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对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

对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简介本文对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评估考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考试内容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内容包括课本知识、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等方面。
考试内容设计合理,覆盖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
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相符,有利于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型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采用了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等。
题型的设置多样化,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选择题和填空题可以检测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题可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作文题可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度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难度适中,题目设置合理。
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难度与教材相符,能够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阅读理解题的难度适中,能够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作文题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但不过分苛求。
公平性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在命题和评卷方面注重公平性。
试题的命制过程经过多次评审和修改,避免了题目的偏颇和主观性。
评卷过程中采取匿名评卷的方式,确保评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考试时间充裕,能够给学生足够的答题时间,减少时间紧迫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结论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总体较高,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
考试内容合理,题型多样化,难度适中,公平性得到保障。
建议在今后的考试中继续保持这种质量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概况本次初一语文期末考试共设有考试时间为两小时的两个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
二、选择题分析1. 阅读理解- 涉及篇章类型广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 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掌握。
2. 完形填空- 考查学生对语言上下文的理解、逻辑思维能力和词汇积累。
- 难度适中,学生整体表现良好。
3. 语法填空- 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 难度适中,学生整体理解较好。
三、主观题分析1. 写作-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完成一篇短文写作。
- 题目涉及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等,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 难度适中,学生表现出色。
2. 阅读与解答- 考查学生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能力。
- 题目涉及篇章类型广泛,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知识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应对。
四、成绩分布根据分析统计,初一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如下:- 优秀:占总人数的15%- 良好:占总人数的25%- 中等:占总人数的40%- 及格:占总人数的15%- 不及格:占总人数的5%五、问题与改进建议1. 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表现较差,建议增加相关练和辅导。
2. 部分学生在阅读速度和解答问题方面有待提高,可加强阅读训练和技巧培养。
3. 加强对语法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练,提高语法填空题的应对能力。
总结:初一语文期末考试整体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成绩分布和问题与建议,可以为下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_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_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摘要: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质量分析、试题分析()命题指导思想 07年期末考试命题依据《语课程标准》和《07年襄阳市考说明》要依照语学习规律、关考生全面发展严格按照考标准命题,综合分值积累与运用汉语音词语句子病句辨析语序排列名著默写 8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 与欣赏古诗欣赏言 0 记叙 3 3 议论写作与表达作 50 50 合计 6 3 3 6 0 (三)试题特.落实双基重语素养“积累与运用”包含古音、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句子排序、名著、诗词默写,言《河石兽》和《黔驴》对比题目考是对虚词实词积累、断句、翻译和课理考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测试七年级语质量分析、试题分析()命题指导思想 07年期末考试命题依据《语课程标准》和《07年襄阳市考说明》要依照语学习规律、关考生全面发展严格按照考标准命题命题构思上重考学生基语言写能力又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究能力进行考命题遵循七年级学生认知规律从课向课外延伸重学生基础积累、与写作培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二)试卷结构及分值全卷0分考试0分钟共四题5题四题“积累与运用”分值0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分值0分(其“口语交际”分“综合性学习”8分)“与欣赏”分值0分(其“古诗词赏析”分“言”0分“现代”6分)“写作与表达”50分双向细目表知识积累理分析运用综合分值积累与运用汉语音词语句子病句辨析语序排列名著默写 8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 与欣赏古诗欣赏言 0 记叙 3 3 议论写作与表达作 50 50 合计 6 3 3 6 0 (三)试题特.落实双基重语素养“积累与运用”包含古音、形、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句子排序、名著、诗词默写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包含语言交际、综合学习相关容考容紧扣教材主要考语基础知识和基素养及具体语言环境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重视古诗积累与运用加了背诵默写分值(8分)容取课目及教材推荐课外背诵目对语基础知识积累考摒弃了支离破碎地纯粹考知识术语题目淡化了对知识识记要重考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试题材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课程与生活对接有利引导学生生活学语生活用语、加强言强化能力提升言《河石兽》和《黔驴》对比题目考是对虚词实词积累、断句、翻译和课理考;课容和情感理课外言积累、识记、理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理性层面设题3.