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5课《滕王阁序》及答案
滕王阁序练习及答案

滕王阁序王勃【文言积累】一、文学文化常识1.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诗人。
与、、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2.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和藻饰。
二、文言基础知识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序属三秋..(2)地接.衡庐(3)极.娱游于暇日(4)所赖.君子见机(5)今兹捧袂..(6)等终军之弱冠..(7)处涸辙..以犹欢(8)兰亭已.矣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云销雨霁(2)俨骖騑于上路(3)所赖君子见机3. 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语。
(1)千里逢迎(2)俨骖騑于上路(3)孟学士之词宗(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阮籍猖狂(6)君子见机4.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1)襟三江而带五湖(2)雄州雾列(3)俊采星驰(4)徐孺下陈蕃之塌(5)宾主尽东南之美(6)腾蛟起凤(7)烟光凝而暮山紫(8)上出重霄(9)山原旷其盈视(10)响穷彭蠡之滨(11)四美具,二难并(12)目吴会于云间(13)屈贾谊于长沙(14)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5. 请指出下列句式的的特点(1)①纤歌凝而白云遏②怀帝阍而不见(2)倒装句①A访风景于崇阿 B极娱游于假日 C舍簪笏于百龄 D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E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②A都督阎公之雅望 B宇文新州之懿范③A童子何知 B奏流水以何惭(3)①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③非谢家之宝树(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6.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聊乘化以归尽.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2)胜①胜.友如云②躬逢胜.饯③胜.地不常(3)穷①响穷.彭蠢之滨②穷.睇眄于中天③穷.且益坚④岂效穷.途之哭(4)临①临.别赠言②下临.无地(5)怀①怀.帝阍而不见②有怀.投笔(6)序①序.属三秋②滕王阁序.三、名句典藏1.物华天宝,________ _______;人杰地灵,_________ _______。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第5课 滕王阁序 含解析

第5课 滕王阁序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 .奉宣室以何年C .抚凌云而自惜D .爽籁发而清风生解析:A 项,“销”通“消”。
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国破亡之故.事 B .都督阎公之雅望.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谏太宗十思疏.》 解析:A 项,旧,与“新”相对;B 项,名望,声望/指望;C 项,才华出众的/盛大的;D 项,书、撰写/一种文体。
答案:A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潦水尽而.寒潭清怀帝阍而.不见B.⎩⎪⎨⎪⎧穷且.益坚臣死且.不避C.⎩⎪⎨⎪⎧ 徐孺下陈蕃之.榻识盈虚之.有数D.⎩⎪⎨⎪⎧穷睇眄于.中天访风景于.崇阿 解析:D 项,都是介词,在;A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 项,连词,却/副词,尚且;C 项,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所赖君子见机.机:机会 B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C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 D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扑:满 解析:“机”意思是“预兆”。
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A.⎩⎪⎨⎪⎧ 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 纤歌凝而白云遏屈贾谊于长沙 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解析:A 项均为宾语前置;B 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C 项均为被动句;D 项第一个是判断句,第二个是省略句,应为“渔舟唱于晚”。
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俨骖于上路..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解析:C项休假:假日休息。
必修五 第5课 滕王阁序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在高高的道路上驾着车,在崇山峻岭间访求风景) ②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向无际的天空远望,在假日里尽情欢娱) ③是所望于群公(那是在座诸公的事了)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远望长安,遥看吴会。) ⑤ 窜梁鸿于海曲 (使梁鸿逃到海边) ⑥ 屈贾谊于长沙 (使贾谊贬于长沙)
(四)数量词作名词 千里逢迎。(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四、一词多义 1. 尽:
① 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 动词,死、死亡。 ④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 副词,极好。
2. 胜: ① 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 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 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 胜任。 ⑤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⑥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 尽、完。
6. 怀: ①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② 有怀投笔 名词,胸怀、心思。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 传》) 动词,揣着。 7. 序: ① 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② 滕王阁序 序言、序文。 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 名词, 次序、秩序。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动词,排列座次。
14、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反而,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还)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⑥余悲之,且曰(连词,并且,而且) ⑦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连词,况且) 15、矣:作语气词,表感叹、陈述、疑问、命令、请求 等语气。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滕王阁序》课后练习(含答案)

《滕王阁序》课后练习一、基础验收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qǐ)戟襜.(zhān)帷星分翼轸.(zhě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A逦迤伛偻扶摇B参差窈窕舳舻C霹雳徘徊逡巡D螳螂涟漪睇眄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6.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爽籁发而清风生B控蛮荆而引瓯越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7.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8.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A(睢园)绿竹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B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二、探究领悟10.诗人说“兴尽悲来”,试问文中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我们又该怎样来理解这种思想感情?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 5 课 《滕王阁序》导学案(附答案)

