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15!
【课件大赛精选】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新人教版必修五)

【课件大赛精选】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新人教版必修五)2这一句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水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一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体文的一大特点3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句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青云之志现在均可作成语使用5.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名师点拨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公务的途山脊坷属于name=baidusnap1>颜色:黑色;背景色:#a0ffff'>表达了他为国服务的执着态度,但从未因野心而倒下。
我希望长安能用四句话表达他的沮丧和远离首都的流亡之情。
然后,我用《关山难》、《英雄之路》中的冯唐、李广、贾谊和梁鸿的典故,通过那些从未见过天才的人物,用野心和困难来表达我的悲伤和愤怒。
当我把整篇文章鼓劲起来的时候,我鼓励我的同事们不要因为转瞬即逝的年龄和困难的处境而放弃自己。
整篇文章以大鹏为例来展示凌云志的决心,并用《迷失》东角的桑宇一句话来表明他没有失去信心。
同时,它还以阮籍为例,表明他陷入困境,他的情绪没有改变。
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展示了他压抑与振奋情绪的发展轨迹,揭示了他内心交织的希望与失望、追求、痛苦、进步与挫折的复杂情感。
6.文章的抒情部分先后从两个方面展现了一种情感基调,一方面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名师点拨这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具有一致性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时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name=baidusnap0>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作者偏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社会与统治者不能给他提供这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也焦急失望乃至失落但本文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并不是一味自伤自恋作者能及时调整心态转向乐观表示了一种奋发向上不甘沉沦的决心这样文章的基调就与一往登高必然怀乡离远必然伤别的文章区别开来表现出积极用世的有为精神读者在体会到文章一波三折之美时也在精神上受到启发领悟到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情怀和远大心胸由此文章的整体情调也由悲转乐而且因为作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向上精神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细剖深析][楼主]《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文景色之美[沙发]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浓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风景句子[长凳]距离和距离的变化之美作者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电影拍摄技术,形成一幅从近到远的层次感和深度感的全景图。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5课《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教学设计锦州中学语文组刘家毓《滕王阁序》说课稿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语文组刘家毓(东三省语文交流会说课大赛)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部分对《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古代抒情散文,学习重点为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读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
从这个角度上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辞藻华丽,更蕴含着儒道和合的深沉哲思,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深入的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道德追求!(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但审美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认识问题肤浅,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鉴赏本文的景美和情美。
能力目标:提高古诗文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中所蕴含的的哲思。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儒道和合思想的深层内涵。
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和相关图片、音乐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精心体验。
(2)点拨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习题训练——拓展延伸,加强语文课堂与高考的联系联系,增添语文课堂的实用性。
三、说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导学案,强调以读为主,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课前预习——利用导学案预习作者、背景、有关滕王阁秋景的描写。
(2)诵读感知法——在读中品,品种读,培养学生的诵读感知能力。
(3)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总体把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2单元第5课 滕王阁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⑥望长安于日下,目 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 . 远望,遥看。)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 形容词作名词,才俊、俊 . 杰。) ⑧屈 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 五、古今异义 ①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古义:迎接;今义:说 .. 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②俨骖 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 .. 上路程。)
及其表达效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基础自主学案
第 5 课 滕 王 阁 序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翼轸 (zhěn) . 命途多舛 (chuǎn) . 潦 (lǎo)水 . 绣闼 (tà ) . 闾 (lǘ)阎 . 瓯 (ōu)越 . 棨 (qǐ)戟 . 逸兴遄 (chuá n)飞 . 雕甍 (mé ng) . 爽籁 (là i) . 陈蕃 (fān) . 襜 (chān)帷 . 凫渚 (zhǔ) . 东隅 (yú )已逝 . 睢 (suī)园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 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 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三年(675),王勃南下探亲, 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扭转齐梁文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
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有诗文集《王子
安集》。作为唐初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
③腾蛟起凤,孟学士 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 .. 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④访风景 于崇阿(古义:指丘陵中的景物;今义: .. 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⑤襟三江 而带五湖(古义:泛指长江中下游;今 .. 义:现多指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简称。) ⑥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 .. 看机会,看形式。) 六、特殊句式 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判断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五课《滕王阁序》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理
文采腾蛟起凤,孟学士是词章的宗师;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宝剑紫电青霜,王将军收藏于自己的武库。
分层背诵:
课 交代参加宴会的人员(贤主嘉宾) 文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梳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理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物产丰富
课
物产华美有天生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
文 着斗、牛星之位;
梳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人才杰出
人物英俊,山川灵秀,高士徐孺留宿在
理 陈藩特设的榻上。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地人
雄伟的州郡像云雾在大地上排列,杰出 的人才如流星般在夜空飞驰。
交代地灵人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课
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 全都是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遄飞 chuán 睢 suī 邺
yè 睇眄 dì miǎn
南溟 míng 阍 hūn 舛 chuǎn 赊
shē
樽 zūn 迥 jiŏng 慤 què 簪笏 zān hù
断句品韵
四四对四四: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六字句的断句: 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临/帝子之长州,穷/岛屿之萦回 “一五式” 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关于滕王阁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 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 臣、文人赋诗真词,观看灯火。1926年军阀混 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 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重建后的滕王阁,无 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 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 于三大名楼之首。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 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广西南宁市江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5