培养能力课向课外延伸课、《颗桃树》和课外《那春天很暖》现代题目设置基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规律有利教给学生掌握良方法引导语教学向良性发展现代重考学生整体感知容归纳概括容要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词句义和作用主要考了学生分析、概括、理、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写作贴近生活尊重学生体验四部分是写作有两题目题属命题作题目叫“有种色彩属我”;题二属话题作以“分享”话题写作作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基没有审题障碍选材围宽阔学生可根据己对生活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性这就给学生写作提供了由选择余地和广阔思维空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作对平多、善体察生活、思维活跃学生更是如鱼得水总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程与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题目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0分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0分与赏析0分写作与表达50分分值分配合理合考考察要并且能够从学生得分反馈学生写听说能力这思路既考了老师平教学情况又检测了学生掌握程旨检验老师教学是否用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综上所述次调研考试命题思路以教材蓝以课重强调双基重运用突出考能力二、考试成绩序学校应考人数实考人数直升率语高分率(85%) 优秀率(80%) 及格率(60%) 低分率(0%) 低分率(0%) 位分人平分人平得分率综合指数Z 人数率人数率人数率人数率人数率 5 5 000 367 0808 0905 50 099 000 0 0000 09 0707 089 0930 55 55 000 3 0787 65 0886 5 099 000 0 0000 08 05959 0883 09 3 707 707 000 37 068 58 083 699 0989 000 0 0000 0 086 089 0887 75 75 000 79 087 6 0585 60 095 5 008 005 98 938 0777 0765 5 375 375 000 9 05 06 059 353 09 7 009 0003 96 967 077 0753 6 000 6 085 053 0 09 009 0005 96 9338 0778 077 7 5 5 000 65 065 05 09 0906 8 0033 3 00 93 8986 078 0690 8 33 33 000 033 06 039 8 089 0 0030 0006 90 8630 079 067 9 639 639 000 8 03 83 086 53 088 003 000 87 8563 0705 0603 0 36 36 000 6 008 89 08 63 083 5 007 9 008 89 839 0703 0596 35 35 000 6 03 6 0330 77 0787 3 0097 7 008 88 868 0680 0583 380 380 000 9 0050 9 0 35 0855 3 03 009 85 8009 0670 0580 3 30 30 000 3 003 70 030 0803 0039 3 000 87 87 0689 057 80 80 000 6 0 53 09 35 0750 9 006 0 0056 86 79958 0666 055 5 000 3 0055 8 09 337 0799 0050 8 009 85 853 0679 055 6 0 0 000 9 0038 37 05 7 075 6 0067 000 8 7855 065 050 7 0 0 000 000 6 09 5 078 0059 3 005 85 77777 068 093 ##区采用统试卷学校行安排卷从以上数可看出高分率、优秀率、及格率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差高分率高区七0808低黄@学000差0798;优秀率高区七0905低##学09差0776;及格率高区四099低##学078差076 每学校都或多或少有低分学生3 分差太三城区学校分达到0分以上少分才77777 三、卷面分析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做得是形、病句、诗默写部分下设计七题总分0分些学生背诵效不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说明些基知识还不会语境实际运用没有化能力缺乏语感二部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从学生得分情况看整体比较失分率较低三部分选段是出课《河石兽》和与课外《黔驴》对比满分0分下设有5题该题题得分率欠理想失分是重词翻译不准确对言词语含义把握不准确对言容理、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二课是《颗桃树》满分分下设有题我班分0分左右高得分分低得分8分三课外现代《那春天很暖》3题得分率非常低学生分析不能按条答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七年级学生课外练习较少能力有待提高做题对容把握得不准只是概括表面思没有体会到重能够回答完全正确极少;其它题总体说得分比较理想四部分就是作次作是以有两题目题属命题作题目叫“有种色彩属我”;题二属话题作以“分享”话题写作次作整体情况能得到优分学生比较多平约得分0分从写作实情分析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少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没有写出“品”细节、感悟部分学生写不太工整语言表达空流畅结构思路不很清晰许多学生作离《语课程标准》要相甚远暴露出些不容忽视缺陷是审题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心不明确还有些作不话题围二是选材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套用成现象突出些学生平只课课外很少化视野狭窄腹空空不少学生开头套用了作题现成提示材或全就是把提示材扩写了写记叙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性感染力不强三是不能把握体基特征有些学生作没有体出现了“四不像”杂货摊式作四是语言苍白缺乏采说明平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化底蕴不足总而言学生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多”出成绩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紧扣题目要写作程没有考虑作行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没有表现力因下阶段要加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训练练提高写作水平三、教学建议综合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地方但也还存着许多不尽如人地方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对课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四关”古诗和课选课课从答题效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把握教材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平教学没有充分利用例子举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写听说迁移能力培养呢?