第5课滕王阁序导学目标1.辨析积累文中“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和重要的实词、句式、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3.学习本文语言华丽典雅的特点和整齐骈俪的句式特点;4.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和大量典故的运用。
金句银段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登高临远,意心飞扬,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水色的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
千古绝唱。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赏析:这四句,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
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
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勃在此化用,由人生的离别引发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第5课《滕王阁序》

掌握字词
1、翼轸( yìzhěn ) 2、襟( jīn ) 三江
3、鹤汀( tīng )
5、川泽纡( yū ) 7、樽( zūn ) 9、盛筵( yá n) 11、襜( chān )帷 13、瓯( ōu )越 15、睇眄( dì miǎn ) 17、披绣闼( tà) 19、遄( chuá n )飞
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 的光华,天上的宝气。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 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 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 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 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时间是在九月,季节属于季秋。地面的积水消尽 而寒潭清澈见底,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 出)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到高峻的山岭 中寻访美景;来到皇子营建的长洲,看到了滕王当年 修建的馆阁。层层的楼台耸立在青翠的山峰上,向上 直冲云霄;凌空的飞檐闪耀着红色的光辉,向下看不 见地面。白鹤野鸭栖息的水边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 萦绕迂回的景致;用桂木、木兰修筑的宫殿,(高低 起伏)像冈峦的样子。
文体知识: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 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 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滕王阁序情景默写及答案(最新)

《滕王阁序》情景默写练习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年老不改初衷,困境不弃远志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滕王阁所在地人烟阜盛,富庶祥和的气象。
6、“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8、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9、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1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13、王勃《滕王阁序》用,;,。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高二语文上册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题一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题一及答案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骛”应为“鹜”。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答案】C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
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滕王阁序》同步测试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2.比较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奉宣室以何年③老当益壮②处涸辙以犹欢④穷且益坚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3.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乖违、不顺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到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日光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昔日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府。
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B.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儒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
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
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代的俊杰。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词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词宗主孟轲;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夫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
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常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
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
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
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
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9——10题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9.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
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10.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
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诗的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陶侃传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士女相庆。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
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军佐或以谈戏废事者,命取酒器、蒲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吏则加鞭扑,曰:“樗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实用。
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自谓宏达邪!”有奉馈着,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臻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礼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
尝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
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
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资治通鉴》卷93)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辄朝运百甓于斋外甓:瓦B.终日敛膝危坐危:端正C.听事前余雪犹湿听事: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D.后正会正会:正月初一聚会12.分别比较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③是自弃也②如不佃而戏贼人稻④是以百姓勤于劳作,家给人足A.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B.两个“戏”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C.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D.两个“戏”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13.比较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人问其故②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③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④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4.过尔优逸,恐不堪事A.过分地悠闲安逸,恐怕不能够做成大事B.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不能做成大事C.过分地悠闲,只怕不可以承担大事D.谁悠闲安逸超过你们,谁就很难承担大事15.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A.倘若是努力工作所达到的,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B.倘若是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即使轻微也一定高兴,慰问后加倍赏赐C.倘若是自己劳动所得,东西即使轻微一些也一定高兴,慰问后甚至两倍三倍地赏赐D.倘若是在协作中用力气换来的,东西再少,也在慰问后,成倍甚至两三倍地予以赏赐16.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A.他管理众务,微服密访,都是这类做法B.他综合治理,细微周密,都是这一类做法C.他监督杂物,但作风细密,此类的作风多得很D.他总理众务而作风细密,都像上述这类情况17.下列对陶侃的为人做事评述概括较好的一项是A.陶侃为人聪慧敏捷,恭谨从政,办公负责,作风认真,爱憎分明,禁赌罚懒,奖励劳动,拒礼推贿,重视农工,爱惜物资。
B.陶侃胸怀大志,聪明恭谨,综理微密,奖勤罚嬉,劝农工,惜分阴,平时不忘“物尽其用”。
C.陶侃为人聪明敏捷,办事严肃认真,痛恨赌博,时时勤政爱民,作风俭朴,重视粮食生产,做到了“物尽其用”。
D.陶侃有政治家头脑和军事家作风,反对不正之风,工作平易近人,提倡节约,重视农业生产,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
参考答案1.D 宰:宪宰、县令2.C ①在②而③④均作“应当”讲3.B 等:同于4.D“孟学士”不是孟轲5.D屈:不是屈原6.B虽:虽然7.D不是“杨得意生不逢时”,而是“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的人来举荐”8.C抒发的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9.C “阁外有一深潭”错,滕王阁下临“赣江”10.A五六句并非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11.A甓:砖12.D戏:斗趣;随意。
是:这13.D ①这样做②那些礼物③那些④他们的14.C 15.C 16.D 17.B(A、C、D中罚懒、奖励劳动,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平易近人在文中没有依据)。