2.5 滕王阁序【教课目标】1.认识作者在文中的看法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形相联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课要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看法。
【教课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教课课时】 3 课时【教课方法】朗诵背诵与赏析相联合的方法。
第三课时一.再理构造:第一段:扣“洪府”,地势宏伟、物产珍奇、人材优秀、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天登阁”,楼阁壮丽、山川名胜,秋景特点,流光溢彩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借古勉今,穷且益坚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二.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以后,以腾挪跌荡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蓦然引出自己宦途崎岖的感触,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
“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落漂泊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豪迷途,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忿。
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
“老当益壮”几句,鼓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光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轻自贱,为全篇警策。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示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示自己信心未泯。
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窘境中壮志弥坚。
作者就是这样展现了其抑扬升沉的感情发展轨迹,表露了交叉于心里的希望与绝望,追求与难过,奋进与失落的复杂感情。
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以致一字句。
这些句式,依据表意的需要而交织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言尤其突出。
全篇采纳对偶句,不只字面相对,并且音韵大概相对。
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
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五第二单元第五课 滕王阁序课件(共32张PPT)

落霞与孤鹜齐飞,
色”一句, 但王勃的 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
秋水共长天一色。 然,优美动人。落霞
在天上飘动,野鸭在
落花与芝盖齐飞, 空中翱翔,红白相映,
色彩鲜明;晚霞原本
杨柳共春旗一色。 是无生命的自然景物,
其与有生命的飞鸟并
提,构成了鲜活有趣
的画面。
三读奇文
1.齐读四、五段,体会作者情感。 2.讨论:这两段写了哪些内容?
赏 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
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
飞,“流” 字形容彩画势形貌。
文章背诵思路
九月三秋
秋水秋色 水尽潭清
光凝山紫
来阁过程
俨骖騑,访风景 临长洲,得旧馆
阁之所在
层峦 上出 飞阁 下临 汀渚穷萦回 殿宫即体势
按提纲 背诵课文
登临之乐:遥襟 逸兴 (过渡)
宴 管弦之盛 爽籁发 会 歌声之美 纤歌凝 之 宴会豪华 绿竹—气凌
登临之状:披闼 俯甍
山川之美
山原旷 川泽纡
按提纲 背诵课文
远 望
人烟之盛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之 景
雨后天晴
云雨彩 落霞孤鹜
区 秋水长天
人鸟共乐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写作素材

【素材清单】宴会之盛,景象之壮美,王勃登临滕王阁,因景生情,表达了他对人生路途的感慨,表明他虽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遇逆境而壮志更坚的执著的人生态度,抒发了他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写作素材】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2、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3、王勃才华早露,仕途坎坷。
年轻时,做沛王府侍读,因戏为《檄英王鸡》被逐出王府。
高阁盛宴,美景良辰,引发了盛筵难再之悲、身世之悲。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他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心怀明君,却有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叹。
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宣言,他知道不能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自己虽然失意,但济世的信心并未泯灭,内心不平,但绝不学放纵不羁的阮籍为“穷途”而哭。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太阳每天依旧会升起,要相信:希望永远就在自己心里。
4、王勃,短暂的一生,却馈赠给后人一份丰厚的遗产,这遗产不仅是词章华美的《滕王阁序》,也不仅是唐代诗集中那些闪光的诗篇,更是一种“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的心态,一种“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的理想壮志。
人教版必修五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ppt课件

且“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就能阅读颜师古注释的 《汉书》。14岁时,写了一封信(《上刘右相书》)给刘祥
栏 目
道,提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看法,被称为“神童”,
链 接
拜为朝散郎。在职期间,王勃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人们所传诵。在诗文创作上,
王勃反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以“绮错婉媚为本”
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美好的情致。
五、重点突破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体现在哪里?
答:《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 栏
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 目
学特征。
链 接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
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流丹”“耸翠”“青
雀”“黄龙”等,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
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
籍之典,说明处于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文
中表现了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
感。
四、技能总结
1.句式错落,辞采华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
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
栏 目
意的需要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全篇的 链
栏 目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
链 接
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
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
哭”。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
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
5.你如何理解《滕王阁序》的主题及其特殊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
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
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
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
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
三.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
(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好。
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是:这。
于:对。
10.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四.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
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五.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
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
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