因教师要用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教课蜻蜓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落到实处将“词关”、“课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多、多听、多说、多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次考试理部分共有0分能够得到35分以上学生不到总数0%多数学生得分35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尤欠缺因今教学应以教材基础并加对学生课外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感知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习惯3、要进步夯实语基础使学生形成良语学习习惯从次考试情况看学生语基础并不牢固从写情况看学生语学习习惯还要进步加强学生进入七年级还没有从学贪玩马马虎虎学习习惯改正因对学生语学习习惯培养使学生知道“要规规矩矩地写课要仔仔细细地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加强古诗言教学让学生积累定数量言实词、虚词新课标对古诗词言目增多力增足见对古诗名著重视特别是七年级要培养学生对言兴趣打言基础从次考试看学生对言词句掌握不是很牢固因今教学要强化言实词、虚词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诵形成良言语感5、进步加语与生活系关生活语言现象提高学生语言处理实践能力6、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多”出成绩次作考试非常明确告诉学生写作容但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紧扣题目要写作程没有考虑作行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没有表现力因下阶段要加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训练练提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质量分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学期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一、试题分析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第二部分为口语和综合性学习部(10分),第三部分阅读(40分)其中诗词赏析(4分)第四部分作文(5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
“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8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
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2、文言文阅读考查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
4.作文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自由发挥。
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基本没有审题障碍,选材范围宽阔,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抒写真情实感,充分展示个性。
这就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自由的选择余地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人人都能有话说,人人都有文章作,对平时读书多、善于体察生活、思维活跃的学生更是如鱼得水。
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三篇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三篇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三篇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三篇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七年级即初级中学一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之前是没有七年级这一称呼的,称为初一,之所以改为七年级,是因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连贯性,虽然如此,但直至目前仍然习惯将七年级称为初一。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语文成绩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1(一)学生答题优点1、积累与运用部分,学生对一些常见字词掌握比较牢固,语句的连贯、语感训练到位,古诗名句默写能熟练掌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掌握较好。
2、阅读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语句的翻译能做到通顺连贯,能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能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感悟;现代文的阅读,能基本读懂文章的信息,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情感、写作意图,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结合文本要求谈感悟。
基本上能进行4对话:与文章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命题人对话、与改卷人对话。
3、写作部分,绝大多数的学生能按作文的要求去写作,作文的选材切合文意,谋篇布局比较合理,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字迹较清楚、卷面较整洁。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1、积累与运用部分,①学生对病句修改中语序不当的掌握较薄弱,得分率为55。
②排序题的解答很随意,没能静下心来认真比较揣摩研究,得分率为60。
③对综合性学习中所给材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整合,学生只是从表面泛泛而谈,不能抓住材料的本质,因此得分率为602、文言文阅读部分,①知识学得太死,对于常见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不能正确判断,如第7题学生把复理解成又,得分率为38。
②文章没有读清楚就做题,如第10题说说王安石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得分率仅为33。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对初一语文的期末考试做一个质量分析,会让你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一、考试成绩统计七年级:参考人数21人,最高分109分,优分人数6人,优分率28.5%,合格人数16人,合格率76.2%,均分79.3分。
八年级:参考人数 34 人,最高分 107 分,优分人数10人,优分率30%,合格人数25人,合格率74 %,均分86 分。
二、试卷分析“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
”一览今年语文试卷,难易适中。
试卷结构又延续了以往的出题模式,题型变化不是很大。
阅读理解也都像以往一样来源于课外,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且文质兼美,寓教育于其中。
作文以命题形式,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能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一)命题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7—8年级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为考试范围。
依据《课标》,现代文阅读选用与语文版《语文》教材课文程度相当的课外现代语言材料,文言文以《课标》所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为主。
(二)试卷结构、题型1、试卷结构为四大块组合式,结构简约。
“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含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写作”。
2、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简答题、作文题等常见题型。
(三)试题内容1、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拼音识字书写、成语理解、病句修改、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能力的考查。
2、阅读理解⑴古诗文阅读考查内容:对古诗的理解与赏析;古文阅读材料的选取以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为基础,并结合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考查。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文言词语考查,不简单考查对文言语法知识的掌握。
对文章内容的考查注重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
