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等的文言词语归纳1000(课堂PPT)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17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等的文言词语归纳1000_2022年学习资料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 骸骨。-6.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 告。-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8.致仕:交 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9.挂冠:冠:官帽。指辞去官职。张九龄《 郡秋怀二首〉-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10.谢事:辞去官职。《后汉书》:在朝者以正议婴戮-谢 者以党锢致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 县-5.举:-以官职。如《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6.授:授予官职。如:-《 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 职。-《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如: 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后汉书 张衡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 补辽西盐官长。-·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如《新唐-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 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如:《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11.仕 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 ,仕宦于台阁-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14.任:担负、担 。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课件

04
其他相关术语
listSum2 24字
总结词
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通常指贬官。
详细描述
在古代官职任免中,“出”是指官员 离开京城,被调往外地或边远地区任 职。这种调动通常是因为官员犯错或 政治斗争失势,意味着贬官或降职。
罢
总结词
指官员被免去职务,不再担任原职。
详细描述
在古代官职任免中,“罢”是指官员被免去职务,不再担任原职。这通常是因为官员犯 错、失势或年龄过大,需要退休。被罢免的官员可能会受到其他处分,如降职或流放。
03
官职降级类术语
谪
01
谪
指官员因过失或犯罪而被降职或流放,以示惩罚。在古代,谪降制度十
分严格,被谪官员往往失去原有的官职和地位,甚至可能受到更严厉的
处罚。
02
谪戍
将有罪的官员发配到边疆地区,以示惩罚。这种惩罚措施往往与流刑相
似,但谪戍更为严厉,因为被谪官员不仅失去了官职,还可能面临更为
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集锦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官职任命类术语 • 官职提升类术语 • 官职降级类术语 • 其他相关术语
01
官职任命类术语
拜
01
02
03
拜
古代任命官职的术语,表 示正式授予官职,通常与 祭拜神灵有关,寓意着祈 求神灵的庇佑和保佑。
拜相
指任命宰相的仪式,通常 由皇帝亲自拜会,以示尊 重和信任。
赠谥
指追赠已故官员某一谥号,以示皇 帝对已故官员的评价和肯定。
赐
赐
古代任命官职的术语,表示皇帝 对官员的赏赐和特别恩惠。
赐姓
指皇帝赐给官员某一姓氏,以示 皇帝对官员的特别恩惠和信任。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后汉书·张衡传》: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地文言词语归纳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征召。
2.征:征召。
3.除:任命,授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7.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授:授予官职。
10.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
4.累迁:表示多次升迁。
5.放:免去,罢免。
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出京做官,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yīn bǔ:因祖先功勋而补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
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夺:削去,罢免。
2.窜:放逐、贬官。
(窜梁鸿于海曲)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6.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9.黜、(绌通黜):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
②降职并外放。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

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归纳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
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七、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1.知:主持。如《宋史·黄庭坚传》:知舒州。 2.典:主持;主管。如《书·尧典》:命汝典乐。 3.主:主持,掌管。如《世说新语·政事》:有劫贼杀 财主,主者捕之。 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如范晔《后汉 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5.下车:新官到任 。如:《后汉书·张衡传》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4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 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 升职或降职)。
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后 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徙。《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 最,转大理正。《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16
•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范晔 《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 7.补:补任空缺官职。如:《汉书·王尊传》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如《新唐 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
6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 升任高官。
9
•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 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如《晋书 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后汉书·明帝纪》 :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 9.黜、绌:废掉官职。如《国语·晋语一》:(晋献)公 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司马迁〈屈原列传〉》: 屈平既绌。
•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 传》:既而胡即放宁夏道。
•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 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柳宗元《送李 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新唐书·裴延龄传》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 (张)滂等官。
•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
• 2.晋、进:晋升官职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 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如《宋史·辛弃疾传》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 4.超迁:越级升迁。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7
15
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 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新唐书·魏微 传》: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 8.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如《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 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 9.行部:巡行部属(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署,考 察刑政,称为行部。)汉,郭伋字细侯。
11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如《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6.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 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 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 以刑部尚书致仕。 9. 挂冠:冠:官帽。指辞去官职。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10.谢事:辞去官职。《后汉书》:在朝者以正议婴戮, 谢事者以党锢致灾。
3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 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 召,特指君招臣。如:《后汉书·王涣列传》:岁 余,征拜侍御史。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 恬静,不慕仕进。 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 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13
5.权:暂时代理官职。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 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6.摄:暂代官职。如《新唐书·杜如晦传》:俄检校侍中, 摄吏部尚书。
7.署:暂任、代理官职。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 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8.守:代理官职。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 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
12
六、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史记·项羽本纪》:乃相 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2.兼:兼任,同时监管。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 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 状》: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 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 州。
•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如《汉书·赵充国传 》:拔之为后将军。
• 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 ,以名行为先。
8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如《新唐 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 2.窜:放逐、贬官。如韩愈《进学解》:暂为御使, 遂窜南夷。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
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
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后汉书·张衡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5
•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如范晔《后汉书·赵 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如梁启超《谭嗣同》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2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 以官职。如:《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 荐知泾阳县。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 以官职。如《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 不失劳。 6.授:授予官职。如:《宋史·辛弃疾传》:召 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 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如:《战国策》: 起樗里子于国。
• 10.免:罢免官职。如《史记·吕后本纪》:王陵遂病 免归。
• 11.夺:削去,罢免。如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 逮守,胁服夺其官。
10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 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2.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 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 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 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 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 等的文言词语归纳
1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 职。如:《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 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文
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
• 5.擢[zhuó] :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如《南史·何 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 6.超擢:破格提拔。如梁启超《谭嗣同》:奏 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 7.陟[zhì] :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 罚臧否,不宜异同。
• 8.升:提升。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