父恩重。
敬师长,师伯友。
敬长老,长有功。
天地位,亲伯友。
敬小弟,敬兄长。
第十四章弟子的自省晚床前,记情样。
问己过,觉者训。
夜不病,厢有宵。
内自省,入睡乡。
德由心,命由己。
第十五章弟子的警示惜境遇,非常智。
莫轻斗,莫贵财。
有诈纵,感受殃。
未知善,声生祸。
毋憀懵,思无为。
第十六章弟子的行为过庭院,跨屏风。
步足迈,心放宽。
心欢喜,笑观中。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载于《三字经》后,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杨宪益所作。
它是一本关于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主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和修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1. 弟子规第一章1.弟子规第1条:“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不要拖延。
当父母给你指示时,要立即行动,不要懒散。
2.弟子规第2条:“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导你的时候,要恭敬地倾听。
当父母责备你的时候,要顺从接受。
3.弟子规第3条:“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在冬天要保持温暖,在夏天要保持清凉。
早上要省察自己的过错,晚上要安定睡觉。
4.弟子规第4条:“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外出必须告知家人,回家必须露面。
在家中要保持秩序和规律,工作要坚持不变。
5.弟子规第5条:“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即使是小事情,也不能擅自做主。
如果擅自做主,就是违背了道义。
6.弟子规第6条:“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即使是小物品,也不能私藏。
如果私藏,会伤害到亲人的心。
7.弟子规第7条:“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要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
对于父母不喜欢的事物,要小心避免。
8.弟子规第8条:“身有伤,貌必改。
过有诸,名必谢。
”解释:如果身体有伤病,要立即改变外表,显得康健。
犯了错误,要立即认错道歉。
9.弟子规第9条:“貌虽恶,心不苟。
事畏神,言由衷。
”解释:即使外貌不好看,也要保持纯洁的内心。
做事要敬畏神明,言语要真诚发自内心。
10.弟子规第10条:“朋友贤,友则善。
与友存,如聚沙。
”解释:选择优秀的朋友,朋友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与朋友相处要像聚集的沙子一样团结。
2.弟子规第二章11.弟子规第11条:“温良恭俭让于人。
”解释:对他人要温和、恭敬、节俭、谦让。
12.弟子规第12条:“预防乱。
”解释:要提前预防混乱的情况。
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完整版——蔡礼旭一、《弟子规》全文第一章:入则孝第二章:出则悌第三章:谨第四章:信第五章:泛爱众第六章:亲仁第七章:余力学文dìzǐguī弟子规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入则孝】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fùmǔhūyìng 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 wù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g fùmǔzéxūshùn ch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读: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注:以下文章按照“弟子规”的章节顺序进行论述。
)第一章:弟子规第一章: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篇一: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远,莫违背。
节约用,用不穷,父母恩,重如山。
损躯行,益不偿,无怨言,勿刺心。
篇二:兄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相轻,行先亲。
篇三:夫妻夫唱妇随,外人决断谁之是非?篇四:子弟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幼不学,老无能,贫不学,老所贫。
学不学,须自问,若不学,亦宜言。
篇五:朋友朋友所欺,不可知,所蕙深,不自思。
篇六:言语语言有礼,听从后人。
篇七:拜访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紧领衣,右缊袴,左结裳。
袜与履,俱紧切,袖与裾,乃工整。
制勿缓,宜细密,勿留隙,以增风。
好古出,使心悦,悦复好,虽复恶。
三綱篇凡出门,遇敬者见。
敬容止,立诚敬,退恭立。
遇长者,毋先发。
弟子入,必以礼。
弟子出,拜送者。
所与有言,拜释之。
郭门之内,君恩小人则疏。
故君子不出郭门。
勿使道路,群小之言乐。
群小之言,乐则入违。
迎送携,揖深圆。
送车马,先手引。
率舄奠,先升堂。
姿势正,恭而不艰。
篇十一:求学圣人训,五远则近。
五近之言,为子别。
篇十二:问答问则明,不问则暗。
宜问莫已,以己有。
问则健,察则明。
不察则淫,无视宜有。
篇十三:结交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不交则已,交则胜。
交而不学,非友也。
交而不友,非交也。
交以四绝,名不虚立。
篇十四:见闻闻过则喜,闻善则怒。
内省而不怍,显是谓智。
篇十五:饮食饭食所养,勿贵其华。
亲戚故旧,勿听其言。
篇十六:起居起居愿正,即是心孝。
凉风有信,夜雨滋润。
篇十七:身体仰视言笑,俯视容止。
左右既顾,言语要适。
篇十八:居室居室清洁,勿为盗贼思。
焚香敬奉,教室有体统。
篇十九:亲族邦国亲,家族亲。
亲亲亲,何其多。
妻子者,家内之主。
兄则友,弟则恭。
篇二十:眼目视而勿见,听而勿闻。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ea68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4.png)
【精品】[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第一章勤有功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人不见,心不念,人见善,即修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章孝于父母2、孝顺父母重如山,永久怀念在心间。
3、宜赡多情重敬意,奉养始终不曾懈。
4、慈母多败儿,孝子公庇亲。
5、念馀报母恩,宜勤向学校。
第三章弟子好学弟子规,圣人训,读书神,借力扶,有遗闻,补于敦,左右手,持之端,适口气,先朗声,字字珠玑,句句瑰留,若患言之不尽,复述陈情1、好学不亦乐乎,不学之乐,不如乐学之。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学不可以已,青春不再来,一日线过,再难重来。
5、三人行必有我师,择从中取,熟读唯有字,不熟读百不如。
第四章多思弟子规,圣人训,三思而后行,学而时习之。
1、心有所思,先思而后行,事有所待,先待而后行。
3、多虑多得,少虑少得,不虑不得,故有所得。
4、一分钟的沉思,胜过一小时的空谈。
5、不得半日闲,谋思等闲。
第五章言语慎弟子规,圣人训,言为心声,犬吠也惊,不可不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言语虽落在空气里,其影响却如铅沉于大海。
2、言行举止须慎重, 一言一行皆能显露。
3、言而有信则人不疑,不言不信则疑众所矣。
4、未许诺而言,勿妄允以恼人。
5、言多必失,言少必巧,知止而后有益。
第六章行必果弟子规,圣人训,赏罚必明,信手拈来绝不差,谓执行必果。
1、行动如走路,目标如登山,只有踏实一步步的走,方能到达巅峰。
2、行动之果,为朝三暮四之弊,得之不足,失之有余。
4、实践出真知,不能假借,道理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5、行之结果,必须加以检讨,总结中得失,以修身齐家,敬天爱人。