⑵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现代文阅读是阅读的主体部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考查,珍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完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初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通过对考试试卷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效果,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考试内容分析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文理解和阅读理解:考察学生对课本和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素材进行写作,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语言运用能力。
3. 语法知识和篇章结构:考察学生对语法规则和篇章结构的掌握情况,包括词汇、句式运用、段落结构等。
4. 古诗文鉴赏: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能力。
5. 作文批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深度。
学生表现分析通过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阅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大多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推理出一些隐含信息。
2. 写作能力整体较弱,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学生对语法知识和篇章结构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存在一些常见错误和不恰当的句式使用。
4. 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有待培养,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的理解较为肤浅。
5. 在作文批改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逻辑不清、观点不明确、语言简单等问题。
改进意见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意见:1. 对于课文理解和阅读理解,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
2. 对于写作能力,可以加强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研究写作技巧和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提供更多写作机会。
3. 对于语法知识和篇章结构,可以在课堂上注重语法教学和写作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和篇章结构。
4. 对于古诗文鉴赏,可以增加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评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分析本学年最后一次期末测评已经结束,现对本次期末测评进行分析。
一、整体分析整体来看,十二班的优秀率较低,只有三人,且最高分102分数并不高,及格率还可以93.33%,优良率(89-95分数段19人)有待提升。
这张试卷考察面较广,主要从基础知识、综合性板块活动的训练、名著阅读的深入理解体会(近几年学生对活动单元的不重视,加之生活常识的匮乏,因此这一类题材是考察的重点)现代文阅读考察面较为细致,至于文言文对比和古诗鉴赏,重点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本次考试有一定难度,但个人觉得学生只要注重平时积累,抓住课堂,学生还是能考出应有的成绩的。
二、试题分析本次测评围绕“家国天下”综合性学习展开,对字词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考察较为简单,如果学生平时注意字词的积累和古诗文的理解应用,应该就不会出错。
综合性学习方面,考查学生抓关键词分析句子顺序、标题的总结概括、抓住对联的特点写出上下联,这些都需要学生平时认真听讲,仔细分析。
名著导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岩》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了解情况,如:江姐、许云峰、成岗等。
现代文阅读(一)主要考查从时间顺序概括文中几个事件、句子分析(主要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首段作用、对外公外婆的情感态度这几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阅读理解(二)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综合性分析能力(主要是对陆元九的事迹概括、不同角度分析句子、陆元九和课内邓稼先的共同之处分析)文言文对比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陋室铭》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够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这在日常讲课时为学生点到过,问题不大。
三、提升策略1、管理方案。
今后每天课上10分钟坚持默写,随即上交。
抽改每一组的默写情况,个别错误较多的孩子询问缘由,做好思想沟通。
对于当天默写不过关的学生要及时把关读背,力求日日清,默写纠错由课代表利用下课时间收交上来,我再二次检查学生的纠正情况。
默写纠错须在当天下午放学前全部上交,并保证纠错全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吉科中学语文教研组
一个学期很快又过去了,期考评卷已经结束,现在简单总结七年级语文的具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参考人数223人,平均分为77.88分,及格率为64.9%,优秀率为25.5%。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基础知识及运用,占20分。
第一小题和第六小题是默写,第一小需要运用,限制是本学期学过的诗句,所以失分很多。
第六小题是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大多数学生都会背,但是错别字现象比较多,故也被扣很多分。
第二,三小题是形,音,义,考的是很基础的东西,所以也很少有人全做对的.第四小题是画出一个圆,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出想象的内容和一句或者一个成语出来.很多学生想象出来的和诗句或者是成语不相符,所以也是很难得满分的。
第五题是东盟博览会的广告辞,而且要求写出地点,最好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得满分的更少了。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占20分。
一篇是课内的阅读《口技》,另一篇是课外的阅读题《山海经·大荒北经》,这两篇阅读题都已经反复练习过了,相对来说算是很容易的了,所以满分的同学很多。
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占30分。
这部分都是课内阅读,第一篇是选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题目的问法很多都是标准答案的,所以失分多。
第二篇是冯冀才的《珍珠鸟》。
这
篇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都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所以得满分的也很多。
第四大题:作文,占50分。
题目是:我欣赏的一位名人.这个题目范围太狭窄了,故很多学生审题错误,离题的比较多,因为我们学生认识的名人是很少的,认识的大多都是那些明星,可是让他们写出他们的闪光点出来就写不出来,还有的学生认为有名字的人就是名人了,或者干脆把最普通的老师和自己的父母当名人来写,所以作文能拿高分的寥寥无几。
努力方向:
1、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
2、文言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常用实词虚词的掌握,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译文,同时加大课外阅读量。
3、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
4 、加强作文教学,多布置当堂作文,要求把字写工整,最好用炭素墨水的笔来答题,要求学生看好题目要求再动笔。
2007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