译文:弟子礼仪的圣人教诲,孝道和尊敬排在头位。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

幼儿园背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概述弟子规的背景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教材,主要用于培养幼儿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它是根据儒家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编写的,被视为儿童的行为准则,对于培养幼儿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
弟子规的起源弟子规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作者是陆游。
陆游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弟子规。
这本书的目的是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意识。
弟子规的内容第一章:弟子规1.弟子规,圣人训:有所不、有所为。
2.①上学低年级,②行人要谦让。
3.遇上熟人,要打招呼,有礼貌才好。
第二章:弟子的行为规范1.①早不睡,学业低。
②夜往往赶作业,第二天上学像睡着。
2.睡眠安全,儿童关切。
3.禁止看电视或玩手机,有影响。
第三章:弟子的人际关系1.弟子之交,淡如水,同学朋友,要和和气气,不打架,不欺负。
2.分享快乐和痛苦,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
第四章:弟子的家庭教育1.弟子不调皮,懂得尊敬父母,体谅家长。
2.听父母的话,不背离家庭价值观。
3.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做家庭作业,参与家务。
第五章:弟子的修身养性1.弟子勤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做一个懂得自律的人,远离诱惑。
3.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弟子规的教育意义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弟子规,幼儿可以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这些品质将陪伴幼儿一生,对其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弟子规也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社会,能够更加和谐稳定。
通过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弟子规的现实应用在幼儿园的应用幼儿园是弟子规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师引导和榜样示范,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弟子规的要求。
幼儿园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方式,将弟子规的内容贯穿于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弟子规全文注解

弟子规全文注解弟子规,又称为《小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读物之一,主要用于儿童启蒙教育。
全文以教导儿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内容,涵盖了思想品德、家庭礼仪、学业进取、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弟子规》全文的逐句注解。
第一章:弟子规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注解:本章介绍了弟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品质,即孝敬父母和尊敬师长,以及要具备谨慎和诚信的态度。
第二章:弟子规篇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注解:本章强调了弟子应该广泛地关爱他人,但要以亲近亲友和尊重贤士为首要,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修养。
第三章:弟子规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注解:本章强调了弟子对父母的言行应该迅速回应,不应拖延或推搪。
第四章:弟子规篇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注解:本章强调了弟子需要尊重父母的教导和批评,虚心倾听并积极改正错误。
第五章:弟子规篇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注解:本章提醒弟子要按季节变化调节自己的穿着,早上起床时要省思前一天的所作所为,晚上睡觉前要确保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
第六章:弟子规篇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注解:本章要求弟子出门时要事先告知家人,回家时要露面示意,保持居住地的常规秩序,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第七章:弟子规篇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注解:本章强调了弟子不应该擅自行动,尊重他人,不独断独行。
否则,将有损于自己修身养性的道德素养。
第八章:弟子规篇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注解:本章告诫弟子不要私藏他人的物品,因为这样做会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
第九章:弟子规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注解:本章指出弟子应该努力满足父母的喜好,做到尽力而为;同时也要避免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
第十章:弟子规篇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注解:本章强调了弟子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给父母带来忧虑,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避免给家人带来耻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贻亲羞 孝何难 孝方贤
亲有过 怡吾色 谏不入
谏使更 柔吾声 悦复谏
号泣随 亲有疾 昼夜侍
挞无怨 药先尝 不离床
丧三年 居处变 丧尽礼
事死者
常悲咽 酒肉绝 祭尽诚
如事生
出则 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兄道友
兄弟睦 财物轻
弟道恭
孝在中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弟子规 首孝悌 泛爱众 有余力
圣人训 次谨信 而亲仁 则学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应勿缓 行勿懒 须敬听
父母 责 冬则 温 晨则 省
须顺承 夏则凊 昏则定
出必告 居有常 事虽小
反必面 业无变 勿擅为
苟擅为 物虽小 苟私藏
子道亏 勿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亲所恶 身有伤
力为具 谨为去 贻亲忧
德有伤 亲爱我 亲憎我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过犹待 长者立
乘下车 百步余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问起对 事诸父 事诸兄
退必迟 视勿移 如事父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